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滑块木板模型的解法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006804680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类问题(本文简称“滑块木板模型”)是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高考中也多次出现,如2014年江苏卷第8题,2013年江苏卷中由惯性演示实验改编的第14题,2010年重庆卷第25题等.这类问题变化多、难度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教师讲解此类问题有所裨益.
  1 滑块木板模型的特征
  (1)组成:此模型通常由长木板(或小车)与滑块组成,滑块置于木板上.
  (2)受力与运动特征:此模型的受力情况一般不复杂,系统的外力有重力、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内力是相互间的弹力和摩擦力.滑块与木板若初速度相同,则先要判断是否发生相对滑动,若初速度不同,则要判断达到共同速度时,能否相对静止.
  (3)存在两个临界:一是两个物体能否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二是滑块能否滑离木板的临界.
  2 五种解法
  下文以一道题为例介绍这类题的几种解法.
  如图1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速度v0=2.0 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B,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大小x.(3)木板B的长度L.
  本题前两问较简单,本文着重讨论第三问的解法.
  2.1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
  由题意可知,A先向左匀减速运动再向右匀加速运动,B一直向右匀减速运动.以向右方向为正方向,aA=4 m/s2,aB=-1 m/s2两者加速度一直不变.A向左速度为零时,t1=0.5 s,xA1=-0.5 m,xB1=0.875 m,A向右加速至vA=vB时,A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B,t2=0.3 s,xA2=0.18 m,xB2=0.405 m,A、B总位移大小之和即为B板长度,L=1.6 m.
  2.2 用v-t图象解题
  由上面的分析画出A、B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总位移大小之和即为B板长度
  L=s=4×0.82 m=1.6 m.
  2.3 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共同速度
  A、B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Mv0-mv0=(M m)v,
  v=1.2 m/s,
  xm=v2-v202aa=-0.32 m,
  xM=v2-v202aB=1.28 m,
  L=|xm| xM=1.6 m.
  2.4 用系统动能定理列式
  对A、B组成的系统用动能定理,
  -fxm fxM=12(m M)v2-12(m M)v20,
  -fL=12(m M)v2-12(m M)v20,
  L=1.6 m.
  2.5 用相对运动转化成非惯性参考系解题
  以B为参考系,A的合力变成滑动摩擦力和向右的惯性力之和,
  aA=5 m/s2,vA0=-5 m/s,
  当A速度减为零时,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B,
  L=0-v2A02·aA=1.6 m.
  3 总结反思
  (1)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滑块木板模型是典型的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变化多、难度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降低思维的难度,理清解题的思路.此题受力分析后,A、B的运动过程就明确了,A速度向左减速至零时,为不脱离长木板,必须向右加速,这正是解决此题的基础.
  (2)抓住关键词、列出临界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抓住关键词是审题的核心.此题中的“恰好”是关键词,“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是分析问题的突破口,A向右加速至vA=vB时,恰好到达长木板右端,寻找A、B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画运动示意图,列出临界方程.
  (3)画v-t图象和转换参考系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滑块木板模型的解答通常有两种快捷的方法,即转换参考系法和图象法,方法的灵活选用既给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又节约了时间.在选用转换参考系的方法时,为了和用牛顿运动定律列出的方程保持一致,可根据学生情况引入惯性力的概念.
  可见,以滑块木板模型为载体出题,可以考查学生受力分析和处理运动学问题的能力.此类问题情境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便于考查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足够重视,努力培养学生分析模型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由陈振源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1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使用学校的普遍欢迎,在“一纲多本”的教材园
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笔者碰到了2010年海南省高考物理选择题第5题,正是这道题引起了我们物理组同事们的热烈讨论.  题目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与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  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
高考试题的题设条件蕴含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高考试题的题设条件合理开发,能拓宽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下面以2013年福建省理综物理卷第22题第(3)问为例,分析高考试题题设条件的开发和运用.  1 高考原题  2013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22题是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综合题,其中第(3)问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原题 如图1的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附录1中列出了20个学生必做实验,在这20个实验中有9个测量型实验.另外,在《标准》的“科学内容”的相关主题中涉及的测量型实验又有3个.由此可见,测量型实验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直接测量型实验的教学策略  直接测量型实验是指训练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实验,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标准》中规定的直接测量型实验如表1
贵刊在2014年第8期上刊登了虞涛老师的“运用类比思想发现的错误”一文,文中例举了一道物体所受的合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试题的错误结论,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教学和命题的时候常常要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也发现了相类似的问题.该题中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运动,虽然运用类比的方法求出了平均加速度(对位移的平均值),但物体所做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并不是以平均加速度做匀变速运动,所以运用匀变速运动规律求出的时间必是错误
课间交流中常听同行们谈到这样一个现象:一道题、一个概念、一个实验,明明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觉得本该如此的一个事实,而且老师在讲课时,自己觉得讲得很到位,很科学,很规范,可教学效果就是不尽人意,学生的脸上却不见那种喜获新知的成就感.是的,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成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这些是觉得没什么,但初中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往往在建立概念、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会无
问题 两小物块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放在水平面上,现物块A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β时,如图1所示.求物块B的运动速度vB(绳始终有拉力).  方法一:常规方法  1.选择 “连接点”.该点必须是同时参与平动和转动的点.2.判断该点的合速度.即为方向绐终不变的速度,或为该点实际运动的速度.3.再分析该点参与了哪两个运动.  解析 A、B两物块通过绳相连接,且两
随着微课、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等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大量使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板书或根本不写板书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大量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和大段文字的多媒体课件.现代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板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对于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教育学家韩作黎先生说:“教师的板书应练得又
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曲中有“危难之处显身手”这样一句歌词,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一个能力缺失,把它叫作“细小问题显身手”,就是在平时练习的一些小题中,学生会经常出现同样的思维障碍,由以下题目来分析这一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m=1 kg、长L=0.8 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F=5 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
素质教育一直致力于倡导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用教师的智慧与师爱建构一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生本课堂,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主动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