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丧失,对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仅仅是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方法进行,缺乏创新,不能有效的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与点拨,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关注学情,引导学生自主复习;优化教育评价方式,促进自主学习成果共享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数学教学论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探索与发现的关注度。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的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因为当前数学教学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教师与学生都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探究积极性受到较大的抑制。当前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从而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的突显出来。对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其责任感,从而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最终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1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并且审题与计算不认真等因素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1]。在期中、期末检测以后,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进行谈话,和学生一同总结、分析与反思上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找到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看到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然后合理制定下一阶段自己的数学学习计划与目标,对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进行明确,并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
2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鼓励力度,要大胆的进行思考,并将其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较大的作用。对于学生较好的表现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得到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在自主学习中是起动环节。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其主要作用与基本功能:第一,通过情境,可以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激活,从而在问题基础上形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展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学习活动;第二,通过情境,进一步使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结构与问题发生联系,使得当前的知识学习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将个体意义赋予给新知识,进而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建。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性的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在对情境创设的时候要将问题藏匿其中,这样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更好的对数学进行学习。
三、放手操作,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学课堂才具有更多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引导者,适当的给学生提供指导。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作用[2]。例如小学二年级的一道数学题:有5只乌龟,鸭子的数量是乌龟的5倍,鸭子比兔子多3只,兔子比小鸡少9只。那么兔子和小雞各有几只?学生在看到这种题目以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将相关信息找到具有一定难度,同时也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指导,大家对题目进行反复阅读,然后用手中的小棒进行摆弄,或者是通过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下来。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一会儿就有了问题答案,然后踊跃的进行回答。为了使学生对该道题的来龙去脉有充分的理解与接受,通过课堂上自主的进行摆弄和画画,不知不觉的将问题解决清楚。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培养,还使学生学会了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突显出来,进而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
四、关注学情,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在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并且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要对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设计有效的复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旧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将其与新知识联系起来[3]。例如五年级教师在对分数的意义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直接对例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难以消化,并且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设计复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复习内容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如你们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举例说明;你们能写出多少个分数?下图涂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
通过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分数知识有了较好的回忆,这样在对新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顺利完成,学生可以有较好的掌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将学生的能动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蓝新平.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6):109-109.
[2]莫云静.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达成策略探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7(2):103-104.
[3]郭一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达成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14).
[4]王亚娟.浅议小学数学微课生活化趣味教学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上旬,2016(12):116.
[5]王倩.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理解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6]刘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
[7]李广维.浅谈基于微课有效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6(11):120.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数学教学论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探索与发现的关注度。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的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因为当前数学教学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教师与学生都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探究积极性受到较大的抑制。当前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从而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的突显出来。对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其责任感,从而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最终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1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并且审题与计算不认真等因素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1]。在期中、期末检测以后,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进行谈话,和学生一同总结、分析与反思上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找到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看到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然后合理制定下一阶段自己的数学学习计划与目标,对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进行明确,并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
2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鼓励力度,要大胆的进行思考,并将其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较大的作用。对于学生较好的表现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得到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在自主学习中是起动环节。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其主要作用与基本功能:第一,通过情境,可以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激活,从而在问题基础上形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展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学习活动;第二,通过情境,进一步使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结构与问题发生联系,使得当前的知识学习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将个体意义赋予给新知识,进而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建。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性的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在对情境创设的时候要将问题藏匿其中,这样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更好的对数学进行学习。
三、放手操作,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学课堂才具有更多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引导者,适当的给学生提供指导。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作用[2]。例如小学二年级的一道数学题:有5只乌龟,鸭子的数量是乌龟的5倍,鸭子比兔子多3只,兔子比小鸡少9只。那么兔子和小雞各有几只?学生在看到这种题目以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将相关信息找到具有一定难度,同时也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指导,大家对题目进行反复阅读,然后用手中的小棒进行摆弄,或者是通过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下来。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一会儿就有了问题答案,然后踊跃的进行回答。为了使学生对该道题的来龙去脉有充分的理解与接受,通过课堂上自主的进行摆弄和画画,不知不觉的将问题解决清楚。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培养,还使学生学会了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突显出来,进而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
四、关注学情,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在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并且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要对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设计有效的复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旧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将其与新知识联系起来[3]。例如五年级教师在对分数的意义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直接对例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难以消化,并且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设计复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复习内容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如你们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举例说明;你们能写出多少个分数?下图涂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
通过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分数知识有了较好的回忆,这样在对新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顺利完成,学生可以有较好的掌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将学生的能动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蓝新平.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6):109-109.
[2]莫云静.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达成策略探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7(2):103-104.
[3]郭一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达成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14).
[4]王亚娟.浅议小学数学微课生活化趣味教学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上旬,2016(12):116.
[5]王倩.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理解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6]刘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
[7]李广维.浅谈基于微课有效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6(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