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的“辫子”风波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朝,男人头上都拖着一条长辫子。
  那么辫子是怎么来的?这要从孙之獬此人说起。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崇祯时进士,官侍讲。曾因争(三朝要典)的存废问题,痛哭于朝堂之上,一时颇得直言敢谏的美誉。迨清兵入关,他却率先迎降了。是时,清朝皇帝设朝。满汉大臣分列。凡明朝降官,仍服明朝衣冠。孙之獬瞅准了这个独邀眷宠的好机会,便首先削发,穿上满族服装,上朝后,站在满族大臣序列中。满臣以他为汉人,将他驱逐出队;又归汉班,汉臣又以他削发着满装,不纳。这使得他狼狈之极。脸面丢尽。羞愤之余,上疏清帝:“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清帝准奏,下令汉人薙(剃)发,违者杀无赦。
  自此,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激起汉族为“护发”而抗清的滚滚波涛。
  在孙之獬的家乡,谢迁领导的护发抗清军,一举攻克淄川城,首先将孙之獬一家杀死。孙之獬正巧在家,被民军捉住,但并不急于杀死他,有意让他活受罪:将他捆绑了十多天,用各种方法消遣他。最后将他的嘴缝住,用刀一片一片地脔割而死。既发泄了愤怒,又儆戒他人。
  武装反抗薙发的风暴,一时之间席卷全国。其中以江阴人民的抗战。最具代表性。
  明朝的江阴知县林之骥,在清兵渡江时挂印而去。主簿莫士英迎降。清军派方亨为知县。方亨河南人,崇祯进士。当时河南还在明军手里,他却偷偷出境投降清兵,上任时。适值清军下令江阴,限三日薙发。城中百姓推举代表,会见方亨,请求他转呈上司,允许居民留发。结果遭到他的训斥。并将代表赶出。
  消息一传开,群情激愤。秀才许用召集青年学子于孔庙集会。他登台演说,宣言“头可断,发决不可蓬也!”方知县发出“留发不留头,留发不留头”的布告。更是火上浇油。所请不遂,薙去不甘,那么出路只有一条:武装抵抗了。
  抗清民军首先将方亨、莫士英等降官杀死,推举典史阎应元为主帅,以弹丸小城,抗击数以十万计的清兵,血战八十一天,歼灭清兵七万五千余(大部为降清明军)。城内有九万五千余人壮烈牺牲。城破之日,清帅下令屠城,不分男女老幼,全城人尽被杀死。封刀之日。清查发现幸存者仅五十三人。他们是躲在某寺佛塔顶端的一些病废残疾者。
  江阴人民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宁肯战死决不求饶,从阎应元以至庶民百姓,无一人投降。他们所争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头发吗?旧史家说是为了“保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其实朝代更迭,政权转换,老百姓是并不怎么关心的。他们以死捍卫的是文化传统,并非哪个王朝。这在《江阴义民答清兵劝降书》中说得尤为明白剀切:“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薙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城乡老少,誓死不从。”可见削发胡服是背叛祖宗的奇耻大辱,不可等闲视之。南明鲁王大臣徐孚远被俘后,指其发誓日:“我宁全发而死,必不去发而生。”大将邵一梓兵败,被杀前要求:“不可破我网巾(古代男子包裹头发的一种器具),使我无以见君亲于地下!”
  由此可见,文化传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政权。历史上朝代更易频频,而文化传统总是一脉相承,未曾中断。孙之獬单是背叛旧主,投靠新朝,不过是气节有亏;而违背、出卖祖宗传统,才构成滔天大罪,食其肉寝其皮,人们犹觉未解心头之恨呢!
  
  (责任编辑/孙开颜)
其他文献
主持人 陶 侃    主持人:(浙江省教科院职教科研室主任):职业教育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壮大。中国的职业教育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洋务运动兴办西式学堂,迄今才一百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尚裹足不前。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才获得了长足发展,1996年,《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楚国夫人”为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的续妻李娃的封号。李娃,江苏宜兴人,出身太湖渔家,二十九岁时经人说合嫁给当时驻守宜兴的岳飞为妻。李氏聪颖贤慧,又能吃苦耐劳,对岳母姚太夫人非常孝敬,对岳飞前妻刘氏留下的子女视为己出,倍加爱抚。对岳飞十分体贴入微。岳飞率部移驻九江时,为了安顿家小在九江购置了田地房产。因此,江西九江县便成了岳飞的第二故乡。后来,岳飞多次北伐,李氏在家照应周到,使岳飞无后顾之忧。人们称李
期刊
清代官僚体系中京官最为典型,京官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翰林、御史、部曹、军机章京和内阁中书这几类中下级文职官员。他们绝大部分出身“正途”(由科举入仕),或跻身于政要机关,或厕身于“清贵”、“华显”之班,所以人们在抨击封建官僚制度时,难免以他们作为嘲谑、打趣的对象,并由此流传下来许多诙谐、滑稽的诗语。这些刻画入木、惟妙惟肖的嘲谑诗,生动再现了昔日京城官场的风俗画卷。    红黑章京对比诗    清代雍正
期刊
有关中文图书的收藏,除中国本土外,就数美国国会图书馆了。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文献部设在亚当斯大楼。主要是为国会议员提供中文领域的咨询服务,进行英、中文的互译工作,此外也向公众开放。  国会图书馆共收藏中文书刊、报纸近70万本(卷),其中图书50余万本,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典籍。  据史料载:美国国会图书馆从鸦片战争以后即开始收藏中文典籍。  1869年6月,同治皇帝为从美国换取农作物种子,便以明、
期刊
杨乃武与毕秀姑(小白菜)一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也是一起令人瞩目的大冤案。此案能最后平反昭雪,著名的两代帝师翁同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从一开始就怀疑此案有诈,到最后京审、结案,翁同和一直是关注并参与的。  翁同和在他日记中曾详细记录此案,不但在刑部任上如此,即使调任为户部侍郎后,仍然重视关注此案。  首先是他接到此案时,杨案已经经过了县、府、臬、抚、钦差大臣五审定案,几乎是已成“铁案”。当时刑部
期刊
1942年8月23日,英文报纸《北京新闻》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一条爆炸性新闻: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中国猿人头盖骨被盗,有名的“北京人”被人用模型调换。顿时,中国学术界震动了,全国震动了!    周口店大发现    1929年12月初,北平早已进入了冬令时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北平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一群考古工作者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是:裴文中和乔德瑞、宋国瑞、刘义山,还有
期刊
赵匡胤做皇帝的第三年,秘密地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用黄幔覆盖,门户封闭甚严。规定:每年祀享或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皇帝来到寝殿夹室,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陪同,其余群臣都站立庭中,不准靠近。皇帝进入室内,小黄门焚香明烛,揭开帐幔,立即退出阶下,皇帝到碑前,跪着默诵。然后再拜而出,十分神秘。  碑上究竟写了什么,臣僚都不得而知。直到靖康之变后,人们才得进入夹室。原来室中
期刊
冯道,河北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生于唐末僖宗朝,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即公元954年)终年73岁。五代时期,他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姓十君,且倍受朝廷重用,做过六个皇帝的宰相,可谓官运颇佳。但其数易其主,特别是还曾奉契丹的经历却深为后世所不齿。冯道,成为中国历史上专以官职为目的,毫无气节,“事君如佣者”的典型,被谑称为“官场不倒翁”。  唐末,冯道是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刘守光兵败后,
期刊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长期封闭的社会使人们无法认识外部世界,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广阔的天空。士大夫讳谈外国,固步自封,就连头脑清醒的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也曾以为英国兵“足不能屈伸,长棍一挥即倒”。徒然成了外人的笑料。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战争,使更多的人睁开了眼睛,清政府的一部分人也感到有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必要。于是,官方派员考察成为近代中国和西方交流上的
期刊
王银茂 编选    吴 烈,江西萍乡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卫戍区第二政委、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在延安为张思德同志主持追悼会。  权希军,山东烟台人,1926年生,历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书协顾问。  欧阳中石,山东泰安人,1928年生,系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理事、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