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薪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创新”是相对“传统”而言,是在金融领域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一种全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效率,通常包括在金融体系中和金融市场上形成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合形式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等。据此,笔者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措施。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这些手段可以直接影响和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
  1、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通过这种对货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对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进行控制,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但是,当金融创新进一步发展,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就会逐步减弱。在目前金融创新中,大部分金融创新都使证券化加强。创新产品证券化的加强必然会引起资金由原来的存款机构流向非存款机构,从而改变银行业的资产负债比例,使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下降,非存款负债的比例上升,因而使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减少存款准备金的提缴基数降低。此外,金融创新破坏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使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和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倍数来收缩或扩张创造的能力受到削弱,形成流动性陷阱。
  2、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扩大或缩小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的一种政策措施。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可以减少货币的供应量,如果降低再贴现率,可以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制定票据申请贴现的资格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金融创新首先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力。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率的依赖性减弱。由于创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票据发行便利、在国际上金融机构等多种途径来满足对资金的流动性的需求,于是通过再贴现来弥补资金的流动性比率相应下降。这样,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再贴现率的作用就会减弱。其次,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要求放松,“真实票据说”影响逐渐削弱。创新使各种新型的票据都符合中央银行对票据贴现的规定,从而使中央银行有关合格票据的规定失效。
  3、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货物或卖出有价证券的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扩大或收缩信用调节供应量。当金融市场上缺少资金时,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直接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或使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资金过多时,则卖出有价证券,使信用规模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金融创新的旺券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强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对利率的作用的影响。在金融创新出现之前,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利率或者改变信用的可获得性传递到经济中去的。前者主要是规定利率的上限,后者主要是对某种形式的信用实行数量限制。金融创新可以绕过中央银行对利率上限的规定,并使可获得信用数量限制的作用减弱。许多过去只能利用有限的融资渠道和信用形式的经济实体,现在可以利用金融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获取信用替代。这就使得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对利率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设置各种限制压缩信用总供给量的扩张的有效性被抵消。创新使市场信息的传递十分灵敏和充分。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界限十分模糊。利率的决定性因素复杂多变,例如确定一个利率的上限主要是为了抑制需求,但经济运行中的内部机制却把利率推向了这一高度。于是,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混在一块,使中央银行无法确定货币政策是否凑效,即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减弱。此外,创新所带来的储蓄和投资影响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央银行控制了利率,电未必能控制货币量和信用总量,实现最终目标。
  2、创新对汇率作用的影响。一些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常常将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本国货币同另一个较强国家货币的汇率联系起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盯住这一水平。
  汇率的变动常常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联系在一起的。当资本处于国际流动的时候,货币政策通过引导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来影响经济。随着资本的国际流动程度的上升,汇率渠道变得相对重要,而利率的重要性则相对削弱。金融创新,尤其是诸如货币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等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借贷双方越来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系列信用替代形式,从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性加剧。而较高程度的资本流动除了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外,还对汇率的未来走势的预期产生影响,并且二者产生互动。例如,假定资本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预期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汇率颤抖声最终影响的话,那么货币政策的变化在一开始就会导致汇率的大幅度上升,偏汇率的均衡价值。当市场的参与者无法预期汇率的均衡水平,则货币政策的初始变化将会导致汇率的一定水平下降;当汇率的预期和汇率的实际变动相反时,中央银行试图以货币扩张来降低国内利率将会使汇率同时下降,并且汇率会以自身的特性发生波动,迅速反映在国内价格上,妨碍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可见资本的国际性流动的影响是外部经济部门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的一种制约,在价格和汇率预期变化不定的情况下,实施一种独立的货币政策将会付出较高的代价。
   金融创新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创新部分地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传统的传导机制受阻。首先是金融市场的创新(如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使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例如一国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国内的金融机构却可以通过欧洲的货币市场筹集资金,达到信用规模,这就抵消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当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国内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将资金转移到欧洲市场,回避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其次,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分流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大幅度的下降,这就使得中央银行通过增减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来控制信贷规模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力下降,使运用准备金率传导机制失效,货币政策的力度减弱。第三,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弱。中央银行传统的控制货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但是金融创新使得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其经营业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大量的活期存款涌人这些机构,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降低。
  面对金融创新货币政策调整的应有对策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机制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应积极采取对策,以求能在创新浪潮推动下的金融升级型发展中,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政策操作方面,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高政策操作的市场化程度。适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充分重视对社会公众市场反映的程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色彩。具体如面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效力的减弱,提高公开市场操作这一政策工具的地位,规范政策操作,提高决策的透明性,更多重视货币政策操作对社会公众导向性影响。通过调整社会公众的预期,在尽可能取得社会公众行为的配合的情况下,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2、政策目标的选择方面,锁定单一的最终目标,灵活调整中间目标。金融创新最为深刻的影响便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经济体系运行的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这既表现在西方国家为规避金融管制而进行的创新,电表现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内生性的加强,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间的矛盾变得相当突出。作为货币政策,首要而根本的目标应当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为切实实现这一目标,防止其它目标的干扰和冲击,必须实现最终目标的单一化。在锁定这一根本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的经济环境,根据“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等要求灵活选择中间目标。在传统既有的条件下,我们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中介目标。但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逐渐减弱。为保证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应当及时调整,适当考虑选择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3、政策体系方面,建立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对既有货币供求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只是意味着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失败,并不意味货币政策本身的失效。如果说金融创新是市场本身力量的自发显示,而货币政策则是政府运用货币手段对市场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方面的失灵和缺陷,进行人为的调整和补救。只要这些方面的市场缺陷存在,货币政策就有存在的必要,两者的冲击与调整的对比和较量便会持续下去。但是,由于不断的创新使整个市场货币供求机制以及中央银行所可以利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将随之不断变动,货币资金运行中的失灵和波动的表现形式也将因之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政策方式、借助不同的政策工具进行灵活的调控。因此,从长远发展需要看,必须在明确目标条件下,在政策目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本身与时俱进的动态调整,必须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而国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占我国企业总数98%还要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不适应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集中表
期刊
摩托罗拉与LG是两家世界知名企业,他们先进的人才经营管理理念是他们成功的基本保证。虽然这两家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各有特色,但仔细研究可以看出他们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本文通过对天津开发区的摩托罗拉公司和LG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特色进行比较,总结出几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以期对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摩托罗拉人力资源管理特色  
期刊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FOB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其主导地位却逐渐为CIF所取代。以CIF为代表的单据买卖方式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做法。关于二者的利弊,在我国有许多争论。但大多是从出口贸易的角度,认为CIF要优于FOB;在进口合同项下,二者的优劣为何,却少有基于贸易术语本身的详细比较。事实上,在进口贸易中用FOB要比CIF更为实用和保
期刊
李荣融透露    部分国有独资中央企业将建立董事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说,为处理好中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2004年,国资委将在部分国有独资中央企业建立董事会试点工作。  李荣融是在近日召开的国资委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说这番话的。他指出,作为推进中央企业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到2004年,国资委将选择部分国有独资中央企业建立
期刊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就此采访了国资委负责人。  记者: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单的力度很大,成效也很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国资委制订出台《意见》的意图是什么?  答: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力度碗实很大。仅从企业改制的角度讲,在中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方针的指导下,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
期刊
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因为更多的经营者知道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然要靠文化力来制胜。而其中的诚信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也是适应全球化规则的根本要求。  1、诚信建设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而诚信犹如大厦的根基,没有诚
期刊
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生产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厂家,现有职工3600多人,其中党员有1113人,公司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37个党支部。几年来,该公司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两为”方针,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创新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先后举办
期刊
中国西部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片遥远而广袤的疆域上,古老的中华民族曾演绎出多少流传千古的动人史剧。当历史的脚步跨人新的世纪,一部伟大而壮美的史诗又在这块厚土上诞生——陕西电力银河集团公司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开发大西北的号令,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以异军突起的发展速度和辉煌的创业战绩崛起于中国西部,成为经济建设、社会时代进步的“西北劲旅”。  让我们一起站在经济建设发展的烽火台上
期刊
金猴献瑞,万象更新。新年的钟声送走了难忘的2003年,我们怀着喜悦和奋进的豪情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值此新春佳节,本刊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向经贸系统和广大企业、向全国广大读者和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祝福和敬意。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是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频繁发生的地震、洪涝和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期刊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综合运用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商务活动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交易产生的数据和资料用电子方式完成,实现了商品交易全过程的无纸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的运行环境,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仅就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实务、会计报告、会计法规及国际化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