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从事了十几年高中教学的语文教师,深知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就需要典范的文本资料。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既明白如话又韵味悠长,可称得上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下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一、在语言表达时真挚情感的融入
但凡感动读者,能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作品,也一定注入了作者的真情。朱自清是真的在以情为文、以情感人。无论是他的写景名篇,如《荷塘月色》、《绿》、《春》,还是他的叙事散文,如《背影》、《给亡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质朴而真挚的感情。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荷塘月色》是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借写月色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希望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宁静的感情。
作者首先以细腻生动的写景来流露自己的情绪。前一部分重点写月下荷塘的景物,后一部分重点写荷塘的月色。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了荷叶的茂密,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秀美,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吹拂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先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并且融入了自己的对景物的情感体验:淡淡的喜悦与 淡淡的哀愁,所以,此时作者笔下的景物也都是素淡朦胧的。
而 在《背影》中,作者抓住了父子间的生活小事,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真切而感人。尤其叙述父亲在火车开车之前为作者买桔子时的情景,尤为感人。他“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一次次地流泪,也使读者透过背影看到了慈父深深疼受儿子的一颗心,感受到了慈父对儿子的至深的亲情。在这里,是作者对父亲的真情给了文章感人的力量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读《给亡妇》,发现作者悼念死了三年的亡妻,并没有用悲悲戚戚沉重的字眼,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嘶号,只是从十几年来夫妻共同生活的回忆中,选择几幕小小的场景,平凡而普通,但这些场景却蕴含着夫妻间的挚情笃爱。文中“我”对妻子的评价及赞美:“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写妻子对孩子的抚养惦念,写妻子对家事的料理操心,写妻子对“我”关怀备至,全部是生活琐事,平平淡淡地不着半点虚华的颜色,似乎是对着亡妻说家常话,看起来很“散”,但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我”对亡妻的感激及怀念之情。他的全部诗意正是集中凝聚在这些小事所渗透着的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以及自我忏悔的感情之中,这份真挚浓厚的感情令读者感动不已。
从这几篇可以称为现代散文极品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在文章里面所发挥的灵魂作用:正是这样真挚的情感的存在,才使朱自清散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也正是这样的真挚的情感的融入,才让朱自清的这些散文能够如此长久地被人们所喜爱,并且流传了下来。
二、朴素、清新的口语化语言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除了在语言表达中的真情融入,另一点就是语言风格的朴素、清新。如《儿女》中:“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又形象生动。
朱自清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时,决不矫揉造作。如《春》中写草:“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偷偷地”,说明小草在人不经意间就长出来了,给人一种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了的讯息,一个“钻”字,生动贴切地表达出小草强烈的生命力,那股力量是势无可挡的。这些语言都运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式,不去着意的修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作者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在《匆匆》中,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增添了时光飞逝的感觉。
朱自清还善于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中,“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洁、轻灵,使读者读起来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
总之, 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出的艺术成就奠定的。朱自清的散文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朱自清以其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水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既明白如话又雅致蕴藉的清新的文风影响了一代代的学子。在高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朱自清的散文无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文本资料。
一、在语言表达时真挚情感的融入
但凡感动读者,能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作品,也一定注入了作者的真情。朱自清是真的在以情为文、以情感人。无论是他的写景名篇,如《荷塘月色》、《绿》、《春》,还是他的叙事散文,如《背影》、《给亡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质朴而真挚的感情。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荷塘月色》是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借写月色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希望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宁静的感情。
作者首先以细腻生动的写景来流露自己的情绪。前一部分重点写月下荷塘的景物,后一部分重点写荷塘的月色。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了荷叶的茂密,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秀美,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吹拂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先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并且融入了自己的对景物的情感体验:淡淡的喜悦与 淡淡的哀愁,所以,此时作者笔下的景物也都是素淡朦胧的。
而 在《背影》中,作者抓住了父子间的生活小事,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真切而感人。尤其叙述父亲在火车开车之前为作者买桔子时的情景,尤为感人。他“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一次次地流泪,也使读者透过背影看到了慈父深深疼受儿子的一颗心,感受到了慈父对儿子的至深的亲情。在这里,是作者对父亲的真情给了文章感人的力量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读《给亡妇》,发现作者悼念死了三年的亡妻,并没有用悲悲戚戚沉重的字眼,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嘶号,只是从十几年来夫妻共同生活的回忆中,选择几幕小小的场景,平凡而普通,但这些场景却蕴含着夫妻间的挚情笃爱。文中“我”对妻子的评价及赞美:“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写妻子对孩子的抚养惦念,写妻子对家事的料理操心,写妻子对“我”关怀备至,全部是生活琐事,平平淡淡地不着半点虚华的颜色,似乎是对着亡妻说家常话,看起来很“散”,但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我”对亡妻的感激及怀念之情。他的全部诗意正是集中凝聚在这些小事所渗透着的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以及自我忏悔的感情之中,这份真挚浓厚的感情令读者感动不已。
从这几篇可以称为现代散文极品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在文章里面所发挥的灵魂作用:正是这样真挚的情感的存在,才使朱自清散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也正是这样的真挚的情感的融入,才让朱自清的这些散文能够如此长久地被人们所喜爱,并且流传了下来。
二、朴素、清新的口语化语言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除了在语言表达中的真情融入,另一点就是语言风格的朴素、清新。如《儿女》中:“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又形象生动。
朱自清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时,决不矫揉造作。如《春》中写草:“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偷偷地”,说明小草在人不经意间就长出来了,给人一种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了的讯息,一个“钻”字,生动贴切地表达出小草强烈的生命力,那股力量是势无可挡的。这些语言都运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式,不去着意的修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作者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在《匆匆》中,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增添了时光飞逝的感觉。
朱自清还善于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中,“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洁、轻灵,使读者读起来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
总之, 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出的艺术成就奠定的。朱自清的散文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朱自清以其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水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既明白如话又雅致蕴藉的清新的文风影响了一代代的学子。在高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朱自清的散文无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文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