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用顺文而为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解读】
  本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主题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课文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课文字词简单,内容浅显,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文学特征和表现形式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根据学段阅读要求,我认为本文恰好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所以我努力创设童话的意境,用复述形式再现故事,引导学生在读故事中关注对话提示语,并在写故事中运用这一语言形式。整个教学设计延续情节曲折、语言夸张的幻想色彩,使学生在故事中步步走入角色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故事大意。
  2.创设情境,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用复述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3.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试用对话提示语续编片段,进一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说说预习发现)
  2.快速默读全文,出示要求。
  ①默读全文,把难读的词语再读读。
  ②读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小木偶的什么故事。
  3.检查反馈。
  ①词语检查:愤怒、笑嘻嘻、可怜巴巴、嘟嘟囔囔、龇牙咧嘴。
  师:读了词语有怎样的发现?(重点理解:嘟嘟囔囔、龇牙咧嘴)
  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学习课文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是很重要的本领,要经常练习才行。
  二、再读课文,厘清脉络
  1.师: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小木偶这个故事就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读着一幅幅图片,故事情节就浮现在眼前了,看……
  2.梳理情节,拟小标题。
  老木匠做小木偶、被小红狐抢走红背包、被小兔子误会 、被老婆婆误会、得到女巫帮助。
  3.师:一个画面就是一个生动的情节,每幅图片文中都有相应的段落描写,请你找到段落大声读读。
  三、细读片段,聚焦对话
  1.分角色感情朗读“被小红狐抢走背包”片段,请学生说说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对话多)
  2.引导学生用对比阅读法体会对话提示语的作用。
  3.小结:对话集中时,要分开小节写,能让条理更清楚。提示语的位置也要根据对话情景的不同灵活多变,这样对话形式丰富多样,不单调。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的使用也不同。
  (设计意图:第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点面结合”读故事。“面”的阅读,设计了概括故事大意、梳理情节、拟小标题等环节。其中通过初读、检查、交流,让略读课生字词语教学显得更扎实,重点理解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点”的阅读,指向片段描写中对话提示语的作用,它是本文写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是领会课文意思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的多元想象,同时为学习写人物的对话打下基础。这样加强对话训练,在读中注重感悟,注重积累。)
  四、创设情景,复述故事
  1.师:一天,小木偶回家了。老木匠看见小木偶激动地一把抱住他说:“啊!孩子,你可回来了!你每天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吧?” 此时,小木偶是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经历的一幕一幕,他会怎样向老木匠叙说自己的经历呢?请同学们当一回小木偶,试着把小木偶的经历说给老木匠听。
  (1)出示要求:复述故事——转换人称,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内容简略地讲出来。
  (2)示范:老师是老木匠,选个学生当小木偶和老师合作一把。
  ①师:经历可以概括说,但是表达形式要融入情感。
  ②引导学生适当接话把故事情节说明白。
  ③评价:表达是否有感染力、语言是否简洁。
  (3)练习:同桌合作表演。
  (4)展示:学生听后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小木偶难受、愤怒的心情,老木匠意外、难过的心理)
  2.师:小木偶啊,我原来以为只有笑是最重要的。唉!难道是我错了?
  出示最后一段话: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板书: 笑 快乐?
  喜怒哀乐 生活!
  (板块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有效整合。在情境中复述故事可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将童话故事内化。复述训练要求融入文本,借助肢体语言,使阅读与动手动口的实践协调发展,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感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更融入故事的角色,感悟角色,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
  五、续编情节,拓展阅读
  1.师: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但是他成长的故事还在继续,还发生什么故事了呢?
  情景提示:小木偶又遇到了小红狐……
  小木偶遇到了……
  2.出示写话要求:学会使用对话提示语,编写小木偶故事。
  3.写后交流、评价。
  4.补充阅读:《小木偶山米》《小木偶棒棒糖》 。
  5.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这个童话就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心田。我想说:像今天这样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出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后不妨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好吗?
  (板块设计意图:直切重点,力求突破难点。通过续编,学生慢慢走进小木偶的内心世界,这样更激发起学生的想象,自然也会产生“写”的欲望。这一续写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编故事。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创造能力。拓展阅读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从而丰满小木偶这一人物形象。)   【特级教师施燕红总评】
  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教什么,怎么教,吕虹老师执教的《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和借鉴。基于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准确定位,吕老师独辟蹊径,以“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三大板块展开教学,带领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显得匠心独具。
  一、抓住文本特点,关注语言表达
  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沿着阅读理解、吸纳积累的主线展开,聚焦于对文本内容的深挖穷究,最终落入了烦琐分析的窠臼,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其症结主要表现在:轻慢了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才精确妥帖地表现出来的,这样也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童话故事这类文体,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学生完全能做到无师自通,自可不去花费力气。因而吕老师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特点及语言表达的关注上。《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最明显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全文由小木偶与老木匠、小红狐、小兔子、老婆婆、女巫之间的对话组成;此外,从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的特点上来看,小木偶与小红狐的对话片段最值得关注。吕老师删繁就简,直指重点,引导学生聚焦“被小红狐抢走背包”片段,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对话提示语的作用,从而直观感受对话提示语的丰富与灵活多样对表现人物神态、心理的作用。此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领悟童话语言表达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续编故事、学写对话打下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二、指向语言实践,提升语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关注语言表达、提升语言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语言的最高理解是运用,学生在不断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也学习到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去表达,在语言运用上有所提升。吕老师既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更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本节课中,吕老师设计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板块——复述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自然离不开更加全面系统、深入适切地去把握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鲜明特点和精粹之处。于是学生就需要在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把握故事的内容与情节的发展,解读好文本中最富表现力的人物对话描写。“复述故事”的教学便有效展开:明确要求—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评价。此环节因为有情境的创设、人称转换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通过复述,再现故事,通过复述,把“读”的收获转化为“说”的训练,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如果说复述还只是口头语言的实践,那么吕老师在课堂最后安排的“编故事”环节,更是指向了有创意的语用练习。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编写小木偶故事,要求学会使用对话提示语。这一续写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从而促使学生内化、活用了课文语言,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吕老师深谙略读课文的教学之道。整节课的教学关注整体,聚焦语言,读讲相融,强化语用,设计的各教学板块显得简洁又恰当,彰显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教研室 324000)
其他文献
【摘要】有層次地朗读,让朗读有增量是课堂上学生深入文本,得出个性化体悟的过程。教师在完成朗读的教学任务时,可以从“沉入词语,读正确字词”“创设气氛,定准情感基调”“精选方法,切合文本实际”“多元参与,注重朗读评议”等方面入手,着力引导学生认真解读作品,赏析语言文字,深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沉入词语、全心投入、真情参与的教学目标,提高朗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朗读 词语 气氛 评议  听说读写是小学
【摘 要】《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与自律的故事。立足三个贯穿于文章始末的要素作为研读的切入点,深入剖析教材,能挖掘故事背后的隐喻与深层含义,为解构文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钓鱼 道德 启示  安德烈耶夫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在这个充满金钱、权力和各种利益诱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场与自己的战争,因为阻碍自己前进,使自己走向堕落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钓鱼的启
说明性文章,作为一种集知识与方法于一体,熔信息与事理于一炉的实用性文体,在小学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33篇说明性文章,其中低年级有8篇,中年级有16篇,高年级有9篇。选用篇数仅次于散文。但教材正式提出“说明性文章”这个文体概念,却是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为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直到第三学段,才在“阅读目标”中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课例探讨  2015年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于10月19日至22日在宁波举行。相关内容本刊在2015年第12期上作了介绍并对低段的部分课例进行了刊登,反响良好。本期我们继续推出中段部分课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是建立在第一学段以字词句学习为重点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为第三学段以篇章阅读为重点的教学奠基服务的。纵观当前第二学段的阅读教
【摘 要】低段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要写出一手好字,离不开写字评价。让儿童在评价中获得写好字的方法、汲取写好字的动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努力的。就目前写字评价指向散、童趣少,缺乏整体观照的现状,可基于比较、互助、迁移下的写字评价,让评价变得自主、互动、有趣,从而引导儿童把汉字写规范、写端正、写整洁,达到书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评价 儿童 写好字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
【摘 要】针对在规定或给定的时间里,课文老是上不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建构“前学”(课前学)—“中学”(课中学)—“后学”(课后学)这样一个“三学”模式,从而构建起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系统,就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  【关键词】三学 课前学 课中学 课后学 阅读教学离不开课文。如果没有课文,阅读教学就无法进行。因此,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课文,都是不
【摘 要】在教学中巧用“任务单”能帮助教师告别课堂上的“假学习”,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亲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任务单”,先确定学的基点,再充分展开学的过程,最后实现学的迁移,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场。  【关键词】任务单;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我们在课堂上常见学生忙忙碌碌,高举小手表示“我知道了”“我懂得了”……那么,这些现象能成为证明“学习真正发生了”的依据吗?其
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涵盖着语文阅读教学的丰富性和习作教学的艰巨性,而要将这丰富与艰巨相结合,需要教师处理教材的智慧和课堂把握的灵动。读写结合绝非生搬硬套地将读和写相加,而需要读与写的教学无痕,大言稀声。教无定法,学无定规,读写结合亦然。本文通过透视几组课堂教学的课例,叩问当下读写结合的常见缺憾,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缺憾   镜头一:“泾渭分明”式   教学《地震中的父
【文本简析】  《兔子的名片》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创作的一个童话故事。故事里,兔子用它不断“升级”的名片吓跑了欺负其他动物的狐狸、狼和老虎,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谁也不怕的大象。它传递给小读者的不仅仅是简单而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有一份和气的温暖。作者运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叙述狐狸、狼和老虎看到名片前后的变化,以及兔子与大象相遇的情景等,节奏分明,浅显易懂。同时,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在自主练习中读通诗歌,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2.通过比较阅读,在自主发现中读懂诗歌,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自然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表达,在自由倾诉中升华主题,从而自然地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唱响歌颂春天的歌曲,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词。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师:是啊!春天是温暖的,是美好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