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规则。礼仪是由风俗或传统逐渐演变,再经过专门规定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沟通的主要工具。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所以礼仪与文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中西两种语言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日益盛行的的今天,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有利于减少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社交礼仪冲突的发生。因此,本文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详细介绍了中西社交礼仪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1. 社交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1.1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中西方日常礼仪差异方面,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人见面经常谈论天气;而中国人总是问“你吃了吗?”。这反映了两国人民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关心的事物不同。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这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中国人是很重视“吃”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过去几千年里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较低下,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文化。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在英国,人们之所以关心天气,是因为那里的天气经常变幻无常,属于海洋性气候。
1.2受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集体价值取向型。中国的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的伦理以及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都会珍视与家庭、亲戚朋友的感情。所以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汉语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的就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它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合作,体现的是亲情和友情的关系,强调的是彼此间的情谊和义务。比如,中国人讲究人品的重要,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和集体以及家庭关系和睦、人际关系和睦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只考虑个人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人品就会大打折扣。与中国文化不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是西方人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西方人喜欢我行我素,不受任何约束,崇尚的是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强调人的尊严。他们相信人不仅有权利享受生活之美, 也有能力自我完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和民主。
1.3受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中西文化都重视人际交往,只不过交往观念及方式不同。在中国,询问人的年龄是比较正常的。但在西方,这类问题一般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问女士的年龄更是大忌。因此除了问孩子的年龄,最好不要问这样的问题。中国人热情好客,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当然也就觉得真正的朋友之间没有什么可以保留的,所以认为了解朋友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是理所当然的。而西方人则大不一样,特别重视隐私权,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别说诸如体重、婚姻、年龄,收入这些问题,就连想去朋友家坐一下,也要事先联系,看看朋友是否方便接待你,这样朋友会有所准备,比如将家里收拾一下,以便给人留下好的印象。除此之外,西方人绝不轻易对别人的私生活进行评论,他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不愿被别人干涉自己的隐私。而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正常的。比如,中国人认为物品的价格体现的只是物品的价值,所以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东西的价格,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打探别人的经济状况,打探别人的隐私,这种行为是不当的。
2. 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2.1见面问候语的差异
中国人常用“吃了吗?”“上哪儿去?”,“干什么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心和亲切感。然而这会使西方人大惑不解,西方人听到对方问“吃饭了吗?”就会以为对方想请他吃饭。听到对方问“上哪儿去?”,“干什么去?”会感到突然和尴尬,甚至反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关心,而是在“盘问”,使他们感到对方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很简单,只需要说一声常打招呼很简单,只需要说一声“Hello”或“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英国人见面通常还会说:“Nice weather, isn’t it?”这样的问候语简单自然,既能问候别人,又不涉及个人隐私。有时候中西方人士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会因为中国人说的第一句问候语而出现不愉快的情绪,这会让我们在外国友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交际也很难顺利进行。另外,中国人也很喜欢在见面时寒暄一下,寒暄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对方的情况,比如,“今年多大了啊?”“在哪个单位工作啊?”“工资多少啊?”“准备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说话人问这些问题表明在关心你,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但在西方文化中,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话题属于个人隐私,都不愿意被别人提及。那么,了解彼此差异过后,在与西方朋友谈话时,要避开这些涉及私人信息的话题,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
2.2告别语的差异
告别时,分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告别语。在中国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做客,临走时,主人会说“慢点走”“走好”之类的客套话,客人则一般会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你挺忙的,我就不多打扰了。”,“你一定累了,早点休息吧,我要告辞了。”中国人强调的是“你”的概念。对中国人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告别语,也是在中国文化下长久形成的规范告别语。而西方人是从“我”出发,比如说“I am afraid I must be off.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sking me over. I hope we’ll be able to get together again before long.”等等。另外,倘若你对一个到家里做客的外国人在告别时说“慢点走”或者你去一个外国朋友家去做客临走时对主人说“请留步”“请不要远送”等,他们会觉得很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眼里,你说“慢点走”,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他们的要求,而且是一种不能被他们所理解的要求。“不要远送了”也会令西方主人听后觉得很尴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远送的打算,除非客人要求。在与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常会说“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少吃点油腻的东西”“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对不会这样问候病人,他们通常只会说“多保重”“祝你早日康复”等等,因为在他们看来,对病人说“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之类的话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 2.3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宗亲伦理的国家,除了在亲戚之间,以能体现彼此关系的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如“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在非亲属之间也往往以亲属称谓语来进行称呼。在中国,经常可以听见一个小孩子称呼和他奶奶年纪相仿的女性为“奶奶”,称呼和他爸爸年纪差不多的男性为“叔叔”等等。这样的称呼可以使对方倍感亲切,就像亲人之间在交流一样,很容易拉近距离感,达到很好的交际效果。在西方,如果你称呼一个陌生的男性为“uncle”或者称呼一个陌生的女性为“aunt”时,他们的反应常常是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可能他们会“反击”你:“我不是你的叔叔(阿姨),不要叫我叔叔(阿姨),请叫我Tom(Lucy)!”在中国,直呼其名只限于关系十分亲近的朋友之间,而在西方直呼其名的范围要广的多;在西方家庭你可以称呼所有的男性长辈为“叔叔”,所有的女性长辈为“阿姨”。但是在中国是不行的,必须严格分清辈分,长幼的关系,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
2.4赞扬答复语的差异
“你唱的很好听”“谢谢,希望你喜欢”这是西方人面对别人赞美时的回答。在中国,面对赞扬时回答很可能是“哪里哪里,我唱的不行”。西方尊重个人价值,强调培养个人的自信心,所以当听到别人的赞美时,总是以“谢谢”回复,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一种礼貌的回答,而且坦然大方的接受别人的赞美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东方人以谦虚为美德,即使心里很高兴,嘴上也不会大方接受对方的赞扬。在中国,当受到别人的恭维时,通常首先会否定对方地赞扬,对自己进行一番贬低,以表示自谦,接受恭维是一种缺乏教养或者是骄傲自满地表现。在中西交际,当有西方朋友赞美你很漂亮时,如果你回答说“哪里哪里,我长得不漂亮!”,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极力的拒绝别人的赞美,会让西方友人误会彼此关系疏远或者你很不耐烦。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3. 结语
总之,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有很多,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除了上述因素以外,等级观念以及性别的不同也会对礼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与保障,随着中西方文化礼仪的融合,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重视影响日常交际礼仪的因素,有必要去了解并学习西方的社交礼仪,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不仅能表示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尊重,也可以减少在日常交际中的误解和互相冲突,建立起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系统,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从而促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进行。
1. 社交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1.1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中西方日常礼仪差异方面,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人见面经常谈论天气;而中国人总是问“你吃了吗?”。这反映了两国人民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关心的事物不同。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这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中国人是很重视“吃”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过去几千年里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较低下,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文化。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在英国,人们之所以关心天气,是因为那里的天气经常变幻无常,属于海洋性气候。
1.2受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集体价值取向型。中国的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的伦理以及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都会珍视与家庭、亲戚朋友的感情。所以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汉语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的就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它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合作,体现的是亲情和友情的关系,强调的是彼此间的情谊和义务。比如,中国人讲究人品的重要,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和集体以及家庭关系和睦、人际关系和睦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只考虑个人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人品就会大打折扣。与中国文化不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是西方人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西方人喜欢我行我素,不受任何约束,崇尚的是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强调人的尊严。他们相信人不仅有权利享受生活之美, 也有能力自我完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和民主。
1.3受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中西文化都重视人际交往,只不过交往观念及方式不同。在中国,询问人的年龄是比较正常的。但在西方,这类问题一般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问女士的年龄更是大忌。因此除了问孩子的年龄,最好不要问这样的问题。中国人热情好客,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当然也就觉得真正的朋友之间没有什么可以保留的,所以认为了解朋友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是理所当然的。而西方人则大不一样,特别重视隐私权,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别说诸如体重、婚姻、年龄,收入这些问题,就连想去朋友家坐一下,也要事先联系,看看朋友是否方便接待你,这样朋友会有所准备,比如将家里收拾一下,以便给人留下好的印象。除此之外,西方人绝不轻易对别人的私生活进行评论,他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不愿被别人干涉自己的隐私。而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正常的。比如,中国人认为物品的价格体现的只是物品的价值,所以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东西的价格,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打探别人的经济状况,打探别人的隐私,这种行为是不当的。
2. 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2.1见面问候语的差异
中国人常用“吃了吗?”“上哪儿去?”,“干什么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心和亲切感。然而这会使西方人大惑不解,西方人听到对方问“吃饭了吗?”就会以为对方想请他吃饭。听到对方问“上哪儿去?”,“干什么去?”会感到突然和尴尬,甚至反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关心,而是在“盘问”,使他们感到对方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很简单,只需要说一声常打招呼很简单,只需要说一声“Hello”或“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英国人见面通常还会说:“Nice weather, isn’t it?”这样的问候语简单自然,既能问候别人,又不涉及个人隐私。有时候中西方人士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会因为中国人说的第一句问候语而出现不愉快的情绪,这会让我们在外国友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交际也很难顺利进行。另外,中国人也很喜欢在见面时寒暄一下,寒暄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对方的情况,比如,“今年多大了啊?”“在哪个单位工作啊?”“工资多少啊?”“准备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说话人问这些问题表明在关心你,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但在西方文化中,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话题属于个人隐私,都不愿意被别人提及。那么,了解彼此差异过后,在与西方朋友谈话时,要避开这些涉及私人信息的话题,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
2.2告别语的差异
告别时,分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告别语。在中国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做客,临走时,主人会说“慢点走”“走好”之类的客套话,客人则一般会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你挺忙的,我就不多打扰了。”,“你一定累了,早点休息吧,我要告辞了。”中国人强调的是“你”的概念。对中国人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告别语,也是在中国文化下长久形成的规范告别语。而西方人是从“我”出发,比如说“I am afraid I must be off.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sking me over. I hope we’ll be able to get together again before long.”等等。另外,倘若你对一个到家里做客的外国人在告别时说“慢点走”或者你去一个外国朋友家去做客临走时对主人说“请留步”“请不要远送”等,他们会觉得很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眼里,你说“慢点走”,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他们的要求,而且是一种不能被他们所理解的要求。“不要远送了”也会令西方主人听后觉得很尴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远送的打算,除非客人要求。在与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常会说“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少吃点油腻的东西”“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对不会这样问候病人,他们通常只会说“多保重”“祝你早日康复”等等,因为在他们看来,对病人说“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之类的话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 2.3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宗亲伦理的国家,除了在亲戚之间,以能体现彼此关系的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如“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在非亲属之间也往往以亲属称谓语来进行称呼。在中国,经常可以听见一个小孩子称呼和他奶奶年纪相仿的女性为“奶奶”,称呼和他爸爸年纪差不多的男性为“叔叔”等等。这样的称呼可以使对方倍感亲切,就像亲人之间在交流一样,很容易拉近距离感,达到很好的交际效果。在西方,如果你称呼一个陌生的男性为“uncle”或者称呼一个陌生的女性为“aunt”时,他们的反应常常是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可能他们会“反击”你:“我不是你的叔叔(阿姨),不要叫我叔叔(阿姨),请叫我Tom(Lucy)!”在中国,直呼其名只限于关系十分亲近的朋友之间,而在西方直呼其名的范围要广的多;在西方家庭你可以称呼所有的男性长辈为“叔叔”,所有的女性长辈为“阿姨”。但是在中国是不行的,必须严格分清辈分,长幼的关系,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
2.4赞扬答复语的差异
“你唱的很好听”“谢谢,希望你喜欢”这是西方人面对别人赞美时的回答。在中国,面对赞扬时回答很可能是“哪里哪里,我唱的不行”。西方尊重个人价值,强调培养个人的自信心,所以当听到别人的赞美时,总是以“谢谢”回复,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一种礼貌的回答,而且坦然大方的接受别人的赞美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东方人以谦虚为美德,即使心里很高兴,嘴上也不会大方接受对方的赞扬。在中国,当受到别人的恭维时,通常首先会否定对方地赞扬,对自己进行一番贬低,以表示自谦,接受恭维是一种缺乏教养或者是骄傲自满地表现。在中西交际,当有西方朋友赞美你很漂亮时,如果你回答说“哪里哪里,我长得不漂亮!”,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极力的拒绝别人的赞美,会让西方友人误会彼此关系疏远或者你很不耐烦。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3. 结语
总之,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有很多,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除了上述因素以外,等级观念以及性别的不同也会对礼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与保障,随着中西方文化礼仪的融合,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重视影响日常交际礼仪的因素,有必要去了解并学习西方的社交礼仪,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不仅能表示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尊重,也可以减少在日常交际中的误解和互相冲突,建立起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系统,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从而促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