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性考核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物流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促使物流技术创新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信息管理》作为培养物流领域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性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OBE理念,针对过程性考核的有效落实,从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设计和助教团队建设四个方面重构课程内容,开展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考核;《物流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6.068
  1 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给专业对应的岗位提供何种支持等,是课程开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物流概论》《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等课程提供先导知识。国内许多高校相关专业都将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系统理解物流信息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同时熟悉信息技术在具体物流活动和环境中的操作流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物流信息存储、物流信息自动识别和采集、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信息动态跟踪等核心技术。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物流管理领域中所涉及的所有信息技术,具有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和GIS技术等相关知识,提升信息处理与优化能力,从而胜任未来物流信息化管理工作岗位的人才要求。
  2 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对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培养方式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各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差较远,创新和实践能力缺乏。作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全国各高校的物流类专业广泛开设,其教学过程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缺乏有效的锻炼和体现;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切实引导学生的实践投入,对学生真实能力缺乏准确评价。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从2016年起陆续启动了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认定工作,目前,已有1300门左右的国家级线上课程和数以万计的省级课程用于教学共享,课程资源丰富。这给课程质量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正逐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模式,丰富的线上资源被广泛用于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前任务线上学习,课中技能示范讲解,课后项目合作实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而随着网络教学平台过程化记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对大部分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也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其对学生学习成效和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更真实和准确的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实施能力训练。
  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和课堂教学工具,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展《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过程化考核,可以有效地从知识获取和能力锻炼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评价。同时,也存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技能和思维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并不相符,课程内容需要针对最新需求,以能力锻炼为目的进行重塑并持续改进。
  (2)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单调,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3)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效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考核方式过于倚重期末考试分数,过程性考核设计不够系统,考核任务难度低、对学生挑战度不高,无法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作用。
  (5)过程性考核中,开放性问题缺乏有效评价。教师团队人员缺乏,对没有标准答案的学习任务缺乏深入的评价和指导,教学反馈效果差。
  3 改革内容和目标
  上述主要问题可归结于两个基本问题:课程设计和教學实施。课程目标是否满足当下及未来的社会需要;教学过程设计是否足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是否足以支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是否能按教学设计有效执行。目前的课程考评过分依赖期末考试,主要以考察知识习得,而对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很难给出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持久度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正向反馈才能延续,要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应该学、能学会。过程性考核就是把知识和能力的成效考核分拆到学习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和经验优势,从课程内容选择、课程任务设置、课程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实施。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有效参与度,持续开展学情分析、学习引导及课程设计的动态调整。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课程目标和内容做如下探索实践。
  3.1 改革目标
  (1)针对教育部“金课”建设的“创新性”要求,重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   (2)针对教育部“金课”建设的“高階性”要求,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重组,构建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案例库。
  (3)针对教育部“金课”建设的“挑战度”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考核方案。
  (4)针对培养学生创新性和个性化不足的问题,构建动态课程助教团队选拔、培训及任教机制,构建有利于“同伴学习”的交流平台和模式。
  3.2 改革内容
  (1)针对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锻炼为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过程重塑和创新,满足当下社会需求,让学生看到课程价值。
  (2)丰富课程教学模式,结合教学设计需要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梳理课程知识地图,引入前沿物流信息技术和最新案例的讲解,增强课堂教学互动和深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
  (3)系统设计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强化教学过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比重,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适当增加课下实践任务难度,提升学生挑战度,切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针对过程性考核中教师团队人员缺乏,开放性问题缺乏有效评价的问题,教学反馈效果差的问题,开展课程教学助教团队的动态选拔、培训和任教活动,形成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4 方案设计
  针对我国高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结合开设的课程实践,从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过程性考核设计和助教团队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方案设计。
  4.1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过程从期初到期末是一个闭环,从而形成该门课程的知识积累。
  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基础知识,完成平台设置的自测题目。教师通过对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普遍出现的错误,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或加以引导。
  在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后,教师将根据所学的内容设置虚拟的物流信息项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协作并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对同一类项目,通过设置不同初始环境和条件限制,促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出不同的决策。每个小组指定一名代表阐述和解释本组的解决方案,并由其他小组学生提问和建议,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负责组织工作,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案进行恰当的点评和引导,保证项目的完成进度。对某些需要实践操作的章节,采用“实践视频学习+实际操作”的方式。教师预先录制好实验室标准操作的视频,由学生提前学习。在实验室,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其中一人轮换使用手机进行操作录像,并将最终的操作过程视频发送给教师。教师将较典型的错误视频发布在平台,丰富学生对比参考的课程资源。对流程管理部分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仿真系统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了解物流过程使用信息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 课程资源建设
  开展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促使教学资源的聚集和整合,便于教学资源的搜集;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的深度;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搜索、甄别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学互助和知识的积累,以及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慕课教学平台、实验实训基地等多种教学环境,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对课程建设展开相关调研及资源收集、引进、制作工作,完成课程整体设计规划,整合出符合课程培养目标的线上课程资源体系。线上课程教学资源体系是将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与计算机数据技术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数据收集和保存方式,依据专业特性,实现了数据收集功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从学情、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三个维度考虑,线上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可以依托钉钉、雨课堂、蓝墨等平台。内容除教材和参考书籍外,还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视频库(包括录制的知识点视频)、案例库、习题库、知识扩展库、作业分享等。由于物流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且分布广、时效性强且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在构建和资源库时,注意加强资源库的集成化和资源更新速度。所有的课程资源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推广应用阶段,依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授课教师和助教团队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可以实时扩充资源库,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分享,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4.3 过程性考核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注重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实现,知识能力考核通过教学资源学习监控、基础知识课堂测试等;实践能力考核通过学生实践项目成果展示、习题测评等;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学生习题评测、知识应用及案例模拟、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
  依据混合式教学环节,过程性考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混合式教学适应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从以接受教师知识传授到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过度,期间考核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要考核条件。
  (2)助教团队选拔培训阶段:从主动性高、适应性强的学生中,通过自愿申报的方式选拔组建助教团队,并开展如作业批改、组织讨论等技能培训工作。
  (3)混合式教学发展阶段:实现从单纯“知识传授”向“能力训练”转变,注重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进行相应能力的训练,期间以阶段性作业作品质量为主要考核条件。
  (4)混合式教学提升阶段:进行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案例模拟和任务设计活动,并开展案例研讨和产品展示,实现学生实践、表达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期间以作品展示(包含线上线下)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考核条件。
  (5)混合式教学终局阶段:进行期末考试,注重对重点知识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检测,以试卷得分为主要考核条件。根据以上过程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并探索完成能力训练提升报告。   4.4 助教团队建设
  课程反馈是学生课程参与度的重要保证,其有效开展需要满足及时性、准确性。目前我国课程反馈显示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1)大部分高校小班化教学数量不足,教师面对学生数量众多,教师工作量大,学习效果反馈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甚至不反馈的情况。
  (2)助教经费紧张或缺失,依靠学校统一配备、培训助教教师不能普及。
  (3)学生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借助网络资源部分优秀学生具备极强的自主学习。
  基于以上的三个特点,本课程积极从课程内部挖潜,通过期初二至三周的学习过程,每班遴选出1、2名优秀本科生作为课程助教,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助教进行额外培训和教学服务,期末根据表现给予助教学生一定的助教加分。经过实践,发现有如下三方面良好表现:
  (1)课程整体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人数充足可以多采用非标准的开放性题目,反馈准确性也有所提升。
  (2)相比于平台数据,通过与学生助教直接交流,更充分高效的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有利于及时开展教学策略的调整。
  (3)充分发挥“以教为学”的认知建构方式,担任助教的优秀学生成绩普遍小幅度提升。
  5 结语
  随着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平台和课堂互动工具的不断涌现,给教学的过程性考核提供了数据和功能方面的便利。丰富的线上资源和交流机会以及大规模智能化的统计记录功能正在推动着课程设计、课程考核、教师内涵、学生学习进行持续改变。课程考核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还需要课程教师在考核任务的合理性、考核过程有效性、结果反馈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提升,而基于此开展的混合式教学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參考文献
  [1]赵影.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
  [2]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from=singlemessage.
  [3]陈岫.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20).
  [4]崔佳,宋耀武.“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05).
  [5]范继魏.教学资源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1).
  [6]申意彩,李苹,张大伟,等.基于助教团队支持的在线开放课程运行实践与思考[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
其他文献
摘 要:《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自启用以来,发挥着“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的财政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进行审核的重要凭证。但就现状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专用收据时,很多方面并不规范,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本文对行政单位对专用收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措施,以期望工会工作及其他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方式在各高校逐渐普及。本文基于费德勒权变理论,从三个维度分析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的因素,并且针对不同因素提出建议,以此促进线上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权变理论;线上教学;教學情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70   如今,越来越多高校针对相应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
摘 要: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问题研究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如果大学生对所就读大学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就可能对学校更有荣辱感和责任感,减少問题的产生,这样也便于学校的管理者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所就读大学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后,就会对这个学校有一定的忠诚度,不仅提高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率,也可能会推荐其他人来此学校就读,这样口碑相传的效果非常有利于学校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更好的
摘 要: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自主性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在逐渐深入。本文则以“放管服”改革为背景,以战略薪酬为基点,分析现今独立院校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战略薪酬的教师激励优化策略,以便在科学地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现今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以
摘 要:国际商事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纠纷的产生。然而,国际贸易纠纷的跨国性和涉外性使得传统的法院诉讼程序冗长、不利于解决纠纷和维持长远商事关系。商事主体更加青睐于快捷、非对抗性质的纠纷解决模式。因此,商事主体在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往往拟定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等的综合性纠纷解决条款。基于此,作为实践产物的多层次纠纷解决条款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国际实践,对多层次纠纷解决条款的效力范围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有其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高校大学生就是思想教育的研究对象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已成为使用网络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加之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种类繁多、涉及群体广泛,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很容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造成伤害及损失。因此,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下的大学生受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分析其受骗原因
摘 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是必然手段,翻转课堂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潮流之一,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是疫情下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命题。线上教学开展前需要进行学情分析,注重学生对线上课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为了实现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课前自主性预习、课中探索性学习和课后提升知识结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具备开放性和包容度、互动性和自由度,多媒体优势突出。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要求,但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探索解决方法。基于价值澄清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反思,吸收其合理思想内核、摒弃其不合理因素,从创新教学方法、生活化教育内容以及制定多元化考核方式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提供有益启示,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价值澄清;课程思政
摘 要: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效地推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努力寻求二者结合与衔接的方法,可以为增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的全面性、权威性、有效性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取得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6.05
摘 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薄弱、能力层次不一、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本文以项目式教学方法为出发点,提出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将教学内容、知识点融入一个个微小项目中,以真实的电路环境,引导学生独立、快速地完成项目,同时培养学生个人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  关键词:微项目;《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法