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蓝(散文)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除夕那天才放的假。本想多睡会儿,可一大早被母亲的电话叫醒。我嘟嚷着说,这么早打来电话啊。母亲说,还早啊,太阳都晒屁股了。不管太阳站在哪里,是站地平线上,还是立在电线杆上,母亲都用这个词来表达时间。母亲叮嘱我早点回去,赶在做祭祀前到家。这是母亲打来电话的目的。末了,母亲又补充了一句,车子开得好。这也是母亲的惯用语。意思是小心开车。
  我迷迷糊糊接完电话,继续躺在床上,但已经没有了睡意。
  往常,我总被对面的两只或数只鸟声所吵醒。它们每天准时在清晨4点半的时候开始叫。这叫声非常特别,第一个音短,第二个音变得稍长,然后开始拖腔,很快拐弯,向上提,突然又中止。叽噶,叽叽咕,啊——哈……听起来像笑声,有点阴险,又有点得意的那种。初听到时,我着实吓了一跳,居然还有这样丰富的鸟声,似乎鸟在模仿人的腔调,同时又加进了自己作为鸟的元素。后来,慢慢觉得对面那两只或数只鸟的叫声,弥补了我曾经的虚构——从鸟声中醒来。通常,我又能在鸟声中睡去。等太阳把窗帘照得通红的时候,它们的叫声戛然而止。这时四周开始喧闹起来,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如针如炙。我曾经有过冲动,想去对面看个究竟,不知谁家养了这几只叫声怪异的鸟。后来看到屋脊上蹦跳的麻雀,不知怎的,我突然没了冲动。
  今天很奇怪,我没有听到它们的叫声。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似乎东一声响,西一下应,而对我来说就是落在枕上。过节前我们总能收到有关温馨提示,禁止燃放鞭炮,文明过节。而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尤其每年的除夕零点和初五的早上。前者是庆祝新年的到来,后者是请财神。鞭炮声足足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而且又非常密集,我怀疑那时全城人都醒了过来。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放炮仗是有规矩的,只有家里有重要事情,比如红白喜事、生日、造房、祭祀等,才能用炮仗。一想到祭祀,我一骨碌爬了起来。
  车子出城很快。好几盏红绿灯下只有我这一辆车。街上空荡荡的,沿街的商铺几乎全部关门,连早点摊都没有一家。看过去,似乎是凌晨时的街道,只是阳光代替了灯光。关门的店铺上贴着一张白纸条,毫无疑问,那是店主写的一张告顾客书。但也有开着门的,是香烛店,里面挂着或叠着一些纸元宝、冥币、香烛等等,把店铺挤得很臃肿。我发现这样的香烛店每条街上都有,出城前看到有四五家,都照常营业。说这话似乎有些大不敬,不过,从他们流通的模式而言,说营业也有些通。那些经、忏等都不是自己念的,包括香烛,是从别人那儿拿来的,这中间有个批发与销售的环节。自然,流通的过程就是商业行为。
  车里很快热烘烘起来。我没有开热空调,只是把车窗全关了上,太阳一照,车内热了起来。我惬意地享受着这份热量。今天的阳光非常好,没有杂质。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很薄,颇有丝质感,背后是湛蓝的天空,无论是视觉上的美感,还是呼吸上的轻松,这样的天气足以令人愉悦。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有几辆车,从我车边超速过去,但大家非常克制,既没有乱按喇叭,也没有飙车。
  去老家的路不是省道,就是市道,就是村道也有两车道之宽。事实上,不仅仅是我老家如此,现在绝大多数的村庄跟外面建立了宽阔的联系,泥路与机耕路成了特殊的名词,偶尔在庄稼地与庄稼地间还能看到这样的路,像蜿蜒的飘带纵横在田间,我喜欢称它们田埂,父母则叫它们是田塍。我们浙东发音“塍”与“绳”不分,所以,我一直以为是田绳,想想倒也是,小泥路跟绳子似的,仿佛没有它们,这一块块田就散了。现在,匍匐于大地讨生活的很少有年轻人,基本都是一些年老者。只有他们还坚守着田地,他们像是田绳上的一个个结。
  我跟往常一样,喜欢挑村道走。一边是村庄,一边是庄稼地,尽管我虚构了一个场景,但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田绳上的结。这样的虚拟,让我很放松,全没有在城里开车时的挂碍之感。
  城里有路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蓝底白字的路牌站在旁边。尽管如此,我有时还会迷路,有时走着走着,没路了,不是断头路,就是死路,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在人声嘈杂的路上,我的異乡人之感特别强烈。而村里不同,只要有路,沿着庄稼地,永远有出路。我转过好几个陌生的村庄,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很快开出村子。那些村道,看似陌生,然而,有一种稔熟的感觉牵引着我。不需要导航,也不需要红绿灯,只要沿路而行,常常有豁然开朗之境。
  还没到村,我看到了淡淡的炊烟。这是我所期待的。可能,现在也只有这天才会兑现我一年积攒下来的希望。
  这天的炊烟注定与人一样劳碌,从早上一直飘到傍晚,它的不间断,提醒着我们今天的不寻常。我把炊烟比作人间烟火的象征。太阳升起来,炊烟飘一次,大家开始准备把养了一夜的力气洒到田间地头。太阳站到屋顶,炊烟从瓦缝里钻出来,一缕缕淡蓝色的炊烟,对干了半天活的人们而言是绝好的念想。太阳下山,炊烟跟着暮色笼罩村子,人们荷锄进门、吆鸡唤鸭,一天的光景只留下了尾巴。
  我爱站在屋檐下看邻居家的炊烟,从烟囱里一缕缕冒出来,像一根根辫子,迎着风婀娜一下,再慢慢飘向空中,或散去,或消失。炊烟是村庄里最不记仇的,隔壁邻居间有纠纷,但两家的炊烟却跑到空中纠缠在一起,还久久不肯散去。两家人可以让各自家的小孩不打招呼,让自家的禽畜互不往来,但炊烟不管不顾,早在空中好上了。
  村里的新房子一幢接着一幢立起来,你家是欧式的,我家来个中式,大家别出心裁地修改着各自的建房图纸,这里多一个阳台,那里挑个露台,实在想不出跟别人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干脆多一条走廊。唯一一样的是大家的新楼里没有了烟囱,偶尔几户有烟囱,但烟囱里是不飘烟的,仅仅是建筑的式样需要。只有年纪大的人,他们还会坚持用灶,在新房子的旁边搭一间小屋,里面砌一台单眼灶,自己煮饭炒菜,烧开水。这样的灶是没有高高的烟囱与之匹配,炊烟只能怯生生地从窗棱或瓦缝里挤出来。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节日让炊烟回到村庄。
  母亲正在忙碌,身影一会儿出现在灶头,一会儿又闪到堂屋,手里端着,或握着,或捏着,随她所需的程序而切换不同的动作。母亲是个勤快的人,性子也很急躁。勤快又急躁,伴随她的是各种各样的声响,咔哒,吱嘎,丁零……听起来像是不着调的曲子。打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生活在母亲这种丁零当啷的背景里。
其他文献
茅衣草是猪牛羊的至爱,它的茎叶青红相间,汁水充盈,是它们口中不二的美食。看着它们贪婪地大口吞咽着茅衣草,会带给辛苦割草的孩子们极大的成就感和快乐。但是猪牛羊们不知道,当它们所爱的茅衣草刚刚从初春的土地中钻出一个角角尖,还无法满足它们食欲的时候,却是孩子们的心爱之物呢。  八十年代初淮北农村的孩子们,可不像现在的孩子,整天不离嘴的有那么多零嘴可吃。父兄辈们偶尔从集上带回的一角钱八块的水果硬糖,已经是
期刊
第一次见到何瑞,还是在2015年的初春,当时她来复旦参加创意写作研究生的复试,那时候她在做广告文案工作。她给在座的老师朗诵了一首诗,是Lou Reed的歌词。评分结果出来,她在那一届面试考生中取得了很优秀的成绩。我想老师们被打动的并不单纯是她的文学禀赋,而是她不愿向生活妥协的倔强姿态,以及对文学的挚爱。我甚至感到,如果不录取她这样的学生,会玷污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荣誉。  何瑞入学后,我担任了她毕业作
期刊
莱多·伊沃(Ledo Ivo, 1924-2014),世纪巴西诗人、作家,生于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马塞约,1943年移居里约热内卢,开始了其新闻生涯并参加文学活动。后来他进入巴西大学学习法律,但从未做过律师或法官。1944年他20岁时,便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幻想》,从此崭露头角。此后他笔耕不辍,又推出二十余部诗集,主要有《颂歌选》(1945)、《十四行诗大事件》(1948)、《赞美诗》(1949)、
期刊
一  蔡甸这座小城,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在此出生至长大,考学了,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我开始和继续着我想要的生活。离家久了,他乡即故乡。有时,觉得家乡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细算一下,在蔡甸怀抱里,我竟度过了前后近三十年的时间。人生不长,迈过不惑之年就该接近半辈子了,而“蔡甸”两个字似已融进我的血脉,流淌在我依然未改的乡音里,已然盘踞我有生之年近一大半的光阴。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离开故乡
期刊
单纯爽直的姑娘丁鑫鑫,因为一场“减肥”运动,导致自己性情变得乖戾难测、抑郁烦闷,而且严重破坏了家庭和谐,夫妻之间、人狗之间失去了原有的温馨和信任,家庭失去了烟火味(生活气息),丈夫和宠物狗都很害怕她、躲着她。马小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元素,用跳脱、幽默的话语,串起一个一个生活细节,没有大起大落,在不经意间呈现丁鑫鑫“以减肥的姿态完成了体重的稳步上升”,把喜剧故事讲得凄凉、沉重,让人唏嘘不已。伴随着
期刊
下到底楼亭子间,拨了两通电话,无人接听。雨一直落着,凉风拂来,似有了秋意。独自静坐着,无心上楼,往事遂一一漫上心头。  近年来,给老家每周都打电话,但这一年多,我大多是和母亲说。父亲听力减退了,和他通话吃力。我大声说着,他有时还会听岔。  一次,和父亲说了一半,他突然说,我和你不说了,你和你妈说吧。握着手机,我能感受到他的气恼,他是在气自己不中用吧。我顿时有些伤感。  记得父亲揍过我两次。  幼时
期刊
祖父除了长寿,一百多岁,一生中没有发生过可歌可泣的事情,连来历也是模糊的,没有家谱之类的文字可资查询。我知道祖父的籍贯,在绍兴的一个水乡,阮社一带,但我没去找过,因为去了也没用,我连曾祖父的名讳都不知道。在接续家谱最热闹的这几年也没有阮社方面的人来打听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曾祖一脉出来讨生活时,身份极其卑微,捕鱼为生,被人忽略了。贫穷总是跟苦难形影相随,这没什么奇怪,但在苦难中依然能活得细水长流,
期刊
有一天夜里,在看厚厚而不好看的稿子,突然觉得饿了。是那种深夜的饿,这种饿未必是身体需要能量或胃部急需食物的填充,而只是到了那一刻,只有食物才能弥补身心一体的虚空感。我跑到厨房,打开冰箱,只发现一罐啤酒,没有其他可方便吃的东西,然后看到了鸡蛋。  我打了三颗鸡蛋,点着火,煎了三颗蛋,然后把那罐啤酒喝了下去。  抬头一看,已经十二点了。心里不免有一点罪恶感,如此深夜吃东西,于身体是不利的,我早知道,可
期刊
杨东标新作《如意之灯:世界搬运车之王储吉旺传》,传主是宁波本地企业家储吉旺先生。对于储吉旺先生,我无缘结识,只知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并携手《文学港》杂志社,捐资创设了“储吉旺文学奖”。通过阅读《如意之灯》认识储吉旺先生,理解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如何艰苦奋斗,如何迫不得已地被社会挟裹着,走上了一条连自己都根本没有想过的人生道路。在所有传记作品中,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性
期刊
一  如果你出生在宁波奉化,一千年前跑到贵州去做生意或看朋友,那里的人说不定会把你误认为是自己人,因为那时黔中也有个奉化州,写《武经总要》的曾公亮说,这地方是“古蛮夷地,春秋庸人率群蛮叛,即其地。秦置黔中郡,五溪蛮之西界也。”让后来流放在那里的王阳明显得像游子返乡似的,也有助于在那里参加高考的徐文长的老爸和长兄双双中举。说得近一点,五六百年前吧,如果你到云南去做生意或看朋友,那里的人说不定也会把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