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开展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主题式的问题以及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思维,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同时明确教学范围、学习任务、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课程评价体系,使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75
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对学生教育的核心意义。而计算机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开展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主题式的问题以及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思维,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
主题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性,实现知识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注重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更多的主题式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丰富课堂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上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同时明确教学范围、学习任务、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课程评价体系,使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题式教学设计原则
1.主题的趣味性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在这是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因此,教师在选择主题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做到内容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学生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覆盖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合理设计学生所要研究实践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主题是学习中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提升课课程学习信心。
2.主题的生活性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都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对所学内容有着明显的自主意识。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学习内容无法运用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而考试又不考核相关内容的话,往往就会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学科。所以在设计主题式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建立主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且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3.探究过程的自主性
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在于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所以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师在主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课堂、课前、课后的学习都可以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采取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等等多种形式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力争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性。切忌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重视他们的感受。
二、主题式教学方法实践
1.读透教材,明确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熟悉教材,读透教材,明确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授课主题,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热情,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这一本书的教学中,第四章的内容是信息加工与表达,涉及到编程的问题,课程设计的初衷并不是真的要让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节之后就编写出一套完整的程序,而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础的编程知识。如果盲目的去在这一节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编程的方法,并独立编写出一个完整的程序,对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能够做一些,同学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选修1中进行深入学习。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面向所有学生接受以及认知的主题进行教学。
2.实用为主,设计主题
信息技术课堂里,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主题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那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非常实用的主题,注意方法的讲解,多给学生实操的机会,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Word的使用与排版是学生日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技能,对学生以后无论是论文的写作或者是工作都有特别大的帮助,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节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情境相贴合。比如说为班级设计一张海报,或者是为校刊设计封面。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实现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流畅使用,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好基础。
3.小组合作
有了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而言,不同思维的同学学习课程的进度往往有快有慢,不同同学对于同一学习任务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例如为学生布置某个软件的应用探究,如果光靠一个同学收集资料的难度以及后期的汇总都会比较辛苦。如果可以为学生安排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都合理分工去减轻每一个同学研究的负担。从软件的诞生到设计思路以及使用情况,全面的去做研究。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多维度的了解软件使用情况,学生兴趣也会更加浓厚,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换,他们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多。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保证。
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激励。注意对学生的表扬。对于表现特别好的小组或者是个人要给予及时的嘉奖,对于那些在信息技术课程不太有感觉的学生也要多给予鼓励,避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好的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能够更高质量的达成。
4.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从主题的选择到任务布置,再到最终学生完成了主题学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评价是客观且全面的。对于学生做的好的方面要多多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在下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学习的目标。其次,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正面的反馈。优秀的信息技术作品如海报、封面等内容可以在全班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对优秀作品更有向往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组队竞争,然后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学习的效率,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更优质的实现教学目标。所以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赛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19(12):71+73.
[2]陈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4):163-164.
[3]金学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159.
[4]孙长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12):241.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75
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对学生教育的核心意义。而计算机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开展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主题式的问题以及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思维,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
主题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性,实现知识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注重学生问题思维的培养。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更多的主题式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丰富课堂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上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同时明确教学范围、学习任务、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课程评价体系,使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题式教学设计原则
1.主题的趣味性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在这是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因此,教师在选择主题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做到内容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学生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覆盖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合理设计学生所要研究实践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主题是学习中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提升课课程学习信心。
2.主题的生活性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都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对所学内容有着明显的自主意识。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学习内容无法运用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而考试又不考核相关内容的话,往往就会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学科。所以在设计主题式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建立主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且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3.探究过程的自主性
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在于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所以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师在主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课堂、课前、课后的学习都可以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采取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等等多种形式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力争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性。切忌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重视他们的感受。
二、主题式教学方法实践
1.读透教材,明确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熟悉教材,读透教材,明确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授课主题,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热情,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这一本书的教学中,第四章的内容是信息加工与表达,涉及到编程的问题,课程设计的初衷并不是真的要让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节之后就编写出一套完整的程序,而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础的编程知识。如果盲目的去在这一节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编程的方法,并独立编写出一个完整的程序,对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能够做一些,同学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选修1中进行深入学习。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面向所有学生接受以及认知的主题进行教学。
2.实用为主,设计主题
信息技术课堂里,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主题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那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非常实用的主题,注意方法的讲解,多给学生实操的机会,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Word的使用与排版是学生日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技能,对学生以后无论是论文的写作或者是工作都有特别大的帮助,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节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情境相贴合。比如说为班级设计一张海报,或者是为校刊设计封面。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实现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流畅使用,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好基础。
3.小组合作
有了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而言,不同思维的同学学习课程的进度往往有快有慢,不同同学对于同一学习任务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例如为学生布置某个软件的应用探究,如果光靠一个同学收集资料的难度以及后期的汇总都会比较辛苦。如果可以为学生安排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都合理分工去减轻每一个同学研究的负担。从软件的诞生到设计思路以及使用情况,全面的去做研究。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多维度的了解软件使用情况,学生兴趣也会更加浓厚,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换,他们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多。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保证。
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激励。注意对学生的表扬。对于表现特别好的小组或者是个人要给予及时的嘉奖,对于那些在信息技术课程不太有感觉的学生也要多给予鼓励,避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好的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能够更高质量的达成。
4.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从主题的选择到任务布置,再到最终学生完成了主题学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评价是客观且全面的。对于学生做的好的方面要多多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在下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学习的目标。其次,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正面的反馈。优秀的信息技术作品如海报、封面等内容可以在全班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对优秀作品更有向往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组队竞争,然后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学习的效率,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更优质的实现教学目标。所以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赛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19(12):71+73.
[2]陈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4):163-164.
[3]金学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159.
[4]孙长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