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完《孔雀东南飞》后,我问学生对这篇课文还有没有疑问,其中一女生问道:老师,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乌鸦或其他鸟向东南飞呢?
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倒没有想过。反正书上是这么写的。教科书上也是这样解释的:文章以“孔雀东南飞”起兴,以孔雀的不愿失偶来比喻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恩爱怨别,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氛围,也为全诗奠下了悲怆凄惨的情感基调。而对于上述的作用分析学生早已心领神会了。
是啊,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呢?
经过一番思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形象美好说。
假如我们把”孔雀“换成”乌鸦“或者”大鹏“之类来看会有什么效果。先说”乌鸦"吧,虽然在民间,往往视乌鸦为“孝鸟”。有俗语为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说文解字》也说,“乌,孝鸟。。。。谓其反哺”李密的《陈情表》也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陈述。甚至曹操在《短歌行》里也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句子,来把“乌鸦”比喻贤才,来渴慕收归自己帐下,称赞了乌鸦一番的描述。但从民俗忌讳上看,乌鸦总给人一丝阴影,俗语也有这样的话“凤栖梧桐,鸦噪枯枝”,在汉名族文化体系上,乌鸦是以一身黑羽的神秘阴冷形象进入人们内心世界的,她预兆不吉利。它对死亡进行预言和见证,并以口无遮挡的方式,提前发出了各种不祥的死讯,它不仅是一种忌讳,而且是一种恐惧。如果换成”大鹏“来看,它往往与豪情壮志联系在一起,与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个哀怨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不着调,破坏了全文的诗意和谐之美。而”孔雀“呢?据说孔雀是鸟类之灵,是佛祖之母,她集真善美于一体,是宽容,美丽,智慧的化身。以仙界这么美好的物象都会遭到不测来类比暗示刘兰芝,焦钟情二人的人间悲剧,更让人扼腕叹息,更为他们掬一把同情之泪。也更引起人们的深思,谁是葬送他们幸福生活的凶手?这也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
(二 )“自做多情”之说。
雄雌孔雀相爱之后。有了他们的“宝宝”孔雀爸爸又要寻觅新的伴侣,追求新的幸福。俗语中不就有“孔雀开屏,做作多情”一说吗?好象孔雀就是对感情不专的象征,这不仅意味着文中的刘,焦二人貌美若花,少郎才俊,还似乎预示着他们的感情遇到了危机:“第三者”的侵袭。当然,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而是以“焦母”为核心的封建家长。焦仲卿就象那孔雀“移情别恋”,在娘亲和新妇的情感选择之中,最终是理智战胜情感,把“爱妻”的情枝移到了母亲身上,做了一个“听妈妈话的好孩子”,做了一个“孝”字下的经典角色。同样是“美丽多情”的“孔雀”刘兰芝,也真是“自做多情”拒绝到“高官厚禄”之家做媳妇,坚守“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的承诺,最后不得不在心上人“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一番痛骂,嘲讽,羞辱,威逼之后,用自己一顆高贵的心捍卫了最后尊严的一搏:举身赴清池。为后人留下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凄美一跳。
(三)约定俗成之说。
中国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代代相因,历来谈诗都以此为根据。《孔雀东南飞》起句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就叫“兴”。意思是看到相似的事物,引起感慨,从这点入手,来歌唱自己所要歌唱的对象。古人用双鸟起兴以喻夫妇的诗歌很多
《玉台新咏》里还有一首《双白鹄》,其词如下: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峙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诗里说的是一对双飞的白鹤,雌的突然得病,不能继续前飞,雄的想衔它,口噤不开,想背它,羽毛日摧,所以只好“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恋恋的不忍独去。这首诗收在《乐府诗集》里,题作《艳歌何尝行》,词句略有出入。曹丕取其大意,作为新乐府《临高台》里的最后一段,但“白鹄”却已经改作“黄鹄”。古诗里提到这个故事的很多,例如吴迈远《飞来双白鹄》的“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襄阳乐》的“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就都是的。孔雀双飞的含义正复相似。诗里的“东南飞”与“西北来”、“五里一徘徊”与“六里一徘徊”,说明借以起兴的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的鸟名不同而已。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起兴呢?作者由孔雀而想起焦仲卿夫妇,从焦仲卿夫妇又回到双双鸣叫的“鸳鸯”鸟,人禽之辨,在这种场合并不十分严格。中国人民对自己热爱的故事往往喜欢加上一些想象,他们向往于自由幸福的生活,抱着崇敬的心情赞扬了为获致这种生活而作的种种努力,“鸳鸯”鸟便是他们压倒封建势力的乐观主义的结论。在他们的心眼里,生和死从来就不是一个可怕的界限,死,并不意味失败,它标志着最初的牺牲和最后的胜利。——摘引(唐弢作家)
除上所述人们的个人喜好之外,民间的婚联也常用“孔雀”来比喻夫妻和睦恩爱。如“缕结同心日丽屏间孔雀,莲开并蒂影摇池上鸳鸯。”以至后人的诗词中多有孔雀的影子。像“孔雀眼高阁,樱桃拂短檐。”——温庭筠《偶题》“鸳鸯钿细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张佑《感王将军柘枝妓殁》“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温庭筠《偶游》“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等等。
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沿袭。就像今人,用“玫瑰花”来向异性表情达意一样,用的是它特定的象征意义,而很少人用“茅草根”“虎耳草”来表达爱意一般。也就是说,孔雀是与“风花雨雪”有关的一个载体。这是当时流行的,大众化的表达爱情婚姻关系的方式。用“孔雀”来起兴比喻夫妇恩怨更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久而久之,在当时人们的诗文中就形成了一个定律,于是此文的作者们在叙写此故事时,也就顺理成章地,不假思索地用上了它。
(四) 应文之说。
孔雀,如此美丽的鸟类之灵,都还在为不断地向“东南”——温暖,富贵,美丽之地奋飞,去寻找幸福。难道作为万源之灵的人类,还不如一只小小的孔雀吗?鸟亦如此,况乎人矣?这就为后文焦仲卿闻刘徇情而死之后,自挂“东南”枝作了有力的铺垫与伏笔,也为焦刘到另一世界去寻真爱的归宿,作了更有力的绾结。同时也为他们死后,魂化鸳鸯,双栖双飞的诗意栖息,画上了一个美妙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2必修
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倒没有想过。反正书上是这么写的。教科书上也是这样解释的:文章以“孔雀东南飞”起兴,以孔雀的不愿失偶来比喻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恩爱怨别,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氛围,也为全诗奠下了悲怆凄惨的情感基调。而对于上述的作用分析学生早已心领神会了。
是啊,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呢?
经过一番思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形象美好说。
假如我们把”孔雀“换成”乌鸦“或者”大鹏“之类来看会有什么效果。先说”乌鸦"吧,虽然在民间,往往视乌鸦为“孝鸟”。有俗语为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说文解字》也说,“乌,孝鸟。。。。谓其反哺”李密的《陈情表》也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陈述。甚至曹操在《短歌行》里也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句子,来把“乌鸦”比喻贤才,来渴慕收归自己帐下,称赞了乌鸦一番的描述。但从民俗忌讳上看,乌鸦总给人一丝阴影,俗语也有这样的话“凤栖梧桐,鸦噪枯枝”,在汉名族文化体系上,乌鸦是以一身黑羽的神秘阴冷形象进入人们内心世界的,她预兆不吉利。它对死亡进行预言和见证,并以口无遮挡的方式,提前发出了各种不祥的死讯,它不仅是一种忌讳,而且是一种恐惧。如果换成”大鹏“来看,它往往与豪情壮志联系在一起,与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个哀怨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不着调,破坏了全文的诗意和谐之美。而”孔雀“呢?据说孔雀是鸟类之灵,是佛祖之母,她集真善美于一体,是宽容,美丽,智慧的化身。以仙界这么美好的物象都会遭到不测来类比暗示刘兰芝,焦钟情二人的人间悲剧,更让人扼腕叹息,更为他们掬一把同情之泪。也更引起人们的深思,谁是葬送他们幸福生活的凶手?这也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
(二 )“自做多情”之说。
雄雌孔雀相爱之后。有了他们的“宝宝”孔雀爸爸又要寻觅新的伴侣,追求新的幸福。俗语中不就有“孔雀开屏,做作多情”一说吗?好象孔雀就是对感情不专的象征,这不仅意味着文中的刘,焦二人貌美若花,少郎才俊,还似乎预示着他们的感情遇到了危机:“第三者”的侵袭。当然,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而是以“焦母”为核心的封建家长。焦仲卿就象那孔雀“移情别恋”,在娘亲和新妇的情感选择之中,最终是理智战胜情感,把“爱妻”的情枝移到了母亲身上,做了一个“听妈妈话的好孩子”,做了一个“孝”字下的经典角色。同样是“美丽多情”的“孔雀”刘兰芝,也真是“自做多情”拒绝到“高官厚禄”之家做媳妇,坚守“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的承诺,最后不得不在心上人“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一番痛骂,嘲讽,羞辱,威逼之后,用自己一顆高贵的心捍卫了最后尊严的一搏:举身赴清池。为后人留下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凄美一跳。
(三)约定俗成之说。
中国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代代相因,历来谈诗都以此为根据。《孔雀东南飞》起句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就叫“兴”。意思是看到相似的事物,引起感慨,从这点入手,来歌唱自己所要歌唱的对象。古人用双鸟起兴以喻夫妇的诗歌很多
《玉台新咏》里还有一首《双白鹄》,其词如下: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峙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诗里说的是一对双飞的白鹤,雌的突然得病,不能继续前飞,雄的想衔它,口噤不开,想背它,羽毛日摧,所以只好“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恋恋的不忍独去。这首诗收在《乐府诗集》里,题作《艳歌何尝行》,词句略有出入。曹丕取其大意,作为新乐府《临高台》里的最后一段,但“白鹄”却已经改作“黄鹄”。古诗里提到这个故事的很多,例如吴迈远《飞来双白鹄》的“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襄阳乐》的“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就都是的。孔雀双飞的含义正复相似。诗里的“东南飞”与“西北来”、“五里一徘徊”与“六里一徘徊”,说明借以起兴的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的鸟名不同而已。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起兴呢?作者由孔雀而想起焦仲卿夫妇,从焦仲卿夫妇又回到双双鸣叫的“鸳鸯”鸟,人禽之辨,在这种场合并不十分严格。中国人民对自己热爱的故事往往喜欢加上一些想象,他们向往于自由幸福的生活,抱着崇敬的心情赞扬了为获致这种生活而作的种种努力,“鸳鸯”鸟便是他们压倒封建势力的乐观主义的结论。在他们的心眼里,生和死从来就不是一个可怕的界限,死,并不意味失败,它标志着最初的牺牲和最后的胜利。——摘引(唐弢作家)
除上所述人们的个人喜好之外,民间的婚联也常用“孔雀”来比喻夫妻和睦恩爱。如“缕结同心日丽屏间孔雀,莲开并蒂影摇池上鸳鸯。”以至后人的诗词中多有孔雀的影子。像“孔雀眼高阁,樱桃拂短檐。”——温庭筠《偶题》“鸳鸯钿细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张佑《感王将军柘枝妓殁》“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温庭筠《偶游》“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等等。
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沿袭。就像今人,用“玫瑰花”来向异性表情达意一样,用的是它特定的象征意义,而很少人用“茅草根”“虎耳草”来表达爱意一般。也就是说,孔雀是与“风花雨雪”有关的一个载体。这是当时流行的,大众化的表达爱情婚姻关系的方式。用“孔雀”来起兴比喻夫妇恩怨更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久而久之,在当时人们的诗文中就形成了一个定律,于是此文的作者们在叙写此故事时,也就顺理成章地,不假思索地用上了它。
(四) 应文之说。
孔雀,如此美丽的鸟类之灵,都还在为不断地向“东南”——温暖,富贵,美丽之地奋飞,去寻找幸福。难道作为万源之灵的人类,还不如一只小小的孔雀吗?鸟亦如此,况乎人矣?这就为后文焦仲卿闻刘徇情而死之后,自挂“东南”枝作了有力的铺垫与伏笔,也为焦刘到另一世界去寻真爱的归宿,作了更有力的绾结。同时也为他们死后,魂化鸳鸯,双栖双飞的诗意栖息,画上了一个美妙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2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