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除夕那天才放的假。本想多睡会儿,可一大早被母亲的电话叫醒。我嘟嚷着说,这么早打来电话啊。母亲说,还早啊,太阳都晒屁股了。不管太阳站在哪里,是站地平线上,还是立在电线杆上,母亲都用这个词来表达时间。母亲叮嘱我早点回去,赶在做祭祀前到家。这是母亲打来电话的目的。末了,母亲又补充了一句,车子开得好。这也是母亲的惯用语。意思是小心开车。
我迷迷糊糊接完电话,继续躺在床上,但已经没有了睡意。
往常,我总被对面的两只或数只鸟声所吵醒。它们每天准时在清晨4点半的时候开始叫。这叫声非常特别,第一个音短,第二个音变得稍长,然后开始拖腔,很快拐弯,向上提,突然又中止。叽噶,叽叽咕,啊——哈……听起来像笑声,有点阴险,又有点得意的那种。初听到时,我着实吓了一跳,居然还有这样丰富的鸟声,似乎鸟在模仿人的腔调,同时又加进了自己作为鸟的元素。后来,慢慢觉得对面那两只或数只鸟的叫声,弥补了我曾经的虚构——从鸟声中醒来。通常,我又能在鸟声中睡去。等太阳把窗帘照得通红的时候,它们的叫声戛然而止。这时四周开始喧闹起来,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如针如炙。我曾经有过冲动,想去对面看个究竟,不知谁家养了这几只叫声怪异的鸟。后来看到屋脊上蹦跳的麻雀,不知怎的,我突然没了冲动。
今天很奇怪,我没有听到它们的叫声。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似乎东一声响,西一下应,而对我来说就是落在枕上。过节前我们总能收到有关温馨提示,禁止燃放鞭炮,文明过节。而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尤其每年的除夕零点和初五的早上。前者是庆祝新年的到来,后者是请财神。鞭炮声足足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而且又非常密集,我怀疑那时全城人都醒了过来。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放炮仗是有规矩的,只有家里有重要事情,比如红白喜事、生日、造房、祭祀等,才能用炮仗。一想到祭祀,我一骨碌爬了起来。
车子出城很快。好几盏红绿灯下只有我这一辆车。街上空荡荡的,沿街的商铺几乎全部关门,连早点摊都没有一家。看过去,似乎是凌晨时的街道,只是阳光代替了灯光。关门的店铺上贴着一张白纸条,毫无疑问,那是店主写的一张告顾客书。但也有开着门的,是香烛店,里面挂着或叠着一些纸元宝、冥币、香烛等等,把店铺挤得很臃肿。我发现这样的香烛店每条街上都有,出城前看到有四五家,都照常营业。说这话似乎有些大不敬,不过,从他们流通的模式而言,说营业也有些通。那些经、忏等都不是自己念的,包括香烛,是从别人那儿拿来的,这中间有个批发与销售的环节。自然,流通的过程就是商业行为。
车里很快热烘烘起来。我没有开热空调,只是把车窗全关了上,太阳一照,车内热了起来。我惬意地享受着这份热量。今天的阳光非常好,没有杂质。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很薄,颇有丝质感,背后是湛蓝的天空,无论是视觉上的美感,还是呼吸上的轻松,这样的天气足以令人愉悦。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有几辆车,从我车边超速过去,但大家非常克制,既没有乱按喇叭,也没有飙车。
去老家的路不是省道,就是市道,就是村道也有两车道之宽。事实上,不仅仅是我老家如此,现在绝大多数的村庄跟外面建立了宽阔的联系,泥路与机耕路成了特殊的名词,偶尔在庄稼地与庄稼地间还能看到这样的路,像蜿蜒的飘带纵横在田间,我喜欢称它们田埂,父母则叫它们是田塍。我们浙东发音“塍”与“绳”不分,所以,我一直以为是田绳,想想倒也是,小泥路跟绳子似的,仿佛没有它们,这一块块田就散了。现在,匍匐于大地讨生活的很少有年轻人,基本都是一些年老者。只有他们还坚守着田地,他们像是田绳上的一个个结。
我跟往常一样,喜欢挑村道走。一边是村庄,一边是庄稼地,尽管我虚构了一个场景,但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田绳上的结。这样的虚拟,让我很放松,全没有在城里开车时的挂碍之感。
城里有路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蓝底白字的路牌站在旁边。尽管如此,我有时还会迷路,有时走着走着,没路了,不是断头路,就是死路,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在人声嘈杂的路上,我的異乡人之感特别强烈。而村里不同,只要有路,沿着庄稼地,永远有出路。我转过好几个陌生的村庄,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很快开出村子。那些村道,看似陌生,然而,有一种稔熟的感觉牵引着我。不需要导航,也不需要红绿灯,只要沿路而行,常常有豁然开朗之境。
还没到村,我看到了淡淡的炊烟。这是我所期待的。可能,现在也只有这天才会兑现我一年积攒下来的希望。
这天的炊烟注定与人一样劳碌,从早上一直飘到傍晚,它的不间断,提醒着我们今天的不寻常。我把炊烟比作人间烟火的象征。太阳升起来,炊烟飘一次,大家开始准备把养了一夜的力气洒到田间地头。太阳站到屋顶,炊烟从瓦缝里钻出来,一缕缕淡蓝色的炊烟,对干了半天活的人们而言是绝好的念想。太阳下山,炊烟跟着暮色笼罩村子,人们荷锄进门、吆鸡唤鸭,一天的光景只留下了尾巴。
我爱站在屋檐下看邻居家的炊烟,从烟囱里一缕缕冒出来,像一根根辫子,迎着风婀娜一下,再慢慢飘向空中,或散去,或消失。炊烟是村庄里最不记仇的,隔壁邻居间有纠纷,但两家的炊烟却跑到空中纠缠在一起,还久久不肯散去。两家人可以让各自家的小孩不打招呼,让自家的禽畜互不往来,但炊烟不管不顾,早在空中好上了。
村里的新房子一幢接着一幢立起来,你家是欧式的,我家来个中式,大家别出心裁地修改着各自的建房图纸,这里多一个阳台,那里挑个露台,实在想不出跟别人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干脆多一条走廊。唯一一样的是大家的新楼里没有了烟囱,偶尔几户有烟囱,但烟囱里是不飘烟的,仅仅是建筑的式样需要。只有年纪大的人,他们还会坚持用灶,在新房子的旁边搭一间小屋,里面砌一台单眼灶,自己煮饭炒菜,烧开水。这样的灶是没有高高的烟囱与之匹配,炊烟只能怯生生地从窗棱或瓦缝里挤出来。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节日让炊烟回到村庄。
母亲正在忙碌,身影一会儿出现在灶头,一会儿又闪到堂屋,手里端着,或握着,或捏着,随她所需的程序而切换不同的动作。母亲是个勤快的人,性子也很急躁。勤快又急躁,伴随她的是各种各样的声响,咔哒,吱嘎,丁零……听起来像是不着调的曲子。打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生活在母亲这种丁零当啷的背景里。
我迷迷糊糊接完电话,继续躺在床上,但已经没有了睡意。
往常,我总被对面的两只或数只鸟声所吵醒。它们每天准时在清晨4点半的时候开始叫。这叫声非常特别,第一个音短,第二个音变得稍长,然后开始拖腔,很快拐弯,向上提,突然又中止。叽噶,叽叽咕,啊——哈……听起来像笑声,有点阴险,又有点得意的那种。初听到时,我着实吓了一跳,居然还有这样丰富的鸟声,似乎鸟在模仿人的腔调,同时又加进了自己作为鸟的元素。后来,慢慢觉得对面那两只或数只鸟的叫声,弥补了我曾经的虚构——从鸟声中醒来。通常,我又能在鸟声中睡去。等太阳把窗帘照得通红的时候,它们的叫声戛然而止。这时四周开始喧闹起来,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如针如炙。我曾经有过冲动,想去对面看个究竟,不知谁家养了这几只叫声怪异的鸟。后来看到屋脊上蹦跳的麻雀,不知怎的,我突然没了冲动。
今天很奇怪,我没有听到它们的叫声。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似乎东一声响,西一下应,而对我来说就是落在枕上。过节前我们总能收到有关温馨提示,禁止燃放鞭炮,文明过节。而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尤其每年的除夕零点和初五的早上。前者是庆祝新年的到来,后者是请财神。鞭炮声足足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而且又非常密集,我怀疑那时全城人都醒了过来。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放炮仗是有规矩的,只有家里有重要事情,比如红白喜事、生日、造房、祭祀等,才能用炮仗。一想到祭祀,我一骨碌爬了起来。
车子出城很快。好几盏红绿灯下只有我这一辆车。街上空荡荡的,沿街的商铺几乎全部关门,连早点摊都没有一家。看过去,似乎是凌晨时的街道,只是阳光代替了灯光。关门的店铺上贴着一张白纸条,毫无疑问,那是店主写的一张告顾客书。但也有开着门的,是香烛店,里面挂着或叠着一些纸元宝、冥币、香烛等等,把店铺挤得很臃肿。我发现这样的香烛店每条街上都有,出城前看到有四五家,都照常营业。说这话似乎有些大不敬,不过,从他们流通的模式而言,说营业也有些通。那些经、忏等都不是自己念的,包括香烛,是从别人那儿拿来的,这中间有个批发与销售的环节。自然,流通的过程就是商业行为。
车里很快热烘烘起来。我没有开热空调,只是把车窗全关了上,太阳一照,车内热了起来。我惬意地享受着这份热量。今天的阳光非常好,没有杂质。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很薄,颇有丝质感,背后是湛蓝的天空,无论是视觉上的美感,还是呼吸上的轻松,这样的天气足以令人愉悦。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有几辆车,从我车边超速过去,但大家非常克制,既没有乱按喇叭,也没有飙车。
去老家的路不是省道,就是市道,就是村道也有两车道之宽。事实上,不仅仅是我老家如此,现在绝大多数的村庄跟外面建立了宽阔的联系,泥路与机耕路成了特殊的名词,偶尔在庄稼地与庄稼地间还能看到这样的路,像蜿蜒的飘带纵横在田间,我喜欢称它们田埂,父母则叫它们是田塍。我们浙东发音“塍”与“绳”不分,所以,我一直以为是田绳,想想倒也是,小泥路跟绳子似的,仿佛没有它们,这一块块田就散了。现在,匍匐于大地讨生活的很少有年轻人,基本都是一些年老者。只有他们还坚守着田地,他们像是田绳上的一个个结。
我跟往常一样,喜欢挑村道走。一边是村庄,一边是庄稼地,尽管我虚构了一个场景,但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田绳上的结。这样的虚拟,让我很放松,全没有在城里开车时的挂碍之感。
城里有路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蓝底白字的路牌站在旁边。尽管如此,我有时还会迷路,有时走着走着,没路了,不是断头路,就是死路,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在人声嘈杂的路上,我的異乡人之感特别强烈。而村里不同,只要有路,沿着庄稼地,永远有出路。我转过好几个陌生的村庄,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很快开出村子。那些村道,看似陌生,然而,有一种稔熟的感觉牵引着我。不需要导航,也不需要红绿灯,只要沿路而行,常常有豁然开朗之境。
还没到村,我看到了淡淡的炊烟。这是我所期待的。可能,现在也只有这天才会兑现我一年积攒下来的希望。
这天的炊烟注定与人一样劳碌,从早上一直飘到傍晚,它的不间断,提醒着我们今天的不寻常。我把炊烟比作人间烟火的象征。太阳升起来,炊烟飘一次,大家开始准备把养了一夜的力气洒到田间地头。太阳站到屋顶,炊烟从瓦缝里钻出来,一缕缕淡蓝色的炊烟,对干了半天活的人们而言是绝好的念想。太阳下山,炊烟跟着暮色笼罩村子,人们荷锄进门、吆鸡唤鸭,一天的光景只留下了尾巴。
我爱站在屋檐下看邻居家的炊烟,从烟囱里一缕缕冒出来,像一根根辫子,迎着风婀娜一下,再慢慢飘向空中,或散去,或消失。炊烟是村庄里最不记仇的,隔壁邻居间有纠纷,但两家的炊烟却跑到空中纠缠在一起,还久久不肯散去。两家人可以让各自家的小孩不打招呼,让自家的禽畜互不往来,但炊烟不管不顾,早在空中好上了。
村里的新房子一幢接着一幢立起来,你家是欧式的,我家来个中式,大家别出心裁地修改着各自的建房图纸,这里多一个阳台,那里挑个露台,实在想不出跟别人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干脆多一条走廊。唯一一样的是大家的新楼里没有了烟囱,偶尔几户有烟囱,但烟囱里是不飘烟的,仅仅是建筑的式样需要。只有年纪大的人,他们还会坚持用灶,在新房子的旁边搭一间小屋,里面砌一台单眼灶,自己煮饭炒菜,烧开水。这样的灶是没有高高的烟囱与之匹配,炊烟只能怯生生地从窗棱或瓦缝里挤出来。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节日让炊烟回到村庄。
母亲正在忙碌,身影一会儿出现在灶头,一会儿又闪到堂屋,手里端着,或握着,或捏着,随她所需的程序而切换不同的动作。母亲是个勤快的人,性子也很急躁。勤快又急躁,伴随她的是各种各样的声响,咔哒,吱嘎,丁零……听起来像是不着调的曲子。打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生活在母亲这种丁零当啷的背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