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相比之下就敢说、敢想、敢画,减少了他们学习的焦虑感。一些较难表现的画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取长补短,进步明显。
2、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画笔和思维进行交流的机会。多画、多动手体验 对美术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机会是传统课堂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小组活动时,有多少个小组就有多少个学生同时在讨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学会了宽容,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大了语言信息量,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说,在合作交流中,孩子们灵性的火花在闪烁,情感在升华,思维在自由飞翔,新课堂因之而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合作准备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习差的学生要参与,往往被好学生拒绝。很多时候,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合作。
问题二:合作不合时宜。有时候教师提出的合作学习要求不一定适合合作学习,有时候单独学习往往比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问题三:交流效率偏低。在交流中,几乎每个学生的嘴都在动是却给很多学生提供了随便讲话的好机会。尽管教师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问题四:汇报形式单一。笔者发现,在实际交流汇报时,每个小组几乎都是通过绘画作品来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非常单一。
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弊端,我认为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应该追求扎实有效。怎样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经过挺长一段时期的磨合与训练。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
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开。同时,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并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组活动以及解答疑难问题。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师还应注意选拔培养美术骨干,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小组长及骨干就能引导本组美术基础差的的同学扫除障碍大胆地去进行创作。同时,可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摆放方式,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在不受座位的约束下,充分交流,自由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合作的意识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2、责任到人,分工合理。
在美术课中,学习任务布置以后,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安排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如《大树的故事》这课中,讨论小组画什么内容时,有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成员说的话,统一想法,由小组长监督,组员轮流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避免了学生讨论与上课无关的话题或跑题等现象,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在学生绘画和制作环节,如果是合作也要先讨论并明确谁做(画)什么,如《大树的故事》中,一个接着另一个画,不能各画各的,避免重复作画及大多数同学完不成任务的现象。
3、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合理。
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分组讨论(练习)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并获得较高的质量。同时,每次合作的时间也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就应对各小组学习的时间、次数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尽力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以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4、评价得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全面而适时地评价,也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对各小组的评价应考虑到每个小组的成员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中是否相互协作、每个小组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每个小组活动成员是否遵规守纪等等。评价要适时、全面、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评价的重点也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
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笔者经常看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教师的鼓励,出现很多闪光点,他们的创新思维常使我感到无限惊喜。
5、和谐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合作。学会自信与不歧视他人,这样小组所有成员才会协同作战、共同发展;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够明辨别人观点的对与错,以便自己吸纳或改进;学会沟通,真诚谦虚的沟通合作才会愉快。学生只有这样和谐互动,才可能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会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相比之下就敢说、敢想、敢画,减少了他们学习的焦虑感。一些较难表现的画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取长补短,进步明显。
2、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画笔和思维进行交流的机会。多画、多动手体验 对美术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机会是传统课堂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小组活动时,有多少个小组就有多少个学生同时在讨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学会了宽容,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大了语言信息量,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说,在合作交流中,孩子们灵性的火花在闪烁,情感在升华,思维在自由飞翔,新课堂因之而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合作准备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习差的学生要参与,往往被好学生拒绝。很多时候,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合作。
问题二:合作不合时宜。有时候教师提出的合作学习要求不一定适合合作学习,有时候单独学习往往比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问题三:交流效率偏低。在交流中,几乎每个学生的嘴都在动是却给很多学生提供了随便讲话的好机会。尽管教师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问题四:汇报形式单一。笔者发现,在实际交流汇报时,每个小组几乎都是通过绘画作品来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非常单一。
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弊端,我认为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应该追求扎实有效。怎样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经过挺长一段时期的磨合与训练。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
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开。同时,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并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组活动以及解答疑难问题。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师还应注意选拔培养美术骨干,使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小组长及骨干就能引导本组美术基础差的的同学扫除障碍大胆地去进行创作。同时,可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摆放方式,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在不受座位的约束下,充分交流,自由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合作的意识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2、责任到人,分工合理。
在美术课中,学习任务布置以后,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安排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如《大树的故事》这课中,讨论小组画什么内容时,有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成员说的话,统一想法,由小组长监督,组员轮流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避免了学生讨论与上课无关的话题或跑题等现象,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在学生绘画和制作环节,如果是合作也要先讨论并明确谁做(画)什么,如《大树的故事》中,一个接着另一个画,不能各画各的,避免重复作画及大多数同学完不成任务的现象。
3、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合理。
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分组讨论(练习)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并获得较高的质量。同时,每次合作的时间也要恰当。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就应对各小组学习的时间、次数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尽力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以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4、评价得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全面而适时地评价,也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对各小组的评价应考虑到每个小组的成员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中是否相互协作、每个小组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每个小组活动成员是否遵规守纪等等。评价要适时、全面、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评价的重点也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
教师是一个激励者,当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笔者经常看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教师的鼓励,出现很多闪光点,他们的创新思维常使我感到无限惊喜。
5、和谐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合作。学会自信与不歧视他人,这样小组所有成员才会协同作战、共同发展;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够明辨别人观点的对与错,以便自己吸纳或改进;学会沟通,真诚谦虚的沟通合作才会愉快。学生只有这样和谐互动,才可能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会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