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变成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質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27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首先就要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最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核心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而且在高中历史中涉及到了很多比较杂乱的知识点,若是教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背诵记忆,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通过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就能够让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发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一般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是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然后在讲课的时候,就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这样虽然能够让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的被教师灌输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所以在任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的地位。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例如,在高中历史课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个章节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的很多事情,而且比较的零散,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班级里面找到一些自愿者,可以带领其他的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也就是说让带领学习的学生当小老师,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课堂真正的适合学生。
二、问题教学法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一般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讲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是不了解的,而学生只是听课,有了疑问的时候也不敢提出,这样就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问题,让学生自愿的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一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知道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例如,在高中的历史教材《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个章节中,主要就是给学生科普了一些古代农业的情况,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出入,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积极,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古代的农业为什么发达?古代的气候条件和现在一样吗?第一个出现的农具是什么?通过这一类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的小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路始终是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的。同时,因为教师随时都有可能提问,就会让学生的始终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因为在高中历史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背诵的,时间久了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让学生找到与其他学生之间相处的正确模式。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能让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能够更加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高中的历史课本《“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个章节中,主要讲述的各家学派主张的观点以及其代表人,为了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就可以让小组里面的每一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比较了解的学派,然后自己充当代表人,在小组内开展一次学术的辩论。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在此次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言行只能是自己所代表的学家主张的,也要用自己学派的知识去进行辩论,若是其他的学生发现了该学生不符合历史的部分,就可以指出,评出最后的赢家,通过这一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加细心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着改进,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才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南路.浅谈核心素质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高中课程辅导,2017.
[2]柳自城.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質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27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首先就要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最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核心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而且在高中历史中涉及到了很多比较杂乱的知识点,若是教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背诵记忆,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通过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就能够让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发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一般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是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然后在讲课的时候,就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这样虽然能够让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的被教师灌输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所以在任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的地位。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例如,在高中历史课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个章节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的很多事情,而且比较的零散,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班级里面找到一些自愿者,可以带领其他的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也就是说让带领学习的学生当小老师,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课堂真正的适合学生。
二、问题教学法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一般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讲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是不了解的,而学生只是听课,有了疑问的时候也不敢提出,这样就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问题,让学生自愿的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一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知道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例如,在高中的历史教材《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个章节中,主要就是给学生科普了一些古代农业的情况,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出入,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积极,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古代的农业为什么发达?古代的气候条件和现在一样吗?第一个出现的农具是什么?通过这一类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的小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路始终是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的。同时,因为教师随时都有可能提问,就会让学生的始终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因为在高中历史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背诵的,时间久了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让学生找到与其他学生之间相处的正确模式。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能让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能够更加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高中的历史课本《“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个章节中,主要讲述的各家学派主张的观点以及其代表人,为了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就可以让小组里面的每一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比较了解的学派,然后自己充当代表人,在小组内开展一次学术的辩论。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在此次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言行只能是自己所代表的学家主张的,也要用自己学派的知识去进行辩论,若是其他的学生发现了该学生不符合历史的部分,就可以指出,评出最后的赢家,通过这一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加细心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着改进,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才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南路.浅谈核心素质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高中课程辅导,2017.
[2]柳自城.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