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习中学生若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即乐于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能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只有学生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进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特别是初中生物的教学,课时少,中考不考,学生不重视,教好生物就很困难。因此,上好生物课,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显得很重要了。下面我对培养学生兴趣简单的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课堂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等,涉及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有些课堂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途径。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就能应对自如,再加上高雅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上紧张的气氛变得宽松,使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启发,学到知识。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生物实验的科研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诸如种子萌发率的测定、生长素在扦插中的作用、花粉萌发观察、蛙胚胎发育观察、涡虫再生实验、胃液消化作用等。活跃幽默充满探究意味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对生物课感兴趣。
  二、在引导与超越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掌握知识、形成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景后进行课堂讨论。例如,在讲述“摩擦力”时,我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物质世界不存在摩擦力,我们生活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学生表现得非常踊跃,大胆想象,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和物理学科的魅力。课堂讨论应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体验信息交流的快乐,把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的热情延续下去,坚持下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大大提高。
  高中的学生求知欲很强,书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就会提出许多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老师就会发现,提问题的似乎一直是那几个同学,如何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每节生物课前开展分钟小演讲,演讲的内容是每个学生感兴趣的生物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和喜好各不相同,他们选择的内容差异也很大。有的同学选择介绍动物比如恐龙的灭绝;北极熊如何适应寒冷生活;蚊子怎样传播疾病;昆虫的传情等;有的同学对植物比较感兴趣,介绍了格桑花,月季花等等;有的同学关注环境介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等;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此学生对生物课有了许多的期待,学习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
  三、生活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类的真智慧,是从近身环境中所得来的亲切知识。在生物课堂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从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人手,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此外我们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引用,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能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将相对枯燥平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内容,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完成虚拟实验,书本上的实验由于材料难度的限制不可能每个都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四、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句俗语说的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生动地说明了直观的价值。生物学是直观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理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领悟得更透彻。许多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利用直观教学能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对生物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对生物知识感知的深度和广度限制,把那些无法感知的生物世界在课堂上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使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
  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一个大公无私、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对塑造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课外科技活动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助于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对大自然的保护,善待自然,使自然界的生物间的关系能协调发展。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与相邻学科知识的联系与实用,如:数学、环境、生产、生活、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事实证明,有广博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对树立教师的威信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起到良好作用。
  总之,当今世界,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克隆羊”“克隆牛”的先后诞生,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等,都表明生物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它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兴趣、学好生物就重要了,作为生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肩负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还会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堂中的有效追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笔者试从追问对象、追问技巧、追问时机、追问“注意点”等方面来探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追问。  「关键词」有效追问 技巧 时机  何为问?《说文解字》这样阐述:“问,讯也。从口门声。”笔者将“问”字形象地理解成教师用“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追问,是架设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阶梯。可见,“追问”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的目的在于完成初中阶段新课标中对生命与人生的论述。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大视角,关注生命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同时既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兼顾生命和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关 键 词:生命 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标 天地宇宙 本质  2011年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制定并发行。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益之举。在文中《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了本学科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别构成了一对矛盾。在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分数论英雄的终结目标之下,我们的教育交给孩子最多的是书本知识。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并非易事,它常常会遇到阻力,主要包括: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政策导向作用和教育改革的风险性等。所谓素质,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
摘 要:如何提高地理试卷中综合题的得分率不仅是地理老师关心的问题,更是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广大文科类考生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考地理 解答方法  高考地理分值为选择题44分,综合题为56分,从比重来看综合题越来越成为师生关注的主要方向,那如何答好高考综合题也是近些年来我们这些地理老师关心的问题。地理高考试卷的综合题答题的切入相对简单,能全面、准确、深刻地完成答题却十分不易,如何提高地理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把丰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无论怎样的学校、班级,无论用何种形式择优录取,在进行一个教学阶段后,学生总会出现差异。无论从思想、学习成绩、纪律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较差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他们在班级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会给班级各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有些甚至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加快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就后进生
信息学奥赛,是一项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融合了“思维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基础性”、“独立性与合作性”等众多要素在内,正是这些极具挑战性的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众多的OIer沉迷其中,不亦乐乎。然而有许多刚刚接触到这个竞赛的老师们,往往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得其法,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许多弯路,也没能取得什么成绩。虽然从事多年这方面的辅导工作,但从中悟得的“道”还只
内容摘要:  在教学中我们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读的时间让给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到知识,学懂文章。自读自悟,产生兴趣。质疑再读,深入挖掘。多样朗读,自主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重视读的训练,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自主阅读 自读自悟 质疑再读 多样朗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读”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读
【摘要】 美术作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通过有效美术作业展示评价活动,可以及时地反馈各项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与肯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作品中展示自我,收获快乐。  【关键词】评价 、 有效、创造  在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