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育;现象;英语;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40-055〔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07—02
近日读了一本书——《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读罢细细品来,令人甚是感慨。早年的清华园是何等的佳境,不但环境怡人,更可贵的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充满着智慧,更张显着一种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相信这不但是清华人的愿望,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但是,今天的教育却误区重重,这使我们的愿望不免有些尴尬。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教育之路该如何走?我想,这是一个不仅要反思历史,更需要立足于现在才能做出回答的问题。
疯狂的英语
在书中我曾读到一段有关二三十年代清华外文系的文字。
外文系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博雅士”。所谓“博雅”,又解释为“熟读西洋文学之名著”、“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外文系除了培养本系学生外,还为全校开设公共选修的外语课程……目的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方面是通过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实行通才教育。一般由有经验的教师用英文讲授。
读后给人一种感觉,其教育目的很明确——英语仅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学习它的最终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大多数数、理、工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虽然吃力,但在学习之后都能阅读一般英文书籍或专业英文书籍,能写没有普通语法错误的简易英文。
同样是学英语,他们最起码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使人不解的是,为何现如今的人们却把英语学习搞得像是过去“大炼钢铁”一样,变味了呢?
现如今,不管你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也不管你是搞翻译的还是搞古汉语的,只要你想升学或是晋级、评职称,如果你“考”不好英语,只有一种结果:被拒之门外。难道说不会“考英语”就不是人才了吗?
由于英语学习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导致现在的非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此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尤为突出。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接近世界的最低水平。大学生培养如此,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亦如此,都是唯英语论。
我们一再追问诺贝尔奖为何总和中国人无缘?我看部分原因就出在这里。很多研究都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衰减趋势的。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在35岁以前。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年轻人在30岁以前都在干些什么呢?当然除了跑社会的以外,我们把所有的希望只寄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身上了!我们都衷心希望他们能在象牙塔里安心学习,再加上中国人聪明勤奋,又何愁一个诺贝尔奖啊。但事与愿违,为何?那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把四年黄金时间都用在了苦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上了!因而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在学术上无所建树,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拜拜了。
“大炼钢铁”的运动才过去了近50年。我们都知道,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其民族悲剧有可能重演。而今,时间到了21世纪,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大炼英语”!我们不禁要问,谁之过?这种局面又该由谁来扭转?
僵化的思维
我曾读过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则“小学生造句”的事例——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其实,这些句子不仅正确,而且生动传神,不落俗套。然而,我们的教师却都给打了个“×”,这使小学生们仅有的一点点创造性的嫩芽,就这样被摧残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到了近现代,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以学生为例,尽管低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新见解却变得越来越少,大胆探索的欲望也越来越弱。以至于外部形成的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惘然。不知道您听到这种评价有何感想,我认为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問题还是出在基础教育上。
我们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起到的是抑制作用。例如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只欣赏那些善于做“标准答案”、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对个性较强、不墨守成规、相对难管理或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则常常挑剔和非难。又如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法充斥着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切使学生只懂得模仿和继承,不懂得创新和发展,最后沦落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来说,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并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拥有一份宽容和一丝希望,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21世纪已经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犹如双刃剑,使用得好,具有培养创造力的功能,使用得不好,则具有抑制创造力的功能。有关这样的呼吁频频见诸报端,可是又有哪一位放在了心上?但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期为社会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图分类号〕 G40-055〔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07—02
近日读了一本书——《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读罢细细品来,令人甚是感慨。早年的清华园是何等的佳境,不但环境怡人,更可贵的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充满着智慧,更张显着一种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相信这不但是清华人的愿望,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但是,今天的教育却误区重重,这使我们的愿望不免有些尴尬。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教育之路该如何走?我想,这是一个不仅要反思历史,更需要立足于现在才能做出回答的问题。
疯狂的英语
在书中我曾读到一段有关二三十年代清华外文系的文字。
外文系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博雅士”。所谓“博雅”,又解释为“熟读西洋文学之名著”、“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外文系除了培养本系学生外,还为全校开设公共选修的外语课程……目的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方面是通过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实行通才教育。一般由有经验的教师用英文讲授。
读后给人一种感觉,其教育目的很明确——英语仅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学习它的最终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大多数数、理、工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虽然吃力,但在学习之后都能阅读一般英文书籍或专业英文书籍,能写没有普通语法错误的简易英文。
同样是学英语,他们最起码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使人不解的是,为何现如今的人们却把英语学习搞得像是过去“大炼钢铁”一样,变味了呢?
现如今,不管你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也不管你是搞翻译的还是搞古汉语的,只要你想升学或是晋级、评职称,如果你“考”不好英语,只有一种结果:被拒之门外。难道说不会“考英语”就不是人才了吗?
由于英语学习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导致现在的非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此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尤为突出。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接近世界的最低水平。大学生培养如此,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亦如此,都是唯英语论。
我们一再追问诺贝尔奖为何总和中国人无缘?我看部分原因就出在这里。很多研究都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衰减趋势的。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在35岁以前。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年轻人在30岁以前都在干些什么呢?当然除了跑社会的以外,我们把所有的希望只寄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身上了!我们都衷心希望他们能在象牙塔里安心学习,再加上中国人聪明勤奋,又何愁一个诺贝尔奖啊。但事与愿违,为何?那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把四年黄金时间都用在了苦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上了!因而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在学术上无所建树,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拜拜了。
“大炼钢铁”的运动才过去了近50年。我们都知道,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其民族悲剧有可能重演。而今,时间到了21世纪,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大炼英语”!我们不禁要问,谁之过?这种局面又该由谁来扭转?
僵化的思维
我曾读过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则“小学生造句”的事例——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其实,这些句子不仅正确,而且生动传神,不落俗套。然而,我们的教师却都给打了个“×”,这使小学生们仅有的一点点创造性的嫩芽,就这样被摧残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到了近现代,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以学生为例,尽管低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新见解却变得越来越少,大胆探索的欲望也越来越弱。以至于外部形成的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惘然。不知道您听到这种评价有何感想,我认为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問题还是出在基础教育上。
我们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起到的是抑制作用。例如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只欣赏那些善于做“标准答案”、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对个性较强、不墨守成规、相对难管理或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则常常挑剔和非难。又如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学方法充斥着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切使学生只懂得模仿和继承,不懂得创新和发展,最后沦落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来说,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并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拥有一份宽容和一丝希望,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21世纪已经到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犹如双刃剑,使用得好,具有培养创造力的功能,使用得不好,则具有抑制创造力的功能。有关这样的呼吁频频见诸报端,可是又有哪一位放在了心上?但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期为社会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