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发现玻璃,是人类与玻璃相处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把玻璃制成人们喜爱和希望的样子呢?这可是个大难题。
做中空的玻璃器很难吗
玻璃珠虽然好看,但始终是小件的佩饰,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发展。因此,古人纷纷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把玻璃做成不同用途的容器。
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一种叫作“沙芯法”的方法。以这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鱼形玻璃容器为例,古埃及人首先按照自己想要的容器形状,用陶土捏出一个鱼形的内胆,用金属棒把它撑起来,再把内胆放到热的玻璃液里滚一圈,在玻璃层尚未完全冷却的时候,贴上半熔的、被拉长的彩色玻璃条,再放入炉中加热,同时用特殊的工具在玻璃表面画出波浪纹线并压光滑,等到冷却之后再把内胆掏出来,这样就能得到一个中空的鱼形容器了。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内胆的报废率很高,生产效率很低。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制作中空的玻璃器呢?
吹出来的玻璃器
大约在1世纪初,有一位古罗马人(也有人说是古叙利亚人)做了一根细长但中空的铁管,管子的一端有开口,另一端装了一个木质的“烟嘴”。工匠们拿着这长长的中空的铁管,用远离自己的那端蘸取一定量的玻璃液,再从有“烟嘴”的这端用力吹气,铁管另一端的玻璃液就会慢慢变大,变成一个玻璃泡泡。这时,灵巧的工匠会利用钳子和剪刀等工具对这个玻璃泡泡进行塑形,各式各样的花瓶、水壶、酒杯等日常容器就这样诞生了!
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希腊人利用这样的吹制技术制造了许多精美的玻璃器,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现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的EnniOFI玻璃杯了。这个玻璃杯的杯身一侧刻有希腊文“ENNIO-N/EPOIE-/SEN”,意思是“Ennion制作”;另一侧刻有希腊文“MNE-THE-/OAGORA/ZNO”,意思是“向顾客致敬”。
这个玻璃杯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带有制作者名字的玻璃器皿呢。
小鸭子,你从哪里来
1965年,考古学家在辽宁北燕冯素弗墓发现了一件带有异域风格的玻璃器——鸭形玻璃注。它的材质是淡绿色半透明的玻璃,经过化学分析,人们发现制作这件物品的原材料是当时中国尚无法生产的钠钙玻璃,制作方法采用的是古罗马人制作玻璃器时的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技法,玻璃器的造型和风格也和古罗马当时的玻璃器造型及风格相似。因此,专家们确认,这件鸭形玻璃注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经由丝绸之路从古罗马帝国而来的。这件舶来品成了见证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今天,大家走进上海玻璃博物馆,可以看到模仿古代工匠的玻璃吹制表演,工作人员会用长长的吹杆把橙色玻璃液吹成大大的玻璃泡泡。這数千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做中空的玻璃器很难吗
玻璃珠虽然好看,但始终是小件的佩饰,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发展。因此,古人纷纷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把玻璃做成不同用途的容器。
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一种叫作“沙芯法”的方法。以这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鱼形玻璃容器为例,古埃及人首先按照自己想要的容器形状,用陶土捏出一个鱼形的内胆,用金属棒把它撑起来,再把内胆放到热的玻璃液里滚一圈,在玻璃层尚未完全冷却的时候,贴上半熔的、被拉长的彩色玻璃条,再放入炉中加热,同时用特殊的工具在玻璃表面画出波浪纹线并压光滑,等到冷却之后再把内胆掏出来,这样就能得到一个中空的鱼形容器了。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内胆的报废率很高,生产效率很低。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制作中空的玻璃器呢?
吹出来的玻璃器
大约在1世纪初,有一位古罗马人(也有人说是古叙利亚人)做了一根细长但中空的铁管,管子的一端有开口,另一端装了一个木质的“烟嘴”。工匠们拿着这长长的中空的铁管,用远离自己的那端蘸取一定量的玻璃液,再从有“烟嘴”的这端用力吹气,铁管另一端的玻璃液就会慢慢变大,变成一个玻璃泡泡。这时,灵巧的工匠会利用钳子和剪刀等工具对这个玻璃泡泡进行塑形,各式各样的花瓶、水壶、酒杯等日常容器就这样诞生了!
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希腊人利用这样的吹制技术制造了许多精美的玻璃器,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现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的EnniOFI玻璃杯了。这个玻璃杯的杯身一侧刻有希腊文“ENNIO-N/EPOIE-/SEN”,意思是“Ennion制作”;另一侧刻有希腊文“MNE-THE-/OAGORA/ZNO”,意思是“向顾客致敬”。
这个玻璃杯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带有制作者名字的玻璃器皿呢。
小鸭子,你从哪里来
1965年,考古学家在辽宁北燕冯素弗墓发现了一件带有异域风格的玻璃器——鸭形玻璃注。它的材质是淡绿色半透明的玻璃,经过化学分析,人们发现制作这件物品的原材料是当时中国尚无法生产的钠钙玻璃,制作方法采用的是古罗马人制作玻璃器时的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技法,玻璃器的造型和风格也和古罗马当时的玻璃器造型及风格相似。因此,专家们确认,这件鸭形玻璃注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经由丝绸之路从古罗马帝国而来的。这件舶来品成了见证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今天,大家走进上海玻璃博物馆,可以看到模仿古代工匠的玻璃吹制表演,工作人员会用长长的吹杆把橙色玻璃液吹成大大的玻璃泡泡。這数千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