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先认识它然后想尽办法去研究它进而才能解决它。从海南、山东、江苏的案例中,“信息技术高考”这个概念更加形象丰满起来。只有将概念具象化,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寻求到解决的良方。本文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进而找到应对“信息技术高考”的办法。
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08年至今浙江省共进行了5次信息技术高考,分析这些高考试卷,寻找一些共性和个性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有利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和高考复习。笔者以这5份试卷为依据,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初步找出以下5个特征,并总结了一些备考策略。
一、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精析浙江省5次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关于“小孙用手机、小钱填报高考志愿、小雨在IE浏览器”等的生活情境频繁出现,知识考查点融入到生活情境、社会热点之中,改变了过去的纯知识性考查。高考题题干描述生活化、亲切化,这是新课程试题的突出特征。例如,2010年3月卷必修模块第2题:
小李用手机上网无意发现一个包含大量低俗信息的网站,下列行为恰当的是()
A.收藏该网址方便以后访问 B.通过QQ告诉其他好友
C.在论坛中转载该网站的内容 D.向有关部门举报该网站
该题是以学生有可能会碰到的生活事例为题材背景,通过对特定生活案例的分析,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问题时的鉴别能力和处理方法,内容充实而具体,不是纯知识性的枯燥问答。
因此,在新课教学和高考复习中,都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极强的实用性,学生平时应多关注与社会、生活、自然等相关的热点问题、重视生活实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方法跟生活事例的联系,充分挖掘跟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题材,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并让学生深感“学以致用”。
二、与时俱进,凸显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概念、术语、软件、硬件、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而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也能与时俱进,新生事物在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
例如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第8题: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大力宣传3G手机,这里“3G”指的是() 。
A.手机中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为3GB
B.手机能够收发的短信容量为3GB
C.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第三代手机制造技术
该题考查的是3G这一个新的术语名词,是新生事物,而且课本上也没有。学生如果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注学科新发展,如虚拟现实、蓝牙技术、电子商务等,想答对此类题就难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信息技术高考复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带领学生多去接触时代的新气息,将探究体验与实际操作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探究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会考题型,虚拟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但高考却是笔试,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计算机上能熟练操作,然后在大脑中建立操作与书面表达的关联。学生解题时在大脑中虚拟地“操作”计算机,方能解题。例如2008年10月卷“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第15大题的第1小题:
小强从文件“蝴蝶.jpg”中提取蝴蝶图案并添加到文件“和谐森林.psd”中采用了如下操作步骤:
①打开文件“蝴蝶.jpg”,选取白色背景区域;
②执行菜单命令“选择”-“反选”;
③执行菜单命令“编辑”-“拷贝”;
④选择“和谐森林.psd”窗口的“背景”图层,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粘帖”
以上操作完成后提取的蝴蝶图案将复制到______(填序号:①“背景”图层②“天鹅1倒影”图层③“背景”与“天鹅1倒影”之间的新图层④“和谐森林”上方的新图层)
该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示操作,在大脑中“虚拟操作”图像合成整个过程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必须以平时娴熟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在当前笔试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体验,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操作方法的思路整理、细节注意和因果分析等思考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
除以上几点,章老师还在文章中谈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以及“注重细节,夯实基础”等内容。总之,信息技术高考复习中学生要全面地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明确把握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08年至今浙江省共进行了5次信息技术高考,分析这些高考试卷,寻找一些共性和个性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有利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和高考复习。笔者以这5份试卷为依据,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初步找出以下5个特征,并总结了一些备考策略。
一、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精析浙江省5次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关于“小孙用手机、小钱填报高考志愿、小雨在IE浏览器”等的生活情境频繁出现,知识考查点融入到生活情境、社会热点之中,改变了过去的纯知识性考查。高考题题干描述生活化、亲切化,这是新课程试题的突出特征。例如,2010年3月卷必修模块第2题:
小李用手机上网无意发现一个包含大量低俗信息的网站,下列行为恰当的是()
A.收藏该网址方便以后访问 B.通过QQ告诉其他好友
C.在论坛中转载该网站的内容 D.向有关部门举报该网站
该题是以学生有可能会碰到的生活事例为题材背景,通过对特定生活案例的分析,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问题时的鉴别能力和处理方法,内容充实而具体,不是纯知识性的枯燥问答。
因此,在新课教学和高考复习中,都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极强的实用性,学生平时应多关注与社会、生活、自然等相关的热点问题、重视生活实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方法跟生活事例的联系,充分挖掘跟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题材,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并让学生深感“学以致用”。
二、与时俱进,凸显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概念、术语、软件、硬件、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而信息技术高考试题也能与时俱进,新生事物在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
例如2009年9月卷必修模块第8题: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大力宣传3G手机,这里“3G”指的是() 。
A.手机中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为3GB
B.手机能够收发的短信容量为3GB
C.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第三代手机制造技术
该题考查的是3G这一个新的术语名词,是新生事物,而且课本上也没有。学生如果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注学科新发展,如虚拟现实、蓝牙技术、电子商务等,想答对此类题就难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信息技术高考复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带领学生多去接触时代的新气息,将探究体验与实际操作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探究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会考题型,虚拟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但高考却是笔试,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计算机上能熟练操作,然后在大脑中建立操作与书面表达的关联。学生解题时在大脑中虚拟地“操作”计算机,方能解题。例如2008年10月卷“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第15大题的第1小题:
小强从文件“蝴蝶.jpg”中提取蝴蝶图案并添加到文件“和谐森林.psd”中采用了如下操作步骤:
①打开文件“蝴蝶.jpg”,选取白色背景区域;
②执行菜单命令“选择”-“反选”;
③执行菜单命令“编辑”-“拷贝”;
④选择“和谐森林.psd”窗口的“背景”图层,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粘帖”
以上操作完成后提取的蝴蝶图案将复制到______(填序号:①“背景”图层②“天鹅1倒影”图层③“背景”与“天鹅1倒影”之间的新图层④“和谐森林”上方的新图层)
该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示操作,在大脑中“虚拟操作”图像合成整个过程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必须以平时娴熟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在当前笔试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体验,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操作方法的思路整理、细节注意和因果分析等思考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虚拟操作”能力。
除以上几点,章老师还在文章中谈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以及“注重细节,夯实基础”等内容。总之,信息技术高考复习中学生要全面地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明确把握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