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本是一介书生,可历史却机缘巧合地选择了他,靠着他在家乡办团练拉起来的湘军,同太平军斗争十余载,挽救了雨飘摇中的清王朝,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综观曾国藩的一生,其在政治、军事、洋务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日。本文仅就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形成过程及其洋务实践做一探讨。
关键词:曾国藩;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思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一、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过程
曾国藩从传统的封建理学家到洋务派大官僚的思想转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1840年,正当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之时,曾国藩才刚刚开始他的京官生涯。他对于敢于制造麻烦的英国人十分反感,同当时的众多封建士大夫一样,盲目而乐观地认为英国人如果胆敢北上,必会被打得片甲不留,当《南京条约》签订之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但是由于条约在文字上写得冠冕堂皇,让人感觉好像只不过是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赏赐给了英国人的一些好处而已。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仅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封建士大夫,秉承的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但是,应该看到,曾国藩一生都非常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年轻时的曾国藩亦是如此,此时的曾国藩虽然传统,但并非死守传统之人,他身上已经具备了从地主阶级顽固派中分化出来的内在因素。
第二阶段:道光末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期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受朝廷委托组织湘军同太平军战斗了十二年,自己也完成了由封建文人向封建军人身份的转变,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采购了一批西洋先进武器,并且在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譬如,他坚持非洋炮不用,船炮不齐不出,终于建成了当时国内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炮船船队,夺取了水上控制权,使湘军在同太平军争夺沿江重镇的各个战役中,处于战略上的优势地位。长期的斗争经验和此时同西方国家的一些接触上,使曾国藩逐渐认识到古老的中国封建文化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变革,只能落伍于世界潮流,此时,曾国藩兼采汉学认识论和治学方法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并且开始积极地关注西方各国的情况,尤其注意西洋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一切,为其洋务思想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曾国藩的思想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澜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却完全震撼了曾国藩的内心,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使得他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中国为什么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挑衅下,毫无应对之策,此时的曾国藩思想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守定合约”。同时,他也更加得重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且认为是解救国家危急的第一要务。曾国藩在其《手书日记》中就曾写到:“与幕府诸君畅谈,眉生言及(夷)务。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曾国藩认为同西方列强的交往中不能拘泥于关税多寡、礼仪之恭据上,而应在学习诸如炸跑,轮船等西方先进技术上下功夫。至此,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可谓已经基本形成。
二、曾国藩开展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及其意义
(一)积极开办近代军事厂局。任何事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晚清开展的洋务运动也不例外,在洋务运动的发端时期,有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其中之一即是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设立了“安庆内军械所”,所谓“制造洋枪,广储军实” 。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洋务军事工业厂局,尽管该所在当时并没有大量引进新式机械设备,但是已经聘请了一大批掌握新型技术的本国人才在里面供职,并开始了由土法手工向机械作业的转变。
曾国藩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是因为其看问题有远略而不肤浅。他没有简单的去购买洋人的军械,而是在购买之后去积极地研究这些新式军事装备,在模仿的基础上争取有所创新,从而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些军事制造工艺。譬如,他就购买外洋船炮问题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看法时就说: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二)积极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容闳被称作中国近代留学之父,但是容闳自己认为真正开启留学之风的是曾国藩。容闳从美国毕业之后带着改良中国的梦想回到了祖国,他先是拜见了洪秀全并提出了一系列模仿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但洪秀全却将之束之高阁,容闳带着无比失望的心情离开了天京,政治上的不得意让其郁郁寡欢。在处理天津教案的后期,容闳担任翻译,与江苏巡抚丁日昌过从甚密,进而有机会同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探讨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细致了解,曾国藩逐渐接受了容闳的建议。曾国藩曾向朝廷奏陈:“江苏抚臣丁日昌屡与臣言,宜博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书院及军政、船政等院,分门学习,优给斧资,宽假岁时,为三年蓄艾之计,行之既久,或有异材出乎其间,精通其法,仿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知,然后以徐图自强。” 在曾国藩等人的强力支持下,清政府最终同意向美国派遣留学幼童,这些人在西方学习、成长,他们学成回国后,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创办了中国近代海军。中国海岸线漫长,这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优劣之分的根本在于国家的强弱。强时如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不仅发展了海外贸易,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建立一支近代海军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曾国藩深知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不可能摆脱西方列强的欺凌,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勇于任事,从轮船的制造,到海军的建制,从水兵的招募与训练,到海军经费的筹集和水师章程的制订等,曾国藩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当时提出在吴淞、天津和南澳建立三支外海水师的设想,当即就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和支持。曾国藩对中国海军建设的筹划与支持,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发展,可谓是开创中国近代海军事业的第一人。尽管甲午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海军中的地位,假使当年曾国藩不去创办海军,那么甲午战争很有可能会提前到来,而且中国损失地会更加惨重。中国之败,败在了腐朽昏庸的清朝封建统治者手中,但曾国藩于海军的重要贡献是不容抹煞的。
总之,曾國藩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也是积极的实践者,为了办好洋务运动可谓是鞠躬尽瘁,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却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他所倡导的洋务运动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黎庶昌:《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42页。
[2]《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曾国藩全集·奏稿》,第三册,第1603页。
[3]《曾国藩全集·奏稿》,第十二册,第7134页。
关键词:曾国藩;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思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一、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过程
曾国藩从传统的封建理学家到洋务派大官僚的思想转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1840年,正当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之时,曾国藩才刚刚开始他的京官生涯。他对于敢于制造麻烦的英国人十分反感,同当时的众多封建士大夫一样,盲目而乐观地认为英国人如果胆敢北上,必会被打得片甲不留,当《南京条约》签订之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但是由于条约在文字上写得冠冕堂皇,让人感觉好像只不过是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赏赐给了英国人的一些好处而已。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仅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封建士大夫,秉承的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但是,应该看到,曾国藩一生都非常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年轻时的曾国藩亦是如此,此时的曾国藩虽然传统,但并非死守传统之人,他身上已经具备了从地主阶级顽固派中分化出来的内在因素。
第二阶段:道光末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期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受朝廷委托组织湘军同太平军战斗了十二年,自己也完成了由封建文人向封建军人身份的转变,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采购了一批西洋先进武器,并且在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譬如,他坚持非洋炮不用,船炮不齐不出,终于建成了当时国内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炮船船队,夺取了水上控制权,使湘军在同太平军争夺沿江重镇的各个战役中,处于战略上的优势地位。长期的斗争经验和此时同西方国家的一些接触上,使曾国藩逐渐认识到古老的中国封建文化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变革,只能落伍于世界潮流,此时,曾国藩兼采汉学认识论和治学方法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并且开始积极地关注西方各国的情况,尤其注意西洋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一切,为其洋务思想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曾国藩的思想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澜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却完全震撼了曾国藩的内心,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使得他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中国为什么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挑衅下,毫无应对之策,此时的曾国藩思想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守定合约”。同时,他也更加得重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且认为是解救国家危急的第一要务。曾国藩在其《手书日记》中就曾写到:“与幕府诸君畅谈,眉生言及(夷)务。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曾国藩认为同西方列强的交往中不能拘泥于关税多寡、礼仪之恭据上,而应在学习诸如炸跑,轮船等西方先进技术上下功夫。至此,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可谓已经基本形成。
二、曾国藩开展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及其意义
(一)积极开办近代军事厂局。任何事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晚清开展的洋务运动也不例外,在洋务运动的发端时期,有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其中之一即是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设立了“安庆内军械所”,所谓“制造洋枪,广储军实” 。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洋务军事工业厂局,尽管该所在当时并没有大量引进新式机械设备,但是已经聘请了一大批掌握新型技术的本国人才在里面供职,并开始了由土法手工向机械作业的转变。
曾国藩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是因为其看问题有远略而不肤浅。他没有简单的去购买洋人的军械,而是在购买之后去积极地研究这些新式军事装备,在模仿的基础上争取有所创新,从而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些军事制造工艺。譬如,他就购买外洋船炮问题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看法时就说: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二)积极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容闳被称作中国近代留学之父,但是容闳自己认为真正开启留学之风的是曾国藩。容闳从美国毕业之后带着改良中国的梦想回到了祖国,他先是拜见了洪秀全并提出了一系列模仿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但洪秀全却将之束之高阁,容闳带着无比失望的心情离开了天京,政治上的不得意让其郁郁寡欢。在处理天津教案的后期,容闳担任翻译,与江苏巡抚丁日昌过从甚密,进而有机会同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探讨派遣留学生事宜,通过细致了解,曾国藩逐渐接受了容闳的建议。曾国藩曾向朝廷奏陈:“江苏抚臣丁日昌屡与臣言,宜博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书院及军政、船政等院,分门学习,优给斧资,宽假岁时,为三年蓄艾之计,行之既久,或有异材出乎其间,精通其法,仿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知,然后以徐图自强。” 在曾国藩等人的强力支持下,清政府最终同意向美国派遣留学幼童,这些人在西方学习、成长,他们学成回国后,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创办了中国近代海军。中国海岸线漫长,这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优劣之分的根本在于国家的强弱。强时如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不仅发展了海外贸易,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建立一支近代海军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曾国藩深知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不可能摆脱西方列强的欺凌,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勇于任事,从轮船的制造,到海军的建制,从水兵的招募与训练,到海军经费的筹集和水师章程的制订等,曾国藩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当时提出在吴淞、天津和南澳建立三支外海水师的设想,当即就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和支持。曾国藩对中国海军建设的筹划与支持,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发展,可谓是开创中国近代海军事业的第一人。尽管甲午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海军中的地位,假使当年曾国藩不去创办海军,那么甲午战争很有可能会提前到来,而且中国损失地会更加惨重。中国之败,败在了腐朽昏庸的清朝封建统治者手中,但曾国藩于海军的重要贡献是不容抹煞的。
总之,曾國藩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也是积极的实践者,为了办好洋务运动可谓是鞠躬尽瘁,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却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他所倡导的洋务运动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黎庶昌:《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42页。
[2]《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曾国藩全集·奏稿》,第三册,第1603页。
[3]《曾国藩全集·奏稿》,第十二册,第7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