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呈现事物之美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阅读心得
  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小屋。作者先近观小屋,写出了小屋在树荫笼罩之下的“含蓄而有风度”的情态美。接着远观小屋,表现了小屋在丛林掩映之下的“轻灵而自由”的情态美。远观小屋时,作者先近写小屋前的树,再远写树丛中的小屋。因为小屋在树丛之中,所以看到的只是从树木的间隙露出的小屋的局部。又因为树木的遮掩,所以小屋显得更美了。由近到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小屋的美。
  二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梅雨瀑。第一段先从听觉写水声,再从视觉写水的形态、色泽。从距离上看,是远观;从观察的角度看是仰望。第二段,从距离上看是近看,从观察的角度看是平视。写瀑布,先从听觉写声音,再从视觉写形态。从内容上看,先从整体上写瀑布的气势、形态,再写瀑布撞击岩石后形成的水花。写水花又从形态、颜色两个方面表现水花之美。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多角度地写出了瀑布之美。
  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赵宗成、朱明元《观潮》
  阅读心得
  这两段文字描述的是海潮。第一段描述海潮的声音、形态、人们的反应,是远眺;第二段描述海潮的形态、情状、声音、气势,是近观。两段文字全方位表现了海潮涌来时的情景。
其他文献
临近成功,为什么有些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无法心满意足,而有些人只稍许出力便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许是前者不懂积蓄力量的缘故。  像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后腾空而起,直指云霄。先退一小步,默默地积蓄力量;等时机成熟,再适时爆发,这很重要。  围棋大师柯洁在成为世界冠军之前,有一段特别受打击的经历。当年,父親看到柯洁在围棋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和不错的天赋,就把他送到了北京聂卫平道场。道
期刊
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鱼分成小块。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父亲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里添柴。火
期刊
“这节是什么课啊?”  “物理!”  “啊,惨了惨了……”②  我手忙脚乱地将手中的英语作业收拾起来,刚合上书,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就在我的头上响起了:“红红啊,这么勤奋啊,这节上什么啊?”③我颤颤巍巍地拿出物理课本“嗯”朱老师点点头,踱着步子走到讲台上“红红,来做第一题”我知道这节课甭想放松了突然袭击,是朱老师的“杀手锏”,不论什么时候  一次,上课时我遇到一道难题,正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时,一个脑袋出
期刊
一首小诗打动亿万观众  在央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一群来自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清朝袁枚的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夜之间打动了亿万观众。  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区支教,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里学生传唱。至于为什么选择《苔》,也与梁老师的经历有关,“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
期刊
故事点击  最美消防英雄   他是右图中的“抱火哥”,名叫万文韬,湖北省襄阳市樊西消防中队的一名消防战士。  2017年2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振华路祥云小区七楼一户居民家中的煤气罐着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现场无法处置的情况下,身为班长的万文韬二话没说,直接抱起煤气罐就往一楼跑。起初,他是竖着抱罐,下楼梯时,遇上风,火焰忽左忽右地向后飘,他只好调整姿势斜着抱。最终,万文韬将着火的
期刊
“妈,我回来了,弟弟呢?”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便成为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句话。两年多的相伴,你的存在如同空气,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未想过世间会多出一个你。偏有如此巧合,二孩政策一实施,妈妈便怀上了你。  听闻你将要来到这人世间,我以为是个玩笑;然而,望着妈妈渐渐变大的肚子,我知道你的存在是真实的。有厌恶、有惶恐、有抗拒……我想象着,你会如同一个霸道的入侵者,扰乱我平静的生活,分走
期刊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绢作为灯笼的外皮,用竹或木条制作骨架,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欣赏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每逢元宵佳节,古朴宁静的仙居古镇,家家户户都会点起一盏针刺无骨花灯,美得就像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源于唐朝
期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你总是这样,悄无声息,挥一挥衣袖就带来清风、暖阳和云彩。你不像酷热难耐的盛夏,不像黄叶飘零的深秋,也不像寒风呼啸的隆冬,春天啊,你是这样的特别,这样的温柔,这样的生机盎然,如诗一般美丽。  我喜欢你,喜欢你“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喜欢你“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茂,喜欢你“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热闹,更喜欢你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你的姿色,让我想要描摹
期刊
文题连线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地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请描写你熟悉的某一自然景观,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要求:自拟题目,抓住景物的特征。  佳作剪影  条子泥观海记  ◎成志新  条子泥位于东台市弶港镇东部,这里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马平川,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看海。  去年暑假,在弶港工作的叔叔抽了个空,特地带我和弟弟到条子泥玩。
期刊
好久没下雨了,天气干燥得让人的眼眶都发涩。  我家对面正在盖房子,机器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尘土飞扬,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次,我不得不从对面的工地经过,远远就听到脆如银铃的笑声,侧目而视,一个四五岁大、灰头土脸的小男孩正站在一辆小轿车旁,小轿车的车身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小男孩踮着脚尖,以手指作笔,以灰尘为墨,专心致志地在车身上“挥毫泼墨”,一架逼真的飞机在“辽阔无边”的天空上自由翱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