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与运动员再就业政策和制度相对落后、运动员再就业培训落后相关,文章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存在困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运动员 再就业 应对策略
时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前景令人感到担忧,因为现阶段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难的问题凸显。当前各省市地方体育局重运动员的选拔和专项训练,轻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训和退役安置,没有能够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文献指出我国现役运动员超过2.3万人,每年约有3000-6000名专业运动员退役,新中国建立以来累计退役运动员总数则高达30.2万,在全国,无法及时安置的退役运动员的比例是40%,在运动队甚至流行“夺金牌难,找工作更难”的顺口溜。这种高风险的失业带来的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会给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一 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的原因
1、就业人群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运动员综合素质相对低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扩招,每年大量毕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生、本科生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无形中加大了一没有文凭、二没有专业技能的运动员再就业的竞争力。
在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近几十年里,运动员文化素质低,退役前缺少就业培训,是造成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运动员自小从事长期的专项训练和参加众多场次的国内国际比赛,占据了他们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运动员文化培养的过程过于单调,缺乏文化课师资力量,导致运动员“高运动技能,低文化水平”的现象,有的运动员进入专业队后基本没有再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有的运动队有文化课的学习,但形同虚设,除了运动特长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导致再就业缺乏竞争力,为退役后再就业无形中造就了障碍。
2、退役运动员的运动项目影响
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运动项目、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退役运动员,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项目退役的运动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射击、划船、举重等冷僻项目,人们了解少,社会认同程度低,退役运动员则无人问津,即使就业,大多运动员也要放弃以前从事的运动专项。
二 有效推动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途径
1、加强运动员就业培训与指导
2010年4月,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运动员再就业指导工作室”,标志着我国的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逐步在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迈进,工作室面向全省职业转换过渡期内的退役运动员,通过进行职业指导,帮助运动员对再就业进行快速转型,确保运动员停训后平稳、顺利地实现职业转换。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修班、知识讲座和提供宣传资料等形式,帮助退役运动员获得更多的再就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引导退役运动员建立自主择业的信心和勇气,帮助运动员积极规划自身的再就业方向,担当退役运动员的求职助手。
黑龙江省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2010年12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办的“全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推广及工作人员培训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运动员退役后安置制度需要渐进式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运动员就业的安排,必须要以运动员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职业发展规划”为主体,既要考虑运动员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又要顾及运动员长远发展,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做好准备,为以后运动员的退役后再就业打牢基础。利用现有资源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辅助,提高退役后在就业的成功率。
2、改变就业观念,实现自我创业
过去运动员就业主要是“国家包办”,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竞技体育制度的改革,运动员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等”、“靠”、“要”择业观念,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再就业,自我创业是退役运动员一条有效途径。
3、关心爱护退役运动员,出台优惠政策
运动员再就业应充分利用其专业特长,将专业训练与全民健身有机的结合,对运动员退役后自谋职业开办的健身会馆、健身俱乐部、运动学校,尽可能去扶植,减免税收,对办理各种营运证件给予方便。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读书,适当放宽运动员上大学的门槛,退役运动员到高校学习,对国家、高校、运动员个人三方面都是有利的,对国家拓宽了运动员就业渠道,减轻了政府安置压力;对学校,运动员在校期间,代表学校参赛,能为校争光,获得荣誉,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对运动员,学习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并通过高校毕业就业渠道实现再就业,
4、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增强运动员就业竞争力
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是运动员安置的最终解决途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规定,运动员每周必须有三个半天进行文化课学习,运动员除了要有体育特长外,还得学有所长,增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竞争力。体育主管部门不仅要有运动训练目标,也要有运动员文化课教育质量目标,妥善解决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竞赛之间的矛盾,建立起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确保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纳入到运动队的日常管理中去。
时下运动员再就业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做好运动员再就业工作,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和社会应关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题,运动员也应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运动员 再就业 应对策略
时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前景令人感到担忧,因为现阶段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难的问题凸显。当前各省市地方体育局重运动员的选拔和专项训练,轻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训和退役安置,没有能够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文献指出我国现役运动员超过2.3万人,每年约有3000-6000名专业运动员退役,新中国建立以来累计退役运动员总数则高达30.2万,在全国,无法及时安置的退役运动员的比例是40%,在运动队甚至流行“夺金牌难,找工作更难”的顺口溜。这种高风险的失业带来的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会给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一 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的原因
1、就业人群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运动员综合素质相对低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扩招,每年大量毕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生、本科生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无形中加大了一没有文凭、二没有专业技能的运动员再就业的竞争力。
在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近几十年里,运动员文化素质低,退役前缺少就业培训,是造成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运动员自小从事长期的专项训练和参加众多场次的国内国际比赛,占据了他们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运动员文化培养的过程过于单调,缺乏文化课师资力量,导致运动员“高运动技能,低文化水平”的现象,有的运动员进入专业队后基本没有再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有的运动队有文化课的学习,但形同虚设,除了运动特长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导致再就业缺乏竞争力,为退役后再就业无形中造就了障碍。
2、退役运动员的运动项目影响
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运动项目、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退役运动员,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项目退役的运动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射击、划船、举重等冷僻项目,人们了解少,社会认同程度低,退役运动员则无人问津,即使就业,大多运动员也要放弃以前从事的运动专项。
二 有效推动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途径
1、加强运动员就业培训与指导
2010年4月,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运动员再就业指导工作室”,标志着我国的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逐步在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迈进,工作室面向全省职业转换过渡期内的退役运动员,通过进行职业指导,帮助运动员对再就业进行快速转型,确保运动员停训后平稳、顺利地实现职业转换。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修班、知识讲座和提供宣传资料等形式,帮助退役运动员获得更多的再就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引导退役运动员建立自主择业的信心和勇气,帮助运动员积极规划自身的再就业方向,担当退役运动员的求职助手。
黑龙江省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2010年12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办的“全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推广及工作人员培训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运动员退役后安置制度需要渐进式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运动员就业的安排,必须要以运动员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职业发展规划”为主体,既要考虑运动员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又要顾及运动员长远发展,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做好准备,为以后运动员的退役后再就业打牢基础。利用现有资源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辅助,提高退役后在就业的成功率。
2、改变就业观念,实现自我创业
过去运动员就业主要是“国家包办”,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竞技体育制度的改革,运动员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等”、“靠”、“要”择业观念,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再就业,自我创业是退役运动员一条有效途径。
3、关心爱护退役运动员,出台优惠政策
运动员再就业应充分利用其专业特长,将专业训练与全民健身有机的结合,对运动员退役后自谋职业开办的健身会馆、健身俱乐部、运动学校,尽可能去扶植,减免税收,对办理各种营运证件给予方便。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读书,适当放宽运动员上大学的门槛,退役运动员到高校学习,对国家、高校、运动员个人三方面都是有利的,对国家拓宽了运动员就业渠道,减轻了政府安置压力;对学校,运动员在校期间,代表学校参赛,能为校争光,获得荣誉,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对运动员,学习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并通过高校毕业就业渠道实现再就业,
4、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增强运动员就业竞争力
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是运动员安置的最终解决途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规定,运动员每周必须有三个半天进行文化课学习,运动员除了要有体育特长外,还得学有所长,增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竞争力。体育主管部门不仅要有运动训练目标,也要有运动员文化课教育质量目标,妥善解决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竞赛之间的矛盾,建立起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确保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纳入到运动队的日常管理中去。
时下运动员再就业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做好运动员再就业工作,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和社会应关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题,运动员也应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