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历史叙述中的当代注释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儿时的家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城墙根下。在我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中,长长的胡同总是那么幽深恬静,各家门楼前的门礅总是那么古旧斑驳。春日里古槐繁花垂挂,枣花香气浓郁,鸽群雨点一般掠过抬头便可望见的城墙上的湛蓝天空。城墙根下那些串糖葫芦的、磨刀的、扎风筝的总能给我种种惊喜,每当捏面人的吆喝声响起来的时候,我和伙伴们都会像小旋风一样掠过整条胡同。
  半个多世纪后,我出生的那个地方楼群耸立,老人们听说楼宇的名字叫崇光百货,年轻人谁都知道那里有个SOGO。宣武门的城墙如今只留存在老照片上。地铁开挖的时候,灰砖砌成的城墙倒塌下来。在那以前的每一个除夕之夜,我们都会爬到城墙上去放鞭炮,一挂挂的鞭炮炸响的那一刻,长长的城墙在暗夜里流光溢彩。往事如梦,永远地萦绕在我的人生记忆里。
  京城的变迁犹如一代代京城人生命的更迭。
  京城的历史对于近代中国犹如一个民族生命的更迭。
  在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轰开中国的国门之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皆为“蛮夷”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朝廷和臣民无不认为那些越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洋人是来臣服的。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当中国所有的海岸大炮以及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都无法阻止“蛮夷”入侵的时候,中国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心灵蜕变。这种蜕变在墨守成法与变革维新的冲撞中痛不欲生,最终导致了几千年历史上最恐怖与最悲伤的故事发生,导致了一个古老而巨大的国家伤筋动骨的剧变。1900年夏,京城的七座城门同时打开,十万义和团农民冲进城内,王府的花园豪宅被抄洗一空,西什库教堂遭到围攻,反对排外的大臣被押到菜市口斩首,东交民巷使馆区被毁为废墟……一年以后,庚子巨祸的直接后果《辛丑各国和约》在北京签订,它让中国付出的惨重代价是:国家的一半重臣大员被朝廷自己下旨杀掉;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让国人所承担的捐税达到极限;因为外国有权驻军,中国被剥夺了所有的国防安全,整个国家门户洞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称此事变“创深痛巨”可谓“薄海惊心”,而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荣禄认为:“此一纸上条文,又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
  中国为何会遭遇如此巨祸?
  大历史中的所有人物缘于何种因由纷纷出场?
  导致时局聚变的细微而隐秘的诱因深藏在哪里?
  中国人是怎样混淆生活的真实与表演的情境的?
  历史的悲伤景象还会在这片国土上重演吗?
  《1901》是在一种惆怅的心情中写完的。我想用强大深厚而又激情内敛的叙述方式描绘出我们这个民族的面孔与表情;之所以选择了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是因为中国人千年不变的面孔在那时突然表情急剧丰富起来,犹如舞台上夸张的戏剧表演。曾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说:“我们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具有强烈的做戏本能,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中国人进入戏剧情境,将自己当成一部大戏里的一个角色。”而令人遗憾的是,百年以来,在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人依旧在用戏剧精神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于是匪夷所思的种种历史悲剧得以再次发生。我试图在《1901》中揭示并反思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因为这些特征深深地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影响或决定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面貌以及命运沉浮。
  当然,迄今为止,人类所有书写的历史都不是历史本身。无论记述历史的人如何标明自己客观,其用文字呈现的历史都难免渗透着记述者个人的情感倾向与道德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事件的真正面目,是我们永远无法彻底知晓的;哪怕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其对历史的复述也必定是局部的,是带有个人价值观的叙述。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人类血脉相传的历史保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我们才会在历史的叙述中寻找到对应当代生活的提醒或是注释。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盘桓百年,历尽沧桑,时至今日依旧任重而道远。回顾中华民族希图富强的曲折历史,是为了我们对于明天所怀有的斑斓梦想。
  《1901》是写给当代中国的。
其他文献
扬之水先生对书稿的编校和印制的要求近乎“苛刻”,不但多次校读纸样,而且亲自到姜寻工作室排版现场指导稿样调改,并一度想到印刷厂“监工”,查看其书彩图实印效果,只因该套书定在桂林社本部印刷厂开印才作罢。    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书的迷恋,使我比较关注沈昌文、范用两位先生的图书。最先得知扬之水,是从沈昌文《阁楼人语》一书中读到的。在桂林刀锋书店买到《我与三联》,其中收有扬之水一篇文章《〈读书〉
期刊
手中这部2011年6月由范晔先生翻译、新经典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书,是一部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奇小说。它具有亦真亦幻、亦幻亦真的魔幻色彩,独具一格,“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贫困”,这就是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传奇经历,他们代代孤独,无聊地“在家织裹尸布,冶炼小金鱼”
期刊
还记得幼时,国内的军事刊物还不多,1979年,继长期以来唯一面向公众的《航空知识》后,以海军为主的《舰船知识》问世了,这对自幼喜欢船舶和海军的笔者而言,是个天大的喜讯。但由于当时《舰船知识》刚刚起步,依然存在很多稚嫩之处。比较突出的,便是杂志的外观还缺乏扣动读者心弦的因素,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不过,当我拿到1984年第4期《舰船知识》时,翻到封底,眼前只感到一亮,映入眼帘的,是两幅描绘二战时
期刊
深秋的南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坐落在南昌八一桥头的江西出版大厦25层的一间办公室,当晚霞逐渐染红了窗外的天际,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与本刊记者以下午茶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愉快的对话。  去年8月,集团董事长钟健华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周文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作为“老班底”的党委副书记和总经理,周文尽管一直是集团决策层的重要角色,但由原来主要作为CEO的总经
期刊
何谓大学?大学何为?这一直是高等教育学者苦苦思考與追寻的问题。贺祖斌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中国大学这五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评析(2006—2010)》中,用诸多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的存在及其作为,用多角度的观点诠释了现代大学的精神!  本书以年度为单元评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高等教育的50件大事,试图通过这些事件理清这一特定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作者专业
期刊
2007 年7 月23 日,财富管理类领军媒体——《理财周报》诞生,他们以每期100 版的大容量信息、定价6元的高价格一举成为全国最贵的报纸。而在那时,该媒体就已经着手数字出版的各项工作了。时至今日,《理财周报》的电子版下载回报每年也已突破20多万元,《理财周报》电子版以做年单为主,即电子版的团购为主,通过其自身纸质版的销售拉动电子版的订户数。  近日,记者就该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实践与营销采访了《
期刊
在探讨当下传统纸质出版的出路以及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及走向时,我们认为关注的重点应该更多地投到出版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出版的影响上。    不难发现,纸媒和数字传媒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媒介的不同,而两者之间所要传播的信息却几乎是完全重合的,那便是内容。这也是为何业界人士基本都抱有这样一种认同:即不论出版的最终走向如何,内容始终为王。  因而,在探讨当下传统纸质出版的出路以及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及走向时,
期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150多年前,匈牙利伟大的民族诗人裴多菲·山多尔奋笔书下这脍炙人口的浪漫诗篇。诗人的浪漫与激情,不仅感染并激励了几代匈牙利人,而且还深深地打动了东方古老民族——中国人的心。  2011年4月是匈牙利国际图书节。春天的布达佩斯气候非常温暖,东欧的大地阳光灿烂,百花盛开,新绿吐芽,万象更新。第一次到东欧国家参加国际书展,内心还是有几分的激动,也实现了
期刊
编者按:  “理想国”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大师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名称。书中描述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同样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精神的彼岸——“理想国”沙龙。这里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传道授业、有先锋知识分子的含情批判,以及游走在社会和政体之间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严谨辨析。它的确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另外一种可能。  本期“广角沙龙”再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25
期刊
关键词:《古炉》《李可乐抗拆记》《二号首长》《刀尖》《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刘心武续红楼梦》《刘氏女》  《安持人物琐忆》《我们一起去纽约》《谁能写出玫瑰的味道》    图书的宣传和炒作在经历了前数年大事喧嚷之后,呈现出相对平静(如果不说疲软的话)的态势,从以前没有快感假装快感也要喊,渐到了2011年有了快感也不喊、最多是小哼两声就完事,真正的好书和畅销书还是照样营销和创利,淡定之中,银子并没有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