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c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寻求作文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阐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对习作效果起到整体优化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 兴趣 观察
  
  作文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当教师面对一本本摊开的作文,便似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是由一个个跳动的字符组成的一曲“心语”奏鸣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引发兴趣、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上,多媒体教学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之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对课堂的整体优化,效果极其显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只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虽然看不见这些根须,但必须悉心保护它们。因为失去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可见,优秀的作文也得由兴趣的滋养来浇灌。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适宜的课堂气氛给人以和谐、积极的教学实感,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昂,对所学内容唤起兴趣。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无话可写,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作文兴趣淡漠。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写作。例如在指导习作《课间10分钟》时,我先用各种游戏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外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后,让学生做几个游戏,让摄像机将游戏的经过摄下来。再引导学生对照录像,通过声音的聆听、画面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渲染了游戏时有趣的气氛。实践证明,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有感染力、可视性强的信息技术激活思维,调动学生观察、思维和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到习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
  
  二、积累素材,降低难度
  
  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素材的缺失。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所以作文课教学应为学生网罗各类素材,从中寻找并发现能与自己的感知形成共鸣的相关内容,通过回忆、链接、联想等多种心智活动,将之诉诸于笔端,形成文字,从而再现或表现生活。例如,写《记一场比赛》,以往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场面后写。可有时候往往会受天气、时间、地点、场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地“加油”声中,而忽视了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场外观众的表情和场上气氛等,我通过 CAI录像,放映精彩的特写镜头,定格场面,跨越时空,启发和诱导学生“重返”比赛场面进行搜寻和提炼,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了。再如习作《公园一角》,通过同类教材的学习,作了相应的写法指导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家乡人民公园的风光片,再利用“小导游”、“小主持”的形式由学生选择给自己感触最深的一角,向其他同学作介绍。这样,在形象的感知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又能使其他成员择其优、指其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大解放,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便不难做到了。
  
  三、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只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作文。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尽管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接触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可往往“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所以,他们平时接触到许多的事物在脑海里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显示中的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教学时可实现可控观察。如指导学生写小动物“猫”时,多媒体对猫的头、脸、身子、脚、尾巴分别放大显示。学生在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懂得观察要按一定顺序。接着分别展示猫在吃食、玩耍、睡觉等不同时候的动作及生活习性的动画或声像材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猫。如此,学生写起来既生动形象,又有条有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记熟悉的一个人》,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写他们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然而这些人物并不见得是学生乐于写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表达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根据同学们对“小沈阳”的喜爱,我带领学生走进计算机室,通过屏幕广播、在线观看等方式近距离观察“小沈阳”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在必要处可以自己控制屏幕,定格或放大,需要时还可以重复播放……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自然是情真意切的。
  
  四、促进评改,实现互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文章也需要一个精心打磨修改、加工润色的过程,因此得加倍重视作文的评价。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并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由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并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个人不同的看法。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可以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都会有所提高,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必然会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使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启有所发,学有所长,畅写欲言,且其乐融融,使作文教学在我思我写中变得简单。
其他文献
在历史高考和中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都强调突出重点、高度概括、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凸显重要。    一、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其中
期刊
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对学生精神世界影响很大,而这种人文思想大多渗透在教材中。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将会收到喜人的效果。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途
期刊
当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场时,会受到磁场的洛仑兹力作用,而洛仑兹力又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当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时,会受到一个大小恒定,方向又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的洛仑兹力的作用,粒子将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当匀强磁场存在着边界时,就使得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下面关于此类运动谈几点看法。    一、基本的运动原理    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q垂直于磁场方向以速度V0射入
期刊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引下,在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诗歌教学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把握诗歌固有的特点,从区分诗歌不同类型入手,结合学生接受现状、自身
期刊
摘要:美的东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一种享受,文章亦如此。将美好的东西融入文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美育 求美 揣摩 意境    “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查普利茨卡娅语)。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选编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相当多的文章再现了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体现了艺术美。因此,我们必须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注重审美教育。另外,美育的基本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毫不例外,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乏味变得趣味横生,教学质量必定会显著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笔者从事教育十多年,在这
期刊
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诗国,古代诗歌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宜紧紧把握古诗所具有的文化基础性,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知识,更应把握其思想教育性和艺术欣赏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一、在推敲词语中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精神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期刊
现在提倡给孩子们减负,不能布置太多作业,可是升学的压力不减,要做到真正减负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国家规定不布置固定作业。这要提高教学效果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让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又能保持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呢?现在我把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首先,我们知道儿童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所以上课时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孩子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课上轻轻松松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信息交流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也正处于健康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过好语音关,获取最基本的沟通工具    标准优美的语音是人与人之间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潮流中,农村新课程推行举步维艰。怎样搞好农村新课程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立足农村现实,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学校资源、社会生活资源。  关键词:土办法 新课程 资源开发    纵观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已是如火如荼,社会学科也不例外。走进城镇中学社会课新课堂,你会发现:广大社会课教师早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正在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