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腹膜炎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膜炎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呼吸道感染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无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和观察组(50例,腹膜炎合并呼吸道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对照组中只有2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4.00%;观察组则有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8.00%,组间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在各类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6例,约占25.00%。(2)经性别、年龄、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等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腹膜透析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且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病菌 腹膜炎 呼吸道感染 相关性
  随着社会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目前,腹膜透析是治疗中晚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具有显著的效果[1]。但是腹膜透析容易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和其耐药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腹膜透析腹膜炎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我院随机选取了50例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患者和未感染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符合社会伦理学要求。根据透析患者的感染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共50例,均为没有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为(56.23±9.25)岁。观察组共50例,均为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为(56.27±9.3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等数据,分布具有均衡性,组间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留取两组患者的透析液,均接受常规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其中观察组进行致病菌培养,具体操作方法为:留取10毫升腹膜透析液,注入血液培养瓶后迅速送检。然后放置在35℃的温箱中培养1~2天,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的药敏系统,进行阳性菌株的药敏实验[2]。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种类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和清蛋白等多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搜集并整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观察指标数据,采用SPSS16.0数据包软件对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卡方检验(x2);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致病菌种类
  对照组中只有2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4.00%;观察组则有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8.00%,组间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其中有12例为革兰阳性球菌,10例为革兰阴性杆菌,还有2例为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41.67%和8.33%。在各类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6例,约占25.00%。
  2.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经性别、年龄、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等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由表1可知,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病菌培养为阳性,培养的阴性率为52.00%。根据《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建议》的相关标准,致病菌培养的阴性率应该不超过20%[3]。在本次研究中,致病菌阴性培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1)致病菌在透析液中的浓度较低;(2)病菌培养系统不利于病菌的生长;(3)患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4)致病菌隐藏在巨噬细胞中。同时,在各类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6例,约占25.00%,和其他研究成果一致。
  由表2可知,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国内外研究糖尿病肾病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他因素相同[4]。
  综上所述,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腹膜透析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且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孟琳,付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04(15):359-360.
  [2]周雪丽,温月,江维,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J].华西医学,2013,04(25):576-578.
  [3]邹朝晖,方慧苹,陈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0(13):89-90.
  [4]黄柳,黄燕林,林剑珊,等.终末期肾病患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J].广西医学,2015,02(16):275-27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
【摘 要】 目的:探究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份—2015年10月份收治的6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泪道栓塞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泪膜破裂的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临床治疗显著,其中有52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86.7%;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参数具有统计学差异
【摘 要】 目的:研究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的应用条件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6 月~ 2015年12 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共计40 例病患。观察患者手术指征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情况。结果: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及胎盘植入等相关胎盘原因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切除的主要治疗指征,在行子宫切除术给予产科出血治疗的相关并发症中,失血性休克占到大多数,行子宫切除术
【摘 要】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 ~ 2015年4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进入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9%)明显高于对照组(77%),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4%
【摘 要】 研究分析早期综合防治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68例小儿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早期综合防治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高达91.17%,同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早期综合防治对于小儿佝偻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早期综合防治 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  小儿
【摘 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经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在1、2、3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97.1%、97.1%,分
【摘 要】 目的 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11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短肌腱移位术,实验组行骨膜瓣移位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1.0%;实验组巴氏评分为(80.1±7.2)分,高于对照组的(55.1±5.0)分;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上少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前征得家属
【摘 要】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共54份,将所有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对于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处理措施,而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冰崩散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7%,且组间差异明
【摘 要】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1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86.9%)高于对照组(72.1%),差别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