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与就业能力的关联度调查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大量丰富繁杂的信息开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信息的社会群体,阅读在其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然而,阅读并进行思考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提升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学生阅读与其就业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阅读能提升大学生的整体修养并扩大就业的选择面。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就业能力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丰富阅读者的知识,促进其个人思维的发散,提升其个人的文化素质,在工作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对世界的认识也更为充分。因此,在信息智能化的当代,阅读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们需要充分利用阅读这一途径,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的阅读范围和健康向上的阅读内容来培养自己的人格,提升自我,拓宽眼界,为未来职业选择多样化和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查旨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在分析大学生阅读的情况以及它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发放问卷为主体的调查方式取得浙江财经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阅读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能力情况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阅读与就业的关系。进而以所取得分析成果为依据,对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促使更多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我校学生整体修养,扩大就业的选择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相关结论给学校和相关部门一定的启示意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进一步推进高校阅读良好风气的建立。
  本文的第二部分将详细叙述在校生阅读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第三部分将以热心毕业生代表的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其就业能力,第四部分则是从HR角度分析阅读对就业的影响,第五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在校生情况分析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1、调查目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古以来,书籍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传播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而阅读恰好是汲取知识涵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当代大学生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而我国未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创造主体将是今天的青年大学生。由此可见,综合阅读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增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新一代建设者文化素质水平的迫切要求。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引导其在社会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生力军作用,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调查方法
  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我们向学校招生办的老师了解到我校的在校生生招生计划总人数为11958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按照95%(t=1.96)的置信度水平和5%的的抽样极限误差,以成数方差最大的原则取P=0.5,依据公式(2.1)得需有效样本数为372份。
  其中,图书馆发放有效问卷200份,网上收集有效问卷185份,总共385份。
  (二)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次收回的385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为25.19%:74.81%,由于本校为财经类院校,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有效问卷的男女占比情况和我校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2、年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一到大四的比例分别占21.04%,24.68%,33.77%,20.52%,由于调查小组成员均为大三学生,因此样本中大三的比例较多,但总体比例仍较为均衡。
  3、学院分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调查小组成员均为财政税务学院,导致回收的问卷中占比最多的是财政税务学院,为34.81%。其次是会计学院14.03%,经济学院10.39%,公共管理学院7.79%,金融学院7.27%,数学科学学院5.45%,人文与传播学院4.94%,工商管理学院4.68%,剩余的几个非经管类学院虽都有涉及但占比均不超过5%,这较为符合各学院人数比例情况,也比较符合财经大学的办学特色: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人文、艺术、法学等专业为辅,因此人文艺术类的样本人数较少。问卷主要来源于图书馆实地发放,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不同专业对于阅读存在不同要求,经济管理类对阅读的需求较大,相比较之下,艺术等专业更注重实际操作。
  (三)描述统计分析
  1、书籍种类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研究分析,在校大学生阅读的种类主要集中于文学类、学术类、流行畅销书、英语4.6级等考试用书,其占比分别为77.92%,47.79%,45.19%,43.9%。其中文学类书籍的阅读占比超过50%,说明该校学生的人文气息相对浓厚,这与财经类院校偏文科性质的特点较为符合。其次是学术类或者与当前专业相关的书籍,接近50%,表明该校同学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建设。而相对而言,新闻娱乐类、社会类、自然科学类则占比较少,分别为29.87%,28.57%,7.27%,与占比最高的几类书籍相距较为明显,数据表明该校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涉猎还有待加强。虽然与财经类院校的偏文科性质相关,但是相关方面的重视程度理应加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将在校生阅读的种类与其所屬的学院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校生的阅读种类与其所学专业高度相关,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英语和相关专业证书也成了本科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同时,在访谈中发现,大学生认为选择书籍首先要考虑的是书籍内容的可读性,这说明大学生对书籍的内容有很高的要求。"书要有可读性","要贴近生活","要思维深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这些都是对书籍内容方而提出的一些要求。由此可见,书籍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大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2、阅读时间及阅读量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1小时和1-3小时,分别占比48.31%和37.92%,每天阅读时间为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次之,都占比4.68%,每天阅读时间几乎没有的占比4.42%。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总体而言较少。整体而言,阅读时间有待提高。
  据调查可知,在校大学生每月的阅读量集中在1-5本,占比为79.22%。每月的阅读量几乎没有的次之,占比为13.25%,而每月的阅读量在5-10本和10本以上更是少之又少,仅分别占4.42%和3.12%。此外,该项问卷设计中,书籍的阅读量还包括专业课本的阅读,由此可见,在校生对于除课本以外的书籍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更加少。在抽样访谈中发现,造成阅读量少的原因多集中在: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实践方面,如实习、参加社团活动等。
  3、阅读形式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阅读的途径主要是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和在手机、ipad、kindle等工具上下载电子书阅读,分别占比72.73%和70.13%。购买纸质书次之,占比56.88%,而向别人借阅纸质书和使用APP听小说朗读的比例较低,比重分别为15.58%和8.31%。可见,在校大学生阅读书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的建设对于大学生阅读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市场也已与纸质书不相上下,为大学生阅读提供了另一重要的来源。图书馆、起居场所是主要的阅读地点,结合主要的阅读方式是购买纸质书、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的阅读方式,两者数据吻合较高。而使用电子工具作为阅读途径则打破了对读书地点的限制,使得随意阅读的占比为27.53%,为大学生随时随地阅读提供了渠道,便于利用闲散的时间。
  对于阅读的方式,绝大多数的在校生会仔细的读,但不做笔记或批注,该项占比50.91%。结合阅读方式分析,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和在手机、ipad、kindle等工具上下载电子书阅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阅读时做笔记的可行性。因此,多元的阅读方式仍是必要的。
  由统计可得,大学生阅读书籍以最快速度读完然后放一边的次之,占比28.83%,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或批注的最少,占比20.26%。综上数据表明,做读书笔记的总占比仅为20.26%,不做笔记的占比79.74%,大多数的在校生在阅读过程中以涉猎为主,缺少深入的思考和钻研。
  4、阅读原因及重要性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出于个人爱好而选择阅读占比最大,达76.88%,扩宽知识面、提升自己和课业需要、想要完成作业不得不读的占比接近,分别为58.44%和56.88%。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阅读是持积极态度的,但也有较大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阅读有着无奈的被逼感。因此,在大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心态上,学生本人应及时适当的调整,学校及相关部门可进行相关的正确引导。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在校生认为阅读重要,39.74%的在校生认为非常重要,而认为一般的仅有8.57%,没什么感觉和纯属浪费时间的更是微乎其微。可见,在校的大学生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将阅读是否重要和每月的阅读量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得到认为阅读的重要程度和每月的阅读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和每月的阅读量都应该在实际中得到提升,两者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5、阅读计划
  对于阅读计划的制定超过半数的在校生为"一般,有一些打算看的书,如果有时间就会去阅读",占比53.77%。其次是"没有,有时间有心情时就随便看一些书",占比41.04%,而"有很好的计划,会按照安排的时间与书目阅读"仅占4.94%。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是没有阅读计划的,这也是导致在校大学生阅读情况不佳的原因之一。
  将是否有计划的读书和每月的阅读量进行交叉分析,如下图所示,可得是否有阅读计划与每月阅读量有正相关关系,"没有,有时间有心情时就随便看一些书"的人群每月的阅读量主要为1-5本和几乎没有,而"有很好的计划,会按照安排的时间与书目阅读"的人群阅读量则明显增加,其中5-10本和10本以上的都占比不小。可见,制定良好的阅读计划有助于阅读量的增加。
  6、影响阅读时间的综合因素分析
  接下来采用横截面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究学生是否属于频繁阅读者的影响因素。
  因变量是频繁阅读者,该变量为哑变量,值为1表示属于频繁阅读者,值为0表示不属于频繁阅读者。这里频繁阅读者为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被调查者,包括问卷中填写每天阅读时间为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的被调查者,不包括填写几乎没有、1小时以下的被调查者。
  自变量包括性别、年级、阅读途径(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向别人借阅纸质书;在手机、iPad、kindle等工具上下载电子书;使用APP听小说朗读)、阅读原因(课业需要,想要完成作业不得不读;个人爱好;拓宽知识面,提升自己)、认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程度、阅读计划完备程度、周围的阅读氛围。
  在计量模型上,除采用传统的OLS模型外,考虑到因变量是0-1哑变量,我们还采用了Logistic回归。两个回归报告的显著性和显著项的符号是相同的。
  回归结果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的有:年级,通过在手机、iPad、kindle等工具上下载電子书途径阅读,通过使用APP听小说朗读途径阅读,是否有阅读计划。
  回归R方为13.3%。
  回归结果表明:
  (1)年级越高,越有可能成为频繁阅读者,这可能说明学校教育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2)电子阅读的习惯促进了频繁阅读行为,使用手机、iPad、kindle等工具上下载电子书的途径阅读以及通过APP听小说朗读途径阅读的被调查者更有可能是频繁阅读者;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完备阅读计划的被调查者显著地更有可能成为频繁阅读者。
  OLS回归结果报告如下:
  Logistic回归结果报告如下:
  7、阅读氛围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氛围主要集中在"一般,没几个人有阅读的习惯",占比67.79%,其次是"很好,朋友们都喜欢阅读"和"很差,都不喜欢看书",分别占比17.66%和11.43%。导致在校大学生阅读氛围不佳、阅读量不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兴趣、懒"和"没时间" ,分别占比85.71%和64.94%。其次是书籍价格高和图书馆藏书种类数量不够丰富,分别占比17.92%和10.13%。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之间的阅读氛围有待提高。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培养既与学生个人阅读习惯有关,也和整体阅读的大环境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在改善阅读氛围方面可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
  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阅读情况的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尚可和不太满意,分别占比36.1%和32.21%,其次是基本满意,占比24.94%,很不满意的占比4.16%,而非常满意的仅占2.6%。有较大比例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情况不甚满意。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定时阅读,多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多挤时间读书则是提高自己阅读满意程度的好方法。
  (四)阅读与就业的关系
  "学习能力决定生存能力"。阅读无疑是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修养的必要工具。但是,在就业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阅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调查的数据中可知,"考试用书"与"专业类"书籍占比非常高,在访谈中也发现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迷茫",以至于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寻求一份好工作。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之下,"功利性读书"的趋势愈加明显,从而变成了绝对的利己主义者,是否直接有助于他们就业成为了他们阅读某一书籍或者安心学习某一门课程的不二法则,更有许多人将主要精力用于应付各种考试而不是通过阅读的方式积淀学术创新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对学术前沿信息的跟踪,这也是"考试用书"占比能与"专业类"书籍占比相当的原因之一。真正优秀的人是需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的,仅仅有证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仅仅是具有考试能力且无法真实反映专业水平。
  三、毕业生情况分析
  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我们向学校招生办的老师了解到近五年来我校的毕业生总人数为17157人,由于寻找近五年内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校毕业的大学生一部分仍在其他高校或者国外深造,另一部分工作在各地,因校方对学生毕业工作地信息具有保密义务,所以向校方了解其工作地址是不切实际的,加上人脉的限制以及毕业生填写问卷的意愿程度,最终我们发放了25份毕业生问卷(都为有效问卷)。下面我们将根据25份问卷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能力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并借此为大学生阅读提供相关建议。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
  在本次回收的25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为52%:48%,男性接受问卷调查的比例较女性而言有较小的数量优势,总体而言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2、毕业年份
  在本次关于阅读与就业关联度的调查中,接受调查者的毕业年份主要集中在2016年,占所有被调查者的64%,在2012年毕业的次之,所占比重为28%,2014年和2015年毕业的所占比重皆为4%,2013年毕业的比重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样本信息收取存在困难,造成较早年份毕业生的问卷信息难以收集,导致2013年毕业生相关阅读信息的缺失。
  3、大学学院
  接受本次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于财政税务学院和会计学院的毕业生所占比重最高,均为24%,毕业于工商管理学院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次之,所占比重均为16%,其次分别为金融学院占8%,经济学院、人文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占4%,这与浙江财经大学主要以财会经济类专业为主的办学特色有关,造成人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人数较财经类学生少,样本数量也较少。
  4、工作单位性质
  调查结果如下表1-1所示,被调查者的工作性质属私企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56%,属外企单位的被调查者所占比重最小,只占总数的4%,国企与行政单位居于其中。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关:2016年有消息称中国私企数量占比首超90%,在私企数量不断增多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就业者选择私企作为工作单位。此外,与我校属财经类院校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国企与行政单位工作人数占比居中。
  5、工作领域所属类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工作领域所属类别属于会计类的最多,占总数的44%,属于经济类的次之,占总数的40%,属于统计类的最少,这可能与我校是财经类院校有关,大部分的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修读会计、经济学知识,有了这部分知识的补充,很多本专业是非会计、经济的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选择去会计、经济类领域找工作。其次,各类工作领域中男女比相近,但由于此次调查收集问卷数据的困难,可能会造成男女比例出现误差,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6、月收入水平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大部分处于2500-5000元之间,这也是中国毕业生初入社会工作的平均工资,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月收入为5000-8000元和10000元及以上,极少一部分毕业生的月收入为2500元及以下。可见,大部分毕业1-5年的学生的月收入在5000左右,個别发展前景良好的毕业生的月收入将会达到10000元及以上。
  (二)描述统计分析
  1、阅读范围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大学期间毕业生的阅读范围主要集中在经济类、文学类、管理类和会计类这些领域,其所占比重依次为60%、52%、48%、44%,而对信息类、艺术类、新闻娱乐类、考证类及流行畅销类书籍的阅读频率较低,分别为16%、20%、16%、8%、8%。   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阅读范围与其所在学院进行交叉分析,可得出,人文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校期间阅读的内容以艺术类书籍为主,财政税务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阅读范围分别集中在经济类、会计类、管理类、信息类,而金融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毕业生阅读的书籍大部分为文学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的阅读涉猎范围与其所在学院及所学专业有着高度相关性,主要以所学专业为阅读范围,而文学类书籍在毕业生在校期间的阅读率也较高。
  2、平均每周阅读时间
  在对毕业生大学期间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的调查中,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在0-2小时的比重最大,占比为44%,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在3-5小时的次之,占比为32%,接下来为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在6-8小时,占比为16%,而阅读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比重最小,仅为8%,可见在校期间毕业生的阅读率总体而言处于较低水平,阅读时间较少。
  而影响毕业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原因,即毕业生在校期间可能因为学业、社团活动等原因缺乏充足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此外,渠道有限和缺乏兴趣也是影响毕业生在校期间阅读时间的原因之一,学校除图书馆之外给予学生的阅读资源有限,限制了学生获得阅读资源的渠道,导致毕业生在校期间阅读率普遍不高。对阅读缺乏兴趣则为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从小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周边阅读氛围的匮乏皆是致使毕业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因此要提高毕业生在校期间的阅读率需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在校生阅读资源的获取渠道等角度出发。
  从毕業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和收入的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到,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在0-2小时的毕业生收入主要集中在2500-5000元,阅读时间在3-5小时的毕业生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8000元,阅读时间为6-8小时的毕业生收入主要集中在8000-10000元,而阅读时间在9小时及以上者收入均分5000-8000元和10000元及以上的范围内,从这一趋势来看,明显可以看出毕业生的收入与在校期间平均每周的阅读时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即阅读水平越高,今后就业的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可见阅读对大学生就业收入的影响是正向的,在校期间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充足的阅读时间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发展和提高收入。
  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与毕业年份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4011,属于低度相关,由于毕业年份越近,数值越大,因此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和毕业年份呈负相关关系,即近些年来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
  3、从事职业与阅读范围的相关性
  在对于毕业生从事职业和阅读范围相关性的调查中,认为基本相关的人所占比重最大,为44%,认为基本不相关的人比重次之,为40%,而认为完全不相关、不清楚、完全相关的比重分别为8%、4%、4%,可见关于这个问题的选项主要集中在基本相关和基本不相关两者之中,而在认为从事职业和阅读范围基本不相关的人当中部分接受调查者所阅读的范围与所学专业存在出入,可能存在其所学专业对择业影响的偏差,导致其阅读范围与从事职业基本不相关这一接管,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阅读范围对毕业生从业的影响依旧存在,且主要呈现出从事职业和阅读范围基本相关的趋势。
  4、择业时,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与平时阅读相关的领域
  关于在择业时毕业生在多大程度上会考虑与平时阅读相关的领域这一问题,高达48%的人选择了基本不考虑这一选项,8%的人选择完全不考虑,但还是有28%和16%的人分别选择了基本考虑和纳入主要考虑因素的选项,可见虽然在择业时阅读范围不是毕业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但也成为了毕业生择业的考虑因素之一,有44%的毕业生会在择业时考虑选择和自己阅读范围有关联的职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毕业生在校期间阅读范围越广,越有利于拓宽择业时对职业的选择范围,使其不局限于与大学所学专业有关的有限个职业,有助于毕业生就业。
  5、阅读是否有帮助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阅读有一定的帮助,没有人认为阅读完全没帮助,也没有人不清楚阅读的作用。在阅读帮助性问题上,男女生的观点相差不大,普遍都认为阅读有一定的帮助。
  6、阅读时间与阅读帮助性大小的关系
  阅读时间为0-2小时的情况下,认为阅读有一定的帮助的被调查者占比超过50%,阅读时间为3-5小时时,超过50%的被调查者依然认为有一定的帮助,当阅读时间为6-8小时时,认为阅读帮助不大、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很大的比例相持平,因此,大致可以得出每周阅读1-5小时最适宜,阅读时间与阅读的帮助性并不成正向关系。
  7、毕业后是否会继续阅读
  根据调查显示,有64%的被调查者表示毕业后将会继续保持阅读,同时仍有36%的被调查者表示毕业后将不坚持阅读。无论阅读时间处于那个阶段(即不论大学时期阅读时间为0-2小时、3-5小时、6-8小时还是9小时及以上),大部分被调查者都将选择毕业之后继续保持阅读。
  8、是否继续阅读与阅读帮助性的关系
  在阅读帮助性大小的调查基础上,我们将分析是否继续阅读与阅读帮助性大小的关系。选择继续阅读的人数随着认为阅读帮助性的减少先增加后不断减少,两者之间大致呈反向关系。认为阅读有一定帮助或者帮助不大的放弃阅读的可能性最大,而认为阅读完全没帮助的却没有一人放弃阅读,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太少所造成的的误差。
  另一方面,选择继续阅读的被调查者中有81.25%的人认为阅读是有帮助的。可见,是否继续阅读与阅读的帮助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选择放弃阅读的被调查中只有11.11%认为阅读帮助很大,可见放弃阅读与阅读帮助性大致呈反向关系,但选择放弃阅读的被调查者中有66.67%认为阅读是有一定帮助的,这部分与实际不符,可能是样本量所引起的误差造成的。   9、继续阅读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被调查者中选择继续阅读的原因,工作需要与兴趣爱好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62.5%,习惯养成的比重最少,占31.2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解下内容、读书明智等其他原因。根据这一结果,往后的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读书兴趣,并尽量养成习惯,因为读书与高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按照统计学的分组原理,取每档收入水平的组中值作为收入变量,根据开口组组中值等于上限减去相邻组组距的二分之一或者等于下限加上相邻组组距的二分之一,可得每组收入为1250元、3250元、6250元、9000元以及11000元。同理,取每组阅读时间的组中值作为阅读时间变量,可得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为1小时、4小时、7小时以及10小时。经过stata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得出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6193,属于中度相关,可知平均每周阅读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因此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较高的收入,读书很关键,学校可以在工作需要、兴趣爱好等方面鼓励学生读书,并养成读书习惯。
  运用stata软件分析平均每周阅读时间、毕业年份对平均月收入的影响:
  (变量1代表被调查者的月平均收入水平,变量2代表被调查者的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变量3代表被调查者的毕业年份)
  从上述模型可得,月收入水平与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大致呈正向线性相关,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的t统计量为2.86,在统计上显著,因此不可删除这一变量对月收入水平的影响,即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和月收入有正向关系。当然,毕业年份对月收入水平也有影响,因為先毕业者的年份越小,所以年份越大者,毕业越迟,月收入越低,因此其相关系数小于0,所得到的模型中,毕业年份对月收入的系数为-1029.172,t统计量的绝对值为4.17,在统计上显著,因此,不能排除毕业年份对月收入水平的影响。此外,毕业年份和阅读时间的联合统计F等于20.96,这在统计上属于联合显著。
  上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65.58%,经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62.45%,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有其他因素对月收入水平有影响。
  10、放弃阅读的原因分析
  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在放弃阅读的调查者中,时间原因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88.89%,渠道有限的比重最少,这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结果。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缺乏阅读兴趣。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时间虽是造成放弃阅读的一部分原因,但却是可以改善的一个因素,只要善于利用时间,高效率完成任务就可以有时间去阅读。
  综上所述,阅读对人们来说是有帮助的,但阅读的帮助性与阅读时间并不呈正向关系,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周阅读1-5小时最适宜,尽管阅读时间不多,但必须在这1-5小时内保持高度的效率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选择继续阅读与阅读帮助性有关,阅读帮助性越大,选择继续阅读的可能性越高,但另一方面,放弃阅读与阅读帮助性的关系难以解释,可能是样本量不够所造成的误差。为鼓励大学生阅读,学校、家长等可以从工作需要、激发兴趣等途径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阅读与高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向关系。
  四、HR面试分析
  对于HR面试的调查,由于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所收集的数据不足,故本次调查通过案例采访的形式,来了解阅读与就业能力的关联度。本次受访者一共六位,集中于浙江杭州地区。
  (一)调查样本信息与结构
  本次所采访的对象中,分别来自国企,外企,私企,以及其他企业性质。从调查对象所在企业具体从事的发展方向来看,从事互联网企业,教育企业,艺术企业,金融企业,法律行业。
  本次调查的对象广泛,数据的说服力较强,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HR对大学生阅读的初步认识
  1、企业的性质领域
  通过采访者了解到,对于"从事什么发展方向的企业对大学生阅读要求会较高?",从访谈结果来看教育事业对于阅读的要求更高,需要求职者通过文化知识来传播,相对而言,一些文案工作者对阅读的要求较高,HR往往需要求职者掌握较好的文笔水平,拥有较为广泛的阅读量。
  问:从事什么发展方向的企业对大学生阅读要求会较高?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阅读、实践、反思作为从事教育事业人员的三大步骤缺一不可。大学生在校期间阅读充足,是为以后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流平台,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在未来从事教育行业时才能深挖教材,把握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行业从事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上,我们更侧重于大学生能多阅读与金融相关的书籍。例如阅读经济学金融商业领域的杂志,基本可以作为是已经入门后的可持续信息资讯内容的补充,而不应该作为入门期间或者入门后建立基础分析框架时的信息来源工具。经常阅读金融类杂志也是一个扩宽金融知识面的有效方法,很多书籍是我们了解中国金融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阅读真实、权威的财经新闻的同时,也是为以后从事金融行业打基础。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从事艺术领域例如画画,书法,舞蹈等职业,阅读也是提升其自我修养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艺术讲究气质与内涵,就像作画需要灵感,看书提升内涵,对于一个艺术人来说从书中汲取精华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是对日常生活的补充,我们在录用大学生时也更偏向于热爱阅读者。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一个人的理性程度,而理性有助于一个律师在辩护过程保持清晰的条理。在面试时,我们能比较准确地从面试者回答问题的逻辑中看出他的思维能力,因此,阅读对于从事法律行业的人也是重要的。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相比于其他行业,互联网所需要的更多在于精通IT之人,编写代码以及数据的整理需要的是专业技能知识,阅读更多的书籍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我们对此并没有太大的要求。
  2、每月的阅读量
  通过受访调查可了解到,三位受访者提倡每月3-4本较为合适,三位受访者提倡每月1-2本较为合适。这说明,多数HR面试者提倡大学生多阅读,以此来提升自我。
  问:您觉得当代大学生一个月应该阅读多少书籍?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每个月保持在四本左右的样子,一星期一本书也不是很大的要求,多读书有益于大脑思考。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书本的数量不是关键,关键是优秀的书本与阅读质量,例如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类要深度阅读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我认为还是自身能够消化多少知识比较重要。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至少三本的样子,在艺术领域很多时候需要心态的调整,多看书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状态。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我认为两三本的样子,也根据看什么样的书而定,如果是类似法典的书时间就不好说了。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看个人吧,我一般在两三本左右,大学生时间比较多可以阅读得更多,工作以后时间会相对来说比较少,把握好时间阅读时一件很重要的事。
  3、阅读的重要性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大多数HR认同阅读的重要性,三位受访者认为阅读重要,两位受访者认为阅读非常重要,其中这主要是针对文案工作者,对阅读的要求较高。而一位受访者认为阅读一般,不是很重要,閱读主要是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的途径,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我。
  问:在您眼中看来阅读是否重要?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阅读是重要的,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现在的大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所以我觉得阅读还是比较重要的。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对于法律从事者,阅读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案例分析都需要平时文字积累,不阅读的话很难在辩护上给出可靠的解答。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没有特别重要,阅读主要是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的途径,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我。互联网行业更偏向于创新型人才,见识很多也是要靠自身经历过才能增长的。
  (三)HR招聘时与阅读的关系
  1、笔试时考虑的因素
  从HR笔试的角度而言,注重考虑求职者的专业技能、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组织协作能力。其中专业技能的区分不同岗位的重要标志,也是HR笔试招聘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笔试招聘时,除了考查求职者基本的职业技能,也会考查求职者基本的人文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以此判别求职者未来的发展潜力。
  问:请问在笔试时,您会注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的技能呢?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我们更注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像老师这一职业,在要求本身有较高的知识层面与专业技能除外,能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招人时会会出相应价值观方面的笔试问题。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专业技能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学历也会考虑,此外,在金融领域行业,证券公司,基金银行等从事者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就像股市每天跌涨,很多经济政策都需要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笔试时我们会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经济的敏感度。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艺术会比较看重人文素养,艺术的创造很多离不开自身修养,它不要太多其他方面能力,能专心于自己的领域就可以了。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一个执法人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就是他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可以从考取司法证等看出来,逻辑思维能力则是从案例分析中得知,我们的笔试会出一些案例给面试者分析解答。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团队协作能力很重要,在互联网公司,不管是产品,活动,还是运营都需要一个比较紧密的团队联系在一起,另外组织协调能力,由于互联网公司的特殊性,大部分都会有遇到高强度工作,因此如何协调是考验刚毕业大学生的一大问题。
  2、面试时考虑的因素
  问:请问在笔试时,您会注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的技能呢?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面试时最容易考察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不管是面色神情还是回答的内容,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另外逻辑思辨能力也可以考察出来。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一般在群面时可以考察出学生的团队和组织协作能力,还有无领导小组讨论时各自的发言可以看出交际能力。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从面试的角度而言,注重考虑求职者的应变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团队和组织协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通过求职者口头回答的方式,我们采用面试的方式来了解求职者答题时的应变能力,对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一些无领导的面试方式,则会考查求职者的团队和组织协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其实相对笔试招聘,面试招聘考查了求职者更多的能力,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更高,一问一答的模式也很考验面试者的应变能力。
  3、HR面试时对阅读的认同度
  对于"贵公司在录取测试大学生应聘者时是否会设计阅读方面"的问题 ,四位受访者者不会直接考虑询问关于阅读方面的问题,而两位受访者者会考虑求职者的阅读量,这主要是针对文案工作者和一些教育文化事业的人员。而通过采访了解到,尽管HR面试者不会直接询问关于阅读方面的问题,但所询问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求职者的人文素养,已经求职者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阅读会在潛移默化中影响求职者的答题能力。
  问:贵公司在录取测试大学生应聘者时是否会设计阅读方面的问题?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不会直接问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而是从侧面,例如讲解一本书或者某一个著名的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能更好地反映出面试者的语言文字水平。
  访谈者二(金融领域):几乎不会,我们会问金融方面的问题,与财经新闻有关,这也能反映出面试者平时是否有关注最新资讯已经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x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在问到平日兴趣爱好以及如何获得灵感时会涉及到,一般不会问及。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不会直接询问阅读方面的问题,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其他问题上反映出面试者的综合能力水平。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不会,互联网行业注重技能与实践经历,看书是能丰富内在的,我们更希望招到精通业务的面试者。
  (四)HR对大学生能力的认识
  1、不足之处
  问: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不足 ?
  1. 逻辑思维能力
  访谈者一(金融事业):"目前的大学生缺少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笔试答题时缺少严谨的思维,答题的方向也过于雷同,且有些在面试时过于拘泥和保守,没有自我的看法,答题的方式也较为混乱。"
  2. 人文素养
  访谈者二(教育事业):"当代的大学生缺少深厚的人文情怀,阅读得过于'功利化',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所涉及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阅读量较小,阅读的范围不够广泛。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快餐文化占据主要地位。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过于浮躁,缺少足够的动力,来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很少有大学生是想通过阅读,来真正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认为这方面有待加强。"
  3. 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
  访谈者四(互联网事业):"目前大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协调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够。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长期处于理论学习的阶段,缺少实践和锻炼的阶段。因而,在面对突发情况下,大学生看待问题的眼光比较短浅,不能很好地协调周围的环境因素,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访谈者五(法律事业):"大学生的时间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就比如在面试招聘时,临场的团队合作和对面试者问题的灵活答辩,就显得更为明显。很多大学生长期适应应试的情况,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实际问题,应变能力不足,需要在实践中多加培养和锻炼。"
  2、理想之处
  问: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较为理想?
  1. 学历和教育水平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相比较而言,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提高,目前的大学生学历和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了。这也为企业输送了具有更高文化教育背景的学生。"
  访谈者二(金融事业):"通常而言,对于高学历的大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学习的能力更为理想。对于不同岗位的要求,企业往往也会先考虑学历的这道门槛,再接受求职申请。因而从这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这方面的确比较令人满意。"
  2. 获奖情况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目前的大学生简历都较为丰富,尤其是获奖的证书较多。这在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进取心普遍较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精细化分工发展,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发展,在校的课外活动参与较多,所获的荣誉奖项较多。"
  访谈者四(互联网事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比赛项目中都可以看见大学生活跃的背影。总体而言,大学生参与的积极度和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企业也是需要这样有创造力和参与能力的人才。"
  3.专业技能
  访谈者五(法律事业):"现代的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大学生接受的文化知识水平也越高。而且,专业性的分类学习,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更加清晰,因而在校的学习情况也较为踏实和理想,总体来说,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是不错的。"
  (五)阅读对大学生能力的帮助
  问:您认为哪些能力是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的?
  1.人文素养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同时大学生也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用能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真正做到通过阅读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阅读。只有把阅读作为一项提升自我的途径来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访谈者二(艺术事业):"大学生的阅读量较大,阅读的范围广泛,也会对个人学习热情的提高有较大帮助,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在学习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更久。"
  2. 逻辑思维能力
  访谈者三(互联网事业):"阅读对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重要影响。阅读量越大,阅读范围越广泛,大学生会慢慢地形成自我的认识,其见解也就更为深刻,同时,逻辑表达能力也就越强。"
  3.学历和专业技能
  访谈者四(法律事业):"毫无疑问,大学生的阅读量越大,阅读范围越广泛,见识也会更长远。而目前对于考取研究生、博士等更高学历,也需要大学生的阅读面广。"   访谈者五(法律事业):"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建立在广泛阅读量的基础知识,大学生也可以考取更多的证书,因而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六)阅读与工资水平的关联程度
  问:您认为阅读与工资水平的关联程度为(1-->10逐级递增)?
  1.阅读与工资水平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现在的工资水平很大部分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阅读在帮助人能力成长上起重要作用,增加阅读能加深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读书较浅的人见识较为短浅,更容易犯錯。"
  访谈者二(法律事业):"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企业,阅读无疑是是发展自我,获取高工资的重要因素。比如像法律事业,就需要高学历和良好专业知识的人才。而这些能力和知识真是需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来获得的。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和水平,连基本的发展平台也会没有。"
  2.阅读与工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访谈者三(金融事业):"现在大企业都是需要有知识的人进行岗位填补,而并非劳动型工厂招聘工人,现在的企业也更偏向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因此薪水的高低与深造程度是有关的。"
  访谈者四(艺术事业):"对于当下阅读习惯较好的大学生,往往更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另外,对于研究生在公司或者机关单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更能获得升职机会,对于本科生来讲,升职更需要的是业绩或者一些较好的工作表现与岗位空缺机会。"
  3.阅读与工资水平无关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现在的大学生阅读的过于娱乐性和功利化,这实质上对技术性的工作没有什么帮助。而另外一部分大学生有点纸上谈兵,不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缺少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现在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大鳄,当初也不是学网络和营销这方面的,但仍然通过实践和自我的头脑来创业。所以,光学习理论的知识,无法运用,这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工资的提高,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七)阅读与就业的关联程度
  问:您认为阅读对就业的帮助程度为(1-->;10逐级递增)?
  1.阅读对就业帮助较大
  访谈者一(教育事业):"阅读与就业的关系不容忽视。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起到了修养身心,获得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学会与人相处面对压力的时候的方法态度,这些都与就业密不可分的,就业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阅读给人带来的是竞争力,阅读较多的大学生普遍有着开拓的事业与较深的见解,深受HR的喜爱。因此大学生应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增加个人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访谈者二(法律事业):"阅读对于一些专业性的工作而言,帮助还是很大的,至少它是发展自我的一个平台。另外,建立在广泛阅读量的基础知识之上,大学生也可以考取更多的证书,因而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这对以后的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
  访谈者三(艺术事业):"阅读是陶冶情操和愉悦身心的重要方式,像从事艺术工作者更是需要通过阅读来拓宽自己的眼见,提高自身对艺术的领悟和欣赏能力,从而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取更好的灵感。"
  2.阅读对就业的帮助不明显
  访谈者四(金融事业):"虽然说阅读是大学生进入职场不可缺少的能力,但我觉得实际的运用和锻炼能力更为重要。像比如金融领域,不能单纯地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纸上谈兵,更多的是需要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整个行业的把握情况,这些能力和水平还是需要大学生通过实践,和自我思考来获得的。"
  访谈者五(互联网事业):"对于一些技术性的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及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需要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使得阅读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没那么明显。当然,适当理性地阅读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拓宽大学生的眼界,但实质上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帮助。另外,有些大学生阅读的量不多,又集中看一些娱乐和休闲类的,这最多只能算是陶冶情操吧,对就业的帮助不好说。"
  五、总结
  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但就业人员的多寡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与大学没有直接关系。但在就业导向的作用下,大学生将其主要心思花费在如何就业上,导致大学生心理浮躁而无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据麦客思研究院公布的"2016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5 年毕业的大学生 78. 9% 选择了就业,仅有 7. 8% 的学生选择了读研。但据调查,70% 以上的硕士研究生之所以读研,还是为了就业,而真正想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不足 30% ,即便是博士也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为了取得博士头衔,以便捞取更多的社会资本而不是要致力于学术研究。此外,在校大学生过分依赖那些经由"二手发挥、三手文献"所构成的、读起来味同嚼蜡的"考试资料汇编"、"真题解析大全"、各种模板以及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答案,从而失去了深入的思考能力,且这种浏览方式培养不起来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对于培养一个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树立对事物客观全面的认识思维,并且在求职笔试以及面试中都会起到一定作用,在无形中也能改变领导对你的看法。同时,从第四部分的研究结果可得,坚持阅读对于工作以后的薪酬水平也有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遇的第一个困境是HR对简历的筛选。在本文第四部分对HR进行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各类行业的hr对于大学生的阅读情况重视程度不同。从事技术行业的企业在面试时很少问及阅读相关的问题,多数是询问相关经历和实践经验,这是由于技术类例如互联网工作更需要的是精通计算机等领域的实用性人才。而在从事编辑文学新闻等行业的,hr较为看重应聘者的阅读习惯,询问阅读书籍以及内容等问题,因为这等行业需要工作者有一定的文采和笔头以及较为开拓的眼见。而在公务员机关单位等面试中,显示的是许多面试问题不涉及阅读,但需要很大的阅读量回答出该问题。   另外,我们发现,很多hr不会直接询问阅读情况,而是通过其他问题来看出应聘者平时是否看书,例如问一些时事,谈谈看法,或者一些见解。我们认为,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简单的询问是否有阅读和阅读多久等问题只能非常片面地反映阅读情况,hr们更倾向于通过聊天侧面地得出应聘者的知识含量。
  由此,结合第二部分的在校生情況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增强在阅读方面的引导,完善图书馆系统
  图书馆系统应该在对本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与师生保持有效及时的联系,定时收集对馆藏资源的意见、建议;再次,构建馆藏资源应兼顾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生的阅读需求,并结合;最后,馆藏资源建设应符合阅读方式网络化的需要。随着图书阅读率的减少、网上阅读率的增加,以图书为代表的印刷阅读物正在让位于互联网,图书馆系统在互联网上应该下更多功夫。
  2.加强导读活动,引导大学生提高其阅读品味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求知、修身和休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过: "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书可以丰富人的人生,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科学的传承,都离不开读书。要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就要善于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阅读对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伟人或成功人士,都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并快乐着",享受着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
  3.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提升阅读热情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倾向, 营造求知氛围。如何营造具有吸引力的阅读氛围是摆在高校图书馆面前的难题。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明确自身定位。学校和图书馆领导要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充分重视,要在阅读氛围的营造上下工夫。其次,采编部要精心组织文献资源建设,做好调查研究,多引进对学生学业有帮助、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同时要坚决杜绝品位低下的书籍进入图书馆。再次,要经常举办新书推介、好书评选、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办好图书馆内部刊物,通过举办主题周、活动月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图书评论、文学名著讨论、主题演讲等活动。最后,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和社会重要活动等时间节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参与相关阅读活动。
  4.鼓励阅读方式多元化
  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可基本得出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及 阅读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鼓励阅读方式多元化,保持纸质书籍的数量,与此同时发展网络、电子书籍等,减少大学生阅读时间、地点的限制。
  参考文献:
  [1]张志坚. 浅析影响大学生深度阅读的因素[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06:87-89.
  [2]樊健,李倩. 大学生就业压力下阅读心理的变化及调适[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37-140.
  [3]史怡琳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思考.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11(89)
  [4]王春晖. 大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河南政税高等科学校.2013.10(27)
  [5]岳修志. 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4:81-85.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大学的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即将走入社会,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对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更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在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以后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且通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后,也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期刊
摘要:“做学教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关键点落实到“做”上,这一点对中职《C语言》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把“做学教合一”理念运用到《C语言》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C语言》教学引入“做学教合一”理念必要性,并重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中职《C语言》;必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代的需要。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知识与技能等在内的综合性的创业素质,能够促进就业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并与课外科技活动紧密联系,同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前提下,也应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求创新。我们不应该一味的遵守传统教育观念,应该开设全校性的创新创业素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是一种资金比较密集的企业,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技术的支持,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就包括了电力企业。我国的电力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断的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最核心的还在于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自身人才的培养,根据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把市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推动企业的稳步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逐渐出现了“现代学徒制”这一概念,它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使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其应用不仅使职业教育重理论轻技能的情况得到了缓解,而且也使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  引言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要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本文就创新创业俱乐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创新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策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
期刊
摘要: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是新课改之后小学教师不断深入探索的话题,而高效课堂的构建恰好可以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供良好条件。从高效课堂提出以来,众多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并指出相应的有建设性的教学策略。本人针对目前所教授的小学数学课程,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和小学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效课堂的构建。希望在实践教学上融合这些理论和策略,开辟打造高效课堂的新途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课程知识与项目教学法结合的最佳途径。项目教学法正确开展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极力配合。本文主要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项目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学要求上有了新的要求,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了。翻转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方式的局限,将知识的传授与内化环节进行颠倒,并将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转换,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模式进行
期刊
摘要:微信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移动社交应用,并且还在迅速发展中。微信公众号因其精确的推送、点对点的传播等优势,成为各行业拓展用户的新阵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微信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并不少的工具。本文通过对美食微信公众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建立这类公众号提供一个参考方案。  关键词:可行性发展、移动搜索、公众号。  1.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建立于微信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