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练习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练习课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究竟怎样的练习课才能让学生听起来“有听头”,教师上起来“有上头”?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谈谈练习课的基本形式。
  一、基本练习——“打桩”式练习
  顾名思义,这种练习课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练习夯实基础,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像打桩一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这是练习课教学的常用形式和基本形式,它是新授后的集中训练,是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模仿性练习,是例题的再现性练习,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此种训练在实际教学时一般选择教材中自主练习的题目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论,深化理解,规范解答,强化认识,所用学生必需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同时练习课的基本训练要抓住这一课、这一单元的要害,突出重点,为下一步知识的梳理做好思维、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
  二、辨析、对比练习——“照镜子”式练习
  朋友可以比作镜子,是因为可以从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把容易混淆的知识,比作影像,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使学生认识其本质结构。数学练习课,除了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开发与利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易混淆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横向建构,加强对比辨析,让学生弄清知識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达到升华。在习题的选择上要力求精讲精练,注重取舍,舍得放弃,切忌遍地开花花不香。如在练习完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明确,数的“改写”大小不变,只是单位发生了变化,就如同零钱换整钱,所以用“=”;而“求近似数”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找这个数的近似数,虽然结果很接近原来的数,但毕竟不是准确数,所以大小改变了,用“≈”。这样的横向对比,使两个概念间的本质区别跃然纸上。
  三、变式练习——“魔方”式练习
  不断变换的小方块使人体会到了魔方在变化中带给人们的趣味。这种练习教学形式旨在进行知识本质不变而形式多变的练习。这种练习需要本着小步子、密台阶、高成效、快节奏的指导思想安排几组习题,进行集中训练。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熟能生巧、融汇贯通。如教材中经常安排的夺红旗、填表格等题目就属于这种类型。上练习课最大的困惑就是难以控制内容的深度。有时练习内容如果安排多了,我又怕学生吃不进,而内容少了,又怕学生吃不饱。练习课相对新授而言,更注重新式的多样。同一节课的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当然也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所以我觉得一堂练习课的编排,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多样化的形式往往能给课堂制造出宽松而精彩的氛围。例如,教学“商不变规律”后,设计了下面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基本题。(学困生、中等生必做)
  8÷4=2 900 ÷ 60=15
  800 ÷ 400=90÷6=
  8000÷4000=9000 ÷ 600=
  80 ÷ 40=90000÷6000=
  第二层:变式发展题。(学困生选做,中等生、优等生必做)
  1000 ÷ 250= 4
  () ÷ 25= 4
  10000÷()= 4
  第三层:深化提高题。(学困生、中等生选做,优等生必做)
  □÷3=□÷15
  或350÷70=□÷140=□÷□=□÷□=□÷□……
  另外以表格、图画、对话、手势、游戏等作为呈现形式的习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如果能给练习课再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我相信练习课肯定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综合练习——“拉网”式练习
  “拉网”给人的感觉是疏而不漏,在数学练习上可以理解为综合练习的形式,主要适合于对于知识串的复习和巩固。在练习时,既要注意对教学目标的覆盖面,又要突出“双基”,突出“重点”,题量不能过大、偏难,形式要不拘一格。例如在学习完《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之后,可以回顾整理,从一般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到公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等方面的系统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串,既会用字母表示,也会在不同的题目中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的程度。再如在“圆柱的体积”练习时,可设计了如下两道题:(1)牙膏问题。牙膏厂将牙膏口的直径由原来的0.5厘米改为0.4厘米。如果每人每天使用牙膏的长度是2厘米左右,一年里,每个人大约要比原来少用去多少立方厘米牙膏?(2)自来水水管问题。某位同学洗手时忘记关自来水龙头。这个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3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为每秒5米。请问:这位同学10分钟浪费了多少升水?通过练习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因此,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必须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
  五、课外练习——“蹦极”式练习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敢于蹦极的人是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在数学练习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提升练习,创造性练习,拓展练习,即根据练习内容设计一个与旧知相关联,但又能从知识、技能或情感态度等角度提升的环节,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关系中,实现迁移水平的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例如在进行《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练习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各种角和三角形,并用量角器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学练习课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去理性分析和选择,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练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权威。通过数学学习,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很少;课程实施过程
期刊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比较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未能真正地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需要活跃的思维,需要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进行必要的分析,掌握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并形成一种
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堂提问的主要方式  1.复习式提问。复习式提问是指在学习新的知识前,教师首先对上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改编后的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小,知识少,经验少,但他们有活络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无拘的想象力,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
1.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性  俗话说“水滴石穿”,好的习惯是循序渐进,慢慢养成的。“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一种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也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为主,以填鸭式教育为辅。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学生处于小学阶段,这是一个懵懂时期,其可塑性较强,脑中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教授的知识,无论是否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都能够吸收消化。  在传统教学模型下,
【摘要】实践表明,小学生大部分的数学能力都是在解题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精心設计课堂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