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江丁:学科德育应扎根于学校的土壤中
学校德育应纳入学校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并成为学校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在办学中应重点研究以下两大课题:第一,在认识上,德育不能仅仅被视为一般的事务工作,而应将德育提升至办学目标与价值追求层面。第二,在实践中,不能将德育作为一项突击性工作,而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主动建构德育体系。
学校德育应内在地体现在课程改革与教学过程中,使之与学校整体工作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在过程上实现融合。第一,努力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教书育人的共同方向。其二,努力实现德育引领全面发展的导向功能,体现促进发展、服务成长的根本价值取向。
学校德育应坚持主体化思想,把尊重学生、引导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主体参与作为基本原则。第一,要研究学生的现状。第二,促进学生参与。要研究参与的机制,要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第三,重视个别教育。要注意以下三点:集体性方式并不等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并不排斥集体与集体主义教育;在大量的集体活动中尽量关注个体。
(《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6期)
任仕君:学生幸福的缺失与重建
幸福是人的各类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但在这个以消费和风险为特征的社会中,教育的经济目的至上,导致单一、片面的激烈竞争,学生身心疲惫,教育过程也使学生丧失了幸福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幸福人生打好基础?笔者认为是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能促进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和德性,能满足学生不同类型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幸福人生奠基。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幸福始终是存在于行动中,幸福必须身体力行,是在‘做’事情中做出来的生活效果,所以除了自己亲手去做出幸福,不可能有别的方法”。民主守护的核心价值是自由,民主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的自由精神。自由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条件,理性的自由精神能为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理性的自由精神,能避免无理性地追求自由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使学生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不妨碍他人的幸福。
(《教育导刊》2008年第16期)
宋一:和谐教育的三维结构与启示
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实现和谐教育,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弘扬和谐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之间相互促进,为实现和谐教育提供力量。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把握和谐教育的前提。和谐校园建设需要首先处理好学校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的生态和谐。其次,和谐校园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子系统,需要处理好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的社会和谐。再次,处理好校园内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积极发展校园文化,涵养和谐教育的基础。校园文化格局形成的思想渊源是办学理念,而独特的校园精神则是在校园文化氛围中产生孕育和形成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校园文化是连接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的纽带,是和谐教育的思想文化基础。
深刻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三者之间的统一性,以和谐校园和和谐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才能不断推进和谐教育的新发展。
(《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学校德育应纳入学校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并成为学校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在办学中应重点研究以下两大课题:第一,在认识上,德育不能仅仅被视为一般的事务工作,而应将德育提升至办学目标与价值追求层面。第二,在实践中,不能将德育作为一项突击性工作,而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主动建构德育体系。
学校德育应内在地体现在课程改革与教学过程中,使之与学校整体工作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在过程上实现融合。第一,努力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教书育人的共同方向。其二,努力实现德育引领全面发展的导向功能,体现促进发展、服务成长的根本价值取向。
学校德育应坚持主体化思想,把尊重学生、引导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主体参与作为基本原则。第一,要研究学生的现状。第二,促进学生参与。要研究参与的机制,要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第三,重视个别教育。要注意以下三点:集体性方式并不等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并不排斥集体与集体主义教育;在大量的集体活动中尽量关注个体。
(《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6期)
任仕君:学生幸福的缺失与重建
幸福是人的各类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但在这个以消费和风险为特征的社会中,教育的经济目的至上,导致单一、片面的激烈竞争,学生身心疲惫,教育过程也使学生丧失了幸福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幸福人生打好基础?笔者认为是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能促进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和德性,能满足学生不同类型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幸福人生奠基。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幸福始终是存在于行动中,幸福必须身体力行,是在‘做’事情中做出来的生活效果,所以除了自己亲手去做出幸福,不可能有别的方法”。民主守护的核心价值是自由,民主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的自由精神。自由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条件,理性的自由精神能为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理性的自由精神,能避免无理性地追求自由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使学生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不妨碍他人的幸福。
(《教育导刊》2008年第16期)
宋一:和谐教育的三维结构与启示
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实现和谐教育,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弘扬和谐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精神之间相互促进,为实现和谐教育提供力量。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把握和谐教育的前提。和谐校园建设需要首先处理好学校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的生态和谐。其次,和谐校园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子系统,需要处理好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的社会和谐。再次,处理好校园内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积极发展校园文化,涵养和谐教育的基础。校园文化格局形成的思想渊源是办学理念,而独特的校园精神则是在校园文化氛围中产生孕育和形成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校园文化是连接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的纽带,是和谐教育的思想文化基础。
深刻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三者之间的统一性,以和谐校园和和谐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才能不断推进和谐教育的新发展。
(《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