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活动课的作用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通过活动课能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语文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活动课;问题;素质教育
  一、活动课的产因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各种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癥结。正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开展语文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课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以激励手段,以游戏竞赛形式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中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2)活动课中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竞争意识,勇于进行创造性尝试,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3)活动课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设活动课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合格+特长”人才的需要。由于活动课生动有趣,学生在活动课中学得轻松,深受学生喜爱。切实上好活动课,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正视活动课,这对于培养一合格加特长的跨世纪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活动课的作用
  小学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小学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小学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四、如何开展活动课
  (一)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苏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4
  [2]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
  作者简介:黄振(1968—),男,汉族,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相比绘画等视觉艺术,音乐的世界既清晰又模糊。针对幼儿的特点,情境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它对幼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培养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的恰当运用会使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音乐;情境教学;引导  一、情境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作用  所
摘要: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往的“鸦雀无声”变得“畅所欲言”,由“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的气氛变得异常活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创景激趣;合作探究;以学论教;有效性  
摘 要:生物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作为学生直接获得生物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自身带有了教育性、引导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对学生生物课程学习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生物教学语言所蕴含的特点,以及如何提升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策略,进而提出优化生物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希望对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语言;艺术性  很多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出现在教学课堂中,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些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讨论多媒体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方法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多
摘 要:文章通过对小学二年级阶段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分析,阐释了兴趣培养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性,针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要求,提出引入情景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学生天性等方式,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二年级  小学低年龄的学生,往往心智发育阶段还处于幼儿状态,自控能力较差,课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而,在这个阶段应该注重学
黑龙江省是个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但由于近年来工农业的发展,用水的比重逐年增高,而水资源利用率还停留在很多年前的水平,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不经济,加之水污染现象的恶化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统文化中提倡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天道酬勤。弘扬传统文化应当从娃娃抓起,让中华民族的瑰宝更好的传承下去,滋润当下,文明社会,浸润心灵,造福世界。  关键词: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
摘 要:“问题导向式”教学是小学数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问题导向式的应用特点,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方向和内容,以此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组织;提升质量  “问题导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注重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