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晚晴园”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加坡马里士他路旁,有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别墅——晚晴园(孙逸仙别墅)。这栋占地2760平方米,楼房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呈凸字形,座东偏南的建筑物,是建筑学上称为“古典殖民地别墅”的代表作,采用上世纪末盛行于欧洲的巴拉甸风格,再加上中国风格和马来风格而形成的一种东西混合设计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对称美,走廊宽阔,活叶窗板。通风设备良好,可防阳光和雨水的侵袭,适合热带气候。我国厦门鼓浪屿本世纪初的某些建筑物,就沿袭了这种建筑格式。
  如今,这座别墅在现代化建筑物林立的新加坡,显得很不起眼。可是,在本世纪初,她却光芒四射,威震南洋,名播天下。
  晚晴园的前身为“明珍庐”。是广东籍梅氏殷商的金屋藏娇之地。本世纪初,潮州籍殷商张永福将其购下,作为供养母亲之所,取唐朝诗人李商隐“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诗意,改名“晚晴园”。
  其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仆仆风尘于欧美、日本、南洋各地,宣传民主,组织会党,为推翻封建帝制而奔走呼号。从1900年7月至1911年12月,孙中山先生八次到新加坡,其中三次。张永福把晚晴园让他居住,计时一年多,其他五次加起来才十几天。
  1906年4月6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又称南洋同盟会)在晚晴园成立。保存在晚晴园楼内的一张留影,孙中山端坐中央,其旁有南洋同盟会主席陈楚楠、副主席张永福等人。自此后数年间,晚晴园不仅成了新加坡革命志士聚会场所,也是整个东南亚华人革命党的总机关。孙中山、胡汉民、黄兴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都在这里商谈国家大事,为推翻封建专制政权,茹苦含辛,呕心沥血;胡汉民在这里起草党章,这份党章后来成为东南亚各地同盟会分会的行动纲领。这年七八月间,孙中山在这里委派陈楚楠、林义顺二代表赴槟榔屿筹组同盟会。从此,马来亚各地的同盟会纷纷建立。辛亥革命期间的许多著名起义,如黄岗起义(1907年5月)、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河口起义(1908年4月)等,事前都是在晚晴园策划的。
  孙中山先生住在晚晴园时,会客人、写文章、留墨宝、作演讲。他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问心无愧,凭真理去做,就是牺牲了也是荣耀。”他写的条幅“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横幅“天下为公”、“继往开来”等,觉世警语“设使牺牲到二个人留存,亦算是同盟会存在的一日。”如今都悬挂在晚晴园主楼内。可见,当年的晚晴园,是推翻帝制口诛笔伐的大本营、武装起义的参谋部。
  南洋同盟会中的许多骨干人物,均是福建籍,特别是闽南籍人士,如陈嘉庚、陈楚楠、陈新政、陈延谦(陈笃山之父)、邱国亘、林义顺……这些先贤,在新马等地,名闻遐迩,威重南疆,他们高擎“揭天地以趋新,负山岳以舍故”之大纛,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一时风云际会,四海归心,轰轰烈烈,有声有色,震撼了全南洋、全中国、全世界!
  晚晴园在辛亥革命后,人去楼空。张永福致力革命,无暇顾及商务,几乎破产,于是,把晚晴园卖给印度商人;而印商也不经常居住,一时变得凄清冷落。1937年,李光前、陈延谦等合资将晚晴园购回,重修后开放供公众凭吊。新加坡沦陷时,晚晴园被日军据为通讯营。1946年重修,196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会倡议下,进行第四次重修,开放至今。目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派员管理,并正在集资准备再次大修。
  晚晴园对公众开放,当年孙中山先生所睡铜床、所用桌椅、文具,一如过去,存放原处,让人睹物思故,如见其人。四壁和中间楹柱,全系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史料图片,极为珍贵。几个大玻璃柜,陈列着日军占领期间死难人民的遗物,是从各处埋骨荒冢发掘出来的,令人对日寇的暴行,唤起回忆,切齿痛恨。
  主楼外,花园中,有孙中山先生铜座像,立于一米半高的石礅上。其后,靠入门处,有高与人齐的蔡公时全身军装铜像。1928年5月3日。日军侵占山东济南,制造惨案,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被日军割去耳、鼻,最后与17名外交人员同遭杀害。新加坡人对日军的侵害及其暴行,刻骨铭心,时时,处处,事事用各种方式,提醒人民警惕那些悲壮的历史。
  我们站在浅草如茵的花园中,望着那婆娑老树,犹枝繁叶茂,浓荫遮地,在这炎热之邦,给我们送来阵阵清凉。这正应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义。斯时,日将西沉,红霞满天,此情此景,使人想起陈楚楠、张永福在晚晴园时合作的联诗:
  天意怜芳草,群怀乐晚晴。
  晚晴无限好,斜日照山青。
  
  (责任编辑/丰霖)
其他文献
有关中文图书的收藏,除中国本土外,就数美国国会图书馆了。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文献部设在亚当斯大楼。主要是为国会议员提供中文领域的咨询服务,进行英、中文的互译工作,此外也向公众开放。  国会图书馆共收藏中文书刊、报纸近70万本(卷),其中图书50余万本,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典籍。  据史料载:美国国会图书馆从鸦片战争以后即开始收藏中文典籍。  1869年6月,同治皇帝为从美国换取农作物种子,便以明、
期刊
杨乃武与毕秀姑(小白菜)一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也是一起令人瞩目的大冤案。此案能最后平反昭雪,著名的两代帝师翁同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从一开始就怀疑此案有诈,到最后京审、结案,翁同和一直是关注并参与的。  翁同和在他日记中曾详细记录此案,不但在刑部任上如此,即使调任为户部侍郎后,仍然重视关注此案。  首先是他接到此案时,杨案已经经过了县、府、臬、抚、钦差大臣五审定案,几乎是已成“铁案”。当时刑部
期刊
1942年8月23日,英文报纸《北京新闻》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一条爆炸性新闻: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中国猿人头盖骨被盗,有名的“北京人”被人用模型调换。顿时,中国学术界震动了,全国震动了!    周口店大发现    1929年12月初,北平早已进入了冬令时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北平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一群考古工作者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是:裴文中和乔德瑞、宋国瑞、刘义山,还有
期刊
赵匡胤做皇帝的第三年,秘密地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用黄幔覆盖,门户封闭甚严。规定:每年祀享或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皇帝来到寝殿夹室,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陪同,其余群臣都站立庭中,不准靠近。皇帝进入室内,小黄门焚香明烛,揭开帐幔,立即退出阶下,皇帝到碑前,跪着默诵。然后再拜而出,十分神秘。  碑上究竟写了什么,臣僚都不得而知。直到靖康之变后,人们才得进入夹室。原来室中
期刊
冯道,河北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生于唐末僖宗朝,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即公元954年)终年73岁。五代时期,他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姓十君,且倍受朝廷重用,做过六个皇帝的宰相,可谓官运颇佳。但其数易其主,特别是还曾奉契丹的经历却深为后世所不齿。冯道,成为中国历史上专以官职为目的,毫无气节,“事君如佣者”的典型,被谑称为“官场不倒翁”。  唐末,冯道是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刘守光兵败后,
期刊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长期封闭的社会使人们无法认识外部世界,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广阔的天空。士大夫讳谈外国,固步自封,就连头脑清醒的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也曾以为英国兵“足不能屈伸,长棍一挥即倒”。徒然成了外人的笑料。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战争,使更多的人睁开了眼睛,清政府的一部分人也感到有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必要。于是,官方派员考察成为近代中国和西方交流上的
期刊
王银茂 编选    吴 烈,江西萍乡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卫戍区第二政委、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在延安为张思德同志主持追悼会。  权希军,山东烟台人,1926年生,历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书协顾问。  欧阳中石,山东泰安人,1928年生,系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理事、北
期刊
在清朝,男人头上都拖着一条长辫子。  那么辫子是怎么来的?这要从孙之獬此人说起。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崇祯时进士,官侍讲。曾因争(三朝要典)的存废问题,痛哭于朝堂之上,一时颇得直言敢谏的美誉。迨清兵入关,他却率先迎降了。是时,清朝皇帝设朝。满汉大臣分列。凡明朝降官,仍服明朝衣冠。孙之獬瞅准了这个独邀眷宠的好机会,便首先削发,穿上满族服装,上朝后,站在满族大臣序列中。满臣以他为汉人,将他驱逐出队;
期刊
“先生”,是古今常用的称谓语,它人书较早,其语义因对象不同而不同,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最早,“先生”一词是表示敬意的。《孟子》说:“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春秋战国以后,“先生”专指师长或德高望重之士。后来,“先生”一词指教学授徒之士——即老师。他们也往往被称或自谓“先生”,如“河东先生”、“五柳先生”、“颖川先生”等等。  “先生”还与医家结缘。因医术、医药可以起死回生;医德对世人有师范作
期刊
提起铁索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泸定桥。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手攀铁栏杆,脚踏摇晃的铁索,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从此,人们对铁索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泸定桥也从此名扬天下,但它却不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应是位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与保山市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技史》中甚至称之为“世界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