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宁服装有一句精彩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
是的,正是这样一句:“一切皆有可能。”让李宁成功地率领他的员工打造了一个大众诚信的运动品牌,但是您知道吗?这句话的背后是李宁和团队的精心努力,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我本人觉得一位成功的人士,他最先学会的就是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才会进步。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确是这样,无数的成长阅历和经验告诉我们“思考”,使人类走出脆弱,走向成熟,成为万物之灵长。
如果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要说教学反思,才是实现新课程教学情景创设艺术强而有力的后盾,课堂上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然而这一切的成功创设,我们不难想象其中包含了做为教者的我们多少思考与反思。
反思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人不能没有反思,尤其是一位真正的教者更不能没有反思。您知道吗?我们众所周知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反思的结果。“回首当年萧瑟处,也无阴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南唐后主李煜曾面对自己失败教训反思出,“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诗句。其实,在我们每做完一件事后,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哪里做得不对,更是教学得以进步,师生得以倾心交谈的反思性语言。
教学中的反思,不仅仅是我们所想的平常意义上的回顾或对过去的经历“过电影”,而是我们对教学工作的思考,对教学方式的锤炼,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对思维和心理感受的描述,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自身专业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后进生的教学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难点,然而我们在从事教学工作时是否反思过自己,我们是否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下尊重了每一位呢?我们在课堂上是否让他们体验到了我们对他们是尊重的呢?后进生的成功教学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基石所在。
如果说,“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那么我要说,“反思有法,思无定法”。
课前,我们完全可以先思考一下同学们在新课生成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授课时我们可以这样,时刻捕捉教学瞬间,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求知特点,教学方法是否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有利,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如何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给他们适机的教学激励和表扬,练习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巩固是否得当……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反思的,可以说你可以不是一个优秀的教者,但你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反思者。
我从事了十余年的教学工作,在这似长非短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困生,都是早已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优等生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当然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想要成功的愿望,而让学生成功地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就必须“一视同仁”,用赞赏和鼓励带领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也离不开反思,尤其是后进生的改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很努力。
诚然,我们曾在教学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沟通情景,组织一定活动中出现的教学失误做了一些反思,然而真正能做到反思得以致用,思有所获的又有几人?反思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问题解决的特殊方式。当然,有些时候我们的反思确实很深刻、很到位,但是真正坚持边教学、边反思的教师屈指可数,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应付教学的需要写一些反思,于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成了一种负担,为了执教理念而反思反而成了一种奢望。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真的很多,备课是否有效,坚持写教学札记的又有几人?能够虚心听取同行或专家评价的又有几人?这里我不再一一列举。我们教而不“反”,“反”而不思,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否就此沿袭下去,答案是否定的,不能!我们真的不能!
因为,在优秀教育者和平庸教育者的中间,我们选择了前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我们在选择的同时是否意识到两者的真正区别?它们之间绝不是在是否犯错误的界点上衡量,而是在于教者如何做到真正地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我们不得不承认,善于把教学中的失误转变成教学中的财富,这才是任何一个从教者自身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成功转变的重中之重。
写到这里,我想到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如果说教学,是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它永无止境,那么我要说反思其实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它应该是永无终点可言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当时刻保持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用我们满腔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尽情播撒知识的种子,用我们一颗追求理想教育的心,在反思中温暖和提升自身的教育品质,在思索中丰富教育的智慧与灵魂。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小学)
编辑 王团兰
是的,正是这样一句:“一切皆有可能。”让李宁成功地率领他的员工打造了一个大众诚信的运动品牌,但是您知道吗?这句话的背后是李宁和团队的精心努力,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我本人觉得一位成功的人士,他最先学会的就是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才会进步。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确是这样,无数的成长阅历和经验告诉我们“思考”,使人类走出脆弱,走向成熟,成为万物之灵长。
如果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要说教学反思,才是实现新课程教学情景创设艺术强而有力的后盾,课堂上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然而这一切的成功创设,我们不难想象其中包含了做为教者的我们多少思考与反思。
反思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人不能没有反思,尤其是一位真正的教者更不能没有反思。您知道吗?我们众所周知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反思的结果。“回首当年萧瑟处,也无阴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南唐后主李煜曾面对自己失败教训反思出,“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诗句。其实,在我们每做完一件事后,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哪里做得不对,更是教学得以进步,师生得以倾心交谈的反思性语言。
教学中的反思,不仅仅是我们所想的平常意义上的回顾或对过去的经历“过电影”,而是我们对教学工作的思考,对教学方式的锤炼,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对思维和心理感受的描述,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自身专业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后进生的教学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难点,然而我们在从事教学工作时是否反思过自己,我们是否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下尊重了每一位呢?我们在课堂上是否让他们体验到了我们对他们是尊重的呢?后进生的成功教学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基石所在。
如果说,“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那么我要说,“反思有法,思无定法”。
课前,我们完全可以先思考一下同学们在新课生成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授课时我们可以这样,时刻捕捉教学瞬间,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求知特点,教学方法是否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有利,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如何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给他们适机的教学激励和表扬,练习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巩固是否得当……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反思的,可以说你可以不是一个优秀的教者,但你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反思者。
我从事了十余年的教学工作,在这似长非短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困生,都是早已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优等生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当然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想要成功的愿望,而让学生成功地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就必须“一视同仁”,用赞赏和鼓励带领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也离不开反思,尤其是后进生的改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很努力。
诚然,我们曾在教学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沟通情景,组织一定活动中出现的教学失误做了一些反思,然而真正能做到反思得以致用,思有所获的又有几人?反思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问题解决的特殊方式。当然,有些时候我们的反思确实很深刻、很到位,但是真正坚持边教学、边反思的教师屈指可数,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应付教学的需要写一些反思,于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成了一种负担,为了执教理念而反思反而成了一种奢望。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真的很多,备课是否有效,坚持写教学札记的又有几人?能够虚心听取同行或专家评价的又有几人?这里我不再一一列举。我们教而不“反”,“反”而不思,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否就此沿袭下去,答案是否定的,不能!我们真的不能!
因为,在优秀教育者和平庸教育者的中间,我们选择了前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我们在选择的同时是否意识到两者的真正区别?它们之间绝不是在是否犯错误的界点上衡量,而是在于教者如何做到真正地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我们不得不承认,善于把教学中的失误转变成教学中的财富,这才是任何一个从教者自身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成功转变的重中之重。
写到这里,我想到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如果说教学,是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它永无止境,那么我要说反思其实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它应该是永无终点可言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当时刻保持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用我们满腔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尽情播撒知识的种子,用我们一颗追求理想教育的心,在反思中温暖和提升自身的教育品质,在思索中丰富教育的智慧与灵魂。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