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将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协同育人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中国精神与学科、专业建设相融合,对于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融入的有效性,要统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以中国精神的切入点,文化环境营造,课程内容设置、育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中国精神助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国精神、课程思政、动物医学、新农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对于国家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战略价值,农业发展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形势,动物医学专业作为传统农科专业,不仅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治、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本身就是一堂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思政课,将伟大的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中,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感,用青春奋斗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真正让农林教育热起来、让农林高校强起来,让高等农林教育成为“显学”。
一、中国精神蕴含深刻的时代精神
百年苦难征程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依靠中国精神;抓住机遇,由贫穷走向富裕,最终实现全面脱贫依靠这种力量。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一)中国精神中蕴含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贯穿于党和新中国的成长史中,在每一次危机面前,都孕育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将“危难”一次又一次的转化为“机遇”。中国精神中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都无不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将全国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凝聚民族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二)中国精神中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
2020年伊始的这场“灾难”,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优秀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升华。中国精神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这其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亿万儿女的心愿,“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指引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三)中国精神中蕴含了时代精神
当今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华儿女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精神在中国文化的自强和国家和平崛起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脱贫攻坚取得的胜利,经济社会的快速恢复,处处体现着当代中国在国家治理层面的现代化程度和精准性程度。
二、中国精神在动物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使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批农科人才积极献身农业现代化事业中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做好农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农科学子认识到涉农专业是报国之门,农村是用武之地,自觉把职业生涯与时代使命统一起来。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卓越农科人才的主阵地,将伟大的中国精神融入新农科建设中,深入挖掘协同育人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中国精神与学科、专业建设相融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命力,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挖掘“中国精神”与“三农思想”的内在逻辑,引导动物医学专业学子树立矢志三农的伟大志向,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乡村振兴培养优秀的卓越农科人才。
(一)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树立农业观
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极大地减少生命健康损失。全国14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都来自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更是国之根本。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人的奉献和付出,农业院校发展需要克服生源质量低,培养条件差,专业人才毕业后不愿意去“三农”一线工作等困难,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植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国家发展大局定义个人前途,树立科学的农业观,把个人发展、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
(二)以“举国同心,赤心报国”的情怀培养学生
追求独立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百年征程中,无数的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用鲜血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无论是百年前满目疮痍还是当前的攻坚克难要保国家平安、保人民健康、保社会发展,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团结互助,中国人民骨子里镌刻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全国人民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建设国家。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农科的建设就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让农业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中国精神就是最好的诠释,无论是战斗英雄还是时代楷模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意识。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知农爱农”的三农人才,将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在农科大学生心中植入乡村振兴有“我”,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在农业生产一线,完成自己的报国之志。 (三)以“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原则引导学生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尊重科学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农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尊重科学、求真务实。首先要培养学生秉持科学态度,科学是发展的利器,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文明素养,更是农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次要尊重科学规律,病虫害的防止和畜牧病害的防控同样要尊重科学的规律,科学管理、科学种植、科学饲养,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是实施科学举措,当前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发展,是党中央以科学的举措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农业发展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危害农业生产,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子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协同并进。
(四)以“敢于斗争,命运与共”的精神引导学生
幸福是“斗争”,不幸是“屈服”。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不断的斗争,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要凝结团結一心的精神纽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相互协作、攻读难关,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其他行业供应着生产资料,农业产出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农业为基本民生提供基础保障,农业在提供食物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大有可为,农村发展前景可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个人成长要顺应时代、顺应国家需要,投身三农,与国家命运与共,与人民命运与共。
三、中国精神融入农科专业课程思政路径分析
(一)明确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
大力弘扬伟大中国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教师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培养什么人”的使命,将伟大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培养之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厚重、鲜活的教材。将中国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中,就是挖掘中国精神中与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的元素,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真正发挥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作用,将中国精神与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相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
1.以培养“农林新才”为着眼点,上好弘扬“中国精神”专业课
学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主阵地,把中国精神带进专业课堂,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更深刻地学习和感受中国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中国精神,从大学生的思想上确立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共命运的意识,爱国要让自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自身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下,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做新时代的“农林新才”。
2.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农科”特色思政课程体系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中,挖掘专业自身的特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专业。以中国精神为切入点,将中国精神引入专业课程,在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引入专业前沿发展和国家需要,将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等理念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同时注重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研讨性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改变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刻板印象,培养“矢志三农”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以中国精神激发农科大学生的报国之志
百年党史中展现出必胜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精神在每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身上,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伟大征程上肩负起时代使命。“三农”基层一线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这就要求动物医学专业学子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环境艰苦,需要靠着坚定的信念,度过重重难关;要不畏挫折,迎难而上,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在新农科建设和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中融入中国精神,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具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农林人才。
4.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中国精神融入农科专业课程思政需要全员参与,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也包括学生工作队伍,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守好第一课堂,学工队伍丰富第二课堂,将中国精神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全线贯通,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调整中国精神需要展现的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性。以中国精神和新农科建设引导大学生热爱国家、维护国家、保卫国家,树立不可动摇的爱国精神,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新的历史机遇期,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合格答卷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段朝晖,张志昌.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35(02):53-57.
[3]温健,胡恒钊.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创新,2021,15(02):11-16.
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Z2021021)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专项教学研究项目(XJY2019009),青岛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QNSZ2021129)
作者简介:王 洋(1987-),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韩先杰(1972-),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兽医传染病学
关键词:中国精神、课程思政、动物医学、新农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对于国家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战略价值,农业发展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形势,动物医学专业作为传统农科专业,不仅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治、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本身就是一堂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思政课,将伟大的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中,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感,用青春奋斗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真正让农林教育热起来、让农林高校强起来,让高等农林教育成为“显学”。
一、中国精神蕴含深刻的时代精神
百年苦难征程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依靠中国精神;抓住机遇,由贫穷走向富裕,最终实现全面脱贫依靠这种力量。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一)中国精神中蕴含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贯穿于党和新中国的成长史中,在每一次危机面前,都孕育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将“危难”一次又一次的转化为“机遇”。中国精神中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都无不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将全国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凝聚民族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二)中国精神中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
2020年伊始的这场“灾难”,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优秀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升华。中国精神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这其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亿万儿女的心愿,“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指引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三)中国精神中蕴含了时代精神
当今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华儿女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精神在中国文化的自强和国家和平崛起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脱贫攻坚取得的胜利,经济社会的快速恢复,处处体现着当代中国在国家治理层面的现代化程度和精准性程度。
二、中国精神在动物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使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批农科人才积极献身农业现代化事业中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做好农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农科学子认识到涉农专业是报国之门,农村是用武之地,自觉把职业生涯与时代使命统一起来。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卓越农科人才的主阵地,将伟大的中国精神融入新农科建设中,深入挖掘协同育人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中国精神与学科、专业建设相融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命力,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挖掘“中国精神”与“三农思想”的内在逻辑,引导动物医学专业学子树立矢志三农的伟大志向,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乡村振兴培养优秀的卓越农科人才。
(一)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树立农业观
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极大地减少生命健康损失。全国14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都来自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更是国之根本。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人的奉献和付出,农业院校发展需要克服生源质量低,培养条件差,专业人才毕业后不愿意去“三农”一线工作等困难,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植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国家发展大局定义个人前途,树立科学的农业观,把个人发展、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
(二)以“举国同心,赤心报国”的情怀培养学生
追求独立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百年征程中,无数的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用鲜血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无论是百年前满目疮痍还是当前的攻坚克难要保国家平安、保人民健康、保社会发展,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团结互助,中国人民骨子里镌刻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全国人民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建设国家。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农科的建设就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让农业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中国精神就是最好的诠释,无论是战斗英雄还是时代楷模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意识。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知农爱农”的三农人才,将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中,在农科大学生心中植入乡村振兴有“我”,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在农业生产一线,完成自己的报国之志。 (三)以“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原则引导学生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尊重科学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农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尊重科学、求真务实。首先要培养学生秉持科学态度,科学是发展的利器,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文明素养,更是农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次要尊重科学规律,病虫害的防止和畜牧病害的防控同样要尊重科学的规律,科学管理、科学种植、科学饲养,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是实施科学举措,当前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发展,是党中央以科学的举措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农业发展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危害农业生产,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子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协同并进。
(四)以“敢于斗争,命运与共”的精神引导学生
幸福是“斗争”,不幸是“屈服”。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不断的斗争,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要凝结团結一心的精神纽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相互协作、攻读难关,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其他行业供应着生产资料,农业产出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农业为基本民生提供基础保障,农业在提供食物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大有可为,农村发展前景可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个人成长要顺应时代、顺应国家需要,投身三农,与国家命运与共,与人民命运与共。
三、中国精神融入农科专业课程思政路径分析
(一)明确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
大力弘扬伟大中国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教师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培养什么人”的使命,将伟大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培养之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厚重、鲜活的教材。将中国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中,就是挖掘中国精神中与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的元素,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真正发挥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作用,将中国精神与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相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国精神融入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
1.以培养“农林新才”为着眼点,上好弘扬“中国精神”专业课
学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主阵地,把中国精神带进专业课堂,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更深刻地学习和感受中国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中国精神,从大学生的思想上确立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共命运的意识,爱国要让自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自身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下,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做新时代的“农林新才”。
2.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农科”特色思政课程体系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中,挖掘专业自身的特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专业。以中国精神为切入点,将中国精神引入专业课程,在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引入专业前沿发展和国家需要,将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等理念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同时注重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研讨性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改变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刻板印象,培养“矢志三农”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以中国精神激发农科大学生的报国之志
百年党史中展现出必胜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精神在每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身上,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伟大征程上肩负起时代使命。“三农”基层一线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这就要求动物医学专业学子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环境艰苦,需要靠着坚定的信念,度过重重难关;要不畏挫折,迎难而上,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在新农科建设和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中融入中国精神,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具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农林人才。
4.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中国精神融入农科专业课程思政需要全员参与,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也包括学生工作队伍,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守好第一课堂,学工队伍丰富第二课堂,将中国精神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全线贯通,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调整中国精神需要展现的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性。以中国精神和新农科建设引导大学生热爱国家、维护国家、保卫国家,树立不可动摇的爱国精神,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新的历史机遇期,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合格答卷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段朝晖,张志昌.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35(02):53-57.
[3]温健,胡恒钊.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创新,2021,15(02):11-16.
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Z2021021)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专项教学研究项目(XJY2019009),青岛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QNSZ2021129)
作者简介:王 洋(1987-),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韩先杰(1972-),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兽医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