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固原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及文化馆建筑及景观设计构思,并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方案及景观构思等方面,引发人们对丝路文化背景下建筑景观的思考,展示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及设计风格。
【关键词】:丝路文化;文化建筑;固原;景观
曾几何时,古丝绸之路将中原与西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经济、艺术与文化交流的传奇篇章。如今,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思想,赋予了这条古老思路新的含义。固原,曾经丝路上的重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域中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碰撞融合之地,历史的积淀使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艺术的保存与展示,传承与弘扬,是本项目的设计目的。
一、项目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西三面与甘肃毗邻,北部同中卫市、同心县接壤。固原市古称高平、原州,因其处在西安、兰州、银川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故史称固原市“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
本次规划设计的固原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简称两馆一中心项目)位于固原市西南新区,南雁街以东、九龙路以北;聚福银高速约120米,项目用地面积91.72亩。
二、设计理念
1、丝路纽带 开放固原
两馆一中心项目作为城市级公共文化建筑,不仅仅是一组功能性建筑,所承载的是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承上启下;同时项目的性质决定了两馆一中心未来将必定成为固原市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面积要求与规划条件,如将三个单体建筑分散布置,三个独立的建筑体量较小且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联系统一的建筑界面,所以本方案将三个建筑集约化、整体设计,三个单体建筑功能各自独立且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形如纽带的文化建筑体,建筑使用自然地形成前后两个区域,将前广场空间最大程度的扩大于延伸至用地的东北角,凸显场地的公众参与性,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文话艺术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人文的,亲民的,开放的城市文化建筑。
2、文化之石艺术之窗
结合固原的自然特色与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丹霞地貌与固原古城的元素进行提炼与升华,呈岩石状的建筑体造型与外立面,象征着文化与艺术如同岩石般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和沧桑的变化。建筑形态上整体保持一致性,统一的形体逻辑,将不同的功能体块通过地下空间、屋顶、连接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建筑的可识别与标志性,建筑集群共同形成窗口的形象,一个对外展示文化固原的窗口。
三、总体规划
在总体布局中,文化艺术中心与文化馆布置在用地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城市转角,交通便利,也利于建筑造型展示,图书馆在退距满足的前提下布置在用地的西北角,位置相对独立,远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高速公路,与文化艺术公园形成一体。在用地中部,文化艺术中心设置为一层架空,与图书馆、文化馆相连接,三个建筑共同形成东西两块空地,西侧紧邻两条城市道路,设计成城市文化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为以后固原市承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及相关活动提供了场地,同时激活了用地西南侧的街区,成为未来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用地北侧的位置相对隐蔽,设计成为一个自然怡人的文化艺术公园,为市民提供静谧的思考阅读空间。连接广场与公园的空间构成,是由下沉广场与阶梯报告厅,结合文化艺术中心的架空层,共同形成一个复合功能的户外公众剧场,一个展示固原民间文化艺术的舞台。整个用地通过建筑规划形成了前广场、中剧院、后花园的整体格局,使社会文化阶层与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展现文化固原的核心魅力与城市形象。
四、交通组织
项目用地内人车分流,沿用地东侧与北侧设置机动车道,文化艺术广场上原则不布置地上停车,机动车生态停车场布置在次要干道南雁街与文化艺术公园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报告厅附近设部分车位,在城市文化广场周边设置两个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每个建筑单体都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并结合广场布置,报告厅由下沉庭院将人流引入,贵宾可通过机动车道直接到达报告厅。
总平面图 鸟瞰图
五、建筑设计
1、图书馆
平面围绕内庭院布置,一层设置大厅、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过刊阅览及办公等配套用房;二层设置图书阅览室及多功能厅;三层设置媒体信息查询、功能阅览室。
2、文化馆
一层主要布置大厅、展厅及办公配套用房,二层布置音乐厅、排练教室、展厅,三层布置培训教室及舞蹈室、活动室、美术室、摄影室、书法室。
3、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由报告厅、功能用房及公众剧场组成,考虑到报告厅人流量,单独设置为部分地下一层,局部一层,并将建筑群的设备机房布置于地下一层,艺术中心一层局部架空,二层设置排练厅、演艺厅、影视厅等,如遇大规模演出活动报告厅可兼做演艺厅。
六、景观设计
景观整体设计依据用地条件,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法,景观分为文化艺术广场、文化艺术公园及人民剧场三部分。
1、文化艺术广场
整个广场设计构图简洁大方,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广场运用放射状直线,与建筑形式相呼应,形成一种聚拢感,吸引周边人群进入,满足了建筑前广场集散要求。直线的大胆运用、铺装的色彩交替增强了整体空间的设计感及韵律感。铺装与草坪相结合更增强了整个空间的功能性及趣味性。
2、人民剧场
完美的利用了文化艺术中心下的灰空间,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艺术创作舞台,是文化艺术中心的延续,引导人们从室内走向室外,创造“与自然之声共鸣,同花草鱼鸟共舞”的和谐氛围。
3、艺术文化公园
由于固原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文化艺术公园的景观设计结合了这一特点,以“丝路绿影”为主题,主要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路线加以抽像,提取流线型设计元素,从而融合在场地内,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展示空间,用道路,水,草地的有机组合,影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重现,空间生动,活泼,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联想。此区域主要以绿色为主,营造一个休闲灵动,回归自然的绿色空间。方案中时而草地,时而铺路,时而水景,时而密林,诠释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空间。“红丝带”的设计是整个景观中的亮点,它以丝绸为元素,加以抽像,形成了一道景观廊,成为整个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整个设计根植于固原的历史文化,完美的诠释了固原文化、智慧、灵动、自然的地域特色。
七、结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是国家崛起的标致,固原作为曾经的丝路的重要节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再次成为连接丝路的纽带,不但是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更是固原地域文化艺术的复兴,两馆一中心项目的建立,必将成为对外展现一个开放固原、文化固原的窗口。
【关键词】:丝路文化;文化建筑;固原;景观
曾几何时,古丝绸之路将中原与西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经济、艺术与文化交流的传奇篇章。如今,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思想,赋予了这条古老思路新的含义。固原,曾经丝路上的重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域中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碰撞融合之地,历史的积淀使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艺术的保存与展示,传承与弘扬,是本项目的设计目的。
一、项目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西三面与甘肃毗邻,北部同中卫市、同心县接壤。固原市古称高平、原州,因其处在西安、兰州、银川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故史称固原市“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
本次规划设计的固原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简称两馆一中心项目)位于固原市西南新区,南雁街以东、九龙路以北;聚福银高速约120米,项目用地面积91.72亩。
二、设计理念
1、丝路纽带 开放固原
两馆一中心项目作为城市级公共文化建筑,不仅仅是一组功能性建筑,所承载的是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承上启下;同时项目的性质决定了两馆一中心未来将必定成为固原市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面积要求与规划条件,如将三个单体建筑分散布置,三个独立的建筑体量较小且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联系统一的建筑界面,所以本方案将三个建筑集约化、整体设计,三个单体建筑功能各自独立且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形如纽带的文化建筑体,建筑使用自然地形成前后两个区域,将前广场空间最大程度的扩大于延伸至用地的东北角,凸显场地的公众参与性,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文话艺术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人文的,亲民的,开放的城市文化建筑。
2、文化之石艺术之窗
结合固原的自然特色与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丹霞地貌与固原古城的元素进行提炼与升华,呈岩石状的建筑体造型与外立面,象征着文化与艺术如同岩石般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和沧桑的变化。建筑形态上整体保持一致性,统一的形体逻辑,将不同的功能体块通过地下空间、屋顶、连接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建筑的可识别与标志性,建筑集群共同形成窗口的形象,一个对外展示文化固原的窗口。
三、总体规划
在总体布局中,文化艺术中心与文化馆布置在用地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城市转角,交通便利,也利于建筑造型展示,图书馆在退距满足的前提下布置在用地的西北角,位置相对独立,远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高速公路,与文化艺术公园形成一体。在用地中部,文化艺术中心设置为一层架空,与图书馆、文化馆相连接,三个建筑共同形成东西两块空地,西侧紧邻两条城市道路,设计成城市文化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为以后固原市承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及相关活动提供了场地,同时激活了用地西南侧的街区,成为未来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用地北侧的位置相对隐蔽,设计成为一个自然怡人的文化艺术公园,为市民提供静谧的思考阅读空间。连接广场与公园的空间构成,是由下沉广场与阶梯报告厅,结合文化艺术中心的架空层,共同形成一个复合功能的户外公众剧场,一个展示固原民间文化艺术的舞台。整个用地通过建筑规划形成了前广场、中剧院、后花园的整体格局,使社会文化阶层与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展现文化固原的核心魅力与城市形象。
四、交通组织
项目用地内人车分流,沿用地东侧与北侧设置机动车道,文化艺术广场上原则不布置地上停车,机动车生态停车场布置在次要干道南雁街与文化艺术公园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报告厅附近设部分车位,在城市文化广场周边设置两个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每个建筑单体都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并结合广场布置,报告厅由下沉庭院将人流引入,贵宾可通过机动车道直接到达报告厅。
总平面图 鸟瞰图
五、建筑设计
1、图书馆
平面围绕内庭院布置,一层设置大厅、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过刊阅览及办公等配套用房;二层设置图书阅览室及多功能厅;三层设置媒体信息查询、功能阅览室。
2、文化馆
一层主要布置大厅、展厅及办公配套用房,二层布置音乐厅、排练教室、展厅,三层布置培训教室及舞蹈室、活动室、美术室、摄影室、书法室。
3、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由报告厅、功能用房及公众剧场组成,考虑到报告厅人流量,单独设置为部分地下一层,局部一层,并将建筑群的设备机房布置于地下一层,艺术中心一层局部架空,二层设置排练厅、演艺厅、影视厅等,如遇大规模演出活动报告厅可兼做演艺厅。
六、景观设计
景观整体设计依据用地条件,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法,景观分为文化艺术广场、文化艺术公园及人民剧场三部分。
1、文化艺术广场
整个广场设计构图简洁大方,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广场运用放射状直线,与建筑形式相呼应,形成一种聚拢感,吸引周边人群进入,满足了建筑前广场集散要求。直线的大胆运用、铺装的色彩交替增强了整体空间的设计感及韵律感。铺装与草坪相结合更增强了整个空间的功能性及趣味性。
2、人民剧场
完美的利用了文化艺术中心下的灰空间,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艺术创作舞台,是文化艺术中心的延续,引导人们从室内走向室外,创造“与自然之声共鸣,同花草鱼鸟共舞”的和谐氛围。
3、艺术文化公园
由于固原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文化艺术公园的景观设计结合了这一特点,以“丝路绿影”为主题,主要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路线加以抽像,提取流线型设计元素,从而融合在场地内,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展示空间,用道路,水,草地的有机组合,影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重现,空间生动,活泼,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联想。此区域主要以绿色为主,营造一个休闲灵动,回归自然的绿色空间。方案中时而草地,时而铺路,时而水景,时而密林,诠释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空间。“红丝带”的设计是整个景观中的亮点,它以丝绸为元素,加以抽像,形成了一道景观廊,成为整个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整个设计根植于固原的历史文化,完美的诠释了固原文化、智慧、灵动、自然的地域特色。
七、结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是国家崛起的标致,固原作为曾经的丝路的重要节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再次成为连接丝路的纽带,不但是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更是固原地域文化艺术的复兴,两馆一中心项目的建立,必将成为对外展现一个开放固原、文化固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