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童心不可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普遍觉得难学,物理教师也觉得难教。因此有“物理难学,物理难教”之说。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来自于学生自身心理,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物理教师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物理教师,更要有一颗童心。
  一、一次意想不到的实验引起的思考
  八年级物理引言第一节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中,课后安排了两个实验。“做一做”(任做其中的一个),把观察到现象记下来。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现象,将盐慢慢放入水中结果如何?2.将玻璃杯装入等体积的水和色拉油,观察现象,再将蜡块放入观察蜡块处于什么位置?本以为学生不会做的太好,第二天作业上来一看,大吃一惊。富有想象推理的:“盐水把鸡蛋浮起来了,海里对物体浮力强大”。调皮的:“用手鸡蛋按下去,松手又上来了”。惊奇的:“天啦!油是油水是水”。思索地:“为什么蜡块在水和油的中间?”图画表示的:画中油是黄色,葡萄是紫色,很美。我专门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表扬回答优秀的同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次实验给我的启发很大。八年级学生初涉物理,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需要教师热心地帮助、鼓励,帮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只有长期的、不断地精心呵护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喜爱物理,并学会动手做实验,为今后学好物理这门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那以后,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和他们闲聊、谈游戏、谈物理、谈学习、谈人生。学习任务完成都很好,师生关系也融洽,有一学生竞称我叫“老大”。
  二、物理教师的童心不可泯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推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谓的师道尊严一直是教师的精神枷锁。好像老师就是那种戴眼镜、拿教鞭、高高站在讲台上的老学究,新思想、新潮流都和老师绝缘。做老师的人经常一副师长的模样,希望让学生把他看作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在师生间筑起一道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教师。教师意识到学生不理解,就会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学生就往往无法摆脱。正是这种让学生望而生畏的爱,无形间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和学生之间有代沟了,看不懂他们了。”其实,静下来想想,我们也只不过比他们大了几岁,或许是同龄人。外行人都说当老师好,和学生在一起永远不老、很单纯,身在其中的我们却体会不到,而且还硬生生地在学生和我们之间挖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做了多年物理教师,我们也许对教材已经是熟读成诵。多年来,物理教师也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似乎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但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变了,他们的思想、知识面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突飞猛进的社会。“三尺讲台,一根粉笔染双鬓。”时光的流逝磨平了物理教师的棱角,也风化了物理教师的好奇心。物理教师常常凭借丰富的经验、广泛的涉猎以及完善的表达,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但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常因学生乱动实验器材而烦躁、回答问题不全面而“高要求”地批评、学生好奇不作边际的提问而叽笑。学生出于对物理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因此,物理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行为。做一个童心未泯的智者,做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乐教者,收获孩子们的笑,收获自己不老的青春。这正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境界。
  三、呵护童心,做学生心中的“老顽童”
  在读《给物理教师的101条建议》的时候,读到其中一条建议叫‘永远保持你的童心’,因为成年人习惯于抑制和隐藏自己的感情,用表面的言谈举止遮掩真情实感。如果一名物理教师也这样,必然会把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去,显得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每个物理教师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追求已经逝去的童心,并不是可笑的事。物理教师需要有儿童的天真与真诚,因为师生之情是人间最圣洁的感情。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莫不珍重童心的力量。
  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是物理教师能拥有一颗童心的法宝。著名特级物理教师李镇西就是一位很有童心的老师,他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一起“丢手巾”,一起打水仗,一起手抄报;他邀请学生带上东西一起去郊游;他与学生在沙滩“斗鸡”……李老师说,“如果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防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防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孩子们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这时学生对你有一种亲近感,学生尊敬你,佩服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听从你的教诲。
  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物理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是这个学生,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学生互换一下角色,为一个成功活动和学生一起呐喊,为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和学生一起欢呼,可以在学习音调时和同学一起唱《青藏高原》,为光的色散实验而诧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相信用不了多久,物理课上你就是学生无所不知的师长,像刘炳升教授那样坛坛罐罐做实验时你是他们天真无邪的玩伴。那时候,你就不会感慨地说“当老师当得更年期提前了”。为了学生,更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保留你的童心,做学生心中永远的“老顽童”吧!
  其实最重要的,那就是有童心的物理老师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山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知道: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而且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
前一段时间笔者听了几节片级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有两位老师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都许下了同样的承诺——谁上课积极发言,课后就可以拿到一份精美的礼品。课后任教四年级《品社》——《我们的民风民俗》的老师对学生的承诺兑现了,而任教三年级《品社》——《我送老师一朵花》的老师对学生的承诺未兑现。课后那些拿到老师精美礼品的学生个个喜笑颜开,没拿到礼品的学生直埋怨老师说话不算数,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作文考试不但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整个考试的成败,一点也没有夸张。“工夫在诗外”尽管平时复习备考不失为关键,但考试策略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只有把两者巧妙结合才能达到极致。我们树立的目标是,在认真准备复习备考的同时,注意临场策略发挥,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策略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策略是万万不能的,在考场一个小时以内,我们应该有一套对付作文的有效策略。  一、标题新颖独特  标题是文
【内容摘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新课程要改变原来的“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传授”转到“人的发展”,这就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方法 创新  教学中,课文还是一篇一篇地学习,作文还是孤立地训练,口语交际还是独立于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且侧重于技巧的训练,种种现象表明,综合性学习
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已成为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最头疼、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有的老师为了适应课改的要求,只注重了课堂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的老师披着教学改革的外衣,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用着多媒体手段,却走着“注入式”的老路,换汤不换药。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以下
春已悄至,乍暖还寒。行走在陕西省千阳县阡陌之间,若不是有人介绍,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不出,田间密集排列的是苹果树。  “一般的苹果树树冠大、树体高。我们种的是矮砧苹果,果树呈纺锤形,两头尖,中间挂果,省水、省肥、省地、省人工。”面对前来参观的果农,南寨镇千塬村村民魏小杰热情讲解。  千阳县曾是贫困县,也是陕西省的苹果优质产区之一。2012年,千阳县引进矮砧苹果,依靠新技术、新品種,千阳苹果打出了品牌。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要使每个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数学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学科,所以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就成为摆在各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尊重、关爱是“促差提能”的前提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不好英语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甚至有些学生还很聪明,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些学生学不好英语?其实,英语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了英语的成败。  一、兴趣  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行不通。新课改要求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
众所周知,文科学生对数学有畏惧心理,害怕数学,讨厌数学,而文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觉得很难教。现结合文科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文科数学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文科学生的特点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文科学生的构成特点  首先,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有许多选择文科的学生就是因为理科学不好,抱着理科差才读文科的态度,对理科畏惧心理非常严重。所以文理分科时文科学生不仅数学成绩与理科学生比差了很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有效性课堂的核心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生是否有进步,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