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习题资源 拓宽学生思维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练习课中,针对习题是让学生找到答案,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还是让学生挖掘习题资源,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会有不同的思考,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果从短期效应上思考,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会有显著的效果,如果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挖掘习题资源进行整合教学会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以下是笔者在运算定律的相关练习中进行了整合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开放切入,知识整合
  在研究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后,学生已经明白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各种运算定律. 在复习的时候,笔者采用了以下的组织方式:
  【教学片段一】
  师:先在黑板上写出“a b”,然后问:接下来老师会怎么写?
  生1:可能会写出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式.
  生2:不一定,也可能是加法结合律的字母式.
  师:为什么?
  生2:因为你没有写上等号.
  生3:可能是写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式,也可能是加法结合律的字母式.
  师:你们想到了两种可能,挺好的,如果是表示加法交换律呢,接着怎么写?
  生:a b = b a
  师:这两个加数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生:变的是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加数的样子,(是学生日常的数学语言,是两个加数的值),当然和是不会变的.
  师:如果a是25,b是几?
  生:任何数都可以.
  师:如果表示的是加法结合律,接下去又该怎么写呢?
  生:(a b) c = a (b c)
  师:原本计算的顺序是先算a b的,现在改为先算b c了,说明b c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生1:加起来满整十、整百、整千,等等.
  生2:又有可能是几百几十,等等.
  师:你们的意思是b c先算简单是吗?b如果还是25,c还可以是任何数吗?
  生1:可以是25,15,75,975,等等.
  生2:个位只要是5的都行.
  师:b如果还是25,c要有选择性的数,不是任何数都行,归根结底就是b c算起来要简单. 运用加法结合律时,结合的两个数字要有选择,把容易算的两个数结合在一块先计算.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复习研究同上)
  思考:在研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学生对交换律比较容易理解,不变的是两个加数(因数),变的是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最终和(积)不变. 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对“交换”强信息的摄入及看题习惯的干扰,像“37 45 = 35 47” 会误认为也使用了加法交换律,交换的一个数的个位,而不是整个数字,和虽然没变,但这个式子并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 在研究加法、乘法结合律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搞清楚为什么要结合?结合的目的是什么?结合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数字可以结合?……如果单独的将这些运算定律分开复习,并配以大量的练习跟进,学生的知识回顾会呈分散状态,不利于知识间的整合. 如果能以一个开放的习题为切入口,回顾会出现的种种可能,在回顾中将知识整合并予以很好区分,并配以变换和纠错的练习,这样会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和合理区分.
  二、一题多用,知识联通
  同一道练习题要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价值,对练习题进行再次开发和利用,做到一题多用,知识联通. 以下是一组口算题的再次开发和利用.
  【教学片段二】
  学生课前计算一组口算题:
  12 × 5 = 35 × 2 = 125 × 8 =
  45 × 2 = 25 × 4 = 15 × 4 =
  16 × 5 = 24 × 5 = 25 × 8 =
  首次使用:
  学生各自计算出结果,校对答案,掌握正确率并纠错.
  开发利用一:
  师:我们能口算出这些式子的积,你们觉得这些式子会在什么地方发挥作用?(待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后,陆续有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
  生1:可用在乘法结合律中.
  生2:是的,如果碰到这些数,就可以结合起来,结合后好算.
  师:哦!原来这些数字结合在一块能较快计算出结果.
  开发利用二:
  师:这里边有很像的两个式子,25 × 4和24 × 5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吗?
  生1:是的
  师:真是吗?
  生2:是的.
  (不做评论,等待)
  生3:不是.
  师:说说想法?
  生3:这两个式子的积不同.
  师:运用乘法交换律的两个式子,积是相等的.
  生1:哦!我要改变我刚才的说法,这两个式子没有运用乘法交换律,因为这两个因数变了.
  师:式子咱们要像刚才这名同学那样看仔细. 乘法交换律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25 × 4运用交换律的式子应该是:
  生:4 × 25
  师:24 × 5呢?
  生:5 × 24
  思考:这9道简单的口算题,对于学生正确计算出结果,问题不大. 关键是如何在计算结果的同时高效使用这些式子,如何挖掘式子中隐含的知识资源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 隐含知识资源一:这些式子可以理解为乘法结合律中互相结合的那一步,结合的标准是好算,容易快速得出结果;隐含知识资源二:由于学生看题习惯和接近数字对学生 的干扰,对数字比较接近的式子,学生容易上当,通过仔细比较中进一步理清了乘法交换律的本质,即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每一道题都有它使用的本身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如果教师能以整合知识的眼光去处理一些题,挖掘习题资源,开发利用题目,做到一题多用,切实加强知识间的有效联通.   三、体现灵活 突出思维
  同一道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会呈现不同的解题思路,体现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教学片段三】
  师:用不同的方法计算:25 × 28
  在没学乘法结合律、分配律之前,学生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学了乘法结合律、分配律之后,学生会呈现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 竖式计算
  2 5
  × 2 8
  2 0 0 25 × 8 = 200
  5 0 25 × 20 = 500
  7 0 0 200 500 = 700
  ②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③ 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25 × 28 25 × 28
  = 25 × 4 ×7 或 = 25 × 2 × 14
  = 100 × 7 = 50 × 14
  = 700 = 700
  思考:计算25 × 28的结果,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笔算的方式,另一类是将其中的一个因数拆分(拆分成两个数相加、相减、相乘)后再乘. 在笔算时应让学生清楚笔算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分别用式子表示出来,其实在解释每一步计算过程的时候已经隐含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拆分一个因数时应让学生理解两点:一是拆分哪个因数?可以随便拆分一个因数吗?二是确定要拆分的那个因数是拆成相加、相减、还是相乘?可以随意地拆吗?与另一个不拆的那个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没学乘法分配律之前,对乘法结合律的具体运用比较熟练,一旦将两种运算定律放在一起使用,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 面对这一现象,不防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告诉学生:乘法结合律使用时,式子中只出现乘号,不出现其他的运算符号,如果将一个因数拆成是两个数相乘,就要用到乘法结合律的知识;如果将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就要用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一组看似平常的习题,却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验证、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像这样的习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研究习题,挖掘习题的价值,将习题整合运用,让习题成为诱发学生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 这样,我们的习题教学才能跳出训练技能的局限,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猜想是一种数学想象,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猜想思维的培养策略,以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 初中数学;猜想;思维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一种想象,是人的思维依据已知的原理和公式,在探索未知的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证明
函数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中学阶段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函数的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难点. 为有效破解教学难点,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一、情景创设  几名同学相约由镇江乘坐高铁去上海参观科技馆,列车从镇江驶往上海的途中,在16:17到16:22这个时段,列车处于匀速行驶过程中,几名同学谈论着车速、路程和时间,谈论着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  教师: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各自的说法
【摘要】导数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概念,注重揭示导数概念的内在本质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哲学内涵,合理借助导数概念的直观性促进导数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关键词】数学概念;导数概念;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它是揭示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掌握定理、证明、计算等一系列数学学习的前
【摘要】本文考虑一类由分数布朗运动驱动下的随机时滞泛函微分方程,利用不动点理论研究方程mild解均方指数稳定性.  【关键词】不动点; 指数稳定; 随机微分方程  0.引 言  近年来,对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mild解的研究日趋活跃.本文研究f(t,0,0)=0时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时滞泛函微分方程  dx(t)=(Ax(t) f(t,x(t),xt))dt g(t)dBQH(t),
【摘要】 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 互动;生成  下面笔者以自己一道课堂例题教学为例谈谈对这一方面的感受.  例 平面上有三个向量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现用的幼师数学教材的编写有时候不一定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特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要巧妙地将课程再整合,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文就课本“数列”的传统教学案例以及教师整合教材后的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希望能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
【摘要】 目前全国很多学校都在使用由杜郎口中学创立的导学案,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去搜集信息、探究方法.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也在不断的改革,就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人教版的教材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对于教材的内容,老师还是要精心进行设计、改编,最终形成导学案,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设计对于一部分学生
【摘要】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许多教师看来,只要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对比,自然而然地就能发现左边和右边算式的规律,然后进行练习巩固即可. 有的甚至直接告知学生规律,然而,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复操练后,依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运用,甚至会和前面学习的乘法结合律混淆. 看来,即便是再简单的数学内容,仅仅将算法语言化,缺少了已有经验的唤醒对接,缺失了体
【摘要】 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载体,问题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的问题将贯穿于教学始终.好的问题教学法,能激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更持久的魅力.本文以《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为例,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略陈浅见.  【关键词】 抛物线;问题;定义;标准方程;设计意图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
【摘要】 本文通过建构概率模型证明了一些组合恒等式,使组合恒等式的证明直观简洁.  【关键词】 组合恒等式;概率  【中图分类号】 O211 【文献标志码】 A  引 言  近年来,组合恒等式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已成为组合数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1972年H.W.Gould教授[1]在《Combinatorial Identities》一书中收集了550个组合恒等式,而且将证明方法归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