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显秀墓壁画的科技保护工作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考古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贯穿于考古发掘的每一个环节,这是现代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要求。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的考古发掘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徐显秀墓墓葬四壁都绘制有彩色壁画,甬道和墓室的壁画是在砖砌墓壁上以白灰作地仗,然后作画。而墓道、过洞、天井仅在土质墓壁上粉刷一层白灰水后就直接在上面绘画。墓壁凸凹不平,挖掘墓葬的工具痕迹还清晰可见。虽然古代的艺术家们就在这样的墓壁上绘制出了精美的画卷,但却为我们的清理保护工作出了难题。因为墓道壁画所谓的地仗层仅为厚约0.1厘米的白灰皮,繁盛的草木根系,形成密如窗纱似的网状结构,将白灰皮层与土壁几乎完全分离开来,白灰皮又薄又脆,稍有不慎便会破碎脱落,墓壁上部鼠洞、昆虫洞穴纵横交错,致使白灰层剥落,土壁酥松,壁画遭到极大的破坏;雨水及灌溉用水渗入墓道。流至草木根系处与黑色淤泥层发霉变质,紧紧附着于颜料层上,画面难以分辨,使壁画污损,白灰层腐蚀消解。所有这些,都给发掘工作尤其是壁画保护造成极大的困难。面对难题,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的专家们一起分析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和实验,最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清理加固方法:先切除草木根系,用小号注射器将粘接剂注入白灰皮下,每次约10平方厘米,再用脱脂棉垫着轻压,使白灰皮和墓壁紧密地粘接在一起,然后再清理壁画表面,针对壁画污损情况,如果按常规方法清理,颜料层就会随淤泥剥落。经过多次试验,采取将白灰层适度晾干,使淤泥层与颜料层出现分离界面,再喷水雾稍加湿润至壁画大致可以辨别出颜色或线条后,再用竹签逐步清理,将墓道壁画用工程线划分成100厘米×80厘米的工作面,把清理前、清理中和清理后的状况,用录像和摄影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最适当的清理方法。六、七、八月,正值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工棚内密不透风,闷热如蒸气浴室,工作人员虽汗流浃背,仍一丝不苟,耐心细致的做着发掘工作,经过三个月如履薄冰的艰辛努力,至8月5日,约100平方米的墓道壁画终于清理完成。
  挖出的墓道成了直接接触光线和空气的界面,野草和树木就会穿破墓壁,顽强生长,直接破坏壁画。尤其是两颗梨树离墓壁仅1米左右,地下根系交错,深达8米,显然不能挖除。为了彻底铲除草木根系,考古所联系了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范仁俊教授。范教授和他的同事广泛咨询,反复试验,采用定点、定位、定量、跟踪杀灭草木根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由于草木根系生长繁茂给壁画带来的破坏。七年过去了,墓道周围的梨树和草木没有复活的迹象。
  在徐显秀墓墓道北壁过洞口之上残存着一幅彩绘门楼,这种门楼彩绘在北齐壁画墓中是首次发现,十分珍贵。可是过洞顶部已经全部塌陷,墓道北壁断裂下坐,壁画严重错位、残损。过洞的发掘只能采取大揭顶方式,过洞的彩绘门楼当然也可以采取揭取的方法,但从墓葬保护的整体性、原真性考虑,留在它原来的位置自然是最佳选择,抱着这一理念,考古所委托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分析了徐显秀墓墓葬的土质应力结构,进行了白灰层与墓壁加固渗透试验,隔离层强度与墓壁结合性试验,使用材料可逆性试验等。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又一个方案,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确定了渗透加固壁画后采取封闭支顶,从壁画背面逐层清除土背至1厘米,用加固剂渗透、制作隔离层,制作钢结构支撑体从而将壁画层与隔离层及人工支撑体连成一体的保护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就这样,过洞挖完了,而彩绘门楼还一丝不差原址保留在墓道北壁。
  徐显秀墓甬道、墓室用厚约2厘米的白灰作为地仗,清理加固少了墓道壁画的一系列困难,可是墓室下陷、盗洞破坏等造成了壁画的空鼓乃至损坏。如墓室西北侧白灰层地仗脱离砖壁支撑体,面积约300平方厘米。墓室内潮湿的空气又造成壁画的泛碱、霉变。古人似乎在有意考验我们。对墓室内的空鼓现象,工作人员采取点状灌浆的方法,制作相应的支顶壁板,将配置的灌浆材料均匀搅拌后,通过注射器经塑料管注入所需位置,使地仗和砖壁有机的结合。最后用吸水纸反复脱盐,以免对壁画造成损坏。在灌浆加固前,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如选取灌浆材料及材料配比试验,材料承重力与强度试验,填充材料与支撑体、地仗的黏结试验等。苍天不负苦心人,经过近三年科学严谨的发掘与保护,面积达330平方米的北齐徐显秀墓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三等奖。徐显秀墓田野考古发掘中的保护,工作只是一个开始,墓葬的保护,特别是墓葬壁画的保养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墓葬温度、湿度的观察和记录,墓葬壁画病害的观测记录和防治,壁画的后期保护工作等,各项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解答。
  徐显秀墓考古发掘和保护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思考还不仅仅是这些,在徐显秀墓壁画发掘保护过程中,通过请专家现场指导、与权威机构合作研究、外出学习培训等手段,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保护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积累了土质文物科技保护经验,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文物科技保护队伍。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几年来考古所先后参与了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介休后土庙泥质彩塑修复加固等保护工作,得到了山西省文物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省文物局已将太原市考古所列为《山西省文博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全省壁画、塑像技术保护中心,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多挑战。
其他文献
1993年,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拉朝圣之路(Route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中第一条“文化线路”。该线路以圣地亚哥德孔波斯拉为终点,向整个欧洲大陆延伸出网状的道路。作为整条朝圣线路的精华部分,位于西班牙境内被称为“法兰西之路”的陆路段,长约850公里,它连接了莱昂、布尔戈斯、圣地亚哥德孔波斯拉等著名的历史城市,保存了共计约1800
期刊
在中国古代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之外,是辽阔的东北平原和一望无际的白山黑水,这里曾是满族诞生之地,也曾是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崛起之地。  沈阳市就位于这片土地的中部,它是清王朝开国奠基的都城,以及清迁都北京之后的陪都。正是由于清朝于沈阳定都和崛起,才造就了沈阳城“天佑盛京”的美名,造就了沈阳在整个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来到沈阳,最值得看的文化遗产,应该是清王朝留下的盛京(沈阳)故宫和福
期刊
天津是由明清时期军事卫城发展起来的中国北方特大中心城市,虽然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在我国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属于新兴城市,但是,京师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迅速发展,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举足轻重。  天津是座移民型城市,早期的军事驻防和耕作,使大量的移民移居天津;历史上河海漕运和商贸的发达,形成南北商贾云集、八方百姓杂处的包容性地域文化底蕴。  天津也是座开放性城市。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英
期刊
真武阁是明代的楼阁,位于容县容州镇真武阁公园内,矗立在唐代的经略台之上,结构巧妙,稳固美观,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设计大胆而又有高度创造性的遗物,以其独特的4根金柱“悬空”闻名于世,被誉为“天南杰构”。    经略台与武当宫真武阁    经略台位于容县县城绣江转弯处北岸弧形突出的台地(北灵山)上,南临绣江,高出河面约20米,周围树木葱郁,古树参天,是军事、防洪和游观风景的有利地点。相传建于唐代乾元
期刊
踏入重修复原了清代风貌的柳侯祠,信步中殿,赫然人目的是耸立堂中的巨大石碑。碑石斑驳可见,碑刻良工手迹、刀笔俱见,墨迹苍劲有力,丰腴跌宕之风跃然石上。从刻石跋文可知,此碑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便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苏东坡手书,驰名中外,享有国宝之誉的《荔子碑》。    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柳宗元重病殉职柳州。柳宗元的好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感伤悼念,写下《柳州罗池庙碑》,并附《
期刊
侗族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毗连的地区。广西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的分布在融水、龙胜、融安、罗城等地。  进入侗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塔又像楼阁的鼓楼,它是侗寨中最高大的建筑,层层飞檐翘角,蔚为壮观,鼓楼,是侗家人团结、兴旺的象征,还是侗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规模大小不等,大多按姓氏修建,多的村子有三、四座,少的也有一座,规模大的寨子数量更多。鼓楼也是寨中议事、典礼、聚会的
期刊
百色旧石器遗址群位于广西西部的百色盆地,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盆地西起百色市,东至田东县思林镇,呈西北一东南方向延伸,长约90公里,最宽处15公里,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右江,由西向东穿越盆地,东流汇入西江。    百色盆地的南部邻近北回归线,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植被显示明显的偏干性,适合芒果、剑麻等耐旱作物的生长。盆地的地貌多种多样,广泛分布丘陵、台地、平原和喀斯特地貌。盆地内发
期刊
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督办京都市政公所。他不顾当时的物议,开放旧京宫苑为公园,兴建交通,并出于城市交通方面的考虑,对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进行了改造。首先,于1913年将广场两侧的千步廊拆除,拆下来的木料用来建设北京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其次,于1915年拆除了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在正阳门两侧城墙处开4个券门,以缓解正阳门及东西火车站交通紧张,再是在皇城
期刊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晋源区的辖区内,遗址包含有城池遗址、宗教祭祀遗址和地下埋藏遗址三部分。其中,城池遗址面积20余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阳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至唐代达到了辉煌。据文献记载,辉煌阶段的晋阳古城,由西城、中城、东城组成,西城又包含大明城、新城、仓城等内城,中城更是跨水联堞,建成水上都市。宏伟壮丽的城池和先进的筑城技术,使晋阳古城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代表之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作为中央直辖市及西南大区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在重庆设立博物院以推动西南大区文物保护和文博事业发展,正是西南大区对中央保护古迹文物号召的具体实现。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1951年3月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召集西南大区包括云、贵、川、渝诸省(市)在内的文物保护与收藏战线上的政府官员、重要学者和社会收藏家等33人,召开了筹建西南博物院的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文教部部长楚图南在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