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内涵
所谓“规范”,是指依规办学,依法治校。一是依法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在学校各项制度框架下切实依法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所谓“博纳”,是指广纳博收,兼容并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管理文化的尊重意识和包容态度,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和诉求,通过有意义、有价值、有能量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达成彼此间的理解和接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从人性出发,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通过积极地满足人对各个层次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挖掘潜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和成员的共同发展。
“规范办学”是立校之本,“博纳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和原则,是达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关注人本管理、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关注创新管理、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关注柔性管理、从强调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关注整体优化管理、从强调有形管理转向关注无形管理,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实践
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基础,高效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是关键,融洽的团队管理队伍是保证。
(一)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基本策略
1.管理理念的引领
学校领导者要努力培育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管理行为规范,深化文化管理的内涵,发挥管理自身的教育功能,引领全体教职工共同遵守和奋斗。
2.管理制度的设计
学校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下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订配套的评价指标,实行常规化管理,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3.学校设施的提供
学校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提供安全、方便、内涵深刻的设施,确保师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及教育功能。
4.管理情感的投入
学校领导者必须精心营造一种彼此相容、和谐、互助的情感关系,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从而增强凝聚力。
5.学校特色的创建
学校领导者要清醒地分析学校的办学历史、现状、挑战和机遇,善于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
(二)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实践创新
针对现代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必须特别注重对其中一些要素的创新管理。
1.对学校制度的管理
构建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涵的学校制度文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制度文化,必须具有行为规范功能、思想导向作用、人文关怀功能、民主开放特质。
2.对学校财务的管理
民主理财有利于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进干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是体现和贯彻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需要。因此,学校要坚持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倡导民主理财,让每一个人都参与、监督学校的财务管理。
3.对学校教师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要素中,人特别是教师是核心因素。教师不是被动地、盲目地、简单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执行和接受学校的指令,同时又积极作用和影响学校管理者。这是因为教师是“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目标人”“利己利他人”等多维角色的集合体,教师关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权利,尤其偏重经济方面的利益,其次是捍卫自己教育教学专业领域的权利,关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如进修、提干、职称评审、评优、体检等,再就是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以及对自身人格的尊重。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靠教师办学,依靠教师管理的思想,突出人文管理,挖掘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在教师的管理上,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严格的规范性和合理的人文性相统一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尊重教师的权利,既要按章办事,又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建立规范而又较宽松的考勤制度、工作制度,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严格的规范性和合理的开放性相统一。
(2)坚持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合理需要相统一
管理者在制订学校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教师个体的需要和发展问题,关心个体的发展需要和生存问题,本质上就是在关心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应该用心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的需要,把这些需要同学校目标有机结合。
(3)坚持思想领先与落实奖惩相统一
结合绩效考核,把适度的奖惩制度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在日常管理和评先评模、评职晋级等工作中充分体现思想领先与奖惩相统一,要让干实事、成绩好的教师得到实惠。
4.对学校危机的管理
学校危机事件是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对学校形象和声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处理得好坏、快慢,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学校需要制订危机预警管理制度,建立危机信息搜集系统,对可预见的事件进行预防以减少伤害,对不可预见甚至不可预防的事件进行有效管理以减少伤害和损失。
学校在危机事件的处置方面要遵循担当责任、控制事态、真诚坦率、人道与同情等原则。
三、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反思及对策
(一)高度关注学校公共关系
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重视公共关系建设已成必然要求。目前,学校对内部公众(即学校组织本身的成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及行政人员等)的公共关系已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现在需要重视的是外部公众在学校公共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学校展开对外公关所要运用的手段。
学校对外公关的主要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社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媒介、兄弟学校、校友等机构和群体。学校必须着重管理好和这些外部公众的关系,以适应各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复杂要求,并以良好的学校形象争取各方面理解和支持,求得学校的提高和发展。
(二)高度关注学校对聘用教师的管理
随着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聘任制、合同制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这部分教师的管理是否规范,待遇是否合理并得到保证,人员是否稳定,素质如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聘用教师的管理,避免其成为学校工作的“短板”。一是严格聘用标准和程序,二是加强监督和指导,三是健全聘用教师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聘用、分流和淘汰机制,促进聘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高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权威统计显示:有1/5的教师是在心理病态下走上讲台,走进课堂的。因此,在普遍关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今天,学校管理者必须同时把目光聚焦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上。
一是优化大环境,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二是放宽小环境,给教师松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包括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定期为教师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等,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所谓“规范”,是指依规办学,依法治校。一是依法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在学校各项制度框架下切实依法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所谓“博纳”,是指广纳博收,兼容并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管理文化的尊重意识和包容态度,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和诉求,通过有意义、有价值、有能量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达成彼此间的理解和接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从人性出发,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通过积极地满足人对各个层次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挖掘潜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和成员的共同发展。
“规范办学”是立校之本,“博纳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和原则,是达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关注人本管理、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关注创新管理、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关注柔性管理、从强调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关注整体优化管理、从强调有形管理转向关注无形管理,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实践
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基础,高效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是关键,融洽的团队管理队伍是保证。
(一)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基本策略
1.管理理念的引领
学校领导者要努力培育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管理行为规范,深化文化管理的内涵,发挥管理自身的教育功能,引领全体教职工共同遵守和奋斗。
2.管理制度的设计
学校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下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订配套的评价指标,实行常规化管理,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3.学校设施的提供
学校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提供安全、方便、内涵深刻的设施,确保师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及教育功能。
4.管理情感的投入
学校领导者必须精心营造一种彼此相容、和谐、互助的情感关系,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从而增强凝聚力。
5.学校特色的创建
学校领导者要清醒地分析学校的办学历史、现状、挑战和机遇,善于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
(二)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实践创新
针对现代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必须特别注重对其中一些要素的创新管理。
1.对学校制度的管理
构建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涵的学校制度文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制度文化,必须具有行为规范功能、思想导向作用、人文关怀功能、民主开放特质。
2.对学校财务的管理
民主理财有利于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进干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是体现和贯彻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需要。因此,学校要坚持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倡导民主理财,让每一个人都参与、监督学校的财务管理。
3.对学校教师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要素中,人特别是教师是核心因素。教师不是被动地、盲目地、简单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执行和接受学校的指令,同时又积极作用和影响学校管理者。这是因为教师是“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目标人”“利己利他人”等多维角色的集合体,教师关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权利,尤其偏重经济方面的利益,其次是捍卫自己教育教学专业领域的权利,关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如进修、提干、职称评审、评优、体检等,再就是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以及对自身人格的尊重。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靠教师办学,依靠教师管理的思想,突出人文管理,挖掘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在教师的管理上,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严格的规范性和合理的人文性相统一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尊重教师的权利,既要按章办事,又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建立规范而又较宽松的考勤制度、工作制度,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严格的规范性和合理的开放性相统一。
(2)坚持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合理需要相统一
管理者在制订学校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教师个体的需要和发展问题,关心个体的发展需要和生存问题,本质上就是在关心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应该用心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的需要,把这些需要同学校目标有机结合。
(3)坚持思想领先与落实奖惩相统一
结合绩效考核,把适度的奖惩制度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在日常管理和评先评模、评职晋级等工作中充分体现思想领先与奖惩相统一,要让干实事、成绩好的教师得到实惠。
4.对学校危机的管理
学校危机事件是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对学校形象和声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处理得好坏、快慢,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学校需要制订危机预警管理制度,建立危机信息搜集系统,对可预见的事件进行预防以减少伤害,对不可预见甚至不可预防的事件进行有效管理以减少伤害和损失。
学校在危机事件的处置方面要遵循担当责任、控制事态、真诚坦率、人道与同情等原则。
三、博纳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反思及对策
(一)高度关注学校公共关系
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重视公共关系建设已成必然要求。目前,学校对内部公众(即学校组织本身的成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及行政人员等)的公共关系已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现在需要重视的是外部公众在学校公共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学校展开对外公关所要运用的手段。
学校对外公关的主要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社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媒介、兄弟学校、校友等机构和群体。学校必须着重管理好和这些外部公众的关系,以适应各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复杂要求,并以良好的学校形象争取各方面理解和支持,求得学校的提高和发展。
(二)高度关注学校对聘用教师的管理
随着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聘任制、合同制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这部分教师的管理是否规范,待遇是否合理并得到保证,人员是否稳定,素质如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聘用教师的管理,避免其成为学校工作的“短板”。一是严格聘用标准和程序,二是加强监督和指导,三是健全聘用教师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聘用、分流和淘汰机制,促进聘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高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权威统计显示:有1/5的教师是在心理病态下走上讲台,走进课堂的。因此,在普遍关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今天,学校管理者必须同时把目光聚焦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上。
一是优化大环境,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二是放宽小环境,给教师松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包括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定期为教师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等,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