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该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1东盟发展史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
东盟成立之初只是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其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强调东盟各国协调一致的《巴厘宣言》。
此后,东盟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
1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史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2010,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投资协议》包括27个条款。该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第二阶段
2011-2015,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第三阶段
2016至今,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3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积极影响
3.1从经济角度看
(1)从贸易方面来看,将促进中国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
目前,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方面发展很快,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出口规模(2)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出口竞争力(3)通过互补性贸易,优化贸易结构(4)降低出口市场波动,实施多元化战略。主要可以减少我国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风险。
(2)将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投资刺激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自贸区的启动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加便利广阔的区域性市场,还可以享受到区内的关税优惠政策,并规避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设置的部分贸易壁垒。
(3)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西南省区同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邻,东盟国家是这些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更强,通过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加强经济合作,将大大促进这些省区的出口,有力地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2从政治角度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中国和东盟政治友好、安全互信和经济合作更为有利的系件,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快速发展,为亚太地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将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中国与东盟将政治安全也作为自贸区协议的重要内容纳入,通过启动自贸区,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能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区域政治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使我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而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为东盟进一步实行大国平衡战略,加强和巩固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使南海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在政治与安全领域,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易区建没创造良好的条件。2000中國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承诺: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和平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
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5周年纪念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建议,“加强战略协作、丰富合作内涵、维护共同安全、密切人文交流”;“促进军事对话与交流,开展机制化的防备合作,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中国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愿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表明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国外学者强调,这不仅“限定于投资和贸易,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也具有积极影响”,它“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福祉,而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预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提升中国与东盟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避免被西方大国支配的恐惧。
中国和东盟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东盟希望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广为整个东亚地区国家间的行为准则,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在中国首先加入这一条约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也相继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双方认为,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在“由西方支配的决策过程中让我们的声音更响亮”,并可以“避免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贸易集团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
[2]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4
[3]慕亚平,林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之探讨,中国法学,2002
[4]宋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与前景,中国地理学会2006学术年会
作者简介:
于楠楠 (1995-),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
1东盟发展史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
东盟成立之初只是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其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强调东盟各国协调一致的《巴厘宣言》。
此后,东盟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
1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史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2010,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投资协议》包括27个条款。该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第二阶段
2011-2015,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第三阶段
2016至今,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3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积极影响
3.1从经济角度看
(1)从贸易方面来看,将促进中国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
目前,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方面发展很快,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出口规模(2)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出口竞争力(3)通过互补性贸易,优化贸易结构(4)降低出口市场波动,实施多元化战略。主要可以减少我国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风险。
(2)将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投资刺激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自贸区的启动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加便利广阔的区域性市场,还可以享受到区内的关税优惠政策,并规避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设置的部分贸易壁垒。
(3)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西南省区同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邻,东盟国家是这些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更强,通过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加强经济合作,将大大促进这些省区的出口,有力地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2从政治角度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中国和东盟政治友好、安全互信和经济合作更为有利的系件,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快速发展,为亚太地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将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中国与东盟将政治安全也作为自贸区协议的重要内容纳入,通过启动自贸区,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能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区域政治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使我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而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为东盟进一步实行大国平衡战略,加强和巩固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使南海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在政治与安全领域,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易区建没创造良好的条件。2000中國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承诺: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和平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
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5周年纪念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建议,“加强战略协作、丰富合作内涵、维护共同安全、密切人文交流”;“促进军事对话与交流,开展机制化的防备合作,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中国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愿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表明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国外学者强调,这不仅“限定于投资和贸易,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也具有积极影响”,它“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福祉,而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预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提升中国与东盟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避免被西方大国支配的恐惧。
中国和东盟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东盟希望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广为整个东亚地区国家间的行为准则,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在中国首先加入这一条约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也相继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双方认为,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在“由西方支配的决策过程中让我们的声音更响亮”,并可以“避免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贸易集团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
[2]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4
[3]慕亚平,林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之探讨,中国法学,2002
[4]宋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与前景,中国地理学会2006学术年会
作者简介:
于楠楠 (1995-),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