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阅读心得
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小屋。作者先近观小屋,写出了小屋在树荫笼罩之下的“含蓄而有风度”的情态美。接着远观小屋,表现了小屋在丛林掩映之下的“轻灵而自由”的情态美。远观小屋时,作者先近写小屋前的树,再远写树丛中的小屋。因为小屋在树丛之中,所以看到的只是从树木的间隙露出的小屋的局部。又因为树木的遮掩,所以小屋显得更美了。由近到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小屋的美。
二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梅雨瀑。第一段先从听觉写水声,再从视觉写水的形态、色泽。从距离上看,是远观;从观察的角度看是仰望。第二段,从距离上看是近看,从观察的角度看是平视。写瀑布,先从听觉写声音,再从视觉写形态。从内容上看,先从整体上写瀑布的气势、形态,再写瀑布撞击岩石后形成的水花。写水花又从形态、颜色两个方面表现水花之美。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多角度地写出了瀑布之美。
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赵宗成、朱明元《观潮》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述的是海潮。第一段描述海潮的声音、形态、人们的反应,是远眺;第二段描述海潮的形态、情状、声音、气势,是近观。两段文字全方位表现了海潮涌来时的情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阅读心得
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小屋。作者先近观小屋,写出了小屋在树荫笼罩之下的“含蓄而有风度”的情态美。接着远观小屋,表现了小屋在丛林掩映之下的“轻灵而自由”的情态美。远观小屋时,作者先近写小屋前的树,再远写树丛中的小屋。因为小屋在树丛之中,所以看到的只是从树木的间隙露出的小屋的局部。又因为树木的遮掩,所以小屋显得更美了。由近到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小屋的美。
二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梅雨瀑。第一段先从听觉写水声,再从视觉写水的形态、色泽。从距离上看,是远观;从观察的角度看是仰望。第二段,从距离上看是近看,从观察的角度看是平视。写瀑布,先从听觉写声音,再从视觉写形态。从内容上看,先从整体上写瀑布的气势、形态,再写瀑布撞击岩石后形成的水花。写水花又从形态、颜色两个方面表现水花之美。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多角度地写出了瀑布之美。
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赵宗成、朱明元《观潮》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述的是海潮。第一段描述海潮的声音、形态、人们的反应,是远眺;第二段描述海潮的形态、情状、声音、气势,是近观。两段文字全方位表现了海潮涌来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