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那么如何让数学走向生活,使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数学”的乐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架设好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找一找,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 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使学生从中懂得怎样支配家庭的开支,又感受到勤俭节约的可贵和从中得到的乐趣.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或者贴近生活的素材,修改或补充教材,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 过程如下:①说关系. 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在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②猜老师的岁数. 先猜猜老师是多大岁数?(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老师多少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关系. ③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如果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 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其中,小白鸭、小灰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的数量. 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 在这节课中,首先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渗透了从小关注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的思想教育.
二、演一演,在生活中再现情景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平时要留心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计算“165 - 97 = 165 - 100 + 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妈妈带了165元钱去药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 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 这样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具体的生活经验经过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 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三、想一想,在生活中构建模式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情感是认知的原动力”. 积极的情感投入,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我们就应该极力创设出具有“亲和力”的人际情境,以此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并在情境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的组织活动,参与活动,通过其间更多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心,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我在教学统计表时,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查听课老师和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外书?学生经历了“问一问”——“写一写”——“议一议”——“算一算”的过程,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数学. 如此贴近学生的心灵,怎能不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熟悉的生活背景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调整了课堂的教学节奏,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 这哪里像是上数学课?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更像是一堂游戏课;这哪里有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在孩子们的心里,也许更像是与大哥哥(大姐姐)在交流. 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主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呢?
四、做一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运用所学去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孕育了创造的灵感. 例如: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平常的作息时间,然后计算每天吃饭、睡觉、写作业、玩耍各用了多少时间,并自我评价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 这样,不仅把“时、分、秒”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而且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又如: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之后,可布置学生“量一量你家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选择的空间,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而且,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也是兴致勃勃,乐于完成.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一、找一找,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 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使学生从中懂得怎样支配家庭的开支,又感受到勤俭节约的可贵和从中得到的乐趣.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或者贴近生活的素材,修改或补充教材,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 过程如下:①说关系. 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在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②猜老师的岁数. 先猜猜老师是多大岁数?(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老师多少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关系. ③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如果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 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其中,小白鸭、小灰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的数量. 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 在这节课中,首先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渗透了从小关注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的思想教育.
二、演一演,在生活中再现情景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平时要留心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计算“165 - 97 = 165 - 100 + 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妈妈带了165元钱去药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 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 这样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具体的生活经验经过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 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三、想一想,在生活中构建模式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情感是认知的原动力”. 积极的情感投入,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我们就应该极力创设出具有“亲和力”的人际情境,以此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并在情境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的组织活动,参与活动,通过其间更多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心,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我在教学统计表时,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查听课老师和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外书?学生经历了“问一问”——“写一写”——“议一议”——“算一算”的过程,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数学. 如此贴近学生的心灵,怎能不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熟悉的生活背景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调整了课堂的教学节奏,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 这哪里像是上数学课?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更像是一堂游戏课;这哪里有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在孩子们的心里,也许更像是与大哥哥(大姐姐)在交流. 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主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呢?
四、做一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运用所学去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孕育了创造的灵感. 例如: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平常的作息时间,然后计算每天吃饭、睡觉、写作业、玩耍各用了多少时间,并自我评价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 这样,不仅把“时、分、秒”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而且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又如: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之后,可布置学生“量一量你家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选择的空间,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而且,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也是兴致勃勃,乐于完成.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