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教学效果;方式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更容易进入角色,对学习对象产生持久的注意力,也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有了创新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学生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也能及时提出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视频的编辑》之前,提供表现积极向上、富有创意的拍客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提问:“想做一名快乐的拍客吗?”并提供几个主题(运动会、旅游、班级活动、趣闻好事等)由学生选择,安排学生分小组在课余时间准备素材。素材可以是利用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和网络搜寻的视频或图片。素材齐全后,笔者说:“一名高水平拍客除了会拍视频;还要会编辑视频,就让我们成为一名高水平拍客吧?”接下来,笔者指导学生剪辑素材、设计转场、使用滤镜、配音和添加字幕等操作。
二、展示学生作品
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上,笔者会经常选一些学生,或者让他们示范操作某些计算机的操作环节,或者演示自己的作品,伴随着老师和同学的赞美,这些学生都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
又如,学校的校园网有作品上传的功能,每个学生都可以把作品上传,这样,只要登录到这个网站上的学生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充满自豪感。学生在交流作品时,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和激励,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作品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简单、适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与生活联系
无论是哪一个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认知。针对他们认为感兴趣和有价值的知识,学习动力往往都比较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也应当如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们感受到理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相生关系,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就比如,在进行《电子邮件》这一部分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习内容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问问学生们平常生活中都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和远距离的朋友聊天沟通。然后告诉学生们其实信息技术也有重要的通讯功能,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电子邮件之后,在进行授课内容的开展。生活化教学还包括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进行“PowerPoint”这一部分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想一想平常教师上课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
四、因材施教,分层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不能忽视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布置习题的时候可以分为基础题和挑战题。基础题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地完成布置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培养信心,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挑战题是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设置的,对于他们来说是挑战,通过自主学习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找到切合实际的目标。
五、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作品的评价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有利的原则进行。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注重学生創新意识的培养,形成动脑思考的习惯;提倡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一个好的作品能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多元测评,比如可以从作品的文字、声音等媒体内容的合理性、创新性及技术的熟练程度、合作的有效性、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而且学生很容易从感性的方面来评价。作品的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在学生作完一个作品或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做足够的评价,指出好的方面及不足,尽量以表扬为主。而且评价不应只是在作品完成以后进行,而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现成的学生作品,让大家评判什么样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对学生作品的分析,不仅给出了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启发。一旦产生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演播来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这种方式来评价,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总之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动手能力不强、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改变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以他们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友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1(51).109-111.
【2】陈国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0):15-17.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教学效果;方式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更容易进入角色,对学习对象产生持久的注意力,也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有了创新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学生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也能及时提出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视频的编辑》之前,提供表现积极向上、富有创意的拍客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提问:“想做一名快乐的拍客吗?”并提供几个主题(运动会、旅游、班级活动、趣闻好事等)由学生选择,安排学生分小组在课余时间准备素材。素材可以是利用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和网络搜寻的视频或图片。素材齐全后,笔者说:“一名高水平拍客除了会拍视频;还要会编辑视频,就让我们成为一名高水平拍客吧?”接下来,笔者指导学生剪辑素材、设计转场、使用滤镜、配音和添加字幕等操作。
二、展示学生作品
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上,笔者会经常选一些学生,或者让他们示范操作某些计算机的操作环节,或者演示自己的作品,伴随着老师和同学的赞美,这些学生都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
又如,学校的校园网有作品上传的功能,每个学生都可以把作品上传,这样,只要登录到这个网站上的学生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充满自豪感。学生在交流作品时,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和激励,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作品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简单、适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与生活联系
无论是哪一个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认知。针对他们认为感兴趣和有价值的知识,学习动力往往都比较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也应当如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们感受到理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相生关系,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就比如,在进行《电子邮件》这一部分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习内容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问问学生们平常生活中都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和远距离的朋友聊天沟通。然后告诉学生们其实信息技术也有重要的通讯功能,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电子邮件之后,在进行授课内容的开展。生活化教学还包括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进行“PowerPoint”这一部分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想一想平常教师上课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
四、因材施教,分层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不能忽视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布置习题的时候可以分为基础题和挑战题。基础题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地完成布置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培养信心,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挑战题是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设置的,对于他们来说是挑战,通过自主学习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找到切合实际的目标。
五、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作品的评价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有利的原则进行。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注重学生創新意识的培养,形成动脑思考的习惯;提倡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一个好的作品能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多元测评,比如可以从作品的文字、声音等媒体内容的合理性、创新性及技术的熟练程度、合作的有效性、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而且学生很容易从感性的方面来评价。作品的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在学生作完一个作品或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做足够的评价,指出好的方面及不足,尽量以表扬为主。而且评价不应只是在作品完成以后进行,而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现成的学生作品,让大家评判什么样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对学生作品的分析,不仅给出了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启发。一旦产生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演播来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这种方式来评价,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总之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动手能力不强、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改变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以他们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友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1(51).109-111.
【2】陈国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