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寻语文课堂的“圣境”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许,问题本身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一千个教师会有一千种注解。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怀着做专家型教师的梦想,用一生的激情去追求,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努力着,兢兢业业地践行着,逐步形成了“朴实自然而内涵丰富,双基扎实而情智同行”的教学风格。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双基”落实的
  
  通俗地讲,语文教学首先是姓“语”的,主要包括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个方面。说白一点,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把“字”写美的课。因此,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规律,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学生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写不对。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注意“训练”的方式与艺术。我们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有机训练”,反对的是机械的、无效的训练。因此,我们要把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性任务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二、语文课堂应该是思维活跃的
  
  好的语文课堂应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参与的游戏、比赛、活动,学生的想、做、讨论、质疑、交流等,是一种行为的参与,更是一种思维的参与。孙双金老师曾说过,“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既有能力的投入,又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我想起自己执教的一节语文课《春风吹》。我在引导学生看图、听录音、朗读的过程中,学完第一小节后,对他们说:“春天还有什么特征,谁来当小作者,继续编写诗句?”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孩子说:“春天到了,天气暖和,冰雪融化了,我就编个‘春风吹,春风吹,吹化了冰雪’。”另一个孩子追不及待地说:“春风吹,春风吹,吹乐了小鸟。”有的学生说: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大地。”“春风吹,春风吹,吹忙了农民。”“春风吹,春风吹,吹勤了小学生。”“春风吹,春风吹,吹黄了迎春花。”“春风吹,春风吹,吹响了小溪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好像整间教室也充满了春意。最后我让学生用“春天”一词造句,同学们不仅按春天的本义造句,有的还能用它的象征意义造句,如“科学的春天来了。”“祖国到处是春天。”一堂课下来,我对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大加赞赏。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创造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唤起学生的创造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时刻,催开创造的芽苞。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生成的
  
  互动的课堂讲究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一种有效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尽管如此,我仍觉得,课前的教学设计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老师的智慧和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四、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交融的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真情流露”。语文课要有情趣,切忌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说教;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语文课堂上,若师生能心灵相通、同情共振,那么学生的想象定能在课堂中得到飞跃,创造的火花定能在课堂中进发,个性化的灵性魅力定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木兰从军》是一篇写人文章,教学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让他们沉浸于文本之中,和人物交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角色换位,说演人情。“如果你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语言传神地表现出来:“父亲您年老多病,怎能上战场,女儿大了,我可以代替父亲上前线保家卫国。”“我从小与父亲习武练功,我不怕那些男兵,母亲您放心吧!”“弟弟你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官府不会让你去的,你在家里好好照顾父母。”接着,我顺势引导:“能否用我们的激情朗读表现出木兰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在我的激情导人下,学生的情感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人情入境,认真读了起来。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角色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并化作一种行动。  好的语文课堂要靠我们不断去追问、去探索、去实践。作为语文老师,既然干上了这一行,自当孜孜以求,追求圣境;放开眼界,多方求索。面对色彩缤纷的言论世界,我们需要做有心人,有足够的理论底气,支撑自己思考,有敏锐的目光,洞察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让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责 编 欧孔群)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语文知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项最基础且最重要的文化知识,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提高学生沟通与理解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文结合了小学生特点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提出了四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重视学生主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
期刊
通过对商洛学院大学生读者管理委员会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全面探讨学生社团在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提高大学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但因受社会转型的不断冲击,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着一定风险.通过对公寓管理与服务中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一些目前在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教育改革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要求。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特点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做好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就要
期刊
由于一个班级学生智力的差异,注意力的差异等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学生自然就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发现,语文课文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梯度,而如何降低这个梯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这是语文教师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面向全体,熟读课文  读好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究竟需要把课文读到什么层次才可以称之为好呢?《新课程标准》中设立的三个朗读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当前,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和感染力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