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23.24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育家黄光硕也认为,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作文教学,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应用于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本人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有关“小组作文”的介绍,并做了一些尝试,认为“小组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
在一群并不讨厌作文的孩子中,我做过这样的调查:“你们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认为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已有了切身体验,也积累过不少好词佳句。
这一现象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但以往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的足够重视。
的确,作文是人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并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将之连缀成篇的过程。它的本质是使人在语言与事实或思想之间寻找一种结合。当这种结合巧妙完美时,则文从句顺,妙笔生花;当结合生硬、拙劣时,则文句不通,词不达意。实际上,语言与事实或思想结合,是有很大难度的,不然,怎会有贾岛的“推敲”和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名家大师尚且如此,何况学识尚浅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和那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对他们来说,知识储备少,语言积累不足,而且他们对事实的感知和理解有一定局限,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写出理想的作文来。况且语言与事实的结合,还是一个他人难以觉察、无迹可寻的过程,人们似乎无法概括出可以普遍遵循的规律来。
不错,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往往因不曾拥有与作者同样的事实与思想而导致无法领悟为何作出这样的结合。
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增加积累,训练作文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寻求语言与事实或思想的结合,将难以摆脱作文难的现状。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与事实结合的能力,真正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呢?显然,但靠学生个人修改是不行的,因为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很容易形成定势。一个人搜肠刮肚也不一定能跳出原来的思路;靠教师指点也难以实现,因为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位学生,指导他们一个个筛选词句,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合作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整体优于个体之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对个体产生正面影响.在合作学习状态下,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比个体相互竞争的环境下更容易激起学习动机,得到更多的帮助,参与更多的智力,因而得到更多的发展。受此启发,笔者认为,解决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组织学生小组作文、合作评改。
小组作文就是组织几个学生(3~5个)共同完成一篇作文,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小组内写文,二是小组内合作评改。小组写文是指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在讨论 中,明确作文要求,协商选材,并针对共同拥有的事实材料选择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作文完成后,组内自评自改。在小组写作、评改中生生互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当我们学完第九课《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对地球和环保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拥有相同的材料。这正是小组作文的好机会!我要求学生动笔写一篇读后感。老师做了必要的指导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确定最佳写作思路,共同组织语言,完成作文。在组内讨论、争议、筛选过程中,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人人不甘示弱,写作热情高涨。虽然写作速度不是很快,但同学们各个爱写,也学会了写。
事后,学生纷纷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习作方式,无论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而且,他们的习作水平的确有很大提高.
这样的习作解决了以往习作中“理屈词穷”无话可说的问题,以共同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学生更易领悟到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词、那个句,而且缩小了个体之间在思想情感与语言储备方面的差异,更可能达成共识,并相互影响,而且解决了教师难以顾及整体的困难。
小组写作完成后,进行小组合作评改。小组之间交换习作,以组为单位,共同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欣赏,分析问题所在,然后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代表在全班会报.展示,其他同学交流品评,共同提高.此时, 学生对此类作文的构思选材和语言组织有了进一步理解与体会.于是,教师适时地提出更高要求----读<新阅读>,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写读后感.
从小组写文到小组合作批改的整个活动中,优等生完全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指点、帮助;中等生既可以从优等生那里有所得,也能对后进生提供“援助”,利人利己;而后进生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对象,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既可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鼓励,又可展现自己的些许成功,有时,他们的特殊经历还能为小组习作提供素材或增加情趣呢。
本学期,我还在三年级进行了”小组作文”的尝试,对整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脾益,尤其使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实践表明:小组作文能有效解决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问题,帮助学生克服作文中的最大困难,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增强了自信,最终变“作文难”为“作文轻松”。
当然,小组作文有它自己的特点,操作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解决选题和素材(事实)问题。因为小组作文的前提是小组成员必须拥有相同的事实材料,如写一个人,这个人一定是大家熟知的;写一件事,也必须是他们共同经历的。
二.在小组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素材,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在生生互动中產生智慧火花,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时,注意将小组写作与其他作文形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小组作文中学到的语言、感悟到的方法与规律性知识运用到自己习作中,最终写出自己独特感受。
三.小组写作是一种基本思路,其写作过程应循序渐进,起初可多做片段练习,比较适应后再做全篇练习。其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可演绎为小组作文接力、小组日记接力、小组作文报等。
四.教师要加强对小组的调控和管理,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和小组管理体系,保证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以上只是本人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操作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如何保证学困生有最大收获?写作小组成员如何组合才能更经济有效?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育家黄光硕也认为,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作文教学,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应用于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本人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有关“小组作文”的介绍,并做了一些尝试,认为“小组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
在一群并不讨厌作文的孩子中,我做过这样的调查:“你们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认为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已有了切身体验,也积累过不少好词佳句。
这一现象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但以往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的足够重视。
的确,作文是人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并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将之连缀成篇的过程。它的本质是使人在语言与事实或思想之间寻找一种结合。当这种结合巧妙完美时,则文从句顺,妙笔生花;当结合生硬、拙劣时,则文句不通,词不达意。实际上,语言与事实或思想结合,是有很大难度的,不然,怎会有贾岛的“推敲”和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名家大师尚且如此,何况学识尚浅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和那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对他们来说,知识储备少,语言积累不足,而且他们对事实的感知和理解有一定局限,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写出理想的作文来。况且语言与事实的结合,还是一个他人难以觉察、无迹可寻的过程,人们似乎无法概括出可以普遍遵循的规律来。
不错,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往往因不曾拥有与作者同样的事实与思想而导致无法领悟为何作出这样的结合。
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增加积累,训练作文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寻求语言与事实或思想的结合,将难以摆脱作文难的现状。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与事实结合的能力,真正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呢?显然,但靠学生个人修改是不行的,因为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很容易形成定势。一个人搜肠刮肚也不一定能跳出原来的思路;靠教师指点也难以实现,因为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位学生,指导他们一个个筛选词句,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合作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整体优于个体之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对个体产生正面影响.在合作学习状态下,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比个体相互竞争的环境下更容易激起学习动机,得到更多的帮助,参与更多的智力,因而得到更多的发展。受此启发,笔者认为,解决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组织学生小组作文、合作评改。
小组作文就是组织几个学生(3~5个)共同完成一篇作文,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小组内写文,二是小组内合作评改。小组写文是指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在讨论 中,明确作文要求,协商选材,并针对共同拥有的事实材料选择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作文完成后,组内自评自改。在小组写作、评改中生生互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当我们学完第九课《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对地球和环保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拥有相同的材料。这正是小组作文的好机会!我要求学生动笔写一篇读后感。老师做了必要的指导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确定最佳写作思路,共同组织语言,完成作文。在组内讨论、争议、筛选过程中,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人人不甘示弱,写作热情高涨。虽然写作速度不是很快,但同学们各个爱写,也学会了写。
事后,学生纷纷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习作方式,无论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而且,他们的习作水平的确有很大提高.
这样的习作解决了以往习作中“理屈词穷”无话可说的问题,以共同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学生更易领悟到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词、那个句,而且缩小了个体之间在思想情感与语言储备方面的差异,更可能达成共识,并相互影响,而且解决了教师难以顾及整体的困难。
小组写作完成后,进行小组合作评改。小组之间交换习作,以组为单位,共同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欣赏,分析问题所在,然后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代表在全班会报.展示,其他同学交流品评,共同提高.此时, 学生对此类作文的构思选材和语言组织有了进一步理解与体会.于是,教师适时地提出更高要求----读<新阅读>,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写读后感.
从小组写文到小组合作批改的整个活动中,优等生完全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指点、帮助;中等生既可以从优等生那里有所得,也能对后进生提供“援助”,利人利己;而后进生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对象,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既可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鼓励,又可展现自己的些许成功,有时,他们的特殊经历还能为小组习作提供素材或增加情趣呢。
本学期,我还在三年级进行了”小组作文”的尝试,对整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脾益,尤其使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实践表明:小组作文能有效解决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结合问题,帮助学生克服作文中的最大困难,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增强了自信,最终变“作文难”为“作文轻松”。
当然,小组作文有它自己的特点,操作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解决选题和素材(事实)问题。因为小组作文的前提是小组成员必须拥有相同的事实材料,如写一个人,这个人一定是大家熟知的;写一件事,也必须是他们共同经历的。
二.在小组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素材,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在生生互动中產生智慧火花,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时,注意将小组写作与其他作文形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小组作文中学到的语言、感悟到的方法与规律性知识运用到自己习作中,最终写出自己独特感受。
三.小组写作是一种基本思路,其写作过程应循序渐进,起初可多做片段练习,比较适应后再做全篇练习。其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可演绎为小组作文接力、小组日记接力、小组作文报等。
四.教师要加强对小组的调控和管理,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和小组管理体系,保证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以上只是本人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操作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如何保证学困生有最大收获?写作小组成员如何组合才能更经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