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只是一种风险对冲的金融工具,工具本身不能影响市场走势,也不应该主导投资策略
1月8日,距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不到一周,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批复文件。随后,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将“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1月19日,中金所发布修订后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种种动态表明,酝酿数年之久的股指期货,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距离其真正挂牌交易之日也越来越近。
“从全球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看,金融期货占据90%以上的比重,预计有了股指期货后,国债、外汇等期货品种将相继上市,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指期货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说。
公募基金:“老套路”转型
做空机制的长期缺位给中国股市造成的疯涨、暴跌交替现象,长期困扰着各类投资者,倡导价值投资的股票型公募基金亦不能置身局外。
只能做多的盈利模式常常被喻为小孩子用积木堆高楼——每次都要堆到轰然倒塌为止。在崩溃之前,则只能选择不停地往高处堆。而一旦遇到市场剧烈震荡,市场各方对基金“追涨杀跌”指责声不绝于耳。
在即将到来的期指时代,因为有了主动表达多、空观点的金融工具,股票基金被动沿用了20年的传统操作套路,将发生重大改变。
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李兰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说,股指期货对股票型基金意义重大,以前基金看空市场时只能选择降低仓位,但降到60%也就到底了。而未来则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对冲,变相地将仓位降低到60%以下。封闭式基金还可以在到期前买入与到期日相匹配的期货,做对冲获取折价收益。
信达证券研究认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股指期货的主要价值在于套期保值和指数套利:基金可以合理运用套保策略,通过卖空股指期货来抵御大盘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对冲投资组合下行风险;其次,还可以通过指数套利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另外,股指期货产品还有利于指数基金降低跟踪误差,提高市场地位,将有力推动指数基金的发展。
在确认股指期货是行业重大利好的同时,记者发现,公募基金也明确表态要慎对股指期货的高风险。
国内一大型基金公司新闻部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4年多来,他们公司对股指期货的研究部门从金融工作小组演变到金融工作部,再到当前的数量投资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多了一种备选金融工具毕竟是好事。但我们作为公募基金,对股指期货的态度还是非常审慎的,毕竟股指期货的风险极大。”该人士说。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业内普遍预期,监管层给公募基金设置的投资股指期货的资金比例,不会超过基金净值的10%。
“公募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对冲基金,因此典型的公募基金并不会把太多的资金用在股指期货中。”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判断。
在他看来,股指期货推出后一段时间内,公募基金行业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洗牌。
“股指期货将成为影响未来公募基金投资策略的一个因素,但基金总体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公募基金做多的倾向也不会改变,因为长远看,公募基金做多的风险要比做空风险小很多。”江赛春说。
他表示,股指期货将更多被公募基金用做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对冲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不是成为对赌市场趋势的投机工具。
“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政策的推出,将改变基金公司靠天吃饭的局面。”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现代金融中心主任张建森博士认为,基金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可能因此而发生变化,此前基金必须依靠股票的上扬才能赚取利润,但未来基金公司的组合投资策略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存在做空机制,未来股票市值缩水也不一定意味着基金业绩的落后。
私募游资:“对冲基金”诱惑
具备股指期货交易经验的私募游资,当属当前市场中最为兴奋的群体。而其所以热盼股指期货,是因为它意味着真正的对冲基金将在中国诞生。
“对冲基金”(hedge fund)在海外市场已被广泛应用,它们灵活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互换交易、套利交易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除了可以通过对冲做无风险套利外,单边把握得好的私募游资,利润空间将不可估量。”深圳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的团队就一直在仿真交易中进行演练。
上海一家期货公司高层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私募基金将成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最主要的参与者。由于操作灵活,不受契约限制,私募机构可以专门募集用于衍生品投资的资金,做对冲基金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更大。
“尤其期指推出初期,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这些‘大块头’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政策限制,这也正是私募迅速壮大的好时机,私募行业规模将会由此出现跨越式增长。”该期货人士表示。
而原来在股市素有“涨停敢死队”之称的各路游资,也将因为股指期货的到来而获得一个更为刺激的交易工具。
“过去的20年,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已经习惯了题材炒作。股指期货出来后,这种炒作的热度很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相比几个涨停板的收益,股指期货对游资的诱惑要大得多。”金瑞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陈志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判断。
阳光私募:不急于“吃螃蟹”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永洁长期跟踪阳光私募的动向,针对阳光私募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获批后的动作,她做了多方调研。
肖永洁告诉本刊记者,目前还没有看到阳光私募如外界猜想那般迅速做出追逐大蓝筹、券商股的操作。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国内几家信托公司了解到,当前多数通过信托平台的阳光私募产品在投资标的上,都给股指期货预留了“口子”。因此从契约上看,已发产品做股指期货并没有障碍,关键问题在于监管层会不会允许信托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中来。
本刊记者发现,较之私募游资的兴奋,阳光私募要谨慎许多。据肖永洁分析,这是因为在股指期货的操作经验上,阳光私募还比较欠缺。虽然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在香港有股指期货和期货的账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但从阳光私募全行业看,因为之前不被允许投资期货,所以大多数阳光私募团队没有相关人员配备。
另有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刚推出的时候,其交易系统可能不太完善,股指期货带来的收益或许会被误差抵消,所以他们选择等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再使用。
肖永洁认为,期指风险远高于股市,它带给阳光私募资金的两种可能后果,一是高风险改变了阳光私募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原本是稳健型的产品,可能因为杠杆的使用而带来较大波动性,从而改变预期收益范围;二是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可能会让赚钱变得很快,这可能会让一部分资金管理者迷失价值投资方向而转向投机。
“股指期货只是一种风险对冲的金融工具,工具本身不能影响市场走势,也不应该主导投资策略。所以我们还在思考,并不急于第一时间进入操作。”一位基金经理如是表态。
风险控制先行
为防范和应对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出现的跨市场风险,新的监管架构逐渐显现。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中国证监会已经成立“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协调小组”,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跨市场协调监管。
该小组以证监会相关分管领导为组长,组员包括证监会各业务部门、沪深交易所、中金所、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司、登记公司等。
而作为承担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场所,中金所1月19日公布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明示了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持仓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强行减仓制度、保证金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八大风险控制制度,来规范市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备受关注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相关办法也浮出水面。
近日,有关部门向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下发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应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采用近月或者交易活跃合约(可以展期)进行套期保值。非股票型基金不得投资股指期货。
而针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标准,监管部门还将在近期发布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根据目前中金所公布的暂定稿,硬性指标包括开户资金不低于50万元、参加培训并通过测试、具有期货交易经历、有仿真交易经验等。
“这是强者的游戏。” 有业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水平不够、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人不适合参与股指期货。”
1月8日,距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不到一周,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批复文件。随后,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将“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1月19日,中金所发布修订后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种种动态表明,酝酿数年之久的股指期货,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距离其真正挂牌交易之日也越来越近。
“从全球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看,金融期货占据90%以上的比重,预计有了股指期货后,国债、外汇等期货品种将相继上市,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指期货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说。
公募基金:“老套路”转型
做空机制的长期缺位给中国股市造成的疯涨、暴跌交替现象,长期困扰着各类投资者,倡导价值投资的股票型公募基金亦不能置身局外。
只能做多的盈利模式常常被喻为小孩子用积木堆高楼——每次都要堆到轰然倒塌为止。在崩溃之前,则只能选择不停地往高处堆。而一旦遇到市场剧烈震荡,市场各方对基金“追涨杀跌”指责声不绝于耳。
在即将到来的期指时代,因为有了主动表达多、空观点的金融工具,股票基金被动沿用了20年的传统操作套路,将发生重大改变。
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李兰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说,股指期货对股票型基金意义重大,以前基金看空市场时只能选择降低仓位,但降到60%也就到底了。而未来则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对冲,变相地将仓位降低到60%以下。封闭式基金还可以在到期前买入与到期日相匹配的期货,做对冲获取折价收益。
信达证券研究认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股指期货的主要价值在于套期保值和指数套利:基金可以合理运用套保策略,通过卖空股指期货来抵御大盘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对冲投资组合下行风险;其次,还可以通过指数套利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另外,股指期货产品还有利于指数基金降低跟踪误差,提高市场地位,将有力推动指数基金的发展。
在确认股指期货是行业重大利好的同时,记者发现,公募基金也明确表态要慎对股指期货的高风险。
国内一大型基金公司新闻部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4年多来,他们公司对股指期货的研究部门从金融工作小组演变到金融工作部,再到当前的数量投资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多了一种备选金融工具毕竟是好事。但我们作为公募基金,对股指期货的态度还是非常审慎的,毕竟股指期货的风险极大。”该人士说。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业内普遍预期,监管层给公募基金设置的投资股指期货的资金比例,不会超过基金净值的10%。
“公募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对冲基金,因此典型的公募基金并不会把太多的资金用在股指期货中。”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判断。
在他看来,股指期货推出后一段时间内,公募基金行业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洗牌。
“股指期货将成为影响未来公募基金投资策略的一个因素,但基金总体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公募基金做多的倾向也不会改变,因为长远看,公募基金做多的风险要比做空风险小很多。”江赛春说。
他表示,股指期货将更多被公募基金用做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对冲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不是成为对赌市场趋势的投机工具。
“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政策的推出,将改变基金公司靠天吃饭的局面。”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现代金融中心主任张建森博士认为,基金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可能因此而发生变化,此前基金必须依靠股票的上扬才能赚取利润,但未来基金公司的组合投资策略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存在做空机制,未来股票市值缩水也不一定意味着基金业绩的落后。
私募游资:“对冲基金”诱惑
具备股指期货交易经验的私募游资,当属当前市场中最为兴奋的群体。而其所以热盼股指期货,是因为它意味着真正的对冲基金将在中国诞生。
“对冲基金”(hedge fund)在海外市场已被广泛应用,它们灵活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互换交易、套利交易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除了可以通过对冲做无风险套利外,单边把握得好的私募游资,利润空间将不可估量。”深圳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的团队就一直在仿真交易中进行演练。
上海一家期货公司高层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私募基金将成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最主要的参与者。由于操作灵活,不受契约限制,私募机构可以专门募集用于衍生品投资的资金,做对冲基金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更大。
“尤其期指推出初期,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这些‘大块头’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政策限制,这也正是私募迅速壮大的好时机,私募行业规模将会由此出现跨越式增长。”该期货人士表示。
而原来在股市素有“涨停敢死队”之称的各路游资,也将因为股指期货的到来而获得一个更为刺激的交易工具。
“过去的20年,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已经习惯了题材炒作。股指期货出来后,这种炒作的热度很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相比几个涨停板的收益,股指期货对游资的诱惑要大得多。”金瑞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陈志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判断。
阳光私募:不急于“吃螃蟹”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永洁长期跟踪阳光私募的动向,针对阳光私募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获批后的动作,她做了多方调研。
肖永洁告诉本刊记者,目前还没有看到阳光私募如外界猜想那般迅速做出追逐大蓝筹、券商股的操作。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国内几家信托公司了解到,当前多数通过信托平台的阳光私募产品在投资标的上,都给股指期货预留了“口子”。因此从契约上看,已发产品做股指期货并没有障碍,关键问题在于监管层会不会允许信托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中来。
本刊记者发现,较之私募游资的兴奋,阳光私募要谨慎许多。据肖永洁分析,这是因为在股指期货的操作经验上,阳光私募还比较欠缺。虽然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在香港有股指期货和期货的账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但从阳光私募全行业看,因为之前不被允许投资期货,所以大多数阳光私募团队没有相关人员配备。
另有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刚推出的时候,其交易系统可能不太完善,股指期货带来的收益或许会被误差抵消,所以他们选择等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再使用。
肖永洁认为,期指风险远高于股市,它带给阳光私募资金的两种可能后果,一是高风险改变了阳光私募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原本是稳健型的产品,可能因为杠杆的使用而带来较大波动性,从而改变预期收益范围;二是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可能会让赚钱变得很快,这可能会让一部分资金管理者迷失价值投资方向而转向投机。
“股指期货只是一种风险对冲的金融工具,工具本身不能影响市场走势,也不应该主导投资策略。所以我们还在思考,并不急于第一时间进入操作。”一位基金经理如是表态。
风险控制先行
为防范和应对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出现的跨市场风险,新的监管架构逐渐显现。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中国证监会已经成立“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协调小组”,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跨市场协调监管。
该小组以证监会相关分管领导为组长,组员包括证监会各业务部门、沪深交易所、中金所、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司、登记公司等。
而作为承担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场所,中金所1月19日公布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明示了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持仓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强行减仓制度、保证金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八大风险控制制度,来规范市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备受关注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相关办法也浮出水面。
近日,有关部门向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下发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应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采用近月或者交易活跃合约(可以展期)进行套期保值。非股票型基金不得投资股指期货。
而针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标准,监管部门还将在近期发布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根据目前中金所公布的暂定稿,硬性指标包括开户资金不低于50万元、参加培训并通过测试、具有期货交易经历、有仿真交易经验等。
“这是强者的游戏。” 有业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水平不够、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人不适合参与股指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