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蜜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拉祜、拉祜、拉祜哟。。。。。” 一首拉祜族吉他弹唱《快乐拉祜》唱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唱响《快乐拉祜》的地方—老达保,本文记载了老达保村民小组让拉祜文化走向全国,走出海外,让世人了解拉祜文化、了解拉祜民族。
一、老达保村民小组的概况
澜沧县酒井哈尼族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距县城50公里,距国道214线12公里。该社有113户468人,是拉祜族聚居的寨子、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浓郁地方、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芦笙舞》、《摆舞》传承与保护开展比较活跃的地方,被称为“民族原生态歌舞之乡、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老达保村民小组是个典型的拉祜族山寨,身居大山深处,却有着底蕴丰厚的拉祜文化,保留并传承着较为完整的拉祜族传统文化。
二、历史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云南澜沧地区,共设教堂数百所,发展教徒数万人,当时传教士也带去了吉他等西洋乐器及西方音乐理论。那时候,传教士在简陋的教堂里传教,在唱赞美诗的时候主要伴奏乐器就是吉他。在当时没有更多外来文化涌入的情况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着吉他声长大的。勤劳、智慧的老达保人民开始引用《赞美诗》中的多声部合声演唱法,结合本民族传统民歌的唱法,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演唱生产、生活中的词语。内容朴实纯真,故得到拉祜族人民的普遍喜爱,逐渐发展为拉祜族地区的流行歌曲。
三、老达保雅厄艺术团的成立
随着人们对拉祜歌舞文化知识的热爱,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老达保小组顺应人们的需求自发组建老达保文艺队,还相继组建“达保兄弟”组合、“达保姐妹”组合。后来由原来的文艺表演队变成民间“雅厄”艺术团 。“雅厄”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当时表演队员由原来的85人增加到目前的245人,年龄最大的有78岁,最小有5岁。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团员们利用逢年过节和农闲时间进行排练,始终坚持自管自治、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原则
四、老达保的拉祜民居与特色饮食
老达保小组所在地背山面水,环境优美,错落有致的拉祜族民居,建筑特色突出,拉祜族传统杆栏式建筑保存完好,无论从建筑结构、造型和用材上都显示出一种原始、粗犷的风格,屋顶为挂瓦,分上下两层,一层主堆放杂物,二层住人。整个寨子显得古朴而整洁,美丽而祥和。
老达保村民小组村民喜欢吃包烧类、烧烤类等食物,有烤吃肉类的传统习惯,烤吃肉类的方法是用两根竹棍子,把涂有食盐、香料之类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用火慢慢烘烤,肉不能烤焦,只能烤黄、烤香,鸡和鸟类的翅膀,直烤到肉黄骨酥,用这种方法烤的肉类,吃起来别有风味。
在饮品中,拉祜族人最喜欢的是茶,尊敬的客人来到家里,即使没有什么菜,也要招待客人饮茶;其次是酒,也是拉祜人必不可少的饮品。
五、老达保的知名度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芦笙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老达保村民小组中就有两位《牡帕密帕》的传承人——村民李扎戈和李扎倮。村民李扎莫为市级《根古》传承人。老达保雅厄艺术团团长李娜倮为市级拉祜摆舞传承人,她也是村里拉祜歌曲的主要创作人,她虽然才读过小学,但已创作了几十首拉祜语歌曲,其中《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歌曲已深得大家喜爱和传唱,李娜倮一家曾参加“神州大舞台家庭秀”比赛并荣获金奖,李娜倮在全国青年歌手普洱市片区原生态唱法中获得一等奖等,她和村里的多名成员参与的普洱梦想合唱团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底蕴深厚的拉祜族传统文化随着老达保的独特歌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反响越来越好。老达保也因此获得很多的荣誉。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2009年被澜沧县列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旅游项目重点打造村,被誉为“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2012年,获得“第四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荣誉称号。李娜倮当选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
六、拉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李石开是老达保寨子歌舞文化的主要传承人,被列为市级拉祜族蘆笙舞传承人,能跳64套芦笙舞。李扎戈、李扎倮作为国家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人,经常利用农闲时间,教寨子里的村民唱《牡帕密帕》,在他们的耐心传授下,寨子里的很多人学会了唱诵《牡帕密帕》。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人李石开也经常组织青年男子学跳芦笙舞,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来多的村民喜欢上拉祜芦笙舞,芦笙舞队伍越来越庞大。 现在,老达保村民小组民间文艺表演队——雅厄艺术团有200多名成员,擅长芦笙舞、摆舞表演和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跳得比较好的拉祜芦笙舞有《老鹰舞》、《马鹿舞》、《老母鸡抱蛋舞》、《风吹谷子倒舞》等64套,摆舞99套。他们的拉祜族无伴奏多声部合唱音乐独树一帜,他们将基督教中的唱诗诵经调与拉祜族传统音律融入合声中,用拉祜语演唱。2012年老达保成立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这是普洱市第一家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旨在积极探索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文化艺术生产规律的新型经营模式,在保留、保护原有的民族文化基础上进行开发,使老达保旅游文化产业管理、经营模式更加规范。有了自己的公司,老达保村民们在展示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时也有了收益保障,这让拉祜传统歌舞更好更快走遍全国、走向国际搭建了平台。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受过训练,甚至连乐谱都不认识的老百姓。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与田间地头打交道,但是凭着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自幼就爱唱歌、爱跳舞,把欢乐带到田间地头,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快乐拉祜”唱出了拉祜山寨、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
看着一大群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背着吉他在台上又弹又唱的农民,人们无不从他们身上感到快乐、自由。对他们而言,吉他弹唱已不是一种炫技和才华展示,而真正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祜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一、老达保村民小组的概况
澜沧县酒井哈尼族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距县城50公里,距国道214线12公里。该社有113户468人,是拉祜族聚居的寨子、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浓郁地方、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芦笙舞》、《摆舞》传承与保护开展比较活跃的地方,被称为“民族原生态歌舞之乡、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老达保村民小组是个典型的拉祜族山寨,身居大山深处,却有着底蕴丰厚的拉祜文化,保留并传承着较为完整的拉祜族传统文化。
二、历史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云南澜沧地区,共设教堂数百所,发展教徒数万人,当时传教士也带去了吉他等西洋乐器及西方音乐理论。那时候,传教士在简陋的教堂里传教,在唱赞美诗的时候主要伴奏乐器就是吉他。在当时没有更多外来文化涌入的情况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着吉他声长大的。勤劳、智慧的老达保人民开始引用《赞美诗》中的多声部合声演唱法,结合本民族传统民歌的唱法,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演唱生产、生活中的词语。内容朴实纯真,故得到拉祜族人民的普遍喜爱,逐渐发展为拉祜族地区的流行歌曲。
三、老达保雅厄艺术团的成立
随着人们对拉祜歌舞文化知识的热爱,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老达保小组顺应人们的需求自发组建老达保文艺队,还相继组建“达保兄弟”组合、“达保姐妹”组合。后来由原来的文艺表演队变成民间“雅厄”艺术团 。“雅厄”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当时表演队员由原来的85人增加到目前的245人,年龄最大的有78岁,最小有5岁。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团员们利用逢年过节和农闲时间进行排练,始终坚持自管自治、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原则
四、老达保的拉祜民居与特色饮食
老达保小组所在地背山面水,环境优美,错落有致的拉祜族民居,建筑特色突出,拉祜族传统杆栏式建筑保存完好,无论从建筑结构、造型和用材上都显示出一种原始、粗犷的风格,屋顶为挂瓦,分上下两层,一层主堆放杂物,二层住人。整个寨子显得古朴而整洁,美丽而祥和。
老达保村民小组村民喜欢吃包烧类、烧烤类等食物,有烤吃肉类的传统习惯,烤吃肉类的方法是用两根竹棍子,把涂有食盐、香料之类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用火慢慢烘烤,肉不能烤焦,只能烤黄、烤香,鸡和鸟类的翅膀,直烤到肉黄骨酥,用这种方法烤的肉类,吃起来别有风味。
在饮品中,拉祜族人最喜欢的是茶,尊敬的客人来到家里,即使没有什么菜,也要招待客人饮茶;其次是酒,也是拉祜人必不可少的饮品。
五、老达保的知名度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芦笙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老达保村民小组中就有两位《牡帕密帕》的传承人——村民李扎戈和李扎倮。村民李扎莫为市级《根古》传承人。老达保雅厄艺术团团长李娜倮为市级拉祜摆舞传承人,她也是村里拉祜歌曲的主要创作人,她虽然才读过小学,但已创作了几十首拉祜语歌曲,其中《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歌曲已深得大家喜爱和传唱,李娜倮一家曾参加“神州大舞台家庭秀”比赛并荣获金奖,李娜倮在全国青年歌手普洱市片区原生态唱法中获得一等奖等,她和村里的多名成员参与的普洱梦想合唱团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底蕴深厚的拉祜族传统文化随着老达保的独特歌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反响越来越好。老达保也因此获得很多的荣誉。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2009年被澜沧县列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旅游项目重点打造村,被誉为“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2012年,获得“第四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荣誉称号。李娜倮当选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
六、拉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李石开是老达保寨子歌舞文化的主要传承人,被列为市级拉祜族蘆笙舞传承人,能跳64套芦笙舞。李扎戈、李扎倮作为国家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人,经常利用农闲时间,教寨子里的村民唱《牡帕密帕》,在他们的耐心传授下,寨子里的很多人学会了唱诵《牡帕密帕》。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人李石开也经常组织青年男子学跳芦笙舞,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来多的村民喜欢上拉祜芦笙舞,芦笙舞队伍越来越庞大。 现在,老达保村民小组民间文艺表演队——雅厄艺术团有200多名成员,擅长芦笙舞、摆舞表演和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跳得比较好的拉祜芦笙舞有《老鹰舞》、《马鹿舞》、《老母鸡抱蛋舞》、《风吹谷子倒舞》等64套,摆舞99套。他们的拉祜族无伴奏多声部合唱音乐独树一帜,他们将基督教中的唱诗诵经调与拉祜族传统音律融入合声中,用拉祜语演唱。2012年老达保成立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这是普洱市第一家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旨在积极探索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文化艺术生产规律的新型经营模式,在保留、保护原有的民族文化基础上进行开发,使老达保旅游文化产业管理、经营模式更加规范。有了自己的公司,老达保村民们在展示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时也有了收益保障,这让拉祜传统歌舞更好更快走遍全国、走向国际搭建了平台。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受过训练,甚至连乐谱都不认识的老百姓。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与田间地头打交道,但是凭着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自幼就爱唱歌、爱跳舞,把欢乐带到田间地头,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快乐拉祜”唱出了拉祜山寨、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
看着一大群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背着吉他在台上又弹又唱的农民,人们无不从他们身上感到快乐、自由。对他们而言,吉他弹唱已不是一种炫技和才华展示,而真正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祜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