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涯教育中家长导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小学生涯教育于近年已悄然兴起,但国内外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的经验不多,家长对开展小学生生涯教育这方面的认识和实施方法还不清晰。因此,学校开展小学生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研究,引导家长指导小学生生涯发展,家校共同为学生未来的学业、职业、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进行积极的准备和积累。学校根据家长导师现时对小学生涯教育的认知水平,开展合理、科学、多样化的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策略
  美国教育学家伊娃·艾斯萨在儿童发展同心圆理论中认为儿童的发展由三个同心圆组成,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处于儿童发展同心圆中最核心的位置。可以说,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显著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作,是提高小学生涯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中落实小学生涯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小学生涯教育正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联结未来,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准备的人生教育。为此,我们开展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策略研究,对学生家长进行生涯教育方面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工具使用指导。
  一、开展主题讲座,增强教育意识
  主题讲座培训,目标明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训者迅速了解一些知识。由于主题讲座可以现场讲座、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对场地的大小要求不是很高,培训参与面会较广,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导师开展,也可以面向部分家长导师开展。因此,对于小学生涯教育的总体了解,包括小学生涯教育的理念、内涵等内容,涉及理论、知识性的内容,需要家长知道的,我们都可以采用面向全体家长开展主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例如,在开展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初期,我们召开全体家长导师会议,通过主题讲座的形式,给家长阐述什么是小学生涯教育,小学生涯教育包括些什么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家长进行职业力培训时,我们采用主题讲座形式开展。我们可以邀请“最美工匠”“十大杰出青年”等给家长导师讲故事,让家长导师知道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等,也可以开展过去、现在、将来的职业大观园主题讲座。这样,家长导师在主题讲座后就能了解过去、现在有哪些职业,将来会出现哪些职业,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感知。
  二、实施小组辅导,提升家长心力
  现代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开展一年级学生家长导师培训前,我们为了了解家长导师培训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我们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重要。有的家长感觉工作压力大,有的家长感觉生活压力大,有的家长感到培养孩子成本高,要求不断增高。有的家长说:“带一个已经够累了。”“带两个我已经疯了。”“在外面已经忙坏了,回家还要带小孩,嗨……”分析家长的反应和话语,我们认为家长们教育小孩心力不足。于是,我们开展了“认识自我,提升心力”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培训共开展五个主题培训。先是全体家长集中体验学习,了解家庭有良好的家风,充满正能量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接着,我们以小组辅导的形式开展培训,以点带面,让部分辐射全体。通过小组辅导,引导家长清理负能量,唤醒正能量,支持孩子的母亲带出好家风并朝着成为孩子的生涯规划师的方向而努力,让母亲更加懂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引导认识自我,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支持孩子明辨通往成功的路向,在生涯的起点上心智和谐,努力前行,持续成长。参加了“认识自我,提升心力”培训后,家长们都写下感恩信。其中一位家长说:“感谢学校让我有了改变的机会。在参加这个培训班之前,我是个很迷茫的人,完全看不到未来的路。在这两三年里家里发生了太多的事,让我的情绪变得有点暴躁,总是忍不住发脾气,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我可爱的孩子们,就在这个时候在家长会上听到有这样的课程。现在上完课程后,我感觉我有所改变了,不再是迷途的羔羊了。”另一位家长说:“有幸成为家长导师,在此收获到自信的自己、幸福的家庭,同时有信心引导好孩子向着身心健康与完善人格的方向成才。”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导师们不仅能感受到提升心力,能滋养孩子、家庭,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如何认识自我。家长导师在培训过程中体验到的生涯认知方法,也可以用在教育孩子身上。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参加了小组辅导的导师们都看到家庭的变化,家庭变得和谐,孩子也不断进步,有的孩子还从B级的成绩进步到A ,有的孩子做事变得主动,从班上倒数进步到班里前十名。可见,小组辅导切实有针对性地滋润家长导师心灵并赋予她们培养孩子工具,
  是唤醒心灵与智慧正能量的培训,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三、进行体验活动,引导感悟方法
  专题体验活动,可以聚焦某一问题,让体验者更深刻。我们开展的体验活动的专题是家长们的关注点、兴趣点、疑问点或矛盾点。开展专题体验活动前,我们充分调研后确定专题。开展专题体验活动时,我们为学生家长创设专题体验活动情境,让学生家长亲身体验,在体验实践中充分感受,在感受中反思总结,培养家长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意识,感悟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体验感悟小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方法。
  例如,我们面向各年级的学生家长开展“正向引导”家长导师培训活动。我们培训前调查了解到家长最关心孩子的作业问题,大部分家长每天都与孩子沟通关于作业的问题。于是,我们先创設孩子做作业情境,让家长模拟教子现场,体验专制教子、娇纵教子和正向引导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关于孩子不完成作业或较晚完成作业的角色扮演体验活动,两位家长结成一个小组,每小组家长根据平时了解或使用以下情境语扮演角色,在扮演中,好好感受。
  专制型教子体验活动:   父(或母):怎么不完成作业,不完成作业就不准看电视,假期也不准去玩。
  这种方法用多了,孩子回应:不看就不看,不玩就不玩,故意一直在拖。
  娇纵型教子体验活动:
  父(或母):哎呀,宝贝,这么晚了还没做完作业啊?好好好先别做了,我跟老师求求情就是了,快去睡觉吧。
  孩子马上撒娇说:好吧。谢谢妈妈(或爸爸)!
  正向指导教子体验活动:
  父(或母):孩子,你觉得先做语文还是先做数学?你准备什么时候完成?有不懂的需要问爸爸(或妈妈)的吗?
  扮演孩子的家长表现由家长根据平时接触过的情况发挥。
  这样,家长导师们通过角色扮演,在交流体验感受中,家长们觉得,专制型教子方法开始使用时能在短时间让孩子听从家长的话实施,但用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皮。娇纵型教子,会放任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得不到锻炼。而正向教育或启发或鼓励或正向引领孩子积极发展。“正向引导”家长导师培训,我们还设计了引导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情境,让家长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学习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掌握育儿智慧,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自律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亲身体验,所以感悟深刻,因为正向引导,能给人力量,家长导师们兴致高、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后还积极交流并大胆实践。又好像家长导师礼仪培训活动,我们创设了餐桌、坐车等礼仪情境,让家长充分思考,参与体验,学习礼仪培训。家长们热情很高,从孩子们礼仪方面的进步,我们看到了家长导师们学习的成果。可见专题体验活动,能让家长感悟科学的教子方法。
  四、开展主题沙龙,提高发展能力
  小学生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联结未来的能力。要培养孩子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如何培养家长导师这些方面的能力呢?在进行家长导师培训时,我们采用主题沙龙培训。主题沙龙培训就是让一些有着相同或相似教子话题的家长聚在一起,开展生动的主题讨论,详谈教子的案例和探讨教子的方法的培训。培训通常先由老师或其中一位家长根据近期家长们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案例发起主题,再由有兴趣参与的家长导师报名后以参与活动。一场沙龙参与人数在10-15人为宜,请老师或调控能力强的家长当主持。为了提高交流效果,参与沙龙的家长围坐一圈开展探究式培训。在探究式培训过程中,参与的每一位家长导师轮流围绕着主持人提出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主持人对每一位家长的看法作整理归纳提升。主持人围绕主题,在一个小时左右不断引发新话题,把家长导师们引向更深入思考。例如,二年级“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主题沙龙,主持人围绕着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家长们讨论。首先研讨通过平时的观察,谈孩子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安排。各位家长各抒己见后,主持人引导家长们讨论孩子阅读的效果如何,并追问家长对孩子阅读的时间和阅读安排是否合理的看法。当一位家长讲述孩子每天做完作业都安排时间看书,现在已把四大名著、三十六计等经典书目看了多遍,甚至有些可以背出来。主持人和其他家长均提出孩子是如何做到的,家长是怎么做的?这位家长因应问题,告诉其它家长孩子开始只对图画式读物感兴趣,对文字读物,特别是经典名著等对于二年级孩子不大容易读懂的读物不大感兴趣。家长每天在孩子完成作业或送孩子上学放学时给孩子讲经典故事,睡前一家人静静地一起看同一本书,定期交流阅读的心得。渐渐增强孩子对文字读物的兴趣,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后,阅读的习惯很快就养成了。接着,其他家长也讲了一些他听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介绍一些好的做法。整个过程,围绕一个主题,家长导师们轻松愉快地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小学生涯教育家长导师培训策略,从提升家长心力、教子理念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工具,采用多彩多样的实施途径,实现家校合力,共同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項目(课题批准号:2017YQJK07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硕.没有考试,如何评估教与学?[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9(17):12.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以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为教学媒体,把学生置身于生活中高效地开展数学学习。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有待我们去付诸实践和探索的教学新方向。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宴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无论是对于促进学生全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教师善于把握“错机”,并把它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育的一个契机,以“错”为教学的突破口,因势利导地去帮助学生纠错,就能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少走弯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本文试从课前列举错误、课间发现错误、课后反思错误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错误也能成为高效教学的契机。  【关键词】错误;动态;促成;契机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要求:“要緊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无论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
【摘要】本文阐述中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不足的现状,剖析原因,试图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入手,将传统礼仪文化渗透进现代礼仪教育当中,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提升礼仪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中职学生;文明礼仪;传统礼仪文化   一、中职学生文明礼仪现状难言乐观   以前,谈起中职学生形象,人们普遍联想到的是抽烟、喝酒、打架、飙车、拍拖等不良行为。如果让家长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做选择,“你愿意把孩子
本报综合消息 11年教师生涯,林文婕有一半时间都在外支教。她的脚步丈量过清远阳山和连州的红土地,现在又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西藏林芝。林文婕正在用一片大爱赤子心,在雪域高原上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为藏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潜心教学,从业11年,一半在支教路上  2013年,因为工作安排,学校需要派老师到清远阳山支教。校长找到林文婕,她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连她本人也没想到,这声应答开启了她不停歇的支
一、读透教材,收集素材  数学教材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笔者抓住内容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对求“不规则矿泉水瓶子的体积”进行研读。基于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教材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矿泉水瓶中的水求出整个瓶子的体积。这样的图形对学生的原有知识架构具有一定挑战性,也激发学生对这熟悉而非常规的数学问题产生较大的兴趣。教材
[摘 要]“去小学化”,是使幼儿教育回归本位,把童年还给孩子的必要做法,但是在推进中仍然遇到了不少阻碍。我们要做好家园沟通,创设良好的去小学化环境,让家长和老师都明白去小学化要去什么,努力让家长理解、放心,让教师从容应对,让幼儿愉快接受,健康成长。  [关键词]共识;环境;游戏;生活  近年来,幼儿园去小学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成为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去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
【摘要】小学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语言文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朗读是语文学科学习中关键的一环,语文老师面对一年级新生,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感,为后期深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从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实例着手,分析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供同行参考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提升对全面型人才的要求,自小学
【摘要】英文绘本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经验,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整体的语言运用范例。笔者尝试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板块与英文绘本阅读进行融合,并将英文绘本故事制作成有声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绘本阅读,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内化语音规则,培养语音意识,形成语音能力。  【关键词】绘本微课;语音教学;语音意识;语音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二级
【摘要】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教学游戏,能打破沉闷低效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从教学游戏的定义与作用、教学游戏研发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游戏在品德学科中的整合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游戏在品德学科中的有效设计及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教学游戏;有效;设计与运用  《三字经》中说:“勤有功,戏无益。”因此,多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