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应当具有自我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同时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笔法风格体系。
  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并非是易事,要独树一帜更不容易。王献之说:“大人要破体,各人要有各体。”张融说:“非恨臣无二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张芝、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哪一位书法家不是以鲜明的个性自立于艺术之林的?艺术是自我表现的工具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临摹书法是学习书法的开端,为了在模仿中也能体现自我意识,临摹的字帖必须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这是因为帖上的字体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临摹者喜欢这本帖,说明他与作者的个性比较接近。这就沟通了临摹者与原作者之间感情交流的渠道,使临摹者能够深切的体会到作品的意境与内涵,理解各种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临摹时,心情也会不断地为每一个新的发现而激动,为每一个流畅的表达而欢欣喜悦。并且,慢慢地与原作者融为一体,在模仿他人的同时,表现出自我意识。这样的临摹不仅使人兴味盎然,始终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而且还容易取得形神兼备,事半功倍的成效。
  临摹也是一种见贤思齐的学习行为,表面上看似乎很消极,其实不然。临摹包括看和写两个阶段:看,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去理解原作,写,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去具体地表现这种原理。两个阶段都离不开自我这个主体,由此从本质上来说,临摹是自己理解的东西的重新创作,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基于这种观点,有比较深厚的书法功底的人,对临摹和创作一视同仁,都看作是一种表现自我的行为。临摹时,指导思想和表现方法与学成规矩的启蒙者有根本区别,不是亦步亦趋,以惟妙惟肖的优孟衣冠为追求目标,而是调动自己的一切学识修养,去理解、挖掘和开拓原作的神气韵。
  前人研究书法,为便于教授与学习,总结了许多书写法则,这些法则都是将书写运动的整体加以割裂,作静态分析之后得出来的,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相比,都是僵化的,教条的。并且,无论看起来多么的客观,归根到底总是孤立的,片面的。以最有名的笔法为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曾被董其昌誉为书法理论中的八字箴言。其实如果对这种理论作一番探源的话,就会发现它也是僵化的,片面的。汉字的笔画基本都是从左到右,由上到下书写的。一横从左到右,终点在字的右边,而下一笔的起笔必定在它的左边,因此一横与一笔连续书写时,它的收笔处自然会产生一种与原先运动方向相反(即从右到左)的趋势。承接这种趋势,下一笔是横画,就有一种与竖画逆势(即从右到左)的起笔;是竖画,就有一种与竖画逆势(即从右下到左上)的起笔;其余类推。在连续书写的过程中,这种趋势上下相接,连绵不断,他们所形成的轨迹叫笔势。在行草书中,笔势部分可以独立称为牵丝。在楷书中,由于书写速度较慢,行笔的提按起落较大,因此笔势的墨线很短,并与笔画相重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在笔画中体现出笔势,就把重合的那部分笔势归结为起笔的逆入与收笔的回锋,产生了笔法之说。起初,人们强调笔法是将逆入与回锋当作连贯上下笔画的纽带,即把下一笔画的逆入起笔当作是上一笔画的继续,由此体现笔画的运动感与结构的整体感,增强作品的气势。但是,当这种笔法说概括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话,就把逆入与回锋仅仅看作是笔画的写法了,如果不从运动的,整体的角度去看它的话,就很容易导致为笔画而逆入起笔,为写笔画而回锋收笔,全然不顾通贯上下笔画的笔势的错误倾向,使所写的字笔画光亮挺括,而总体感觉却如同积薪,毫无生气。明清一代的馆阁体书法就是形而上学地理解笔法说所产生的后果。书法艺术的至道只能在实践中意会得到的。但是,如果学者没有自我意识,死抱着前人的糟粕,唯法是动,结果必然不能悟入。因此,创作书法作品一定要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抛弃名利得失和规矩法则,全凭自我感情驱使,依靠平时练就的基本功,表现出无法而法宛在的最高境界,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人的头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这些意识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强弱交替,变幻不息。情感好恶随之波动,喜怒哀乐恨爱轮番充当情感的暴君。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统一体,艺术作品要从各个角度去全面的表现自我,必须打破一切概念化的程式,采用多种风格。六朝书论中常提到一幅书法作品中的字态就有“或喜或怒“的感觉,就更是一种“字势”神态的形容了。
  书法表现的自我意识,也是书家在长期生活中先天气质的影响,文化素质的培养,知识学养的积累等等渠道所培植的一种稳定情感。在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有自我意识,无论是选帖,临帖和创作都必须如此。而且,这种自我是全面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自我。
其他文献
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去阳台上看风景,突然一群活泼机灵的小麻雀看见了我,就嘰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房间的小主人来了,你好你好!”小麻雀的打扮不算漂亮:灰不溜秋的,羽毛也没有光泽,可它那小小的眼睛却像一颗颗闪闪发亮的钻石,它的小嘴巴一生气,就像一把小油壶一样,我发现它会用尖尖的嘴巴吃一些虫子。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一只可爱的小麻雀来了,一直在那里叫着,我看见了,把窗户打
从前,有一个种瓜的男子叫王坡,因为他爱说,说起话来又啰啰嗦嗦,所以大家都戏称他为“王婆”。   每年瓜熟后,王婆就将瓜拉到集市上去卖,日子也还过得去。   有一次,王婆的朋友从外地给他带来了一些哈密瓜,王婆一吃,觉得这瓜香甜可口,非常好吃,就把瓜种留了下来,第二年,王婆便改种哈密瓜,瓜熟后像往年一样拉到城里去卖。这哈密瓜大家都没见过,加上样子又不好看,所以根本没人买。   这样一來,王婆有些
“生本教育”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优质、高效呢?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
摘 要: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引入对一节课的效率影响较大,在过去的教学导入中有的方法有较好的合理性,但在新形势下一些不适合的节点和方法必须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化学教学。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2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让课堂充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把握课标,灵活用好教材。但由于生活水平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地区差异,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能力受到严重的局限,教材中不少内容让学生直接理解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注重教学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借用身边素材,巧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内容。    巧设情境,借用学生熟知的素材引导探究,能化枯燥为有趣,化被动为主动。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有效数字”的概念时,
自从看了电视上的挑战“不可能”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是我们人为地夸大了难度。所以,我也要挑战“不可能”。  一直以来我都是胆小鬼,从来没有登台演出过。因为我觉得自己唱得不好,所以就有自知之明。可是,看到别人在台上演唱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痒痒的。如今,又有了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我是进还是退呢?我又开始犹豫了。这时候电视上那些挑战“不可能”的画面一次次从我的脑中掠过,它们一次次地激起我的斗
两个旅行者正沿着尘土飞扬的大道走着,从一清早他们就上路了。路是漫长的,太阳又是那么热,他们渴望着有个荫凉的地方坐一下。不久,他们看到远处有唯一的一棵松树。   “终于有遮荫的地方了。”其中一个指着远处的树叹息说。   虽然两个人又累又热,他们还是加快了步子,直到他们站在松树的绿叶茂密的树枝下面。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情躺在地上,在树荫下舒展四肢,为了终于能躲开炽人的炎热而高興。   可是,其中一个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和谐的信息氛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平等、尊重、赞赏、合作的学习舞台,成为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面临解决的问题。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少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课太难教了。比如,课堂纪律难于控制,特别是实践操作课,总感觉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明明备课备得很充分,但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过程总不能很
新冠疫情暴发后,不少国家执行封城和居家隔离政策,也因此,人们有更多时间呆在家里。在此期间,许多人转向了烘焙,而烘焙文化也在疫情期间顺势兴起。  去年3月,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的标签#stressbaking(减压烘焙)在一个月内录得超过2.6万个帖子,而#quarantinebaking(隔离烘焙)有近1.2万个。除了欧洲大陆,隔离期的烘焙文化也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美国一家面粉公司在去年的
中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不仅要培养其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我选了两个平行班,以牛津英语教材为蓝本,在实验班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两年的跟踪对比实验,力求解决以下问题:  1.英语教学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