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普遍觉得难学,物理教师也觉得难教。因此有“物理难学,物理难教”之说。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来自于学生自身心理,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物理教师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物理教师,更要有一颗童心。
一、一次意想不到的实验引起的思考
八年级物理引言第一节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中,课后安排了两个实验。“做一做”(任做其中的一个),把观察到现象记下来。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现象,将盐慢慢放入水中结果如何?2.将玻璃杯装入等体积的水和色拉油,观察现象,再将蜡块放入观察蜡块处于什么位置?本以为学生不会做的太好,第二天作业上来一看,大吃一惊。富有想象推理的:“盐水把鸡蛋浮起来了,海里对物体浮力强大”。调皮的:“用手鸡蛋按下去,松手又上来了”。惊奇的:“天啦!油是油水是水”。思索地:“为什么蜡块在水和油的中间?”图画表示的:画中油是黄色,葡萄是紫色,很美。我专门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表扬回答优秀的同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次实验给我的启发很大。八年级学生初涉物理,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需要教师热心地帮助、鼓励,帮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只有长期的、不断地精心呵护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喜爱物理,并学会动手做实验,为今后学好物理这门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那以后,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和他们闲聊、谈游戏、谈物理、谈学习、谈人生。学习任务完成都很好,师生关系也融洽,有一学生竞称我叫“老大”。
二、物理教师的童心不可泯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推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谓的师道尊严一直是教师的精神枷锁。好像老师就是那种戴眼镜、拿教鞭、高高站在讲台上的老学究,新思想、新潮流都和老师绝缘。做老师的人经常一副师长的模样,希望让学生把他看作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在师生间筑起一道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教师。教师意识到学生不理解,就会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学生就往往无法摆脱。正是这种让学生望而生畏的爱,无形间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和学生之间有代沟了,看不懂他们了。”其实,静下来想想,我们也只不过比他们大了几岁,或许是同龄人。外行人都说当老师好,和学生在一起永远不老、很单纯,身在其中的我们却体会不到,而且还硬生生地在学生和我们之间挖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做了多年物理教师,我们也许对教材已经是熟读成诵。多年来,物理教师也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似乎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但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变了,他们的思想、知识面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突飞猛进的社会。“三尺讲台,一根粉笔染双鬓。”时光的流逝磨平了物理教师的棱角,也风化了物理教师的好奇心。物理教师常常凭借丰富的经验、广泛的涉猎以及完善的表达,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但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常因学生乱动实验器材而烦躁、回答问题不全面而“高要求”地批评、学生好奇不作边际的提问而叽笑。学生出于对物理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因此,物理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行为。做一个童心未泯的智者,做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乐教者,收获孩子们的笑,收获自己不老的青春。这正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境界。
三、呵护童心,做学生心中的“老顽童”
在读《给物理教师的101条建议》的时候,读到其中一条建议叫‘永远保持你的童心’,因为成年人习惯于抑制和隐藏自己的感情,用表面的言谈举止遮掩真情实感。如果一名物理教师也这样,必然会把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去,显得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每个物理教师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追求已经逝去的童心,并不是可笑的事。物理教师需要有儿童的天真与真诚,因为师生之情是人间最圣洁的感情。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莫不珍重童心的力量。
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是物理教师能拥有一颗童心的法宝。著名特级物理教师李镇西就是一位很有童心的老师,他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一起“丢手巾”,一起打水仗,一起手抄报;他邀请学生带上东西一起去郊游;他与学生在沙滩“斗鸡”……李老师说,“如果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防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防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孩子们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这时学生对你有一种亲近感,学生尊敬你,佩服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听从你的教诲。
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物理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是这个学生,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学生互换一下角色,为一个成功活动和学生一起呐喊,为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和学生一起欢呼,可以在学习音调时和同学一起唱《青藏高原》,为光的色散实验而诧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相信用不了多久,物理课上你就是学生无所不知的师长,像刘炳升教授那样坛坛罐罐做实验时你是他们天真无邪的玩伴。那时候,你就不会感慨地说“当老师当得更年期提前了”。为了学生,更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保留你的童心,做学生心中永远的“老顽童”吧!
其实最重要的,那就是有童心的物理老师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山第二中学)
一、一次意想不到的实验引起的思考
八年级物理引言第一节课:《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中,课后安排了两个实验。“做一做”(任做其中的一个),把观察到现象记下来。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现象,将盐慢慢放入水中结果如何?2.将玻璃杯装入等体积的水和色拉油,观察现象,再将蜡块放入观察蜡块处于什么位置?本以为学生不会做的太好,第二天作业上来一看,大吃一惊。富有想象推理的:“盐水把鸡蛋浮起来了,海里对物体浮力强大”。调皮的:“用手鸡蛋按下去,松手又上来了”。惊奇的:“天啦!油是油水是水”。思索地:“为什么蜡块在水和油的中间?”图画表示的:画中油是黄色,葡萄是紫色,很美。我专门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表扬回答优秀的同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次实验给我的启发很大。八年级学生初涉物理,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需要教师热心地帮助、鼓励,帮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只有长期的、不断地精心呵护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喜爱物理,并学会动手做实验,为今后学好物理这门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那以后,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和他们闲聊、谈游戏、谈物理、谈学习、谈人生。学习任务完成都很好,师生关系也融洽,有一学生竞称我叫“老大”。
二、物理教师的童心不可泯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推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谓的师道尊严一直是教师的精神枷锁。好像老师就是那种戴眼镜、拿教鞭、高高站在讲台上的老学究,新思想、新潮流都和老师绝缘。做老师的人经常一副师长的模样,希望让学生把他看作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在师生间筑起一道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教师。教师意识到学生不理解,就会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学生就往往无法摆脱。正是这种让学生望而生畏的爱,无形间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和学生之间有代沟了,看不懂他们了。”其实,静下来想想,我们也只不过比他们大了几岁,或许是同龄人。外行人都说当老师好,和学生在一起永远不老、很单纯,身在其中的我们却体会不到,而且还硬生生地在学生和我们之间挖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做了多年物理教师,我们也许对教材已经是熟读成诵。多年来,物理教师也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似乎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但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变了,他们的思想、知识面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突飞猛进的社会。“三尺讲台,一根粉笔染双鬓。”时光的流逝磨平了物理教师的棱角,也风化了物理教师的好奇心。物理教师常常凭借丰富的经验、广泛的涉猎以及完善的表达,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但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常因学生乱动实验器材而烦躁、回答问题不全面而“高要求”地批评、学生好奇不作边际的提问而叽笑。学生出于对物理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因此,物理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行为。做一个童心未泯的智者,做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乐教者,收获孩子们的笑,收获自己不老的青春。这正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境界。
三、呵护童心,做学生心中的“老顽童”
在读《给物理教师的101条建议》的时候,读到其中一条建议叫‘永远保持你的童心’,因为成年人习惯于抑制和隐藏自己的感情,用表面的言谈举止遮掩真情实感。如果一名物理教师也这样,必然会把这些习惯带到工作中去,显得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每个物理教师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追求已经逝去的童心,并不是可笑的事。物理教师需要有儿童的天真与真诚,因为师生之情是人间最圣洁的感情。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莫不珍重童心的力量。
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是物理教师能拥有一颗童心的法宝。著名特级物理教师李镇西就是一位很有童心的老师,他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一起“丢手巾”,一起打水仗,一起手抄报;他邀请学生带上东西一起去郊游;他与学生在沙滩“斗鸡”……李老师说,“如果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防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防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孩子们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这时学生对你有一种亲近感,学生尊敬你,佩服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听从你的教诲。
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物理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是这个学生,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学生互换一下角色,为一个成功活动和学生一起呐喊,为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和学生一起欢呼,可以在学习音调时和同学一起唱《青藏高原》,为光的色散实验而诧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相信用不了多久,物理课上你就是学生无所不知的师长,像刘炳升教授那样坛坛罐罐做实验时你是他们天真无邪的玩伴。那时候,你就不会感慨地说“当老师当得更年期提前了”。为了学生,更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保留你的童心,做学生心中永远的“老顽童”吧!
其实最重要的,那就是有童心的物理老师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山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