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76-02
本节课是《水和人类》中第四节“水循环”的第二课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知道了沸腾现象中物质从液态变化到气态,并且温度需达到沸点,还学习了用粒子模型解释沸腾现象。这节课要在这些基础上,先引出蒸发概念接着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用粒子模型解释蒸发现象,学习蒸腾现象。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之前学生在“种子发芽”“设计简单实验分辩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等活动中设计过比较实验,有一定的设计实验的基础。但真正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还是第一次,完整地应用探究六要素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第一次。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来进行探究活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我认为,除了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和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外,还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本节课共作了三次修改,其中工作单细节的改动和深化,给我一些启迪。
第一次授课工作单
一开始就强调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完全摸不着头脑,各种答案都有,错误较多。器材放开让学生填写,困难重重。成员分工的填写浪费不少时间。實验现象学生大多可以写出。三个实验用同样的工作单。
第二次授课工作单
采纳了一些老师的提议,把三个实验设计出梯度:第一个实验教师演示,第二个实验以填空的形式呈现,最后一个实验,完全放手让学生设计。其中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清楚研究的是什么。实验器材的选择,采用打“√”的方式,轻松且节约时间。增加实验步骤,让学生可以在实验操作中清楚知道怎么做。实验现象和结论保留。三个实验,两张工作单,实验一工作单同实验二,因为是教师演示实验,所以用PPT呈现。每一环节清晰,但有些啰嗦、不简洁,实验时间仍然紧张,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较第一次课有大幅提高。
第三次授课工作单
这次的工作单设计更简洁、有趣,教学中仍然采用递进(梯度)教学法。在前两个实验中,精简内容,实验目的在授课时就指出,完全可以节约填写时间,学生也可减少框架过多的不适感。在这两个实验中强调变量和不变量,提炼出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白“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实验才是合理的”。这样第三个实验,学生就可以相对轻松的过渡,并且能顺利地找到变量和不变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实验。
反思
这三次实验课的变化,让我对工作单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觉得工作单可有可无,所以,第一次授课时,在设计使用工作单时很随意,比较简单的提炼了一下课本内容就得出了第一份工作单,结果可想而知。就在打算放弃工作单时,同行的建议,梯度设计工作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断修改反思实践,最终发现效果惊人,大幅度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所谓工作单就是让一群学生各自动手探究,同时把探究过程和结果写在一个单子上,然后评分者对单子中的内容进行延时评价。”(——罗国忠)工作单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作单设计应符合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感觉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必须要借助这个工作单才能获得,那么学生必然乐于使用,而不会把工作单仅仅当作一个任务。学生在工作单的帮助下会积极地去思考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获得新知识。学生动手实验的思维欲望必然会被最大地激化,学生都认真地去思考并动手实验了,实验的有效性必然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工作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六年级的学生,积极性高,乐于动手,但是实验能力毕竟只是初级,轻视了指导,只会造成混乱。需要科学方法有效指导,这里借助工作单的递进教学法,合理引导,比如:第一个实验中工作单仅做展示,第二个实验中工作单采用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模仿填写,第三个实验,再放手让学生设计。通过层层递进、举一反三等方法得到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这样,不但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感受了合作的快乐,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工作单设计应具有启迪性。好的工作单,会激发学生
本节课是《水和人类》中第四节“水循环”的第二课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知道了沸腾现象中物质从液态变化到气态,并且温度需达到沸点,还学习了用粒子模型解释沸腾现象。这节课要在这些基础上,先引出蒸发概念接着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用粒子模型解释蒸发现象,学习蒸腾现象。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之前学生在“种子发芽”“设计简单实验分辩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等活动中设计过比较实验,有一定的设计实验的基础。但真正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还是第一次,完整地应用探究六要素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第一次。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来进行探究活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我认为,除了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和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外,还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本节课共作了三次修改,其中工作单细节的改动和深化,给我一些启迪。
第一次授课工作单
一开始就强调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完全摸不着头脑,各种答案都有,错误较多。器材放开让学生填写,困难重重。成员分工的填写浪费不少时间。實验现象学生大多可以写出。三个实验用同样的工作单。
第二次授课工作单
采纳了一些老师的提议,把三个实验设计出梯度:第一个实验教师演示,第二个实验以填空的形式呈现,最后一个实验,完全放手让学生设计。其中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清楚研究的是什么。实验器材的选择,采用打“√”的方式,轻松且节约时间。增加实验步骤,让学生可以在实验操作中清楚知道怎么做。实验现象和结论保留。三个实验,两张工作单,实验一工作单同实验二,因为是教师演示实验,所以用PPT呈现。每一环节清晰,但有些啰嗦、不简洁,实验时间仍然紧张,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较第一次课有大幅提高。
第三次授课工作单
这次的工作单设计更简洁、有趣,教学中仍然采用递进(梯度)教学法。在前两个实验中,精简内容,实验目的在授课时就指出,完全可以节约填写时间,学生也可减少框架过多的不适感。在这两个实验中强调变量和不变量,提炼出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白“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实验才是合理的”。这样第三个实验,学生就可以相对轻松的过渡,并且能顺利地找到变量和不变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实验。
反思
这三次实验课的变化,让我对工作单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觉得工作单可有可无,所以,第一次授课时,在设计使用工作单时很随意,比较简单的提炼了一下课本内容就得出了第一份工作单,结果可想而知。就在打算放弃工作单时,同行的建议,梯度设计工作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断修改反思实践,最终发现效果惊人,大幅度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所谓工作单就是让一群学生各自动手探究,同时把探究过程和结果写在一个单子上,然后评分者对单子中的内容进行延时评价。”(——罗国忠)工作单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作单设计应符合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感觉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必须要借助这个工作单才能获得,那么学生必然乐于使用,而不会把工作单仅仅当作一个任务。学生在工作单的帮助下会积极地去思考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获得新知识。学生动手实验的思维欲望必然会被最大地激化,学生都认真地去思考并动手实验了,实验的有效性必然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工作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六年级的学生,积极性高,乐于动手,但是实验能力毕竟只是初级,轻视了指导,只会造成混乱。需要科学方法有效指导,这里借助工作单的递进教学法,合理引导,比如:第一个实验中工作单仅做展示,第二个实验中工作单采用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模仿填写,第三个实验,再放手让学生设计。通过层层递进、举一反三等方法得到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这样,不但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感受了合作的快乐,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工作单设计应具有启迪性。好的工作单,会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