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关系国家社会的进步。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从社会,高等教育,毕业生个人等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
1. 社会因素
1.1就业岗位减少,就业标准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而全球经济仍未回暖,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就相对较少。随着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精简分流,而且门槛越来越高,使得大学毕业生选择的就业主渠道越来越窄。同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要求毕业生的专业成绩优良;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休养,而且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事业心,责任心,而且要求毕业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人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有行业和职业,地域和城乡的分别,也有单位性质的分别。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不够完善,就业市场不够成熟,缺少一个统一的公布需求信息的平台,信息也得不到充分运用,浪费很多岗位资源。
1.3家庭因素
从“前途选择”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地位结构性因素中,父亲的教育水平、父亲职业和家庭收入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有父亲的教育水平显著,随着父亲教育水平的上升,大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意愿有一定的增加。
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前途选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从网络规模来看,网络规模越大,社会资本越高,大学生就业的意愿会降低20%且作用显著。从网络的异质性来看,网络中的职业差异越大,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也在增加,大约可以提高8%,且作用显著。控制变量作用皆不显著,也就是说大学生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与性别、专业和是否是党员的影响不大。
在家庭的地位结构因素中,父亲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作用显著。父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就会增加。父亲的职业地位对大学生职业选择作用显著,父亲职业地位越高,大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意愿就越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和职业选择都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就越高,也更愿意选择企业去工作。
2.高等教育因素
2.1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偏差
高职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而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遵循“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发展途径办学,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甚至流于形式;“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应试现象较明显,学生并未形成真正的技能;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导致教育脱离市场的需求。
2.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错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导致办学特色不突出,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出现了两种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另一些高职院校则一味地追求市场化,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导致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2.3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脱节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强调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影响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
3. 毕业生自身因素
3.1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偏高
现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一个理性的、客观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将自身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来看待,而没有将自身放到大众就业竞争之中,以至于过高或者是没有准确的给自己定位,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的情况。这一点表现在:就业倾向于大城市,不愿去二线或者支线城市就业;倾向于国有或大型公司,不愿去民营、私人小型公司;倾向于福利待遇丰厚的岗位,不愿从基础做起等等。这样的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就是导致许多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原因所在。
3.2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差,实践能力低
当代的大学教育,虽然也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知识传授依然作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主体。这也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遇事不能独立思考,自行处理能力。这些缺点无疑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问题。
企业对职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打工的”,基础人员市场已经饱和,他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对他们而言,注重务实,打造基础扎实才是当务之急,职工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必要的專业证书,做到认真务实、综合全面才是最为实际的。
显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经验及能力暂时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但是大学生因其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加之高校一贯非常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以及在环境下业务的处理能力和报告能力的培养,基本具备了高素质人才的潜质,他们接受知识、学习知识以及总结经验的能力都会高于其他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种天然优势。
3.3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很多大学生,在临近自己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尚未做好就业准备。面对社会,他们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对社会的认识,对企事业单位的情况,对就业市场的动态,全然不知,更加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就业,如何就好业。一味的随大流,遍地撒求职简历,填写求职报名表,在充满困惑与不安中,盲目的寻找着,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总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客观分析众多因素的前提下,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现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使高校教育得到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
1. 社会因素
1.1就业岗位减少,就业标准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而全球经济仍未回暖,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就相对较少。随着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精简分流,而且门槛越来越高,使得大学毕业生选择的就业主渠道越来越窄。同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且要求毕业生的专业成绩优良;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休养,而且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事业心,责任心,而且要求毕业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人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有行业和职业,地域和城乡的分别,也有单位性质的分别。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不够完善,就业市场不够成熟,缺少一个统一的公布需求信息的平台,信息也得不到充分运用,浪费很多岗位资源。
1.3家庭因素
从“前途选择”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地位结构性因素中,父亲的教育水平、父亲职业和家庭收入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有父亲的教育水平显著,随着父亲教育水平的上升,大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意愿有一定的增加。
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前途选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从网络规模来看,网络规模越大,社会资本越高,大学生就业的意愿会降低20%且作用显著。从网络的异质性来看,网络中的职业差异越大,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也在增加,大约可以提高8%,且作用显著。控制变量作用皆不显著,也就是说大学生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与性别、专业和是否是党员的影响不大。
在家庭的地位结构因素中,父亲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作用显著。父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就会增加。父亲的职业地位对大学生职业选择作用显著,父亲职业地位越高,大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意愿就越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和职业选择都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就越高,也更愿意选择企业去工作。
2.高等教育因素
2.1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偏差
高职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而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遵循“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发展途径办学,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甚至流于形式;“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应试现象较明显,学生并未形成真正的技能;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导致教育脱离市场的需求。
2.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错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导致办学特色不突出,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出现了两种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另一些高职院校则一味地追求市场化,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导致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2.3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脱节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强调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影响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
3. 毕业生自身因素
3.1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偏高
现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一个理性的、客观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将自身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来看待,而没有将自身放到大众就业竞争之中,以至于过高或者是没有准确的给自己定位,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的情况。这一点表现在:就业倾向于大城市,不愿去二线或者支线城市就业;倾向于国有或大型公司,不愿去民营、私人小型公司;倾向于福利待遇丰厚的岗位,不愿从基础做起等等。这样的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就是导致许多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原因所在。
3.2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差,实践能力低
当代的大学教育,虽然也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知识传授依然作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主体。这也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遇事不能独立思考,自行处理能力。这些缺点无疑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问题。
企业对职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打工的”,基础人员市场已经饱和,他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对他们而言,注重务实,打造基础扎实才是当务之急,职工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必要的專业证书,做到认真务实、综合全面才是最为实际的。
显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经验及能力暂时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但是大学生因其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加之高校一贯非常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以及在环境下业务的处理能力和报告能力的培养,基本具备了高素质人才的潜质,他们接受知识、学习知识以及总结经验的能力都会高于其他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种天然优势。
3.3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
很多大学生,在临近自己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尚未做好就业准备。面对社会,他们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对社会的认识,对企事业单位的情况,对就业市场的动态,全然不知,更加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就业,如何就好业。一味的随大流,遍地撒求职简历,填写求职报名表,在充满困惑与不安中,盲目的寻找着,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总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客观分析众多因素的前提下,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现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使高校教育得到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