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年货
周彦辉
人到中年,对于年的印象,却只在过去的记忆里,那个贫穷却记忆深刻的年代。
时光倒回四十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缺衣少食的时期。一切生活用品都是按计划供应,要购买任何一种产品都要凭票,如粮票、布票、自行车票……不过,不管人们平时怎么节省,过年都是丝毫不敢含糊的,可以说是毫不吝啬。杀猪宰鸡,鞭炮年画,孩子的新衣新鞋,最重要的就是买年货了。
小时候,每逢年前腊月的三、六、九日,我总是乐颠颠地跟着父亲一路步行七八里,到县城的集贸市场,采买年货。花椒、大料、桂皮、茴香籽是炖肉必用的香料,鱼总要来十几条,若是需要大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酒和糖,须到国营的副食店和食品店。面对平时少见的饼干、蛋糕和糖果,我只能贪婪地闻闻香味,再和着口水咽到肚里。然后去新华书店,父亲挑选了两套年画和一付画轴,卷成筒。我的眼睛却始终瞄着柜台里的一本本小人书,每一本都让人新鲜兴奋。最后比较来比较去,痛下决心,选中了一本,就扭过头来央求父亲。父亲犹豫一番,大约是拗不过我,很不大情愿地掏出一块钱来。
我抓起书,小心地揣进怀里,一路上高兴得手舞足蹈。
回家的路上,又碰上“炮”市,就是专门卖鞭炮的集市。那时候人们虽说囊中羞涩,对鞭炮却是出手大方。这里人山人海,“炮”声震耳欲聋。几十辆马车围成一圈,车上码垛着整齐的鞭炮,还站着人。只见车上一人用竹竿挑起一挂鞭炮,大喊一声:看我们的!顿时,炮仗乒乓作响,火星四溅,响声清脆,人们就一涌而上,争先掏钱购买。这也许是活生生的广告。事后大人说,当众燃放的鞭炮当然是最好的。但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一次,有一位嘴里的大话刚刚吹完,鞭炮却发出噗嗤、噗嗤的响声,引得众人大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人们就懂得了作广告,也有了假冒伪劣产品。
除了去集贸市场,剩下的年货靠自给自足了。谁家杀了猪,村里的大喇叭就通知人们去买。豆腐都是自己磨制,用卤水点。主食自然是馒头,里面有红豆馅或大枣。
另外,人们还用糜子磨成的面粉摊一种叫“泸锅”的煎饼。摊煎饼的锅,怎么看怎么像一只乌龟,三足,有盖,黑不溜秋的。与一般锅不同的是,锅的中央是凸起的。等到锅烧热后,抹上油,母亲用一把勺子将调好的面糊糊从中央浇下,再将盖子盖上。大约过一两分钟,煎饼就熟了。母亲就用一根筷子从中间将其挑起,放到篮子里。
越是贫穷的年代,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就越强烈,对过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过年的快乐似乎完全属于孩子。那时,我想,要是天天过年多好啊!父母听了,却一笑了之。
待到天天都可以过年的时候,我的孩子已跟我那时一般大,只是他没那么盼着过年了。
年画和烟票
阿庆
过年是老百姓的大事,即使在贫穷的岁月里,老百姓的年也要过得有声有色。
在北方,过年的时间恰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因为有了这么个节日,从前冷冷清清的街道上行人慢慢多了起来,后来不知从哪儿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好像是年的脚步正不紧不慢地走来。再后来,鞭炮声越来越多了,年真的就近了。
我们家过年的步骤是从买年画开始的。妈妈喜欢画画,也会欣赏画。我记得最清楚的年画,一张是一个胖娃娃怀抱着一条大鲤鱼;还有一张的场面很气派,在冰天雪地的大江之上,凿开了个大大的冰窟窿,一群人在封冻的江面上正拉起收获的鱼网,有的人摘掉了帽子、有的人甩掉了棉衣,脸上带着快乐和自豪,齐心协力拉着沉甸甸的鱼网,网里欢蹦乱跳着大大小小红色的、金色的、灰色的鲤鱼。只要在墙上帖上年画,过年的气氛就出来了。
我老爸喜欢吸烟,平时抽一种叫《葡萄》的便宜烟,过年时能够得到一张票,买上几盒好烟,老爸因此可以解解馋,我也能够得到几张少见的烟纸(即烟标)。记得那时的好烟有《江帆》、《恒大》、《牡丹》等,人们十分珍惜一年一次改善生活的机会,即使再困难也不肯让烟票“白瞎”了。
包饺子
老说
大年三十的晚饭前,家家都会放挂鞭,是辞旧迎新之意,也是告诉大家,我们家开饭啦!
俗话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年夜饭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包饺子,一是晚餐一定要有鱼。
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饺子。为了过年包饺子,妈妈总会特意买几斤沙子面。据说这种面特别筋道,用它包的饺子不乱汤。因为价钱较贵,平日里我们家不舍得买。包饺子的时候,妈妈特意招呼我看看这难得一见的沙子面。果然,沙子面名副其实,比一般的面粉要粗,能看到细小的颗粒,就像沙子。老爸说,这是双合盛出的面粉。后来我知道,双合盛是哈尔滨的名牌面粉厂,也是一个老牌企业。可惜,如今双合盛的名字在市场上消失好久了。那时的饺子馅无非是一点点猪肉,拌上大白菜馅。包饺子以前,妈妈会发给全家每人一根红布条,或装在口袋里,或系在头发上(更小的时候,是每人一朵红花,我家唯一的大男人爸爸除外),嘴里还要吃着糖包饺子。通常,我们会包几个裹硬币的饺子,大家都盼望着初一早晨能吃到它,让自己有更多的财气。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要说报得了,呵呵,新的一年,就图个吉祥如意。
那时从来没有感觉饺子不好吃的,家里不富裕,很小我学会了知足。
打年糕
>>元元
我在绍兴一个比较富庶的小村庄长大,关于春节的美好记忆都在那里。
大年三十,年的气息是最浓的。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开始打年糕。那时候邻里关系非常和睦,家家都大门敞开,小孩只要有力气,就可以不停地蹿到东蹿去西,运气好的就会收到有巧手的阿姨用未成型的年糕捏一只小动物,小孩们欢天喜地地等它干掉,然后拿着向别的小朋友炫耀。
打年糕是每年新年必不可少的事情,小的时候总喜欢赶往打年糕的地方,看着糯米粉变成香喷喷的年糕。
开始了,一些老奶奶把一袋面粉一点点地撒在一个特制的网上,再一一地把沾在一起的面粉分开。这时,老爷爷们在灶上烧水,面粉处理好了,水也烧开了,于是把面粉放在一个木桶里,把木桶放在烧着火的灶上。一会儿,面粉熟了,还是粘粘的。接着,一个叔叔把它抱到一个缸里, 缸里面还放着一个“大榔头”。听大人说那个“缸”叫石臼,那个“大榔头”叫臼把,打年糕的叔叔把蒸熟的糯米粉放入石臼,然后用臼把打年糕。不过一会儿,热腾腾的糯米粉在石臼里冒着热气。叔叔拿起臼把,朝年糕打去。一会儿,一位叔叔放下臼把,翻动一下年糕,另一位叔叔放一点水,这样是为了不让年糕粘住石臼的底。小时候不懂事,见他们打年糕,手有些痒痒,就说“叔叔,我也要打!”那叔叔一听,笑着说:“你行吗?连臼把也拿不起!”我总有些扫兴,但不一会扑鼻而来的香味,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拿块年糕往嘴里塞。哇!粘粘的,香香的。
现在农村人亲手制成的年糕很少吃到了,城里用机械做成的年糕,也还喜欢吃。
过年的消费清单
>>晓晓
李刚(化名)是北漂的一员,在一家私企任部门经理,老家在广州,女友是北京的,06年是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家过年的,安慰一下妈妈。
“过年”的概念其实在李刚的脑子里早淡化了,如今生活水平好得每天都吃啥啥不香,干啥啥没劲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盼着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回家过年主要是和家人、朋友聚一聚,但得花上一大笔钱。
机票钱是主要的开支。托朋友提前订的机票,七折,加上机场建设费一张票就得一千多元。两个人来回的路费就差不多4000多元。
一年难得回去一趟,得给父母和亲戚买点儿礼物吧。和女朋友抽空去西单商场给爸妈每人买了一件衣服,500多元。虽说现在北京的特产广州都能买到,但心意不一样嘛,还得从北京买了带回去。于是数了数人头,买了三只全聚德烤鸭,差不多300元;再买些北京果铺什么的,200多元。
春节走亲访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老家人的眼里,能在北京立足,并且有份不错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十分羡慕。请客送礼,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自己也觉得没面子。照着2000元花吧。
压岁钱必不可少。两个小堂妹、一个小表弟还有一个小表妹,每人得100元吧,大表哥去年结婚有了宝宝,当然也少不了。
第一次和女朋友回家,得带她在广州转转吧。南方的东西时尚,买条K金的项链、买几件衣服,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好,女友没提议顺便去趟香港。
同学聚会是回家的一大内容。大年初一正好有同学结婚,大伙儿都去。份子钱送上200元。
另外,还要留下一点钱备用,给未来的岳父岳母买礼物。回家过趟年,怎么也得花个万把块钱。
现在又快过年了,女友提议今年的春节去韩国五日游……
周彦辉
人到中年,对于年的印象,却只在过去的记忆里,那个贫穷却记忆深刻的年代。
时光倒回四十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缺衣少食的时期。一切生活用品都是按计划供应,要购买任何一种产品都要凭票,如粮票、布票、自行车票……不过,不管人们平时怎么节省,过年都是丝毫不敢含糊的,可以说是毫不吝啬。杀猪宰鸡,鞭炮年画,孩子的新衣新鞋,最重要的就是买年货了。
小时候,每逢年前腊月的三、六、九日,我总是乐颠颠地跟着父亲一路步行七八里,到县城的集贸市场,采买年货。花椒、大料、桂皮、茴香籽是炖肉必用的香料,鱼总要来十几条,若是需要大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酒和糖,须到国营的副食店和食品店。面对平时少见的饼干、蛋糕和糖果,我只能贪婪地闻闻香味,再和着口水咽到肚里。然后去新华书店,父亲挑选了两套年画和一付画轴,卷成筒。我的眼睛却始终瞄着柜台里的一本本小人书,每一本都让人新鲜兴奋。最后比较来比较去,痛下决心,选中了一本,就扭过头来央求父亲。父亲犹豫一番,大约是拗不过我,很不大情愿地掏出一块钱来。
我抓起书,小心地揣进怀里,一路上高兴得手舞足蹈。
回家的路上,又碰上“炮”市,就是专门卖鞭炮的集市。那时候人们虽说囊中羞涩,对鞭炮却是出手大方。这里人山人海,“炮”声震耳欲聋。几十辆马车围成一圈,车上码垛着整齐的鞭炮,还站着人。只见车上一人用竹竿挑起一挂鞭炮,大喊一声:看我们的!顿时,炮仗乒乓作响,火星四溅,响声清脆,人们就一涌而上,争先掏钱购买。这也许是活生生的广告。事后大人说,当众燃放的鞭炮当然是最好的。但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一次,有一位嘴里的大话刚刚吹完,鞭炮却发出噗嗤、噗嗤的响声,引得众人大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人们就懂得了作广告,也有了假冒伪劣产品。
除了去集贸市场,剩下的年货靠自给自足了。谁家杀了猪,村里的大喇叭就通知人们去买。豆腐都是自己磨制,用卤水点。主食自然是馒头,里面有红豆馅或大枣。
另外,人们还用糜子磨成的面粉摊一种叫“泸锅”的煎饼。摊煎饼的锅,怎么看怎么像一只乌龟,三足,有盖,黑不溜秋的。与一般锅不同的是,锅的中央是凸起的。等到锅烧热后,抹上油,母亲用一把勺子将调好的面糊糊从中央浇下,再将盖子盖上。大约过一两分钟,煎饼就熟了。母亲就用一根筷子从中间将其挑起,放到篮子里。
越是贫穷的年代,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就越强烈,对过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过年的快乐似乎完全属于孩子。那时,我想,要是天天过年多好啊!父母听了,却一笑了之。
待到天天都可以过年的时候,我的孩子已跟我那时一般大,只是他没那么盼着过年了。
年画和烟票
阿庆
过年是老百姓的大事,即使在贫穷的岁月里,老百姓的年也要过得有声有色。
在北方,过年的时间恰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因为有了这么个节日,从前冷冷清清的街道上行人慢慢多了起来,后来不知从哪儿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好像是年的脚步正不紧不慢地走来。再后来,鞭炮声越来越多了,年真的就近了。
我们家过年的步骤是从买年画开始的。妈妈喜欢画画,也会欣赏画。我记得最清楚的年画,一张是一个胖娃娃怀抱着一条大鲤鱼;还有一张的场面很气派,在冰天雪地的大江之上,凿开了个大大的冰窟窿,一群人在封冻的江面上正拉起收获的鱼网,有的人摘掉了帽子、有的人甩掉了棉衣,脸上带着快乐和自豪,齐心协力拉着沉甸甸的鱼网,网里欢蹦乱跳着大大小小红色的、金色的、灰色的鲤鱼。只要在墙上帖上年画,过年的气氛就出来了。
我老爸喜欢吸烟,平时抽一种叫《葡萄》的便宜烟,过年时能够得到一张票,买上几盒好烟,老爸因此可以解解馋,我也能够得到几张少见的烟纸(即烟标)。记得那时的好烟有《江帆》、《恒大》、《牡丹》等,人们十分珍惜一年一次改善生活的机会,即使再困难也不肯让烟票“白瞎”了。
包饺子
老说
大年三十的晚饭前,家家都会放挂鞭,是辞旧迎新之意,也是告诉大家,我们家开饭啦!
俗话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年夜饭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包饺子,一是晚餐一定要有鱼。
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饺子。为了过年包饺子,妈妈总会特意买几斤沙子面。据说这种面特别筋道,用它包的饺子不乱汤。因为价钱较贵,平日里我们家不舍得买。包饺子的时候,妈妈特意招呼我看看这难得一见的沙子面。果然,沙子面名副其实,比一般的面粉要粗,能看到细小的颗粒,就像沙子。老爸说,这是双合盛出的面粉。后来我知道,双合盛是哈尔滨的名牌面粉厂,也是一个老牌企业。可惜,如今双合盛的名字在市场上消失好久了。那时的饺子馅无非是一点点猪肉,拌上大白菜馅。包饺子以前,妈妈会发给全家每人一根红布条,或装在口袋里,或系在头发上(更小的时候,是每人一朵红花,我家唯一的大男人爸爸除外),嘴里还要吃着糖包饺子。通常,我们会包几个裹硬币的饺子,大家都盼望着初一早晨能吃到它,让自己有更多的财气。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要说报得了,呵呵,新的一年,就图个吉祥如意。
那时从来没有感觉饺子不好吃的,家里不富裕,很小我学会了知足。
打年糕
>>元元
我在绍兴一个比较富庶的小村庄长大,关于春节的美好记忆都在那里。
大年三十,年的气息是最浓的。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开始打年糕。那时候邻里关系非常和睦,家家都大门敞开,小孩只要有力气,就可以不停地蹿到东蹿去西,运气好的就会收到有巧手的阿姨用未成型的年糕捏一只小动物,小孩们欢天喜地地等它干掉,然后拿着向别的小朋友炫耀。
打年糕是每年新年必不可少的事情,小的时候总喜欢赶往打年糕的地方,看着糯米粉变成香喷喷的年糕。
开始了,一些老奶奶把一袋面粉一点点地撒在一个特制的网上,再一一地把沾在一起的面粉分开。这时,老爷爷们在灶上烧水,面粉处理好了,水也烧开了,于是把面粉放在一个木桶里,把木桶放在烧着火的灶上。一会儿,面粉熟了,还是粘粘的。接着,一个叔叔把它抱到一个缸里, 缸里面还放着一个“大榔头”。听大人说那个“缸”叫石臼,那个“大榔头”叫臼把,打年糕的叔叔把蒸熟的糯米粉放入石臼,然后用臼把打年糕。不过一会儿,热腾腾的糯米粉在石臼里冒着热气。叔叔拿起臼把,朝年糕打去。一会儿,一位叔叔放下臼把,翻动一下年糕,另一位叔叔放一点水,这样是为了不让年糕粘住石臼的底。小时候不懂事,见他们打年糕,手有些痒痒,就说“叔叔,我也要打!”那叔叔一听,笑着说:“你行吗?连臼把也拿不起!”我总有些扫兴,但不一会扑鼻而来的香味,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拿块年糕往嘴里塞。哇!粘粘的,香香的。
现在农村人亲手制成的年糕很少吃到了,城里用机械做成的年糕,也还喜欢吃。
过年的消费清单
>>晓晓
李刚(化名)是北漂的一员,在一家私企任部门经理,老家在广州,女友是北京的,06年是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家过年的,安慰一下妈妈。
“过年”的概念其实在李刚的脑子里早淡化了,如今生活水平好得每天都吃啥啥不香,干啥啥没劲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盼着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回家过年主要是和家人、朋友聚一聚,但得花上一大笔钱。
机票钱是主要的开支。托朋友提前订的机票,七折,加上机场建设费一张票就得一千多元。两个人来回的路费就差不多4000多元。
一年难得回去一趟,得给父母和亲戚买点儿礼物吧。和女朋友抽空去西单商场给爸妈每人买了一件衣服,500多元。虽说现在北京的特产广州都能买到,但心意不一样嘛,还得从北京买了带回去。于是数了数人头,买了三只全聚德烤鸭,差不多300元;再买些北京果铺什么的,200多元。
春节走亲访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老家人的眼里,能在北京立足,并且有份不错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十分羡慕。请客送礼,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自己也觉得没面子。照着2000元花吧。
压岁钱必不可少。两个小堂妹、一个小表弟还有一个小表妹,每人得100元吧,大表哥去年结婚有了宝宝,当然也少不了。
第一次和女朋友回家,得带她在广州转转吧。南方的东西时尚,买条K金的项链、买几件衣服,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好,女友没提议顺便去趟香港。
同学聚会是回家的一大内容。大年初一正好有同学结婚,大伙儿都去。份子钱送上200元。
另外,还要留下一点钱备用,给未来的岳父岳母买礼物。回家过趟年,怎么也得花个万把块钱。
现在又快过年了,女友提议今年的春节去韩国五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