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凤区 “小区大事”研讨会推进社区“大工委”工作
金凤区针对社区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类矛盾复杂化的形势,采取开放式、互动式和社会化的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小区大事”研讨会,有效激发了城市社区“大工委”作用的发挥。
一是建立“小区大事”研讨会。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小区大事”研讨会,吸纳辖区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主、热心居民及有关方面专家学者与媒体共同参与,搭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平台,有效推进街道“大工委”委员常任制工作模式。
二是定期召开“命题”会议。面向辖区党员广泛征集备选课题,完善党员建议案机制,每月确立一题向各大委员单位公布,以各社区大委员制为单位分别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充分讨论,再由街道召开“小区大事”研讨会,由点题的委员单位轮流主持,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三是群众点题主题亲民。通过社区、村民民主议政日等基层民主有效平台,征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党建工作模式,协调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注重科学论政决策。通过街道大工委,促进社会管理实施主体间实践层面的经验交流;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评实现理论层面的论证,通过大委员中有关企事业单位、热心居民的建言献策,完善了社区服务体系和居民自治机制,有效拓展了“大工委”的服务功能。
(金凤区委组织部)
平罗县 为大学生村官上好“四堂课”
平罗县多措并举抓好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工作,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上好思想课,吃下定心丸。做好新选聘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把握县情、认识农村、融入基层。加强关心关爱,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助、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解决村官后顾之忧。
上好理论课,夯实基本功。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围绕政策理论、农村工作、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等有关内容,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上好实践课,锤炼硬本领。完善大学生村官走访农户、坐班值班、民情日记和议事决策等制度。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新航农林牧专业合作社、鼓励村官搭建乡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带领群众致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上好总结课,启发新思路。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总结会,帮助村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组织村官开展网上学习,交流心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服务热情。
(牛成成)
青铜峡市 “三网”并行助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青铜峡市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直通车”工程,构建起了“人网、天网、地网”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群众新格局,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搭建“天网”,政策宣传直通。在全市85个村架设了高音大喇叭,适时播放时事政策、镇村信息、农技知识,向广大农民群众灌输政策“耳音”。实施广播惠农工程,安装调频音柱和小音箱,每天早、中、晚准时播放中央、自治区的重大新闻、民生实事、时事政策、农技知识和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实现了农村广播“村村通,户户响,人人知”。
织密“地网”,群众办事直通。整合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职能,建成民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代办站、便民服务代办点。组建了由党代表、村干部、包村镇干部等组成的代办员队伍,提供党务村务、农业生产、民生保障、法律咨询等6大类36项代办服务。延伸政策宣传渠道,建立“政策超市”和政策宣传栏,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党的政策。
构筑“人网”,干群关系直通。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和每月10日的“党代表议事会”,逐村逐户,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现无缝隙收集民情信息;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召开“民情交办会”,分层分类研究解决,确保村民反映的问题“月月清”。对涉及征地拆迁、农田建设、低保审批等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事项,各镇党委召开“庭院党委会”就地议事,一线拍板、一线解决,即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实现了决策公开。
(王亚军)
盐池县 “三项举措”着力打造特色“微党校”
盐池县为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依托盐池党建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先锋盐池”党员学习微信平台,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微党校”。
搭建掌上学习平台,实现“一站式”在线学习。借助“先锋盐池”微信平台开设“微党校”“盐池故事”“邀您参与”三大板块,实现通过手机微信“一站式”访问共产党员网、盐池党建网、观看优秀电教片、在线互动等功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QQ群、党务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采取轮流主持制度,开展主题讨论,分享学习资源和心得体会,加强互动交流。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做到课程质量“不打折”。整合新华网、宁夏党建网、吴忠党建网等权威网站发布的党建信息、政策理论、专家课程等资源,确保“微党校”课程内容导向准确。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充实讲师队伍,提高课程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权威性和趣味性。
学习内容注重实用,实行“菜单式”备课。在制定课程内容时,提前进行调研,听取各行业党员的意见建议,着力增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党课内容紧密结合当下热点,语言表述上大胆采用网络流行文体,力求简洁精练、通俗易懂,更具活力。
(盐池县委组织部)
泾源县 “以用为本”拓展远程教育“八项功能”
泾源县发挥远程教育“教育网校、党建讲堂、法律讲座、自学平台、科普窗口、致富助手、文化服务、信息桥梁”八项功能,加强远程教育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各项工作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融入结合,切实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教育网校。通过集中观看、视频点播、网络下载等渠道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供《中国道路》《旗帜》等纪录片和红色经典影片,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再接再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党建讲堂。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党员过“特色组织生活”,评议评选“精品党课”,抓好思想引导,夯实信念基础,用良好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法律讲堂。结合“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收看、收听《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提高党员群众的法制意识。
学习平台。收集下载餐饮烹饪、电焊工、砖瓦工、特种设备操作等专业知识,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鼓励引导参加自考等方式,帮助群众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
科普窗口。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为群众了解科技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学习场所,营造人人关注科普、支持科普、参与科普的良好氛围。
致富助手。积极开展“农家乐”经营管理、苗木种植销售、家禽养殖、劳务信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用鲜活的事例、实用的信息和技术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热情,使“利用远教找技术”成为新常态。
文化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通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视频通话”、农村群众“网购代购”、党员群众“电子书屋”,开展象棋比赛、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信息桥梁。开展网上信息收集与发布,有针对性地下载市场、就业、致富等各类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信息服务。
(泾源县委组织部)
彭阳县 “五措施”加强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
近年来,彭阳县不断加强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力度,积极鼓励村级党组织引办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和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相融共进。
一是抓组建促覆盖。积极整合村级组织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市场优势,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及组建功能型党小组等形式,推动村社之间结姻联建、抱团取暖。
二是抓班子促引领。鼓励村“两委”班子与专业合作社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重点打造一批“社长型书记”“经纪人型干部”“能人型党员”,实现合作社党支部和村党支部人才双向培养。
三是抓管理促规范。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抓总、社会组织工委统筹、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乡镇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阵地共用、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的方式,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帮扶,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抓联动促发展。建立民政、宣传、政法、市监、农牧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经营帮带等活动,推动农商合作、农超对接、市场营销、品牌培育。
五是抓服务促提升。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园区”“支部+协会+农户”等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党员帮会员、会员帮群众、组织带协会、协会带产业的“两帮两带”机制。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优势资源,建立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本经营、管理服务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彭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花菊萍
金凤区针对社区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类矛盾复杂化的形势,采取开放式、互动式和社会化的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小区大事”研讨会,有效激发了城市社区“大工委”作用的发挥。
一是建立“小区大事”研讨会。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小区大事”研讨会,吸纳辖区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主、热心居民及有关方面专家学者与媒体共同参与,搭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平台,有效推进街道“大工委”委员常任制工作模式。
二是定期召开“命题”会议。面向辖区党员广泛征集备选课题,完善党员建议案机制,每月确立一题向各大委员单位公布,以各社区大委员制为单位分别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充分讨论,再由街道召开“小区大事”研讨会,由点题的委员单位轮流主持,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三是群众点题主题亲民。通过社区、村民民主议政日等基层民主有效平台,征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党建工作模式,协调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注重科学论政决策。通过街道大工委,促进社会管理实施主体间实践层面的经验交流;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评实现理论层面的论证,通过大委员中有关企事业单位、热心居民的建言献策,完善了社区服务体系和居民自治机制,有效拓展了“大工委”的服务功能。
(金凤区委组织部)
平罗县 为大学生村官上好“四堂课”
平罗县多措并举抓好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工作,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上好思想课,吃下定心丸。做好新选聘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把握县情、认识农村、融入基层。加强关心关爱,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助、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解决村官后顾之忧。
上好理论课,夯实基本功。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围绕政策理论、农村工作、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等有关内容,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上好实践课,锤炼硬本领。完善大学生村官走访农户、坐班值班、民情日记和议事决策等制度。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新航农林牧专业合作社、鼓励村官搭建乡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带领群众致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上好总结课,启发新思路。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总结会,帮助村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组织村官开展网上学习,交流心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服务热情。
(牛成成)
青铜峡市 “三网”并行助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青铜峡市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直通车”工程,构建起了“人网、天网、地网”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群众新格局,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搭建“天网”,政策宣传直通。在全市85个村架设了高音大喇叭,适时播放时事政策、镇村信息、农技知识,向广大农民群众灌输政策“耳音”。实施广播惠农工程,安装调频音柱和小音箱,每天早、中、晚准时播放中央、自治区的重大新闻、民生实事、时事政策、农技知识和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实现了农村广播“村村通,户户响,人人知”。
织密“地网”,群众办事直通。整合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职能,建成民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代办站、便民服务代办点。组建了由党代表、村干部、包村镇干部等组成的代办员队伍,提供党务村务、农业生产、民生保障、法律咨询等6大类36项代办服务。延伸政策宣传渠道,建立“政策超市”和政策宣传栏,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党的政策。
构筑“人网”,干群关系直通。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和每月10日的“党代表议事会”,逐村逐户,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现无缝隙收集民情信息;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召开“民情交办会”,分层分类研究解决,确保村民反映的问题“月月清”。对涉及征地拆迁、农田建设、低保审批等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事项,各镇党委召开“庭院党委会”就地议事,一线拍板、一线解决,即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实现了决策公开。
(王亚军)
盐池县 “三项举措”着力打造特色“微党校”
盐池县为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依托盐池党建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先锋盐池”党员学习微信平台,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微党校”。
搭建掌上学习平台,实现“一站式”在线学习。借助“先锋盐池”微信平台开设“微党校”“盐池故事”“邀您参与”三大板块,实现通过手机微信“一站式”访问共产党员网、盐池党建网、观看优秀电教片、在线互动等功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QQ群、党务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采取轮流主持制度,开展主题讨论,分享学习资源和心得体会,加强互动交流。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做到课程质量“不打折”。整合新华网、宁夏党建网、吴忠党建网等权威网站发布的党建信息、政策理论、专家课程等资源,确保“微党校”课程内容导向准确。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充实讲师队伍,提高课程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权威性和趣味性。
学习内容注重实用,实行“菜单式”备课。在制定课程内容时,提前进行调研,听取各行业党员的意见建议,着力增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党课内容紧密结合当下热点,语言表述上大胆采用网络流行文体,力求简洁精练、通俗易懂,更具活力。
(盐池县委组织部)
泾源县 “以用为本”拓展远程教育“八项功能”
泾源县发挥远程教育“教育网校、党建讲堂、法律讲座、自学平台、科普窗口、致富助手、文化服务、信息桥梁”八项功能,加强远程教育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各项工作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融入结合,切实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教育网校。通过集中观看、视频点播、网络下载等渠道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供《中国道路》《旗帜》等纪录片和红色经典影片,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再接再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党建讲堂。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党员过“特色组织生活”,评议评选“精品党课”,抓好思想引导,夯实信念基础,用良好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法律讲堂。结合“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收看、收听《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提高党员群众的法制意识。
学习平台。收集下载餐饮烹饪、电焊工、砖瓦工、特种设备操作等专业知识,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鼓励引导参加自考等方式,帮助群众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
科普窗口。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为群众了解科技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学习场所,营造人人关注科普、支持科普、参与科普的良好氛围。
致富助手。积极开展“农家乐”经营管理、苗木种植销售、家禽养殖、劳务信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用鲜活的事例、实用的信息和技术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热情,使“利用远教找技术”成为新常态。
文化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通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视频通话”、农村群众“网购代购”、党员群众“电子书屋”,开展象棋比赛、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信息桥梁。开展网上信息收集与发布,有针对性地下载市场、就业、致富等各类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信息服务。
(泾源县委组织部)
彭阳县 “五措施”加强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
近年来,彭阳县不断加强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力度,积极鼓励村级党组织引办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和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相融共进。
一是抓组建促覆盖。积极整合村级组织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市场优势,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及组建功能型党小组等形式,推动村社之间结姻联建、抱团取暖。
二是抓班子促引领。鼓励村“两委”班子与专业合作社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重点打造一批“社长型书记”“经纪人型干部”“能人型党员”,实现合作社党支部和村党支部人才双向培养。
三是抓管理促规范。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抓总、社会组织工委统筹、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乡镇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阵地共用、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的方式,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帮扶,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抓联动促发展。建立民政、宣传、政法、市监、农牧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经营帮带等活动,推动农商合作、农超对接、市场营销、品牌培育。
五是抓服务促提升。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园区”“支部+协会+农户”等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党员帮会员、会员帮群众、组织带协会、协会带产业的“两帮两带”机制。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优势资源,建立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本经营、管理服务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彭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花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