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教学方式。针对一个班级中教育背景差异导致的学生接受知识速度不同的问题,分层教学应用而生。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探讨多种合理的实施策略,如因材施教,平等的对待学生;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自信;分散资源,由先知带动后知。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散资源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将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按照接受知识能力高低的标准划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按照小组顺序、采取不同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相比较于传统的对整个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因为分层教学的诸多优点,不少教师开始在课堂中应用此种教学方式。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笔者特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实施分层教学,以期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因材施教,平等對待学生
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师按照同样的方法教导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就像语文学科,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背诵速度的不同导致同一时间内教师教学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往的集体教学需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慢慢的就落在了后面。分层教学允许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同样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一样的关爱,平等的对待学生。
例如,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我先带领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这篇古诗,让学生通晓古诗中每个字的读音和古诗的背诵节奏。集体教学之后,我实施了分层教学。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接受能力的高低分成了两大组。一组为接受知识速度较快的组,第二组是接受知识相对较慢的组。在我给第一组学生讲解古诗中每一句话的意思时,要求第二组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先进行古诗的翻译。在第一组学生讲解完毕后再给第二组学生进行讲解。相比于全班集体授课,第二组的学生多出了预习掌握时间,避免了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尊重了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
二、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自信
在采用分层教学时,不同层级的学生给予教师的反馈也是不同的。对于高层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速度较快,教师讲一遍知识点就会收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并且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热情回应,这可以给予教师教学成就感。而低层级的学生则有可能对教师的问题毫无反应并且接受速度慢。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给予学生信心。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我让两组学生同时开始阅读。第一组的学生阅读速度较快,在他们阅读结束后我开始为学生讲解文章。理清大体思路后,我为第一组的学生抛出三个问题,即课后的三个问题。在第一组的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第二组的学生大多阅读完毕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章理解,这时候我开始为第二组的学生讲解文章。第二组的学生理解速度偏慢,但我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对他们更加慈爱,更加有耐心。因为我知道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表扬。在我对学生给予鼓励时,就是在给予学生前进的信心。而在第二组学生讲授完毕后,第一组学生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时我将同样的任务的前两个安排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慢慢的取得进步,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分散资源,先知带动后知
分层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分开的,这就给予了学生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由率先掌握知识的学生教给没有掌握的学生,由学生进行第二遍甚至多遍教学。但教师要注意,不可让高层级的学生产生优越感,要培养学生间的友谊,主张平等的帮助同学。分散教学资源是指将教师一个人的教学时间进行分散,由以往的集体授课改变为对两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而实际上加上其他学生的帮助,教学资源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数倍。
例如,在进行《诫子书》的课堂教学时,我运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助精神,由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诫子书》需要学生既掌握文章的背诵,也要通晓古文的翻译。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任务会给他们带来压力,阻碍他们的学习。分层教学下,在我给第一组学生翻译文章时,第二组学生在进行背诵;而我给第二组学生讲解时,第一组的学生在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充当第二组学生的“小老师”,由他们给第二组的部分学生进行讲课。在由“先知”学生教授“后知”学生的情况下,课堂范围内分散了教学资源,扩大了资源精准传授知识的范围,这有利于全体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相比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决以往集体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一的问题。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小组的划分,教师要摸清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的划分层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
参考文献
[1] 程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文教资料,2018(29)
[2] 易培培.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模式的效用[J].文学教育(下),2017(11)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散资源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将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按照接受知识能力高低的标准划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按照小组顺序、采取不同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相比较于传统的对整个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因为分层教学的诸多优点,不少教师开始在课堂中应用此种教学方式。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笔者特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实施分层教学,以期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因材施教,平等對待学生
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师按照同样的方法教导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就像语文学科,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背诵速度的不同导致同一时间内教师教学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往的集体教学需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慢慢的就落在了后面。分层教学允许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同样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一样的关爱,平等的对待学生。
例如,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我先带领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这篇古诗,让学生通晓古诗中每个字的读音和古诗的背诵节奏。集体教学之后,我实施了分层教学。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接受能力的高低分成了两大组。一组为接受知识速度较快的组,第二组是接受知识相对较慢的组。在我给第一组学生讲解古诗中每一句话的意思时,要求第二组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先进行古诗的翻译。在第一组学生讲解完毕后再给第二组学生进行讲解。相比于全班集体授课,第二组的学生多出了预习掌握时间,避免了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尊重了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
二、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自信
在采用分层教学时,不同层级的学生给予教师的反馈也是不同的。对于高层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速度较快,教师讲一遍知识点就会收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并且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热情回应,这可以给予教师教学成就感。而低层级的学生则有可能对教师的问题毫无反应并且接受速度慢。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给予学生信心。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我让两组学生同时开始阅读。第一组的学生阅读速度较快,在他们阅读结束后我开始为学生讲解文章。理清大体思路后,我为第一组的学生抛出三个问题,即课后的三个问题。在第一组的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第二组的学生大多阅读完毕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章理解,这时候我开始为第二组的学生讲解文章。第二组的学生理解速度偏慢,但我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对他们更加慈爱,更加有耐心。因为我知道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表扬。在我对学生给予鼓励时,就是在给予学生前进的信心。而在第二组学生讲授完毕后,第一组学生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时我将同样的任务的前两个安排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慢慢的取得进步,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分散资源,先知带动后知
分层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分开的,这就给予了学生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由率先掌握知识的学生教给没有掌握的学生,由学生进行第二遍甚至多遍教学。但教师要注意,不可让高层级的学生产生优越感,要培养学生间的友谊,主张平等的帮助同学。分散教学资源是指将教师一个人的教学时间进行分散,由以往的集体授课改变为对两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而实际上加上其他学生的帮助,教学资源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数倍。
例如,在进行《诫子书》的课堂教学时,我运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助精神,由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诫子书》需要学生既掌握文章的背诵,也要通晓古文的翻译。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任务会给他们带来压力,阻碍他们的学习。分层教学下,在我给第一组学生翻译文章时,第二组学生在进行背诵;而我给第二组学生讲解时,第一组的学生在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充当第二组学生的“小老师”,由他们给第二组的部分学生进行讲课。在由“先知”学生教授“后知”学生的情况下,课堂范围内分散了教学资源,扩大了资源精准传授知识的范围,这有利于全体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相比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决以往集体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一的问题。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小组的划分,教师要摸清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的划分层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
参考文献
[1] 程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文教资料,2018(29)
[2] 易培培.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模式的效用[J].文学教育(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