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4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按照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和价值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重要措施与必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应试型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转化,高校的社会实践以什么样的思想作为指导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林业大学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和谐、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其底蕴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益于学校与社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科学发展观 和谐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截止到201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达3000万,因此,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关系到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社会实践则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因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高校按照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和价值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的育人重要措施与必要途径之一。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认识的深化。
  2.1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增长能力、获取报酬活动的总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社会实践不但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学生个全面人发展的需求;不但要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能力、会创新的人才,而且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既关注到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制约性,又注意到教育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上。因此,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接受锻炼、提高素质和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
  2.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今的大学生正处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建立的重要时期,生活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心理和情感问题增加,等等,都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逐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也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与和谐的辩证统一,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政治素质是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实践互动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的的法律与制度、道德与规范被大学生所认同的结果,并使之内化的结果。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实践与和谐发展。
  3.1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
  如果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只重视局部的发展而忽视整体的进步,必然会导致发展成为畸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学校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由此可见,必须既考虑近期发展又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考虑局部又兼顾整体的进步。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是社会与学校和谐发展的中心环节,要使自身的成长能与社会协调发展,在校大学生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此举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我校每年都开展具有针对性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某些贫困边远的县城等地,使学生真正地看到国家还有不富裕的地方,在实践中使学生养成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经过此类社会实践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多数都选择了西部和一些偏远的地方,用自己的所学建设祖国。又如:我校组织学生名牌企业公司等地实习,使同学们真正意识到书本的内容和实际的差距,回到学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完善。在我校开展的社会实践中许多同学改变了原先利己主义的想法,许多同学从坐而论道向实践养成转变,达到了自身的和谐发展。由此,我校达到了学校教育德育为先的目的,为社会输送了品、德、才兼优的学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学校与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内在和谐科学的统一。
  3.2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和谐。
  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关注度很高,但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十分清楚,常常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处理德育与智育、智商与情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不能摆正德智体美的科学定位。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主,德育是指引前进的方向,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情。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是以德育发展为先决条件的,是学校发展与学生进步协同和谐发展的结果。我校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科学性地安排一些以了解社会和增加思想道德修养素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如:参观监狱、祭拜烈士墓等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明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将更加激烈,以何立足社会?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知识肯定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仅是谋生的手段,而道德品质却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最后,学校教育不能够单独负担学生成长的所有任务,诸多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构成复杂的社会环境,而这个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着这个社会中的人。因此,学校和学生和谐教育发展的关注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
  3.3学生之间成长的和谐。
  “人”字是由两笔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笔画都不能成为人,都不会站稳。每一个人离不开他人的支持而独立存在,尤其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工作都需要多人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或不能很好地与人融洽相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不断修正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认识,不断调整自己,不断修正自身行为和思想,不断增强自律,转变自己,把自己的进步融入到集体的发展中去,逐步懂得人和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并主动投入到实践—思想意识—实践的渐进过程,最终会全面和谐发展。
  3.4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很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是十分重要。试想,一个连与自我都不能和谐相处的学生,又怎么能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使同学们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放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道德行为的养成,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再次认识自我、主动接受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思想发展、道德养成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面,我们应通过大学生的具体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情境的升华,感受到行为的矫正和意志、体质的磨练,通过经常性的思考,使思想、政治、道德升华为坚定的信念,实现由知识灌输向知、情、意、行全方位的转换,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石书臣.人的发展本质涵义与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曹令玉,尚金荣.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中南民族学报,2003,(3):33-37.
  [4]黄希庭.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李忠艳,张欣,康寒宁.浅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J].华章,2009.
  [6]王为正.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
  [7]吴桂春.简论“德育为先”与大学生和谐发展[J].光明日报.
  [8]左晓林.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大大拓展了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以该理论为框架的话语分析,其思路主要有两个,一是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考察词语句子怎样体现文章整体脉络;二是将整体理论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话语与宏观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本文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课本中的语篇为例,阐述了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两个思路的应用,从而体现新世纪公共外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标把情感因素提到甚至比认知因素更为重要的地位,依据新理念,我在课堂上力求做到“四活”:“活动”、“快活”、“灵活”、“生活”。    一、“活动”课堂,学生“快活”    据哈佛大学心理学院统计,在科学、社会管理、艺术、运动、商业等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数学教学应尽快从过去只重视知识结论的误区中走出,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教学之中。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我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具体谈谈探究性学习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
摘 要: 二期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来实现。因此如何合理地组织小组讨论,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来实现。但是很多小组讨论都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齐刷刷地回头,满教室
摘 要: 《飘》是一部以女性意识为主题来叙述的作品,其中描述了坚强叛逆,用双手守护、建设家园的新女性斯嘉丽,以及温柔善良的梅兰妮,等等。因此,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女性的视角研究的居多。然而,美国文学中的“父亲情结”让我们不能仅从女性的视角分析人物和事件。本文在从男性的角度来叙述作品中所描述的父亲形象,从而体现出“父亲”这一角色对女主人公性格形成,以及成长生活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小说《飘》 父亲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健全的人”。为学生服务就是要不仅为学生的今天负责,而且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学生能够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等等。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我们就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情感智力教育的氛围,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
摘 要: 在比较中整体把握主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握主题的一个切入点。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前后比较,理清思路;参照比较,直切主题;分析比较,探究异同。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比较 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课文主题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阅读理解方法。它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可不必搞字字推敲、句句分析,不必搞枝枝节节的随文爬行,只需从整体出发挖掘出其中的微言大义,整体把握课文主题即可。那么怎
摘 要: 本文认为,要提高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关注过程与方法,强调自主感悟与体验,即要注重自主选择,促进主动构建;要实现三性统一,促进动态生成;要周密组织安排,确保活动秩序;要关注过程考察,实施激励评价。  关键词: 自主 历史与社会主题探究活动 有效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这些综合探究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因而我们可以称其为主题探究活
“在喧嚣的应试氛围下,作为考试机器的教师与学生整日在追逐分数和考试名次的名利场中摸爬滚打”,[1]当缺乏个性与人文关怀的课堂,严重脱离言语实践的语文“伪能力”、“伪经验”的考试评价,开始侵犯学生言语生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时,学生便和语文渐离渐远,这样的语文课堂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如何构建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奏响和谐之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